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69处名人故居标志牌文字内容公示(含地址)

姑苏区69处名人故居标志牌文字内容公示

(含地址)

1.唐寅故居(地址:西大营门双荷花池13号)唐寅(1470—1524),明代著名画家,曾撰《桃花庵歌》于此。清乾隆年间改为宝华庵,光绪时又改作文昌阁。现存水阁、大殿等。

2.潘奕藻故居(地址:蒋庙前2、4、6、8、10号)

潘奕藻(1744—1815),字思质,号畏堂,清代官员,官至刑部郎中。故居又名存诚堂,现存厅堂、楼厅、门屋及附房等。

3.吴钟骏故居(地址:潘儒巷19、81号)

吴钟骏(1798-1853),字崧甫,号晴舫。清道光十二年(1832)状元,国子监司业、右中允、司经局洗马。道光二十年(1840)升侍讲,任国子监祭酒。历官詹事、内阁学士、浙江学政、礼部右侍郎等职。官至礼部左侍郎,再督福建学政。故居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二路五进。

4.邓邦述故居(地址:侍其巷38号)

邓邦述(1868—1939),字正闇。清光绪间进士,授翰林,任吉林民政使。民国时曾任牛庄、芜湖关监督。1926年居侍其巷,题其宅为“双沤居”,建“群碧楼”,藏书四万余卷,多为珍本。著有《群碧楼诗草》《群碧楼书目》《书衣题识》等。

5.沈瓞民故居(地址:富郎中巷德寿坊3号)

沈瓞民(1878—1969),名祖绵,辛亥革命元老,国学大师,曾任宁波民事长等职。民国二十一年(1932)定居苏州,为章氏国学讲习会特约讲师。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苏省及苏州市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精研《易经》,著有《三易新论》。故居为民国建筑。

6.彭定求、彭启丰故居(地址:十全街103号)

彭定求(1645—1719),字勤止。清康熙年间状元,任翰林侍讲,《全唐诗》总裁。回苏在葑门内建南畇草堂,自号南畇老人。其孙彭启丰(1701—1784),字翰文,雍正年间状元。官至兵部尚书。彭氏列清代苏城望族之首,故居人称“葑门第一家”。现存门厅、轿厅、大厅、楼厅四进建筑。

彭定求、彭启丰故居

7.潘祖荫故居(地址:南石子街5、6、7、8、10号,迎晓里12号)

潘祖荫(1830—1890),字东镛、号伯寅。清咸丰间探花,光绪间任工部尚书、军机大臣。金石、文字学家、收藏家。此宅原居潘祖荫伯父潘曾莹,潘祖荫收藏的大克鼎、大盂鼎(为清末“海内三宝之二”)曾藏于此宅。1951年,潘氏后人将两鼎捐献与国家。

8.吴一鹏故居(地址:杨安浜6号)

吴一鹏(1460—1542),字南夫,号白楼。明弘治进士,历任礼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故居名“玉涵堂”,人称“阁老厅”,现存三路五进。

9.曹沧洲故居(地址:阊门西街59、61号)

曹沧洲(1849—1931),名元恒,字智涵。世代业医,家学渊源,医术精湛。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奉诏进京为皇帝治病,翌年回苏,声名远播。著有《曹沧洲医案》《霍乱救急便览》《戒烟有效无弊法》等。故居名务本堂。

10.任道镕故居(地址:王洗马巷7号)

任道镕(1823—1906),字砺甫,号寄鸥。清道光末入仕,历任山东、浙江巡抚,山东河道总督。1903年购苏州铁瓶巷汪氏旧宅营建颐寿堂宅第,以为养老之地,现存两路六进。

11.王鏊故居(地址:天官坊8、10、11号肃封里)

王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人称震泽先生。曾任明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故居怡老园于清康熙年间被分割,南部改建成江苏布政使衙署,北部后为徽商陆义庵所有。

12.范烟桥故居(地址:温家岸17、18号)

范烟桥(1894—1967),著名作家,著有《烟丝》《中国小说史》等。故居原为清代早期顾予咸“雅园”的一角,范烟桥的父亲范葵忱买下后进行重修。现存门厅、大厅和楼厅三进,其中门额“邻雅旧宅”为范烟桥自题。

13.潘镒芬故居(地址:大儒巷44号-52号,南石子街12-3号后门)

潘镒芬(1893—1953),苏州人,毕生致力于治理黄河,被尊称为“潘圣人”。故居又名端善堂,为其出生和终老之所,分五路七进,东起第二路为主轴线,现存大厅、花厅和楼厅等。

14.潘奕隽故居(地址:马医科36、38、40号)

潘奕隽(1740—1830),字守愚。清乾隆间进士,是大阜迁苏潘家第一个入仕者。淡泊功名,在户部主事任上,辞官归里,与同道诗文唱和。精书法,擅绘画,多有佳构。故居躬厚堂有藏书楼名“三松堂”。著有《三松堂诗文集》《说文蠡笺》等。

15.吴云故居(地址:金太史巷4号)

吴云(1811—1883),字少甫,号平斋。清咸丰时曾任苏州知府,力主兴修水利,保护农田,解职后定居苏州。宅第分东西两路,现存东路北部花园“听枫园”和西路三进建筑。

16.吴梅故居(地址:蒲林巷37号)

吴梅(1884—1939),字瞿安,号霜厓。近代戏曲理论家、教育家、戏曲作家。首倡把昆曲引入高等学府。故居内“奢摩他室”“百嘉室”藏有历代秘本、善本、珍本。著有《曲学通论》《词学通论》《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概论》《辽金元文学史》等。

17.孙岳颁故居(地址:干将路724号松鹤板场)

孙岳颁(1639—1708),字云韶,号树峰。清康熙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管国子监事,能书善诗,居官廉谨,深受康熙信任。因其无宅,特赐宅一座,名“墨云堂”,并御题匾额、楹联。门前小巷得名孙岳颁场,后讹作“松鹤板场”。

18.周瘦鹃故居(地址:王长河头3号、观音弄18-1/2号)

周瘦鹃(1895—1968),原名国贤,字祖福。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苏派盆景大师。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大代表、省文联常委、苏州市文管会副主任等职。宅内“爱莲堂”接待过朱德、周恩来、邓颖超、陈毅等贵宾。

19.钱伯煊故居(地址:悬桥巷25号)

钱伯煊(1896—1986),苏州人,著名中医。其故居为一处明清时期的建筑,分两路六进,其中东路第三进大厅曾为钱伯煊的诊所、药局,系明代建筑。现存砖刻门楼、花厅和起居室等建筑。

20.章太炎故居(地址:锦帆路38号、58号)

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及学者。故居院内有前后两幢西式楼房,分别为章太炎著述、藏书、会客和起居处所。故居后现存有章太炎衣冠冢和碑刻。

21.叶圣陶故居(地址:滚绣坊青石弄5号)

22.李根源故居(地址:十全街275、277号)

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养溪、雪生,云南腾冲人。奉母命定居苏州。故居原名阙园,现存门屋、客厅、起居楼和书斋等。

23.费仲深故居(地址:桃花坞大街170、172、174、176号)

费仲深(1883—1935),名树蔚,吴江同里人。曾任北洋政府政事堂肃政使。故居原属清光绪进士费念慈,名归牧庵,民国时归费仲深所有。易名宝易堂,现存鸳鸯厅、船厅、书斋、曲廊及百年老树等。

24.尢先甲故居(地址:刘家浜39、41、43号)

尢先甲(1843—1922),字揆百,号鼎孚。清光绪初举人,授内阁中书,九年(1893)父亡归里,不复为官,在苏经商并从事公益事业。苏州商务总会一、二、三、五、六届总理。辛亥革命时,力劝程德全易帜独立。故居颐寿堂共三路七进。

25.谢家福故居(地址:桃花坞大街264号)

谢家福(1847—1896),清上海电报总局提调官、慈善事业家。其地初为明代养真老人沈均的“废园”,内有环翠轩、鹤楼。清初归谢家福所有,谢家福于鹤楼旧址改筑望炊楼。

26.叶天士故居(地址:渡僧桥下塘48号)

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世代业医,继承家学,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成为吴门医派温病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民间称之为“神医”“天医星”。故居眉寿堂共三路七进。

27.潘遵祁故居(地址:白塔西路13、15号)

潘遵祁(1808—1892),字觉夫,号顺之。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两年后辞官归里,热衷于社会公益,倡建松鳞义庄。重建丰备义仓救荒赈灾。主讲紫阳书院,造就众多人才。故居又名“西圃”。

28.承澹盦故居(地址:大石头巷牛车弄6号)

承澹盦(1899—1957),针灸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抗战后,创办“中国针灸指导实习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苏省中医学校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中国针灸学》《中国针灸治疗学》《针灸薪传集》等。故居为民国建筑,原有五进,现存后三进。

29.张凤翼故居(地址:干将路706、708号)

30.俞樾故居(地址:马医科42号)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居士。清道光末年进士,后任河南学政,因割裂试题被罢官。定居苏州后,研究经史、主苏州紫阳书院,成为近代朴学大师。同治末年在今址建宅,题名“曲园”。

31.王颂蔚故居(地址:怀厚里2—7号、五龙堂2号)

王颂蔚(1848—1895),字芾卿,号蒿隐。清光绪六年(1880)进士,后任军机领班章京,崇尚实学,提倡西学,甲午战争失败,因悲愤染时疫卒于北京。妻王谢长达回苏创办振华女校。其后裔多从事科研教育,有成就者数十人。

32.沈德潜故居(地址:阔家头巷26号)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苏州人。清乾隆时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诗人。故居原名教忠堂,现存中路照壁、门厅、轿厅和大厅等,大厅额“教忠堂”,为清代早中期建筑。

33.顾麟士故居(地址:醋库巷40号)

顾麟士(1865—1930),字鹤逸,自号西津渔父。近代著名画家,鉴赏家,收藏家,过云楼第三代主人。创办苏城首个画社“怡园画集”,出版有《顾鹤逸山水册》等多部画作,著有《续过云楼书画记》等,在其生活时代,过云楼收藏达到巅峰。

34.洪钧故居(地址:悬桥巷29号)

原名桂荫堂,清同治状元、外交官洪钧及其妾赛金花故居。洪钧(1839—1893),字陶士,号文卿,苏州人。光绪十三年任驻俄罗斯、德国等国外交公使。桂荫堂为其出仕后所建,分两路,现存门厅、轿厅、起居楼和洪氏祠堂等。

35.艾步蟾故居(地址:肖家巷15号)

艾步蟾(1854—1933),吴中名医,以善治伤寒著称,行医五十余年,救人无数。入门弟子多人,其中汪逢春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二十世纪20年代为吴县医学会副会长,苏州中医协会执行委员。故居名贻德堂,是其从医开业之所。

36.郭绍虞故居(地址:大新桥巷12、13、20号)

郭绍虞(1893—1984),原名希汾,字邵虞,二十世纪20年代文化研究会成员、左翼作家、教授。建国后任复旦中文系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等,历任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著有《郭绍虞文集》等。故居为晚清建筑,一路五进。

37.庞莱臣故居(地址:颜家巷26、28号)

庞莱臣(1864—1949),名元济,号虚斋。清末民初实业家,在江浙沪拥有大量田产和房地产、酱糟坊、中药铺、典当、钱庄、造纸厂等。他是收藏界巨擘,藏有铜器、玉器、瓷器、书画等,量多质精。著有《虚斋名画录》及《虚斋名画续录》共20卷。藏品现大多分藏于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

38.顾廷龙故居(地址:十梓街116号)

顾廷龙(1904—1998),字起潜,当代古籍版本书目学家,书法家。在文学、金石学、历史学等领域也多有建树。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图书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辞海》编委。编有《章氏四当斋藏书书目》等。故居名复泉山馆。

39.陆肯堂、陆润庠故居(地址:阊门内下塘街9、10号)

陆肯堂(1650—1696),字邃升。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会元、状元连捷。官至翰林侍读。著有《怀鸥舫诗存》等。其七世孙陆润庠(1841—1915),字云洒,号凤石。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曾为光绪、宣统两朝帝师,官至东阁大学士。苏经、苏纶两厂首任经理。故居原为陆肯堂状元第,名怀鸥舫,陆润庠中状元后再度拓建。

40.吴待秋故居(地址:装驾桥巷34号)

吴待秋(1878—1949),名徵,号栝苍亭长。清光绪间秀才,后承家学,致力绘画,曾师从吴昌硕习花卉,治印章。与丁辅之等共创“西泠印社”。曾任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主任。1931年迁苏,购姚氏旧宅翻建为三路五进。东路中部花园名“残粒园”,是清末小型宅园之代表作。

41.程小青故居(地址:望星桥北堍23号)

程小青(1893—1976),原名青心,号茧翁。报人、作家、翻译家。曾办《橄榄》《新侦探》等杂志,著有《霍桑探案》及多种侦探、惊险小说,翻译《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应东吴大学之邀来苏教授中文。曾任江苏省政协委员、民进江苏省常委,苏州市文联常委。

42.吴大澂故居(地址:凤凰街139号,一作凤凰街101号、沈衙弄1、4号)

吴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苏州人。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清同治七年(1868)进士。官至河道总督。善画山水、花卉,精于篆书。

43.潘世恩故居(地址:钮家巷2、3号)

潘世恩(1770—1854),字槐堂,号芝轩,苏州人。故居原为清康熙时河南巡抚顾汧宅园的一部分,潘世恩买下后扩建,厅额“留余堂”,曾为太平天国英王行馆。现存住宅三路四进,中路第三进大厅即留余堂,此外还有砖刻门楼、纱帽厅等建筑。

如今的潘世恩故居一景

44.顾颉刚故居(地址:悬桥巷顾家花园4号、7号)

顾颉刚(1893—1980),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苏州人,史学家。故居原名宝树园,为明末清初顾颉刚先祖所建,太平天国失败后,园景遭受破坏。现存东西两路,东路第三进大厅时代较早,第五进为顾颉刚起居室,是民国时期重建。

45.唐纳故居(地址:胡厢使巷40号)

46.张家瑞故居(地址:槐树巷6号)

张家瑞(1873—1957),字珍怀,号席卿。清末贡生,同盟会成员,辛亥元老。曾任黄埔军校筹委会委员。军校成立后任校长办公厅秘书。后又任北伐军司令部咨议。国民政府两淮盐运使。抗战胜利后任中共领导的长江商行董事、上海鼎元钱庄董事长。主编《两淮盐政史》。

47.袁学澜故居【地址:官太尉桥(巷)15、17-1、17号】

袁学澜(1804—1879),苏州人,清代诗人。因其园邻近古刹,可见双塔影浮,故名“双塔影园”。现存“眉寿堂”“怡轩”等建筑。

如今的袁学澜故居内景

48.顾文彬故居【地址:人民路乐桥干将西路北侧】

顾文彬(1811—1889),字蔚如,号子山。清同治间任浙江宁绍台道。学识渊博,擅诗词、工书法,富收藏。故居包括住宅过云楼四路五进、怡园、春荫义庄三部分。过云楼是住宅内藏宝之所。经顾氏四代努力搜集书画、古籍、金石等,藏品丰且精,被誉“江南第一家”。

49.蒋纬国故居(地址:十全街655号、带城桥路99号南园宾馆内)

蒋纬国(1916—1997),又名建镐,浙江奉化人,蒋介石次子。1928—1936年在苏州读书,蒋介石为其建此寓所。故居原称丽夕阁,主体建筑是一幢三层三开间的西式楼房,其后为北楼,周围有池塘、假山之属。

50.苏雪林故居(地址:百步街12号)

苏雪林(1897—1999),原名苏梅,字雪林,曾师从胡适。她曾被阿英称为“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出版著作40部,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剧、文艺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成绩卓著。

51.何亚农故居【地址:十全街655号(南园宾馆内)】

何澄(1880-1946),字亚农,别号真山,常以亚农自谓。他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是老同盟会员。民国后即寓居于此。曾买下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网师园,收藏古玩字画。二女儿何泽慧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其夫钱三强是中国原子核科学研究基地、中国原子能事业和中国科学院的创建者之一。

52.吴忠信故居(地址:东小桥弄3号)

吴忠信(1884—1959),安徽合肥人,国民党元老,历任安徽、贵州、新疆等省的省政府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曾担任蒋介石的秘书长。不久辞去军职,来苏州休养。蒋介石出资为吴忠信建造此宅园,让其休养。

53.王謇故居(地址:颜家巷16号)

王謇(1888—1968),原名鼎,字佩诤,号瓠庐,晚署瓠叟。早年就读于东吴大学,从学于沈修、金松岑、章太炎、吴梅诸师。他博学儒雅,善治周秦诸子,长于版本目录、金石之学,精熟吴中文献掌故,是我国著名的学者、版本目录学家和考古学家,《宋平江城坊考》为其传世之作。

54.顾祝同故居(地址:新桥巷26号)

顾祝同(1893-1987),字墨三,江苏涟水人,保定军校六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教导团营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师长。西安事变后,兼任西安行营主任。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1946年,任陆军总司令。

55.严家淦故居(地址:德馨里6号,一作中街路105号)

严家淦(1905—1993),苏州人,曾就读于宝城桥弄的桃坞中学,从金融起家,后步入了政界,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

56.吴晓邦故居【地址:北浩弄醃(应为“腌”)猪河头25号】

吴晓邦(1906—1995),原名祖培,字启明,太仓人。1916年入东吴大学附中,1919年考入上海持志大学,积极投身于“五四”爱国运动。1929—1935年三赴日本学习音乐、舞蹈。1931年秋,在上海开办第一所现代舞蹈学校,1935年举办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个人舞蹈作品发表会,此后一直投身于新舞蹈的创作、表演与教学。

57.张冀牖故居(地址:九如巷3号)

张冀牖(1889—1938),原名武龄,安徽合肥人。1911年旅居苏州。“五四”运动后,接受新思想,深知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的重要,乃于1921年变卖部分家产创办乐益女子中学于憩桥巷,后迁至宋衙弄。早期共产党人侯绍裘、叶天底、张闻天、萧楚女、恽代英、匡亚明等曾在这里任教或从事革命活动,苏州的第一个中共党支部——苏州独立支部,就在乐益女子中学秘密建立。

58.徐云志故居(地址:颜家巷26、28号)

徐云志(1901—1978),一代弹词宗师、“徐调”创始人。原名燮贤,小名荣生,艺名徐韵芝,19岁时改名“云志”,意有“凌云壮志”之意。幼时家贫,从小习唱小调、小曲。20世纪20年代初,广泛吸收了民间山歌,小调,京剧露兰春唱腔,小贩叫卖声,道士通疏,寺庙诵经等音乐素材,创造了圆润软糯、婉转动听的新腔,受到听众欢迎,世称“徐调”,为现代苏州弹词的主要流派唱腔之一。故居为庞莱臣故居之一部分,徐云志曾居住于此。

59.方嘉谟故居(地址:悬桥巷45号)

方嘉谟为清末民初苏州著名西医,与同在悬桥巷的著名中医钱伯煊齐名,并且二人还是同一学校的校友。方嘉谟学习西医,放弃了平江路钮家巷的方家祖宅,而在悬桥巷重新择地建屋,并且开办了西洋医院专门接待病人。

60.朱子久故居(地址:望星桥南堍6号)

朱子久(1892—1959),又名朱恒。浙江吴兴(今湖州)人。苏州助剂厂前身福康药厂的创始人。其父早年任职于浙江铁路公司,1907年转而经商,开办药店。传至朱子久后,开始自制西药。1944年,朱子久与顾嘉康、朱子毅、史致富等筹建福康药厂,朱子久任董事长。故居为其父购置。

61.吴学谦故居(地址:朱马交桥下塘巷3号)

吴学谦(1921—2008),1938年10月任上海学生界救亡协会格致公学小组负责人。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地下党上海格致公学党支部书记。上海中学区委委员、区委书记。1944年5月任上海学生运动委员会委员、书记等。新中国成立后,吴学谦历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国际联络部部长、全国青联国际部部长、全国青联副主席。1982年11月任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1983年6月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故居为清末建筑,20世纪40年代吴学谦曾居住于此。

62.汪鸣銮故居(地址:王洗马巷26、28号)

汪鸣銮(1839—1907),字柳门,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侨居吴门。同治四年(1865)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陕、甘、赣、鲁、粤等地学政,主持各地乡试。1894年升任吏部右侍郎兼任刑部,曾负责重审杨葛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时,他力主光绪皇帝亲政,“乾纲睿断”,以免掣肘,被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永不叙用。先后主讲杭州诂经精舍、敷文书院。

63.舒伟园故居(地址:司前街128号)

舒伟园,曾师从章太炎,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曾任湖南省财政厅厅长,国共合作时任高等法院院长。20世纪30年代购得此宅,取名“苇园”。舒家后代大多从事国画艺术工作,曾多次耗资修缮主楼,故至今保存尚完整。

64.苏肇冰故居(地址:悬桥巷顾家花园13号)

苏肇冰,1937年生,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3年苏州中学毕业,1953—195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被选为学部委员。1994-1998年任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现为博士生导师。

(“吴中悠悠看”按:人还活着,房子只能叫旧居,不能称故居。记得我们是提出修改意见的,不知为何公示的时候还是没改过来)

65.舒适故居(地址:庙堂巷36号、盛家浜5号)

舒适(1916—2015),原名昌格,电影演员、导演。浙江慈溪人。持志大学肄业。1938年后任青鸟剧社、上海大同摄影场、金星影片公司演员和编导。在影片《歌声泪痕》《花溅泪》中饰演角色,编导《地老天荒》影片。1946年后任香港“大中华”“永华”“长城”“五十年代”影业公司演员和导演。主演《清宫秘史》《春风秋雨》,导演《神鬼人》等影片。故居原为吴传钧院士祖宅,后由舒适之父舒厚德购置。

66.潘曾玮故居(地址:西百花巷4号)

潘曾玮(1818—1886),吴县人,官至刑部郎中。自幼聪颖,五岁入塾,生性散淡,辞官后闲居在此。每天用一二时辰手书日记,撰有《正学编》《正学编疏解》《养闲草堂图记》等十多种。

67.韩崶故居(地址:南显子巷13号)

韩崶(1758—1834),字桂舲,一字旭亭,元和(今苏州)人。乾隆间拔贡。由刑部七品小京官累擢郎中,嘉庆间署两广总督,督察澳门情况,密陈海防形势,官至刑部尚书。任职五十年,政事余暇,未尝一日废书,有《还读斋集》。

68.申时行故居(地址:刘家浜38号)

申时行(1535-1614),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明苏州府长洲(今苏州)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状元,授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万历五年(1577)历任吏部左侍郎,次年兼东阁大学士,再进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

69.杨荫杭、杨荫榆故居(地址:原作庙堂巷22、22-1、22-2、24号)

杨荫榆(1884-1938),江苏无锡人。1913年受聘于苏州“二女师”(即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后更名“苏女中”等)任教务主任。1924年2月任北京女高师“国立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成为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1927年回到苏州,在苏女中、东吴大学任教,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暴,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同胞,大义凛然地斥责敌人,最终命丧日寇之手,被杀害于盘门外吴门桥。

这是以前钉在庙堂巷22号门口的“杨荫榆故居”标志牌

【“吴中悠悠看”按:杨荫杭故居应该是庙堂巷16号,不在庙堂巷22、22-1、22-2、24号,这是有房产原始档案、杨绛作品描述和知情人指认为证的。杨荫榆曾借住于杨荫杭家,把杨荫杭故居说成是杨荫榆故居,勉强算吧。其实杨荫榆后来在盘门庙湾街东头自己买地造了房子,那里才是她的真正故居,可惜现已拆除。她被害的地点是庙湾街东面的瑞风桥而不是吴门桥,如果在吴门桥上遇害,当时吴门桥下水流湍急,估计连遗体都打捞不到了。庙堂巷22号等包括东面的畅园,原是大律师、法学家潘承锷的房产,潘家后人近年也来探访过。这一条记得我们也提出修改意见的,不知为何公示的时候还是没改过来。另外,杨荫杭的知名度也没有他女儿杨绛高,与其命名为杨荫杭故居,还不如命名为杨绛故居)

THE END
1.新民特写看,图书馆“加油小站”的三种表情福州路655号黄浦区图书馆,进大门右转,再推开一扇门,暖意融融,“加油小站”到了。“加油小站”,大名“图书馆就业创业服务站”。今年,黄浦区在全市首创图书馆里的“加油小站”。昨天下午,“书香黄浦·图书馆×就创”年度发布会在黄浦区图书馆举行。亲切、幸福、热情——“加油小站”的3种表情令人印象深刻。图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851547996041314&wfr=spider&for=pc
2.图书阅览室标志牌图片免费下载图书阅览室标志牌素材千图网为您找到944张图书阅览室标志牌相关素材,千图网还提供图书阅览室标志牌图片,图书阅览室标志牌素材, 图书阅览室标志牌模板等免费下载服务,千图网是国内专业创意营销服务交易平台,一站式解决企业营销数字化、协同化,实现营销转化效果增长!https://www.58pic.com/tupian/tushuyuelanshibiaozhipai.html
3.图书馆标识设计图书馆标识模板图书馆标识图片觅知网为您找到7965个原创图书馆标识设计图片,包括图书馆标识图片,图书馆标识素材,图书馆标识海报,图书馆标识背景,图书馆标识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图书馆标识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https://www.51miz.com/so-sucai/3870342.html
4.微信公众号韶院图书馆科技楼建筑小清新风格推文模板SHAOYUAN antiquated 01 00 JOKER相机下的韶院 从来不是那作为韶院标志的 图书馆科技楼等等建筑 她喜欢韶院那一份 静谧陈旧的感觉 所以看她的照片总能发现 韶院不一样的味道 The slogan 注意安全 禁止停车 时速20 是韶院不能没有的 标志牌 虽然它很普通 https://www.weixinhow.com/post-72612.html
5.交通安全标志牌图片及含义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交通安全标志牌图片及含义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4668820
6.重庆图书馆logo图片世界著名的重庆图书馆品牌,中国文字的“重”字左半边与“图”字右半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犹如“重庆图书馆”缩写的一枚古印。 该标志整体造型层次分明,像一本一本重叠的书籍;线条错落,又像知识的迷宫。该标志由红色和黑色两部分组成,“图”字右边外的“ ”和重庆图书https://logo9.net/works/12501.html
7.图书馆logo素材网站图片免费下载图书馆logo设计教育培训机构招牌门头图标 1 双子设计 西安1975品牌设计 諠諠她爸比 葛多 书店品牌设计 书店LOGO 书店vi设计 图书馆LOGO vi 2020 郑昌洪品牌vi包装 5thEle 包雨欣 橘子扒了 LOGO123标志 Fishw_w 小小小鱼呐 平平无奇的小q 甲甲工作室 https://www.zcool.com.cn/tag/ZMjM5NzIw.html
8.上海图书馆logo设计含义及文化品牌标志设计理念新标志由香港设计师陈幼坚设计,他以“东情西韵”的设计风格享誉国际,而VI系统则由上海设计师沈浩鹏完成,他曾为本地多家公共文化机构贡献过精彩的创意.标志以弧形线条构成书本翻页的意象,顶部似有一只从书本中振翅飞出的小鸟,因为充满智慧而显得自在从容,寓意上海图书馆将传承过去的成功经验,拥抱未来的智慧发展,以科技https://www.3wen.com/wenzhang/id/7810.html
9.图书馆标志的简笔画简笔画图片大全幼儿画图书馆简笔画 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简笔画 图书馆简笔画儿童简易的图书馆绘画小学图画图书馆怎么画 图书馆怎么画简笔画 四川图书馆 建筑创意画四川简笔画 我心中得图书馆简笔画 图书馆内的场景简笔画的画法图片 简笔画图书馆警示牌 图书馆里面的样子简笔画 展开更多看https://www.puchedu.cn/jianbihua/a56cd68fbc7bde68.html
10.国内外知名图书馆的logo设计都在“图”什么创意?前段时间,东莞农民工在图书馆留言栏写下的一段话“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不忘你”让许多人为之感动。博尔赫斯曾说“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图书馆是这躁动社会中一个安静的避风港,平等博爱地对待每一个爱书之人。喜欢看书的你,有https://www.canva.cn/learn/well-known-library-logo-design-ideas/
11.图书标志图片图书标志素材图片大全摄图网汇聚图书标志图片大全:图书标志素材、图书标志高清图片、图书标志背景图片等。你可以找图书标志设计灵感、摄影创意,我们欢迎您下载图书标志vrf正版授权图片,商用无压力https://699pic.com/image/tushubiaozhi.html
12.(精选)应急演练活动方案(三)设置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每个应急避难场所要设置标志牌,基本要求为:长方形,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平方米,材质较硬,标注醒目的“应急避难场所”文字,可配图案。标志牌要牢固树立在应急避难场所内适当位置,高度适中,平时不得移动。 (四)制定疏散方案。学校要制定疏散方案,明确疏散方法和注意事项,细化每位教职工职责分工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5198379.html
13.山西省图书馆发布全新LOGO山西省图书馆标志以正体“书”字为载体,以建筑特有的书籍剪影、汾河沉岩为元素。自下而上层层书卷图形承载着三晋文化精粹;中部条条横线象征侯马盟书;建构于历史之上是“e”形符号,展望信息时代。从远古至当代星火辉映,承上启下传承文化三晋。 在标志中部由首字母“S”勾勒出一幅抽象的山西地图,上下相连的线条正是https://www.logonews.cn/shanxi-library-new-logo.html
14.陈幼坚为上海图书馆设计了新LOGO!被网友吐槽不如原版?这也是陈幼坚擅长的部分,就是通过结合现实元素打造一个极具含义的超级符号。而大师的作品多多少少会存在争议,但先不说整体设计得如何,至少在这个升级过程中,向大众展示了上海图书馆的标志元素以及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对知识包容的形象。 最后,还是来看看大师的释义吧。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40371593954208
15.图书馆标识图片图标元素设计元素图书馆标识图片,EPS 标识 标识标志图标 标志 卡通 矢量图库 示意图 图标 小图标 指示牌 图书馆标识矢量素材 图书馆标识模板下载 图书馆标识 图标 标志 标识 示意牌 指示牌 示意图 指示图 卡通 矢量 标识标志图标 小图标 图标标识 矢量图库 eps psd源文件 其他psd素材 平面广https://www.photophoto.cn/pic/03120806.html
16.市桥烟火气,“走”出老城区的味道丨“禺”见美好citywalk网红塔式图书馆“好出片” “荔湾有西关,番禺有西坊。”作为广州第一个旧城微改造项目,永庆坊从老旧小区摇身一变成为集文、商、旅一体的现代化社区。同样的蜕变,也在番禺的老城区里上演着。 位于市桥街道三堂社区的西坊大院文创园,前身是番禺区地方国营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厂国营食品厂(后更名为番禺县保健食品厂),https://panyu.xxsb.com/content/2023-08/17/content_216544.html
17.浙江图书馆形象标识(Logo)设计方案全球征集公告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其品牌形象日益成为吸引读者、促进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展现浙江图书馆的现代化、国际化形象,提升品牌识别度与影响力,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开馆一周年之际,特启动浙江图书馆形象标识(Logo)设计方案全球征集。 http://xingxiancn.com/article/32120
18.2023冬季越野赛策划书(精选4篇)教师: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门前广场—环规院广场—北门—起点(共一圈)学生:男: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门前广场—环规院广场—北门—起点(共两圈) 女: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图书馆门前广场—环规院广场—药学院楼前(一圈半多) 七、活动流程 1、活动前一周校公共体育部向各院教师发放比赛通知,传达活动内容及思想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x9kca30.html
19.带问号的图书图标正版高清图片下载视觉中国提供带问号的图书图标正版高清图片下载和版权授权服务,可用于广告设计、配图、壁纸等场景,作品编号:VCG211236982697,尺寸为76.20 x 76.20 cm (30.00 x 30.00 in.),更多百科全书图片,书店图片,问号图片,文学图片,图书馆图片,尽在视觉中国VCG.COM版权图库。https://www.vcg.com/creative/1236982697
20.自行车标志CAD2024年自行车标志CAD资料下载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设施带是指路侧带中为行人护栏、照明杆柱、标志牌、信号灯等提供的设置安装地带。 设施带上铺设的路面不计入人行道宽度。 在人行道上挖的树穴,其宽度也不应计入人行道宽度。 若在人行道一侧设置自行车停车带,其宽度不能算入人行道,用地应计入停车场用地(S42)。··· 第四节 路侧带设计https://www.zhulong.com/zt_xr_3002262/detail39872995/?louzhu=1
21.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标志logo设计,品牌设计vi策划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标志logo设计,品牌设计vi策划logo标志下载: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创于1950年,权威的地理知识类刊物,其刊发的文章和图片常被各大媒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多家图书馆已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 《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关于地理的月刊。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https://www.thekeybrand.cn/11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