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各自作用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1.03.02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各自作用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①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

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

⑤归纳论证

⑥演绎论证

⑦类比论证

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⑧因果论证

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⑨引用论证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⑦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⑧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其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五种:

一、事实论证。

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这种结构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认识规律。运用事实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枚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

二、理论论证

理论论证的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由于论点一般是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其实质是归纳法,而归纳法在很多条件下是很难完全的,因此,有理论加以衡量,就能够保证其可靠性。

三、比较论证

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

1、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逻辑形式为: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c的属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属于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推理。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在某些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更确切的论据。运用类比论证,有时是有效的。

运用类比论证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使用同类对象进行类比。世界上具有某些相同属性或相似属性的事物是无穷多的,有的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它们进行类比,就缺乏说服力。(2)避免单独运用类比论证一种论证方式。最好是与其他的论证方式结合使用,使之起一种补充和丰富的作用。(3)要注意结论的可靠程度。除非个别很有把握的情况,否则结论一般只是一种可能性。在表述上要把握住分寸,不可绝对化。

2.对比论证。对比论证则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

对比论证方式的运用范围很广,因为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很多,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适合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可对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称为横向比较,后者称为纵向比较。运用纵向对比的论证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静态判断的层面上,否则,有时会显得说服力不够。

运用对比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要进行比较,就必须具有合理的共同参照系,没有共同的参照系,两者就无法进行比较。所谓参照系指的是用来衡量和确定双方优劣长短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否则比较的结论不一定可靠。

四、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用比喻作论证,拿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之理。在比喻论证中,比喻者是一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关系和道理,被比喻者则是一种抽象的道理。比喻者和被比喻者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推理关系。比喻论证是以比喻者作论据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的论证方式。

有的议论文以寓言或者神话作比喻进行论证。因为寓言和神话虽然都属虚构,但它们实质上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生活的真理的。引用这些比喻能增强论证的效果。例如可引愚公移山比喻依靠群众、坚持不懈定能取得成功。

五、因果论证

运用因果论证,不能停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结果,比如要分析一果多因、一因多果,还要分析同因异果、异因同果以及互为因果。一般来说,在因果论证中要重视以下的因果分析:

1.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有时某种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这时就必须分析和抓住其中的主要原因,提示引起结果的最本质的最核心的因素来论证论点。

主要原因,有时指的是与论点关系最密切的原因,它可能会因不同的议论目的而发生转变。应当根据各种原因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主要原因来论证结果,对其他次要原因,应根据它们所起的作用以及与论点的关系,有所区别地对待,比较重要的次要原因作简要分析,不重要的原因,提示一下即可。这样,论证过程就能有主有次,有面有点,有详有略,既准确又精炼。

2.分析产生的原因。原因有时是多层的,有些现象看起来似乎是发生作用的原因,但在它们的背后,却还有产生它们的原因。对于多重原因的事物,如果只停留在其中的某个层面上,把它当成最终因素,论点就可能不深刻,也难以把问题说透,这样的因果论证,其说服力是有限的。遇到这种情况,应当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不可轻易罢休,要一直到提示出最终极的原因为止。一般来说,越是表层的原因,越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其论证力也就越有限;越深层的原因,就越能说明问题的实质,就越有说服力。

3.分析异因同果、同因异果和互为因果。这类分析也就是力图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是辩证逻辑的要求。关键是考查和分析不同原因和结果之间有什么联系。异因同果表面上是互不相干的原因,但如果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深入分析下去,却可以发现在它们的背后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这时就排除了表面现象的迷惑,更加接近了本质。

同因异果也是事物之间的常见的相互联系。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在现实中也是很常见的,同样一项改革措施,对不同条件和状况的人们所造成的结果就大不一样。在运用因果论证时,有时就必须分析同因异果的关系,才能使论点深化和得以确立。

互为因果更具有辩证逻辑的特点。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例如,在生态平衡的领域里,就广泛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分析互为因果的关系,不仅要提示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联系,而且必须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因果才会发生互相转化。

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因果关系。提示出这种因果的必然关系也就阐述了道理,明辨了是与非。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THE END
1.怎么区分作用和意义(意义区分)作用vs.意义 举例来说,一本书的作用可能是提供知识或娱乐,但它的意义则可能超出这些方面。 一本关于民主的书在某个国家可能被禁掉,但对那些拥有言论自由的国家来说,这本书的意义则可能更高,因为它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和人权的重要性。同样,一座建筑的作用可能是提供住所或工作场所,但它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可能远远超过https://www.uslshop.com/jiankangzhishi/45947.html
2.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三、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或把事理阐述清楚,说明文往往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等。恰当的说明方法能将深奥复杂的知识通俗化、简单化,将抽象思辨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要阐明的道理。 https://www.yuwenmi.com/zuowen/shuomingwen/3623859.html
3.Java高级工程师常见面试题(答案)[通俗易懂]如果这样的话,HashMap, HashSet等集合类就失去了其 “哈希的意义”.用<Effective Java>中的话来说就是,哈希表退化成了链表.如果hashCode()每次都返回相同的数,那么所有的对象都会被放到同一个bucket中,每次执行查找操作都会遍历链表,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哈希的作用.所以我们最好还是提供一个健壮的hashCode()为妙.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037272
4.举例子和分类别要怎样区分说明文有哪几种说明方法?作用分别是第三,分析说明方法.为了说明清楚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阅读说明文,了解它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有什么作用,二要看所用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 来的,这样分析才透彻、扎实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249e0d7626a3dcebd4ed07e743263a9b.html
5.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举例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说明的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https://www.ruiwen.com/zuowen/shuomingwen/920093.html
6.安徽教师考编教综考前背诵汇总—心理学(2) 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对主体来说是重要的东西, 就不容易遗忘。 (3) 识记材料的性质 (4) 识记材料的数量 (5) 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6) 齐加尼克效应。 回忆未完成的工作比回忆已完成的工作更容易。 20. 简述复习的策略 类似考题: 为防止遗忘, 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85770516422098
7.奥苏伯尔有意义理论主要核心观点的接受三种类型(相关举例说明)根据这种共同特征,新关系与已知关系并列结合,新关系就具有了意义。一般而言,并列结合学习比较困难,必须在直观的基础上,认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因此,直观在并列结合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并列结合学习的条件是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有一种一般的吻合性或处于同一层次,新知识可以被原有的知识同化。学生可利用http://www.xxwdw.com/news-id-4850.html
8.商丘师范学院现代汉语(专升本)51. (问答题) 举例说明对偶与排比有什么区别。(本题15.0分) 我的答案: 1、对偶只有两项,排比至少要有三项 2、对偶的意义可以相反相对,也可以相近相关,排比一般不能相反相对 3、对偶的修辞作用是语言结果整齐,排比主要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气势 标准答案: (1)对偶只有两项,排比至少要有三项 (2)对偶的意义可以相反http://m.yunpengjiaoyu.com/h-nd-198.html
9.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三、光和作用的意义 方案一: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看书自学,了解光合作用意义。 方案二:在老师提示下,根据日常生活举例说明光合作用的意义。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作出概括。分析学生举出的例子,引导学生作出概括。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够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https://www.unjs.com/jiaoan/shengwu/20221106154421_5884938.html
10.论文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怎么分现实意义:是说你研究的论文对相关领域的现状有哪些具体的作用,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要落实到实践层面…就不举例子了^_^ 问: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怎么写 答:1、关于“理论意义”。 理论意义是指某种学说或思想的产生对现有思想和理论的具体影响作用,可以是正面的建设性作用(如验证、深化作用等),也可以是反方面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91017dcb1a9784440153828a.html
11.破折号的作用及用法举例5篇第一篇:破折号的作用及用法举例 破折号的作用及用法举例(2022-11-03 20:15:09)转载▼ 标签: 教育 破折号(——),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https://www.wendangwuyou.com/meiwen/syw/91667.html
12.乡村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治理机制及其作用——一项双案例研究不同制度逻辑的作用,它们之间的互动、演化等等,都是通过案例涉及的两个村中多个参与者的亲身体验反映出来的,而他们的体验又通过我们这些研究者对各类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规范化的解读表述出来。因此,参与者和研究者对制度逻辑的意义及其互动关系进行共构是合适的。并且,多重制度逻辑中的行动者会对各个制度逻辑的https://ccrs.ccnu.edu.cn/List/H5Details.aspx?tid=19680
13.Java面试宝典1.8.equals与==的区别 == : ==比较的是变量(栈)内存中存放的对象的(堆)内存地址,用来判断两个对象的地址是否相同,即是否是指相同一个对象。比较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指针操作。 1、比较的是操作符两端的操作数是否是同一个对象。 2、两边的操作数必须是同一类型的(可以是父子类之间)才能编译通过。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285213/article/details/123859713
14.生物知识点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额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生成有机物+氧气 6、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有机物,不仅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而且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 https://m.pincai.com/article/2471978.htm
15.Vue中驼峰命名与短横线分割命名的用法及区别vue.js三、驼峰命名与短横线分割命名的区别和作用 1.区别 驼峰命名和短横线分割命名的区别在于单词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驼峰命名使用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而短横线分割命名使用短横线连接单词。 2.作用 驼峰命名和短横线分割命名在 Vue 中都有其各自的作用。在组件的命名和 props 的命名中,通常使用驼峰命名。在 CSS 类https://www.jb51.net/javascript/284802gov.htm
16.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http://www.xaeduyun.cn/si1ia/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5825e2b1d0182b012dc5f679e
17.8.28称代复指成分一般是在句子开头先说出一个词或者短语,后面再用一个代词来称代它。这个代词可以作句子的主语、定语或宾语等。从意义上看,在前的复指成分是完整的全称,后面的代词起回指的作用。这类复指的两成分之间一般要用逗号隔开。 (三)总分复指 https://www.douban.com/note/6357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