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如何“跨界破圈”,实现“有机生长”?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窗口,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跨越传统的业态边界,融入我们的生活,为城市发展添了一抹隽永的底色。6月27日至30日,“2024图书馆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常州举行,来自全国图书馆界的200多名代表围绕“图书馆+”深入探讨:如何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让图书馆“长”在城市里?

向外延伸“触角”,打造新型文化空间

如果说,文化体现着城市气质,那么阅读空间对于城市而言,便是生活方式的引领、价值默契的养成。

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副馆长李汝清认为,“传统公共图书馆‘等人看书’的模式被动单一,难以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主动寻求对外合作,打造新型阅读体验,是图书馆‘有机生长’的重要途径。”朝阳区图书馆主动将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与社区、乡村、企业园区、商业综合体合作,以“城市书屋”的模式浸入城市肌理。李汝清介绍说,“我们与社区融合,建成京旺家园馆;与医院相结合,建成儿童健康知识传播基地;还与商圈相结合,其中建投书局国贸店以‘人物传记’类图书为特藏,中海环宇荟店以‘态度生活与商业新知’类图书为特色。这样的城市书屋共有45家,覆盖24个街乡,目前全部纳入北京市‘一卡通’借阅服务体系。”借助“馆店融合”“馆医融合”“馆园融合”等模式,他们将“图书馆”开到“家门口”,让大家在步行15分钟内,都能找到一个静谧舒适的阅读空间,捧一本书,静享阅读的美好时光。

除了“下沉”就近提供服务,“横向拓展”也是很多图书馆选择融合的方向。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地处区域文化中心,图书馆中庭,34级波浪形平台构成“书山”,律动的曲线梦幻般再现“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意境。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馆长马文艳说,图书馆已与不远处的美术馆、科技馆融合互补,打造了全民阅读孵化地。在今年“中国航天日”,孩子们先在图书馆学习《飞向宇宙深处》,了解太阳、地球、月球运转等基础知识,随后到科技馆模拟火箭发射,亲自“驾驶”飞船遨游太空,领略宇宙的壮美。最近,滨海新区图书馆还与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大沽口炮台博物馆合作建立研学基地,将“书和远方”融于一体。

“图书馆向外生长,只是服务创新的手段,目的是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长沙图书馆馆长王自洋提醒,在图书馆融合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跨界的分寸,跨界但不越界,始终坚定图书馆的站位,警惕在融合中逐渐消弭图书馆的声音、弱化图书馆的功能。王自洋说,去年,长沙图书馆与轨道交通集团合作,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进了地铁站,将“交通线”变为“全民阅读推广线”。还与科协合作,打造了科普教育趣味课堂,以“内场讲座+实地探访”的模式,使科普知识更生动。

立足自身特色,开展“沉浸式走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读”结合了阅读与行走的属性,让读者在行走中重新审视城市,跨越时空体悟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

南京图书馆立足馆藏图书与专家库开展“文化走读”已有5年之久。“南京有着3100年的建城史、450年建都史。这五年,我们陪伴读者登过山,看过水,听过曲儿,在人潮里尝过最市井的烟火气,也在文博场馆里接受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南京图书馆顾晓宁介绍,起初是“岁时金陵”,将季节元素与城市风光相结合,再到去年的“古籍走读”,根据馆藏古籍《金陵图咏》规划14条文化走读研学线路,带领读者在山水城林间感悟南京文脉。今年6月,南京图书馆又启动了以“水”为主题的文化走读,通过寻访古河道、老桥闸等散落的水文化遗产,破译隐藏在南京城内的“水”系密码。

在安吉县图书馆馆长袁秀华看来,安吉最大的特色是白茶之乡,有着秀美的山水风光。他们将自然巧妙地融于阅读中,构思了“在风景里阅读”品牌,建成了“1+13+15+N”的最美图书馆群。其中,山禾稻主题绘本馆是一家在稻田里的绘本馆,独具乡野气息,开展自然科学类研学活动,沉浸式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稻乡生活。宋茗茶博园书房则是“茶文献”主题特色书房,开展闻茶香、识茶趣、品茶韵、悟茶道的茶文化研学活动。袁秀华希望“阅读以含蓄的方式充盈着旅行体验”,这些建在风景中的书房,能让游客感受到,在安吉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文化的芬芳。

湖南图书馆则围绕“红色文化”打造“吾道南来湘江北去”研学活动,孩子们在汝城县沙洲村聆听过“半条被子”的故事,在韶山重走“毛泽东小道”,感受少年毛泽东求学和成长历程;在娄底蔡和森纪念馆,感受这位中国无产阶级杰出革命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公共图书馆要破除‘文字崇拜’,树立‘大阅读’理念。”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新认为,现在图书馆要主动寻求跨界合作,将阅读活动和城市场景相串联,开辟全民阅读新场景。李国新举例说,美国费城图书馆的非洲舞、上海图书馆东馆日落沉浸音乐会、济南市图书馆闭馆音乐秀、佛罗里达州棕榈港图书馆户外音乐花园,都是很好的尝试。

联结“社会力量”,推动差异化发展

既然融合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那么如何在“有限空间”的基础上做足“无限可能”?

在研讨会中,很多图书馆基于自身实践给出答案:联结社会力量。常州市图书馆的“秋白书苑”是引入“社会多元力量”的典范。常州市图书馆副馆长钱舒屏介绍,运行的方式是,由街道或乡镇提供场地、图书馆提供管理系统、图书设备、技术支持和业务辅导,社会力量负责设计装修运营,组织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目前,常图委托社会力量运营的书苑共计35家,其中,国有企业4家,私营企业29家,社会组织2家。

杭州高新区(滨江)图书馆也依托社会力量,成立了48个“硅谷书房”,为大家提供就近服务的同时,还兼顾滨江区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特色。他们定期在“硅谷书房”开展职场成长类的活动,还引入有声阅读、剧本杀等青年人喜欢项目,为企业员工赋能。

利用社会力量,让图书馆生长的同时,如何避免同质化?钱舒屏说,结合属地文化特色和运营方资源优势,每个秋白书苑都是一块个性鲜明的试验田。比如,他们将书苑建在老城厢运河畔,让书香浸润千年时光。他们将书苑开在新农村,与农事体验相映成趣,成为田野间一抹亮色。产业创新集聚区的秋白书苑与企业联姻,为“新能源之都”注入发展动能。“遍布城乡的秋白书苑既为常州百姓提供了沉浸式阅读体验,也为外地游客打开了一扇了解常州文化的窗口。”

浙江图书馆原馆长褚树青支招,可以尝试以“主题馆”的模式实现图书馆“差异化”运营。他说,杭州图书馆从盲文分馆开始,通过社会化合作,已经陆续建成了宪法和法律、环保、围棋、创意设计、钢琴、茶文化、动漫、交通、艺术、宋韵、南宋美学等20多家主题图书馆。无论你爱好历史、艺术,抑或美食,都能在这里照见生活的影子。

相较于大规模系统性的改造,安吉县图书馆的“一间学吧”显得很精巧,安吉县图书馆的“一间学吧”建成智慧化无人值守办公室,还在其中植入“阅读一张图”、线上办证、借阅及荐书等多元化功能,让这个小型自习室,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文化街景。

THE END
1.融合嘲理论的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构建理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读者阅读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图书馆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智慧阅读空间作为图书馆创新服务的重要载体,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构建仍存在服务模式单一、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亟须探索新的构建理念和策略。场景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设计理念,强调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根据不同https://www.workercn.cn/c/2024-05-30/8272139.shtml
2.让公共图书馆拥有多种“打开方式”有记者深入了解“中华古籍资源库”的使用和建设情况,发现在线检索阅览古籍,体验极佳,且数字资源非常丰富,“该库已拥有书籍影像资料逾2640万页”。可以说,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亮相,让更多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公共图书馆,也让人们意识到,原来图书馆还有这样的“打开方式”。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231213/8e24fdc099db49be96a4f11ce7ee8c7e/c.html
3.图书馆全新模式聚焦服务本科教育教学图书馆全新模式聚焦服务本科教育教学 本文介绍了大学图书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期间,以“大开放、大服务、大保障”为基本工作理念,全面提升服务本科教育教学的能力,取得明显成效。图书馆通过拓展研习空间供给、优化研习空间、延长开放时间等方式,打造了“以人为本”的新空间形态,并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活动https://shsdb.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3540906
4.双鸭山市图书馆打造现代图书馆新模式东北网7月16日讯近日,南京市图书馆副馆长吴政在省图书馆副馆长张大尧的陪同下,莅临双鸭山市图书馆(新馆)指导工作。 当日下午,在双鸭山市图书馆相关人员的引导下,一行人先后实地参观了低幼阅读部、青少阅读部、综合阅览部、社会科学部、特藏阅览室、自修室等,详细了解了场馆布局、基础服务等各项工作,并与机器人进行互https://m.dbw.cn/heilongjiang/system/2021/07/16/058680764.shtml
5.羊城晚报隐于山野之间的虾山大院粤书吧、百年古典小洋楼里的毓秀书房、公园里的善雅书房·童趣馆……如今在珠海斗门,图书馆的模式已变成了“图书馆+”,融入了各种场景中,让整座城市处处有“书香”。 近年来,珠海市斗门区图书馆不断加大建设力度,目前已完成6个镇街分馆及36个服务网点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服务网点https://ep.ycwb.com/epaper/ywdf/h5/html5/2021-10/20/content_793_436175.htm
6.你选书,我买单你选书,我买单--图书荐购新模式 为使广大读者了解更多最新出版的图书信息,共同构建适合我校读者需求的馆藏图书,图书馆引进了“阿法购”纸电一体采选平台。该平台以《中国可供书目网》的可供书目为基础,收录了410万种图书的信息,其中包括32万余种的电子图书,且持续更新最新的书目信息。 该平台可直接阅读电子图书,https://library.hebtu.edu.cn/a/2021/12/17/5C5827275B5F45B1B8755EF643BC4296.html
7.浅谈改变传统服务方式,构建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新模式论文关键词:服务 图书馆 新模式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追求知识的愿望日益迫切,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强烈,这对图书馆传统服务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也对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 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22227.html
8.绿洲启元新模式战术机关,图书馆的升级版?绿洲启元新模式战术机关,图书馆的升级版? ,吃鸡游戏,图书馆,战术,和平精英,,,A站,AcFun,ACG,弹幕,视频,动画,漫画,游戏,斗鱼,新番,鬼畜,东方,初音,DOTA,MUGEN,LOL,Vocaloid,MAD,AMV,天下漫友是一家https://www.acfun.cn/v/ac44583340
9.远望谷案例书香川渝,文化共享——重庆图书馆开启智慧借阅新模式重庆图书馆始建于1947年,现有馆藏书籍460余万册,含中文图书、报刊、地方文献、民国文献、古籍、联合国文献、外文文献、电子文献等,是中国抗战时期出版物收集最全、保藏最多和最完整的图书馆,也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图书馆、重庆市文明单位。 https://www.invengo.cn/newsinfo11.html
10.新加坡“新一代图书馆”模式分析主题:新一代图书馆 空间再造 新加坡 摘要:对新加坡“新一代图书馆战略的分析可以发现,“新一代图书馆建设模式的主要特点为:细分读者群体,以差异性体现个性化;应用创新技术,推动多感官体验;促进交流、创意、协作学习;反映周边社区文化特点。“新一代图书馆为我们带来以下思考和借鉴:以战略高度对待图书馆的重新定位和空https://ntlib.org.cn/asset/detail/0/203679058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