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渡乱云常自若,渺茫暮色惯昂然。然,一先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苍龙缚处朗日照,纸虎灭时清誉还。还,一先(本联上句三仄尾)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中平。
多少传奇入青史,英雄气概扭坤乾。乾,一先平仄中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间”字,用韵有误!
苍龙缚处朗日照,纸虎灭时清誉还。——本联上句三仄尾大拗!
现代城乡放眼量,高楼别墅小洋房。仄仄平平仄仄中,平平平仄仄平平。
就医患者有疗保,种地农家不纳粮。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政策惠民千策暖,复兴圆梦百兴强。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中平仄仄中中。
春秋四秩叹宏变,十亿华人未可忘。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中平仄仄仄。
以上,若以《中华通韵》对待,“忘”字出韵!
现代城乡放眼量,高楼别墅小洋房。仄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
就医患者有疗保,种地农家不纳粮。——本联上句三仄尾,(这个“不”字,你可能受到今音字典的影响,认为平读,又视其为后句救前句之大拗了!)仄中中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政策惠民千策暖,复兴圆梦百兴强。仄仄仄平平仄中,仄中平仄仄中中。
春秋四秩叹宏变,十亿华人未可忘。平平仄仄中平仄,仄仄中平仄仄中。
以上,是以《平水韵》对待分析!
以下是引用学而习之在2018-11-110:24:00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月沐风吟在2018-11-19:49:00的发言:学而习之版主先生!你说的非常对,人贵“有自知之明”!一言堂到哪里都是要不得的和行不通的!!作为一版之主,千万千万,请先生务必要以事实说话,不可对于未知或未解之论,凭一己之口恣意定论,这对于“版主”一职,是万万要不得的。请学而习之版主先生,务必指出如上两首拙作,哪里是所谓“尾三平、孤平、失律、失韵之处”?先生一定要明示,否则,才是先生口中的“谬误”和影响了“版块的纯真”,确实,“一个连最最基本的格律问题”都没有搞搞清楚的人,如何指导别人?先生以为然否??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好吧,先看看下个:伟人追忆想当年,指点江山谈笑间。间,十五删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
飞渡乱云常自若,渺茫暮色惯昂然。然,一先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苍龙缚处朗日照,纸虎灭时清誉还。还,一先(本联上句三仄尾)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中平。
多少传奇入青史,英雄气概扭坤乾。乾,一先平仄中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谢谢版主先生!我这首诗,是以平水韵作的,以平水韵,“不”字,下平十一尤·入声五物,平仄通押。我前面讲过了,拗句的三种格式,已经是被诗词界公认了的,纵观古今诗人诗句,经常出现,杜牧诗、陆游诗等等,就是很好的诗例。
这首诗,同样没毛病。呵呵
建议学而习之版主,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一下诗词的基本知识及普遍常识。
好了,你玩你的,我玩我的。祝好!!
建议学而习之版主先生,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一下诗词的基本知识及普遍常识。
好了,好自为之,你玩你的,我玩我的。祝好!!
下个,这个你的“三”没说明新韵,“四”有(新韵)说明!
三巍巍一建多贤士,造得高楼栖凤巢。◆巢【下平三肴】飞阁流丹偎藉水,兰宫折桂领云潮。◆潮【下平二萧】缕蓝创业春秋事,路筚笃行风雨桥。◆桥【下平二萧】五十年来谋发展,新天史话看今朝。◆朝【下平二萧】
四(新韵)辉煌成就五十年,广厦星罗千万间。玉砌雕栏竞优质,精工团队守蓝天。栖云塔上创新路,摘月楼前励志泉。一建作风夸业界,初心不忘慰心田。
两首放在一起,一首以新韵作,一首以旧韵作,当然要注明新韵与否了。
第一首,首句乃押邻韵。
先生不要再吹毛求疵,死钻牛角了。没毛病。呵呵
对月沫风吟先生来说,既然已经达到出书指导的水平,诗作更应该高于一般爱好者的水平,对自己的作品还是严格要求一点,方能更好地说服他人。不知先生以为然否。
就学而习之先生提出的月沫风吟先生的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散人也看了一下,除了新旧韵的误解以及字词方面的分歧外,于韵律上有点小失误的大概有两首
一是:
巍巍一建多贤士,造得高楼栖凤巢。◆巢【下平三肴】飞阁流丹偎藉水,兰宫折桂领云潮。◆潮【下平二萧】缕蓝创业春秋事,路筚笃行风雨桥。◆桥【下平二萧】五十年来谋发展,新天史话看今朝。◆朝【下平二萧】
这首先生解释的是用邻韵,这显然是不确的。所谓的邻韵是指律诗的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也可以用邻韵,但第二句是必须合韵的,七言律诗之所以又称“四韵诗”,其道理就在这里。所以这个错误是明显的。
二是:
1.这首诗“水碧一泓兴更催”无论古韵新韵都属于孤平了,这个“兴”字这里应该当作仄声“兴趣、兴致”解,作今音更是应该读作仄声,因此除了韵脚就只有一个“泓”是平声字。
2.“四季风光观不够”,这句里依照新韵“风光观不”是接连四个平声字,或许先生会问这个“不”不是仄声吗?但是新韵“不”,在去声字前面读作阳平声,在其他声调前读去声。先生的这个“够”是去声,所以在它前面的这个“不”就是阳平声。这句按新韵也出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