中国早期美术史论家俞剑华艺术教育思想探析——中国近现代设计教育先行者研究系列设计在线.中国

俞剑华的一生跨越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等中国20世纪重要的历史阶段,新旧时代的变迁在俞剑华身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俞剑华本人虽然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但他的艺术教育思想却兼具时代先锋性和民族自强性,推动着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艺术教育改革的争论中,俞剑华坚定地维护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价值,他提出要以中国画课代替西洋画课作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启蒙课程,以实现修养品行、丰富想象力、增强民族自强意识等多重教育意义。他反对为实现改革而过分夸大西方美学的作用,他积极探索中西艺术之关联,提倡实地写生训练,通过师法自然落实中西艺术教育的融合,舍短取长、立足传统,实现中国艺术教育的改良。他还支持兴办各类艺术展览,以打破艺术脱离生活的桎梏,实现艺术大众化,提倡艺术批评,营造全社会美育氛围,陶冶国民审美情操,并通过举办艺术展览的形式促进中外交流,以树立国家艺术的新形象。

小学以前,俞剑华在旧式私塾读书,研习国文、书画,接受传统文化。1912年(18岁),在蔡元培的推动下,民国政府开始实行“壬子癸丑学制”注7,该学制效仿于日本学制,废除了传统的经文课,加入了更多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的课程。1915年(21岁),俞剑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手工图画科,跟随国画教授陈师曾、西画教师李毅士、图案学教授郑锦等人学习,接触了西洋画和新学教育,但他最感兴趣的仍然是国文与中国画,其中以国画教授陈师曾对他的影响最大。

图2《新青年》(第6卷)《美术革命》1918年

在许多留学画家还在否认中华艺术价值的时候,俞剑华已脱离桎梏,他将西洋美学的学习视作艺术经验的积累,他认为中西艺术都是源于各自的国家文明,逐渐发展成熟带有本国地域性特征的文化,所以想要破解中国的艺术教育的困境,绝不是照搬西洋艺术和日本学制就得以实现的事情。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气性和情操总是无法完全与西洋画相融,只有发展民族的、本土的,才是中国艺术的长久之路,这也是中国艺术教育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在俞剑华的倡议下,中国艺术教育界的“叛逆”情绪渐渐缓解。

图3《雁荡纪游图册》(之一)1931年

民国初期,人们批判中国画神似形不似的表现手法是落后的表现,时至今日,西方艺术却也走上抽象表现的现实,印证了俞剑华对中国写意艺术的超前观念,证明了中华传统艺术的深厚价值。俞剑华对新学教育的包容和传统艺术的坚守,创造出适合中国画的新写生法,为中华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实际贡献。

1919年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文中蔡元培就曾明确表示不论哪一种人,都有时时刻刻接触美术的机会。但是此时中国美育的现状是割裂的,书画是有钱人的收藏品不可与人共赏,建筑雕刻无人研究,寻常市集只能售卖着审美价值不高的花纸。[10]因此普及社会美育就要开展各类艺术活动,成为了不少知识分子的共识,这其中也包括了俞剑华。

图4民国时期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展《美展汇刊》第一期

普及艺术教育的方式,不外乎美术馆、美术刊物、美术讲演、美术展览几种,其中美术展览是最为直接且有效的宣传形式。而美术展览这一形式是随着西方艺术潮流一并进入中国的舶来品,民国初期大量外国人在华举办艺术展览会,这为国人举办美术展览提供了具体的参照模式。[11]受西方艺术展览会的影响,1929年和1937年民国教育部曾分别筹办了全国第一次美展(图4)和第二次美展(图5),反响热烈。在认真参观了全国第一次美展后,俞剑华发表了《从美展大门到中西艺术的混合》一文以表达对这一时期“水土不服”的中西融合作品的不满,“以调和中西艺术自任的诸位大人先生们呀!请您先到美展门口来看一看,要是一座西式房子,中间一个中式大门好看的时候,再劳您驾,回去制作中西合璧的艺术品不迟。”[12]相应地,他也在文中认同了展览会所带来的积极作用,艺术展览的形式为大众提供了艺术批评的机会,直观呈现出了中西艺术融合过程中的问题。

图5《美术杂志》特辑1937年

在社会美育教育上,俞剑华思考了国民自身和国家形象两个方面,他认为养成全社会美育风气就要从思想上进行改变。他将兴办艺术展览视为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一是为民众带来了艺术批评的机会,暴露出艺术家在艺术探索过程中的缺点。二是改善了国家形象,为民族艺术赢得尊重。俞剑华本人也热衷于参加各种艺术展览会,并积极发表艺术批评观点,对推动现代美育教育,提升国民审美意识具有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艺术教育先行者,俞剑华兼顾理论和实践,在教学中融会贯通,勇于开拓,形成兼具先锋性与民族性的艺术教育方法,为现代艺术教育指明了方向,开阔了思维。在艺术理论上,他笔耕不缀、著作等身,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影响了后世的教育工作者们,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实用型教育人才,引领着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开创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新气象。

作者吴卫1陈静思2(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2)简介1.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体视觉传达理论及应用研究、非遗数字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研究和包装设计及应用研究。2.陈静思(1998~),女,江苏盐城人,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1级硕士生,主修视觉传达设计。通讯地址:湖南师范大学桃花坪校区研究生宿舍10栋,410012。TEL:173526268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近现代设计教育先行者研究(1911—2011)”(项目编号:21BG120)阶段性研究成果

THE END
1.专题研究式学习,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影视集锦专题研究式学习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专题探究,学生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更能在实践中深化理解。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对知识的认知深度。专题研究式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https://dayunyingshi.com/post/6715.html
2.小归纳·“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主题的核心概念主要是随机性和概率。 ? 数学源于对(C.现实世界)的抽象,通过对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出数学研究的对象及其关系。 ? 数学不仅是(C.运算与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与交流的语言。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D.探究者、组织者、合作者)。https://www.jianshu.com/p/7896f45bdb43
3.探析与探究的区别理想股票技术论坛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探析与探究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二者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介绍探析与探究的方法和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2634404.html
4.探析研究(精选十篇)3. 合理监控, 培养探究能力 探析研究 篇2 社会认知研究进展--整合研究趋向探析 介绍了社会认知的.理论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隐社会认知,并对社会认知中的模型和传统认知中的相关模型进行了比较,最后从这一发展过程中总结并分析了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us9769.html
5.研究与探析范文12篇(全文)研究与探析 第5篇 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点:教学科研相统一 高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与科学研究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但是,不同类型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地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和高水平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基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在普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人才方面承担重要的社会责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rgcstob.html
6.机械制造的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探析论文(精选10篇)本文首先对数控技术和机械制造行业的特点进性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与发展作了详细的论述。论述结果表明:数控技术应用与机械制造领域为机械制造行业带来了一定的优势和新的发展方向,这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机械制造的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探析论文 篇4 https://mip.ruiwen.com/lunwen/2324492.html
7.财务管理论文必备基于这一认识,中职教育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应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使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学会主动积极的将财务管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达到快速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目的。在探究式教学开展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提高探究式教学效果。例如:某家庭贷款买房,月工资收入为https://www.fwsir.com/shangwu/html/shangwu_20240614151314_3877669.html
8.《东北师大学报》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原刊信息]栾宇,刘峰.“三位一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理路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165-173. 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探究 ——基于吉林省地方高校教育实践的视角 左春波,杨峰 [内容摘要]构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https://www.shupl.edu.cn/xbbjb/2022/0523/c2266a109741/page.htm
9.2024年有机食品的发展趋势二、有机茶开发和茶业产业化两者关系探析 第二节 2024年有机茶行业发展分析 一、国内外有机茶行业发展概况 二、美国有机茶市场分析 三、中国有机茶认证的发展 四、中国发展有机茶的有利条件 第三节 2024年中国有机茶市场分析 一、有机茶逐渐成为市场新宠 二、中国首家有机茶研究院成立 三、有机茶生产大有https://www.cir.cn/r_shipinyinliao/09/youjishipindefazhanqushi.html
10.“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探析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探析◆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谷敏“活动.探究”单元是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以新闻、演讲、诗歌和戏剧为主题,以 “活动任务单”和“任务说明”为学习要求,在八、九年级每学期安排一次的训练。教学时教师需要以设计探究性活动和实践性活动为重点,而常见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2/0701/17/5684361_1038229241.shtml
11.语文学习任务群与项目式学习的对比研究探析总之,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许多观点和主张与项目式学习不谋而合,诸如整合课程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合作探究等方面二者都有着近似的表述。语文学习任务群是由若干个学习项目组合而成,也就意味着,项目式学习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基本方式和载体,两者相互承接相互补充。 http://epaper.sxjybk.com/jsb/20230226/html/content_20230226003005.htm
12.混凝土工程论文(15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探究旧水泥混凝土工程论文(15篇) 内容提要: 龙岩大桥主塔工程混凝土温度监测分析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探究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探析 混凝土组合梁桥工程应用分析 干法混凝土封底钢围堰技术探析 装配式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分析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设计分析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探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市政路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20/6141133225004053.shtm
13.信息系统管理中级与系统集成的区别和联系信息系统管理中级与系统集成的区别和联系_信息系统管理中级与系统集成的异同探析,在信息技术领域,信息系统管理中级与系统集成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职责与技能要求,同时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在软考(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这两者经常被提https://blog.51cto.com/u_15772202/11433585
14.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其成立且具有法理依据的前提是要讲清楚历史性权利的法源、内容和性质,对上述问题上阐述不清晰容易授人以柄。在此次中菲“南海仲裁案”中,菲方正是利用了中方对上述问题阐述不清和缺陷。本文首先探究中方南海历史性权利主张;其次结合“南海仲裁案”对历史性权利作出不同于公约权利的解读,以证实历史性权利是区别于公约https://www.siis.org.cn/lw/667.jhtml
15.探究新疆和田玉且末料与籽料的独特区别这两种原料在物理性质、颜色、纹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而它们所制成的和田玉作品也各具特色。本次探究旨在深入熟悉且末料与籽料的特别区别包含它们的形成过程、产地分布、品质评价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比分析咱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田玉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品,同时也可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购买建议。https://www.cnxds.com/2024baiqi/htywenhua/5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