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选择教案12篇

教师生动的课堂,要求课前就要做好准备,对所有老师而言,只有写好教案,才能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是撰写教案的关键环节,教案如何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容易吸收?出国留学网的编辑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读书选择教案”,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读书要有选择》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读书要有选择》是苏教板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的一篇自读课文。课文重点介绍了怎样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其中,第一自然段写了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写了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和方法;第九自然段写了掌握这种本领的益处。本文内容浅显,结构清晰,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培养自读能力的好材料。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初步懂得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二、教法、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六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训练,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而本文内容浅显,通俗易懂,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决定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迁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通过读书、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最后运用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布鲁纳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取了谈话式的导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读的书,然后出示有关读书的名言,如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工夫。最后让学生读读,谈感受。老师总结:读书要有选择。(同时板书课题)

(二)、提出问题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我先让学生根据题目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然后老师归纳:为什么要有选择地读书?可以选择哪些书?怎样选择?

(三)、解决问题

1、自学课文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在自学过程中,同桌讨论,准备汇报。这样,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汇报、交流在学生自学课文后,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很有必要让学生汇报学习成果。首先,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及时纠正错字;接着,就自学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交流,最后小结,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四)、知识迁移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不只是读书学问,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湮没,就全*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根据过去人类已得到成就做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帐,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课前准备:了解歌德的生平简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重点、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

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根据已学过的读书方法,学习新课。

1.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使什么,并结合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

3.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点意思,可以分为几段?

4.评议课文使怎样写的。

以问题作过渡,总领下文,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讲选择读物的范围和选择读物的好事。

三、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选择读物。

板书:

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取更多知识

22读书要有选择

名人传记

科普类书

工具书

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情意: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并学会选择读物。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的条理。

对策:指导学生在读准字、词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片

修改:我知道我们班的学生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为此知识面开阔了,人的修养也提高了,老师要祝贺你们。现在老师希望你们介绍一下自己的选书方法,好吗?

1、名言导入:

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

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工夫。

说说这些名言有什么特点?

2、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3、书籍给我们知识,给我们力量!而浩如烟海的书,即使穷尽我们的一生也不可能读完。因此,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选择合适读物的课文。

板书课题:读书要有选择

1、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归纳: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可以选择那些?怎样选择?

1、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

修改:思考

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

读书怎样选择?

还可以选择一些工具书?

掌握这样的本领有何益处?

2、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

自由交流问题。

3、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点意思,可以分为几段?

4、评议课文是怎样写的

说说读了课文自己获得那些收获?

结合自己读过的课外读物说说获得的收获。

修改: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书,你们觉得小学生还能读那些书?

(如一些儿童漫画、反映生活的漫画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读物;“幽默故事”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读物;我们还可以上网阅读,度同龄人的一些作品,因为它贴近我们的生活。)

四、总结课文

本文介绍选择合适读物的原因、方法。

齐读歌德的名言。

课后收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五、作业(投影出示)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启迪()开阔()

接受()增强()

探索()请教()

聆听()培养()

按要求各写一个词语。

(1)、说明道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心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神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分析

第二,可以选读一些名人传记。领袖人物、爱国先贤和科学家的传记,向我们展现()了他们的成长足迹、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展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执着追求。这一类的书,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这些人物的传记,我们也仿佛是在聆听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思想,这对于我们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给短文中加点词写出可替换的词语,意思不变。

在课外阅读时,你积累了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请写出一句。

除了“可以选读一些名人传记”外,你觉得还可以选择哪些读物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悉两条绿线内的两个生字,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并初步懂得选择适合自身的读物。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让同学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重点

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适合的读物。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交流自身喜欢读的书。

2、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谈谈感受。

3、我们怎样才干选择适合自身的书呢?

二、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2、请围绕课题提出自身最想提的两个问题。(教师归纳:为什么要选择读书?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有什么好处?)

三、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查找资料理解不懂的生字词;

2、我们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

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读物?选择这些读物有什么好处?

4、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读物?

(二)、同学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随机正音。

(四)、交流

1、我们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

2、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类型的读物?选择这些读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3、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读物?

(通过同学交流、汇报,让同学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及好处。同学边汇报边板书。)

四、总结课文知识迁移

1、总结:在茫茫书海中,我们要有选择的读书。应该选择怎样的读物呢?这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根据自身的喜好、喜好来选择。当然,还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社会在不时进步,科技在不时发展,我们要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

2、迁移:谈谈你打算选择怎样的读物。

3、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是人类进步的不时动力。人们已经把书进行各种比喻,出示《书的妙喻》。书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要选择适合自身的读物,努力读书,为我们的社会增添一份光彩。

五、课堂延伸

请同学们向你的好友优秀一本书。

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学会选择读物?很简单,因为读不完。

接着具体说明,选择哪几类读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

第一类,优秀的文学作品,名著。第二类,名人传记。第三类,科普书籍。第四类,工具书。

并且,讲明原因。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我们的精神,让我们懂得真善美。名人传记可以激励我们前行,指引我们成长。科普书籍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去探索自然的奥秘。工具书是我们的好帮手,是无声老师。

然后,告诉我们如何选择读物?

一,根据个人兴趣;二,请教别人。

最后揭示选择合适读物的意义,让学习和生活更有效。

为了解决教学中的疑难,我专门购置了几本权威出版机构出版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还有字典)《成语大词典》是其中的翘楚。发现自己倦怠时,为了激励自己前行,我也读了几部名人传记,印象最深的是《林肯传》和《名人传》,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深深震撼着我,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名人光环背后的辛酸和泪水。名人的光环和成就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对我们的成长最有价值的是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坚持成就美丽,成功需要水滴石穿的精神。

科普类的书籍明显地淡出我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语言文字的研究和古典名著点评,都对我的阅读能力的有帮助。

另外,为了帮助班级中的孩子学会阅读,喜爱阅读,我还阅读了近百本儿童文学书籍。其中大多是童话,而且大多是获得国际大奖的图书。自己读,给学生读,最终让学生自己去读。假如人能一生与好书相伴,幸甚至哉。

读书需要选择。如果不善选择,一生什么事都不干,光读别人的书也读不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读失去了意义;书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我的办法是,翻遍所有能接触的书,因为不亲自翻一翻就不知好坏,难以取舍;然而把那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书扔掉这种价值的评定是没有什么统一的唯一的标准的。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本书就像一根绳子,只有当它跟系着或捆着的东西发生关系时,它才有意义。同是一本书,对有的人毫无价值,对另外一个人说不定就有点用处。

读书的工夫要下在需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的一类书上。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需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完善自己。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生不懈地精读粗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生活这部活书。读它不能代替读印刷的书;同样,读印刷的书也不能代替读它。

1、在这篇说明文中,作者提出自己读书选择书的方法是

①;②;③。

2、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⑴(因为)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需求,(所以)这类书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

⑵(因为)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需求,(因此这类书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

⑶(之所以)这类书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是因为)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需求。

⑷(如果)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需求,这类书(就)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

⑸(既然)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需求,这类书(就)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

3、判断题(用标出正确的句子)。

⑴我们要把名著、精品书当作装饰品布置房间,显示书的主人的生活品位。()

⑵读书,就要让书征服读书人,征服读书人的大脑。()

⑶读书,要把厚的书读薄,这样你就已经吃透了书的精华,理解了精髓。()

⑷凡是能得到的书都要读,不读就对不起书。()

⑹读书只能读名著,其他的书对成长和学习没有帮助。()

我最近搬过一次家。虽说在重庆住得并不很久,我又已聚积了满满4书架的书。我叫了一个力夫来用箩筐挑这些书。他挑了几次还没有挑完,于是叹息着对我说:你先生的书真多呀!

不知怎的,他这句话引起了我许多感慨。我一边把包扎成捆的书往箩筐里装,一边自己在想着:

我过去读过的书恐怕也有好几书架吧。但是,乱七八糟读的结果,到底得到了多少益处呢?许多读过的书,用今天的要求来衡量,不是差不多读了等于没有读吗?

搬家以后,有几个青年朋友来找我,恰好又问了我一些关于读书的问题。于是我想,我的一点读书经验是可以谈一下的。

在私塾里读《三字经》的时候。那书的顶上印得有画,也印得有诗。其中有这样两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什么唯有读书高呢,又另外有两句,可以用来说明: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这是封建社会的传统的读书观:读书是为了做官。

虽说当时我还不知道所谓做官就是压迫老百姓,剥削老百姓,但这样的读书观也似乎没有给我多少影响。因为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孩子,做官的事情于我遥远得很,而迫切的需要解决的倒是如何过渡我那些寂寞的童年的日子。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沉溺在旧小说里面了。

上了学校以后,一方面自然也有这样的意思,想从上学校以求自立,不再受家庭的束缚与限制;但另一方面,那种读旧小说的心境却继续了下来,就爱起中国的外国的文艺作品来了。这真是像鲁迅先生的诗句所说的:无聊才读书。因为脱离了现实与人群而感到寂寞才钻到书里;但越钻到书里就越脱离了现实与人群,越感到寂寞。那时候我读书就像一个酒徒似地,举起杯子来一口气喝干。而且我的标准也这样简单:能使我醉者就是好书,不能使我醉者就是坏书。

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像一个梯子,使他从兽类爬到人类。但我的经验却不大同一些。那些书啊,就是连那些最打动过我的书在内,并不都是梯子,并不都是直立着的,引我上升。大多数的书,它们连结起来倒像一个迷津,使我在里面摸索,苦闷。说得公平一些,这些文艺作品自然也给了我这样的好处,使我更加不满意现实。但是它们也给了我许多坏处,使我更加空想,脆弱,而且使我有了许多并不妥当的自信与成见:以为许多事情我都懂得而其实并非真懂得。

这或者也是一种读书观吧:读书是为了破除无聊。

不用说,为了做官也好,为了破除无聊也好,这些读书观都是要不得的。对于我,许多真理都开启得太晚,连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也在内。直到最近几年,我才知道一切书籍都不外乎是人类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说明,都不外乎是人类进行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总结或工具;同时我又才知道我们读书不应该是为了旁的,而应该主要地是为了用前人的经验和知识来提高自己,武装自己,以便去继续征服自然与改造社会。

把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这就是第一条:我们首先应该建立一种正确的读书观。

既然一切书籍都不外乎是人类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说明,那么这样的问题就发生了:是不是一切书籍的说明都是正确无误呢?

同样有了难于计算的年代了,人类从低等动物进化为人类。但也一直到前一世纪的达尔文,才对于人类的起源作了科学的说明。而他的学说产生后,虽然得到了各国的先进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拥护、支持,同时也遭受到各国的教会人士、反动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激烈的反对。

这些自然科学的真理的发现还不过动摇着宗教的统治而已,它们所受到的阻碍已是如此。至于近代科学的社会主义的创立人,他们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类历史的规律的发现,他们对于现存社会制度的矛盾的分析,他们对于建立新社会的道路的说明,更强有力地动摇着整个旧世界的体系。因此更受到了空前未有的残酷的压迫。一直到现在,差不多所有旧社会的学校里,进步的社会科学仍不能公开讲授。就是在出版方面,这类书籍也常常受到限制。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和政治环境里,反科学的和不够科学的书籍就自然会大量地产生,传播,而我们也就有很多机会和可能接受它们的影响。

有一部著名的小说叫《吉诃德先生》,那里面写一个人因为读骑士小说读入迷了,就真的出门去当骑士,于是把客店当作城堡,把*女当作贵妇,把风车当作巨人,闹了无数的笑话。许多反科学的书籍愚弄了我们,正如荒唐的骑士小说愚弄了这位可怜的吉诃德先生一样。

当我在私塾里的时候,我就不相信地是圆的,因为我所读过的经书里都没有这样讲过。

的确,我们对于许多书籍都应该心怀警戒,笼统地接受,不加思索地信从,我们往往就会被愚弄的。

这也是一条我的读书经验:应该批判地读书,应该养成批判态度与批判能力。

批判,批判,这不是早已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吗?然而嘴里说起来是容易的,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就是反科学的书的作者未有不说他是在宣扬真理的。假若他能自圆其说,头头是道,那更容易唬住人了。

什么是我们判断它们的标准呢?

事实的考验是最客观的,也最无情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在当时看来,还不过是一种假设罢了,然而它经得住事实的考验。后来的望远镜的发明证明了它。后来的天文学家的继续研究也证明了它。任何国家的政治者是肮脏的这种的说法也未始不似乎有道理加之出于漂亮的女作家的嘴里,也许就更动听了吧,然而它经不住事实的考验。古代的政治,外国的政治不用说它,就以近代中国历史来印证。难道辛亥革命也是肮脏的吗?难道抗日战争也是肮脏的吗?这是说不通的。

而科学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被称为普遍的真理,也正是因为它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它的政治经济学说,它的革命理论,经过几十年历史的证明而更加光辉灿烂。

客观实践是真理的最后标准。然而我们不可能每读一本书都只有等待实践来证明,于是某些基本知识的获得和科学方法的掌握就成为很必要了。凭着正确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凭着不断的实际的运用,我们是可以逐渐养成,逐渐提高我们的批判能力的。

这里就牵涉到是不是有所谓青年必读书的问题了。曾经有人把他们自己打算研究的书开一长串作为青年必读书,后来为人所嘲笑。于是另外又有人主张随兴之所至而读,不必限定。记得似乎也是徐志摩,就有过这样的话:我是怎样发现雪莱的呢,有一次我洗脚,随便抓起雪莱的诗集来看,于是就爱上他了。我也曾经是这一派的读书家,喜欢文学就专门读文学书,而且甚至于喜欢哪一派或哪一位作家就专门读哪一派或哪一位作家的书。1930年左右,正是进步的社会科学书籍在中国很为流行的一个时期。然而正因为它们流行,我就偏不读它们。这结果不用说是害了自己。因为没有起码的社会科学的知识,许多目前的事情都闹不清楚,以至走了许多冤枉路。就是在文学方面吧,也因为趣味的狭隘而知识不广,也至今说不上有研究。

因此,起码的进步社会科学知识,以及起码的新哲学知识,这是无论打算专门学什么的人都应该学的共同课程。在这当中,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是武装我们的思想的重要武器。只要我们不是停止于词句的记诵,而是用它们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就可以逐渐获得科学的思想方法。对于我们读书和做事,正确的思想方法的获得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这样的要求当然非旧社会的学校的功课所能满足。我们只有自己读课外书。凡是上过旧社会的学校的人都知道读课外书的乐处。假若我们能使这种课外读书更有方向,更有计划,那就将更有结果,更有益处。

这又一条读书经验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这样:读课外书,而且有计划地读一些进步社会科学书,新哲学书,这样来提高我们的批判能力。

㈠、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感悟,并在自主读书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能与同桌交流、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㈡、学习过程:

一、唤起生活积累,激发“阅读期待”

在生活中,同学们一定都学过或读过一些“关于读书方法”的一些名言警句和课文吧,想一想,都有哪些?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你觉得在我们已掌握的这些好的读书方法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结,揭题板书:读书要有选择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最想了解什么?

归纳: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

二、自主阅读感悟,开展“阅读反思”

1、初读: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文,相信你们自己能解决的。在读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把课文读正确,你行吗?老师非常相信你们的能力,到时候,让我们大家欣赏你的读书情况。

2、指读:安排学生汇报自己读书的情况,并随机正音和理解重点词语,如“无可厚非”“日新月异”等。

3、了解: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5、评读:交流自己在读书时的感受,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6、小结:

三、再读课文质疑,培养“阅读批判”能力

1、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疑惑?请你们再快速地浏览一下,记下你的疑惑,可先与同桌进行交流。

2、交流:

A、我觉得书中对“小学生可以选择哪些读物说的不够全面,我认为我们小学生可选择的读物还可以再拓宽些。如一些儿童漫画、反映生活的漫画我们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读物;

B、我觉得一些“幽默故事”也可作为我们的读物;

C、我们还可以上网阅读,读同龄人的一些著作,因为它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提示这是一个好去处,但同时介绍一些注意点)

D、我觉得一些好的《习作选》也可成为我们的读物。

………………………………………………

除此之外,还可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选择?”“怎样选择展开补充和交流”。

教师小结。

四、再读感知写作特色,进行迁移练习

同学们在读2~5小节的时候,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交流(条理清楚,分类说明等)

依据这样的写作特色,开展迁移性练习。

如:抓住“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这个话题展开叙述,可分类进行;如抓住“我们在读书过程中应该怎样选择?”等话题展开,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以前选书的时候,有什么好的方法,要注意什么等,通过这课的学习,你还知道了应该怎样选择等。

一堂关于名著的讨论《读书要有选择》教学反思

天,我上了《读书要有选择》这篇课文。这是一篇一课时就能解决的阅读课文,内容浅显。没想到这堂课竟非常热闹,课堂上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辩论。

课文中提到可以选择一些名著来读。这时,有一学生说:不能全读名著,因为有些名著中的内容会伤及比如像我这样长得不是很好看的女生。特别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原来,她在指一些童话故事中女主角,她们都有一张美丽的脸。

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可这些童话都在教育人们要做善良的、有志气的人。尤其是《丑小鸭》,它最后也变美丽了,这是它自己努力的结果。这个故事是每个父母对孩子讲的最经典的故事。

我觉得可以让我们选择一些自己爱看的书看。我不喜欢看名著,特别《水浒》,搞不清其中的人物,可我妈我爸总逼着我看。

这些就应该逼着自己看,这些名著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是有定论的。

这次讨论非常热烈,下课了也没有停息的意思。

这堂课的最后,我送给学生八个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看来,六年级的学生已有审美的能力,有自主选择的能力,缺的是正确的引领和指导。作为教师,我希望上一级教育机关能制订小学生必读书目。

我想:不管生活怎样地热闹,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一个生命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

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往往因人而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当然,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的。一般说来,一个人兴趣越广泛,读的书越多,他的视野就越开阔,也就越能增强自己的才干。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在飞速发展,我们应该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中心内容:,

这段话和课文前一部分内容的关系是。

2、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

(1)我们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我们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2)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通过

读书来培养的。

3、文中划线的句子用越越越的句式说明读书可以培养兴趣爱好。

你能试着用这种句式写一段话吗?

4、你平时一定非常喜欢读书,而且受益匪浅,与大家交流一下读书的收获吧:

THE END
1.什么是“类书”和“丛书”?请举例加以说明!在图书馆目录管理中类书和丛书也可以提供有用的分类和检索工具方便读者查找所需图书。https://www.hongxiu.com/ask/qhvosnjzf
2.监狱里的犯人,都爱看什么书?但是在监狱中,最流行的书是通俗小说、星座和房地产方面的书。在经济危机之前,犯人认为可以选择加入从事房地产产业的犯罪集团。犯人们也经常要求借阅关于真实案例或关于连环杀手的书。图书管理员会回答说没有这类书,但是监狱图书馆里有诺曼·梅勒的《刽子手之歌》和卡波特的《冷血》,偶尔也有人借阅。https://www.lifeweek.com.cn/article/199428
3.图书馆实用指南3、问:为什么有些查到的文献下载不下来? 答: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1)电脑IP需在校园网许可范围内才能免费下载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否则就无法免费下载;(2)如果查找的是“随书光盘“资料,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不能下载的,因为其特殊技术问题;(3)图书馆数据库里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能下载,有些文献特别是一些https://lib.zueb.edu.cn/info/1072/1876.htm
4.某校图书馆有ABCD四类书,借书的同学至多借3本,当m个同学某校图书馆有A、B、C、D四类书,借书的同学至多借3本,当m个同学任意借书后必至少有两人借的书种类、本数完全相同,则m的最小值是( )A.3B.15C.29D.48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07ac9113d9d43bef30ebc5a742ae89cc.html
5.郑州图书馆蟾蜍似乎更有资格充当月亮的形象代言人,蟾兔同框则相对少见。耐人寻味的是,在古代印度、波斯、美洲乃至非洲,都流传着月中有兔的神话。主持洪都拉斯科潘遗址发掘的李新伟先生讨论过玛雅文明中的月兔,季羡林先生则讨论过古印度的月兔,他认为中国的月兔传说来自印度文化。虽然古印度的吠陀经和佛经中都出现了月兔,时代也https://www.zzlib.org.cn/news/detail?mid=78&did=16399
6.《星际穿越》拯救地球的书架装了什么书?《万有引力之虹》 点击查看《星际穿越》全国影讯>> 看《星际穿越》也能涨文学知识 正当理科生在洋洋自得解构《星际穿越》的时候,文科生也不必自卑,要知道最后拯救地球的,可是库珀家的书房。库珀与女儿墨菲,就是在书架前传递信息。诺兰的这个设定,让人想起了博尔赫斯。在《通天塔图书馆》里,博尔赫斯写道:“图书馆是https://ent.sina.cn/film/foreign/2014-11-21/detail-icesifvw8011350.d.html
7.关于图书馆四年级作文(精选50篇)第三个电子板是供学生用,可以看课文和复习功课,一些同学故意毁坏电子板,所以图书馆每几十平方米都有摄像机,最后的讲解员就负责这一台电子板。 现在走到书籍房了,书籍房墙壁是青草色的,当我们读书看报时眼睛累了,我们难道要走出图书馆吗,NO不用,你只要放下书站起来,看一下墙壁,只要几分钟,你就可以正常读书了https://www.yuwenmi.com/zuowen/sinianji/2579167.html
8.远山启:用数学照亮人性与自由51CTO博客东北帝国大学的学风确实如传闻中那样自由,用远山的话说,就是自由到“躺着都可以毕业”。在那段日子里,他又回到了高等学校时期的自在日子,一边研究数学,一边在图书馆博览群书。 1938年,远山启从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对于这六年的大学时期,他在自传文集中有如下回忆。 https://blog.51cto.com/u_15767091/6561595
9.世界最顶级的科普类(Non3什么是科普类读物(Non-Fiction)? 非虚构书,说起来太拗口,我们就简单说成“科普书”吧,《国家地理分级阅读小读者》系列读物就是这类书的一个代表。读科普书,当然是为了获取知识;读英文科普呢,还要加上一重“学英语”的目标;对孩子们来说,比读故事书要难一些。怎么才能把这种阅读进行下去呢?使用英文科普分级读物https://www.douban.com/note/712804742/
10.西安图书馆藏明崇祯刊本《潜确类书》而现存最完整的最大类书是清代官修的《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万卷,分为6汇编,32典,6109部,近一亿字。全书分类明晰,每一类材料完备,所引图书资料一律注明出处,并附有精美的插图,查询十分方便。陕西省图书馆就藏有清雍正年间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不全),十分珍贵。https://www.meipian.cn/1e2pifgn
11.图书导读范文11篇(全文)师:孩子们,老师手里有这样一本书,题目是《无字书图书馆》。听到这样的书名,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奇怪 师:对呀,好奇怪的名字!书不是应该写满文字的吗?没有字,怎么叫书?书上的字都去哪了呢?无字书的图书馆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到书里去看个究竟。 (二)介绍故事起因(8) 他们所在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z67dg45.html
12.参观图书馆作文(通用27篇)参观图书馆作文(通用27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参观图书馆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观图书馆作文 1 https://m.oh100.com/w/145330.html
13.图书馆的书是怎么排序的?文化对话你能归还时,快速把书送回“家”吗?今天草莓老师就以华山二中的图书馆为例,给大家做一个小小的科普,让我们对图书馆的书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大家进入到图书馆不再迷茫,做一个有良好习惯的读者。每个图书馆只是书放的位置不一样,但每一个图书馆都有示意图,会告诉你哪类书放在哪里。如我校图书馆,https://tuibook.com/duihua/23124.html
14.学校图书馆新进四类书,第一类图书的册数是另外三类图书的一半,第第一类图书的册数是图书总册数的 2分之1÷(1+2分之1)=3分之1 第二类图书的册数是图书总册数的 3分之1÷(1+3分之1)=4分之1 第三类图书的册数是图书总册数的 4分之1÷(1+4分之1)=5分之1 第四类图书的册数是图书总册数的 1-3分之1-4分之1-5分之1=60分之13 这四类图书一共有 26https://wenwen.soso.com/z/q702766850.htm
15.图书馆知识竞赛:图书馆知识竞赛考试答案(强化练习)4、问答题 读者服务的基本原则有那几条? 点击查看答案5、填空题 为便于流通、管理,图书馆的图书都要加上索书号,它一般由()和(两排组成。 点击查看答案6、单项选择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96年起把每年的几月几号定为“世界图书日”,因为这一天是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加尔西拉索?维加三位世界大文豪的逝世纪念日(http://www.91exam.org/exam/87-2981/2981299.html
16.图书馆业务知识基醇题[附答案]54P20211207061844.docx图书馆业务知识基础考题图书馆业务知识基础考题[附答案]54P 一、选择题(一)基础理论 1.图书馆业务工作是以( )为工作对象,以传递文献信息为方法, 以读者服务为目标的一种过程。 A.文献 B.知识 A.文献 B.知识C.信息 D.书籍 2.目录一词最早出现于班固的《汉书?叙传》, 的意思是()。 A.前言 B. 附录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207/8025016001004053.shtm
17.(科普中图法)如何在图书馆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应用篇?(2举例,“TP311.56 /H54”中,TP311.56其实就是我们想要找的分类号。分类号中,字母后有几位数字,就代表他是几级类目。 我们去图书馆找书的时候,就会需要比较分类号。而分类号对比,就应该要对位比较。如:一级类目相同,再去比较二级类目,如此类推。类目分级规律如下: https://www.jianshu.com/p/74139dded6e8
18.市图书馆阅读排行榜出炉!最受欢迎的书是《平凡的世界》,读书达人一年有人不禁要问,都什么样的人更爱读书呢? 2020年市图书馆阅读数据显示,阅读人群中,“80后”占比54.77%,而且从阅读量上看,女性读者的阅读量要高于男性。 2020年里 你读了多少书 什么书让你受益匪浅呢 留言分享一下吧 END 大庆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移动媒体部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95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