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获奖书系文津图书奖专题讲座信息动态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泰山路66号

交通概况:1、乘坐601路、603路、604路,检察院站往南走500米右转可到达图书馆;康居站往西走500米可达图书馆;2、乘坐69路、39路、82路、609路到文化城站,下车可前往图书馆

文津图书奖设立于2004年,是国家图书馆主办并联合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图书奖项。

“文津”,缘起于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之一的“文津阁四库全书”,也寓意“文化津梁”,彰显了图书馆作为传承文化的桥梁,为促进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积极作用的使命。

文津图书奖评选每年举办一次,于每年年底启动,次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揭晓,至今已成功评选出十九届获奖图书和推荐图书。

推荐图书分为社科类、科普类和少儿类,侧重于能够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公众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人文素养的普及性图书。

本期书单中,我们精心挑选了“文津图书奖”历届获奖佳作,涵盖历史、文学、经济、科学、育儿等多个领域,每一本书都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内心的宁静与世界的喧嚣,引领我们跨越认知的边界,遇见不同的人生风景。

《昆虫记》

第一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社科类)

[法]法布尔著

限时有效,扫码收听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约100余万种,并且仍有许多种类尚待人类去发现和认知。

昆虫学家法布尔在19世纪中期,于学校教课之余,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间观察各类昆虫,为之定名,为之讴歌,创作出《昆虫记》一书。书中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一举一动,笔调轻松诙谐,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足不出户,也能亲近自然,让孩子轻松快乐地学习成长。

《我们仨》

杨绛著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在人生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激荡三十年》

第五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社科类)

吴晓波著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不可能重复的。

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

《中国,少了一味药》

第七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社科类)

慕容雪村著

传销的危害是什么?为什么我国打击传销多年,还是有很多人深陷其中?

作家慕容雪村卧底潜入传销组织,看到善良的好人被骗子愚弄,过着悲惨的生活;看到被践踏的伦理和情感,每个人都在欺骗自己的亲人;看到家破人亡的惨剧,也看到洗脑的严重后果。

23天后,他侥幸逃脱,并将问题的答案与自己的经历,写进《中国,少了一味药》这本书里,揭示一个疯狂而黑暗的世界:愚蠢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工制造出来的。

《论中国》

第八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亨利·基辛格著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

本书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

《思考,快与慢》

第八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社科类)

丹尼尔·卡尼曼著

消费者在做决策时,是如何思考的?凭直觉做出的决策,是否可信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做决定的方式,系统1主要依赖直觉和经验,系统2则需要主动集中注意力才能分析运作。

《思考,快与慢》将会改变你对思考的看法。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但经过训练,我们可以主动将系统2调动起来,控制注意力,让大脑不再凭直觉随意做决策,而是转向更加专注的分析性思维。

《正能量》

理查德·怀斯曼著

什么是正能量?在本书中,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作者以大量生动实例和简单易行的方法,传授给普通人如何积聚起内心正能量的诀窍。

通过本书,了解你自身的能量,知道你是如何散发并引导这股能量的。当你陷身困惑、争执或消极能量之中时,尝试解脱或改变破坏性的能量。当积极的能量被引爆时,你的人生将会得到神奇的大转变!

《自私的基因》

第八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科普类)

理查德·道金斯著

人生来自私,生命的意义何在?

在本书中,道金斯将社会学说中的主要论题逐一做了详细介绍,如利他和利己行为的概念、遗传学上的自私的定义、亲族学说等。同时,道金斯以生物学研究上的进展及自己的理解为基础,将生物进化的单元确定于基因,并通过对伦理学语言的运用,说明基因的基本特性就是“自私”。

由于基因掌握着生物的“遗传密码”,所以一切生命的繁殖演化和进化的关键最终都归结于基因的“自私”。要读懂人性,就读《自私的基因》。

《大数据时代》

第九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迈尔-舍恩伯格等著

《大数据时代》是国外大数据系统研究的先河之作。

作者在书中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并讲述了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

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

《观念的水位》

第九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社科类)

刘瑜著

《观念的水位》是一本散文随笔集,内容包括国际时政、政治书评、影评以及一些个体化思考的杂论,更为多样化,阅读上带有跳跃感,但并不会有断裂之感。

一个更好的社会,更好的制度的降临并不是“自动”的,观念的变化是必要环节,而本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将过于霸道的声音拧小,将被屏蔽的声音放大,将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打上一个问号,将盒子里的光释放。”

《众病之王:癌症传》

第九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科普类)

悉达多·穆克吉著

癌症是一种具有古老历史的疾病,曾令人们谈虎色变。随着时代变迁,癌症逐渐演化为一类形态各异的致命性疾病。

肿瘤科医生穆克吉以细胞生物学家的精准、历史学家的视角和传记作家的热情来审视癌症,记录了几千年来人类的抗癌战争,为读者带来这部癌症编年史。

《众病之王:癌症传》讲述了癌症在几千年前首次被记录,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人类认识、治疗和征服癌症的过程。读起来就像一部以癌症为主角的惊悚小说,为癌症治疗的未来提供了独特的参考,也为那些试图了解癌症真相的人打开了清晰的视角。

《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

胡迪·利普森等著

你需要一把功能强大的锤子?你需要一双精致无比的鞋子?你需要给孩子准备奇异的玩具?你需要一顿精美的晚餐?只管打印出来就行了。

《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讲述了3D打印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以及3D打印技术将如何应用在学校、厨房、医院等场所。书中预测,不远的未来,我们完全可以用电脑把自己想要的东西设计出来,然后进行三维打印,就像现在在线编辑文档一样方便快捷。

阅读本书,带你走进3D打印的世界,认识当下这个最酷的东西——它将从想象变成现实,并带来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人类简史》

第十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尤瓦尔·赫拉利著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我们自己?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勇敢地抛开潜意识里的固有观念,将我们对自身的既有认识全部归零,还原人类一路走来的真实状况,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将科学和历史编织在一起,从全新的角度阐述地球上智人的发展历史。

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在大历史中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

《下乡养儿》

第十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社科类)

冯丽丽著

儿童教育作家冯丽丽在《下乡养儿》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有社交障碍的夫妻,带着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孩子连续换了几个小学都无法适应,辍学在家一年,最后变得连睡觉都害怕,一家人晨昏颠倒,以至于很久都没见过太阳。

直到这家人去到农村,开始尝试另一种生活。那里有树林,有小河,有兔子、小鸟、大黑狗,还有烧火的烟味、做饭的香味和泥土的湿味。一年的乡下生活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作者夫妇,一家三口都长大了、正常了。

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别开生面地展示了日常经验之外的情与景,痛与爱。

《21世纪资本论》

托马斯·皮凯蒂著

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托马斯·皮凯蒂对过去300年来欧美国家的财富收入做了详尽探究,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旨在证明近几十年来,不平等现象已经扩大,很快会变得更加严重。

皮凯蒂指出,最富有的那批人不是因为劳动创造了财富,只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富有。

《皮囊》

蔡崇达著

《皮囊》是蔡崇达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

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作者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

《世界秩序》

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社科类)

世界格局迎来大洗牌,在全球事务上,各个地区和国家奉行着各自的秩序规则,结果导致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混乱和无序。

基辛格认为,地区秩序观之间的冲突是当今最重要的国际问题。在本书中,他系统梳理了各地区的战略逻辑和地区秩序观,从文化、宗教、地缘等综合因素解读了这些不同秩序观的形成、冲突和合作,并结合网络科技等当前新的战略要素,解析了当下时局的挑战与机遇。

《孤独的进化者》

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少儿类)

刘慈欣著

《孤独的进化者》收录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地球大炮》《乡村教师》三篇小说,其中《带上她的眼睛》《地球大炮》曾获中国科幻文学银河奖,《乡村教师》获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本册书的三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点——情感。作者在宇宙战争、地心探索等宏大命题中,探索了个人命运与人类命运的关系。兼顾文学性与科学性,对于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激发其想象力、拓展视野和知识面,都有所裨益。

《基因传》

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科普类)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

THE END
1.中国古代藏书:有册有典源远流长《三辅黄图·阁》则记载:“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汉武帝刘彻为充实官府藏书,下诏“广开献书之路”,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皇家征书活动。面向全国轰轰烈烈的征书活动,使得大量散落于民间的图书典籍和历史著作都汇集到大汉王朝的皇家图书馆,汇集到负责管理图书典籍的太史令司马迁面前。《https://qinfeng.gov.cn/info/1064/223997.htm
2.馆建设的意见》被公认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馆著作。()更多“德国历史学家、哲学家诺德写的《关于图书馆建设的意见》被公认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馆著作。()”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图书馆对客观知识具有的识记、保持、再现功能,而历经千百年图书馆时间活动逐步演化出来的图书馆学,是一门实用性社会科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W3C XML 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3958253.html
3.辽博展馆回顾: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上)辽宁省图书馆藏 又名《河东先生集》,是柳宗元著作集,由柳宗元好友刘禹锡(772—842)编辑,题《柳先生集》,又称《柳河东集》。全书四十五卷,雅诗歌曲一卷、赋一卷、诗二卷、文三十九卷、非国语二卷。后人又辑外集五卷,补遗一卷。 宋刻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https://www.meipian.cn/3bg8vvsq
4.《图书馆史话》我们了解了最早的图书还有最早的图书馆,可以看出早期的“书籍”都是有官方来收藏的,这种形式一直从夏商延续至西周。在周朝王室专门藏书的地方叫做“龟室”“图室”、“太史府”、“ 守藏室”等,专门管理图书的人员被称为“天府”“史官”。我们都熟悉的老子,就曾担任过“周守藏室之史”,也就是老子曾担任过周朝http://www.helib.net/2023/tsgsh/index.htm
5.头条文章阿特纳奥斯无意中说起亚里士多德传至纳琉斯的全部都被卖与托勒密二世,来充实亚历山大城图书馆,据称这位君王得到超过1000部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册页或卷帙。[ 同上第101页] 正如俗话所说的“为了圆一个谎言,必须再造十个谎言”那样,为了证明这批假古董的来历,又编造了“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神话”。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13501000014531455962251277
6.为什么说《梦溪笔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文选》即《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定。萧统死后谥为“昭明”,所以称为《昭明文选》。 《文选》只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不选经、子,史书中也只略选“综辑辞采”“错比文华”的论赞,可以看出编者已初步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在艺术形式上https://chuangshi.qq.com/read/838357/244
7.喧闹都市中,“藏着”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繁华热闹的徐家汇商圈,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之间,有两幢白色欧式小楼在此静静伫立了160多年,见证着徐家汇的风雨变迁,这就是徐家汇藏书楼。作为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仿照梵蒂冈图书馆布局的西文书库,与仿照宁波天一阁藏书楼而建的中文书库,一并将海派文化中西交融的风貌尽数展现。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070193
8.元氏的历史:常山郡金元时期著名数学家李冶在封龙书院讲学期间完成了《测圆海镜》、《益古演段》两部数学著作。《测圆海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以天元术为主要内容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是“立天元一”表示所求的未知数,即“立天元一为某某”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设x 为某某”。《益古演段》是推广和普及天元术的数学名著。李冶是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115/07/29364451_1063735495.shtml
9.10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10、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https://www.shangxueba.cn/wangke/74Q6CRZ8.html
10.2016最新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C、古代科学的综合性著作D、介绍古代哲学的著作 50、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 A、《史记》B、《论语》C、《庄子》D、《老子》 51、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259381.html
11.《学习强国》“挑战答题”题库,目前最新最全!60、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地区栽培技术的一部农书”的著作是___(出题单位:山东科技报社 推荐单位:山东学习平台) A、《陈旉农书》 B、《农桑辑要》 C、《王祯农书》 D、《农政全书》 答案:A 61、党的___大首次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出题单位:中共长沙市岳麓区委宣传部https://www.gdjxjy.com/html/xinwen/ziliao/1011.html
12.录现存中国历代诗经著述书目——牟玉亭编撰,《诗经学大辞典此书写成于清顺治八年,以抄本行世,咸丰二年(1852年)始正式刊行,故应列为清代著作。此书有两大特色:一是上承明后期艺术欣赏派余脉,以艺术欣赏的眼光解诗;二是逐章讲解,与专题论说结合,以遗民的心态关注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危机。初刊本今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续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据以影印。https://www.douban.com/note/576039233/
13.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我国现存古代彩绘本草中最为完整的一部传世《雷公炮炙论》原书已佚,但部分内容可见《新刊雷公炮制便览》与《补遗雷公炮制便览》。现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的《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书前手绘牌记“万历辛卯春制”,即此书绘制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是一部明代大型彩绘本草著作。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今存13卷,所缺第12卷为果部。该书以明代《新刊https://www.cnyxyx.com/?p=58549
14.古巴比伦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系统的拿波尼度法典,约前1772年颁布。这部法典于1901年在埃兰古城苏萨(今属于伊朗)发现,有一个黑色的玄武岩圆柱(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圆柱上端有汉谟拉比从太阳神夏马修手中接过权杖的浮雕,下面用楔形文字铭刻法典全文,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https://baike.sogou.com/v214971465.htm
15.学习强国挑战答题带选项答案完整题库(上)60、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地区栽培技术的一部农书”的著作是___。(出题:山东科技报社 推荐:山东学习平台) A、《陈旉农书》 B、《农桑辑要》 C、《王祯农书》 D、《农政全书》 答案:A 61、党的___大首次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出题:中共长沙市岳麓区委宣传部 推荐:https://www.mkaq.org/html/2020/05/14/520342.shtml
16.数字图书馆如《东西均》和《易余》等,均为方鸿寿先生1954年所献而为安徽省博物馆所藏,该馆也因此成为方以智文献保管最集中的机构(也有部分著作仅见北京大学图书馆等藏),而《鼎薪》、《诸子燔瘠》、《烹雪录》等一些见于官修地方志的重要著作可能已毁于文革。https://www.enaea.edu.cn/sztsg/wenhuakejisuyang/zx/118243.html
17.《文献学概要》(讲义要录)“文献”一词,现存的古书中,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文献,东汉郑玄注云:“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郑玄以“文章”、“贤才”解释“文献”其意义较为明确。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40414368
18.喧闹都市中,“藏着”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上海热线教育频道喧闹都市中,“藏着”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 徐家汇藏书楼珍藏打卡 《几何原本》的“原本” 《几何原本》带来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变局。徐家汇藏书楼所藏1591年科隆版拉丁文《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共十五卷,是德国数学家克拉维乌斯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作的注释本。克拉维乌斯是十六世纪欧洲著名的数学家,也是利玛窦https://edu.online.sh.cn/education/gb/content/2022-03/09/content_9896562_8.htm
19.中国地方志鼻祖常璩——一部《华阳国志》奠定他历史地位目前存世的《华阳国志》古籍最早版本是明嘉靖刻本。这种刻本现存两部,都是残本。其中一部存放在国家图书馆,另一部在四川省图书馆,品相较好,也相对完整,仅缺少第11卷。2011年,四川省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取得联系,将后者珍藏的第11卷进行拍照。带回四川补齐后,四川省图书馆复制再造了一份完整的《华阳国志》,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69076630160657084&wfr=spider&for=pc
20.秋来正是读书时这些国家的图书馆各有千秋英国:一部从贵族私人走向普罗大众的图书馆历史 当把英国、图书馆这两个词连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也许首先会想到大英图书馆——这个声名卓著的知识品牌之一;而英国民众想起的却是社区图书馆或者大学图书馆;此外,一些游客和影视爱好者还能联想起那些或金碧辉煌或庄严肃穆的豪宅城堡中的私人图书室。 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pro/20220921/8817593e6a0f48b5a0e4b151a9b92c52/c.html
21.老济南(民国趣读·老城记)第三辑木铎声声·文教之城名士多在线当年10月15日,清廷谕令政务处“将袁世凯的原奏和单开章程,通行各省,立即仿照举办,毋许宕延。”这样该章程就成为全国各省兴办大学堂的具体、唯一的样板了(此奏折、试办章程和谕旨现存北京图书馆珍贵文献特藏部,山东大学校史档案馆存有影印件和抄件)。于是,在全国最早的省办大学堂——山东大学堂,正式宣告成立。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24374151021304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