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需求出发,主动创新信息服务——中科院所级图书馆积极探索新型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
所级图书馆作为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科技自主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所图书馆主动结合研究所实际,转变发展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在保障一线科研需求、支撑知识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一、适应新形势新需求,树立用户需求导向的服务理念
二、结合用户需求特点,探索个性化服务模式
许多所级图书馆正在努力实现从传统服务向个性化知识服务转变,在探索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务形态,包括提供研究所信息资源保障报告、科研产出报告、情报分析报告、专利分析报告、信息利用指导、研发信息平台或工具等,推动了所图书馆服务转型。
此外,一些研究所图书馆还积极投身于区域和行业层面的信息服务。如上海药物所图书馆、上海有机所图书馆等上海地区研究所参加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疆生态与地理所文献信息中心积极参加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家顾问团项目和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等。
近年来,许多研究所积极通过人才引进、加强在岗人员业务培训等方式增强服务力量,同时研究所文献情报人员通过参加学术交流、参加国科图交换馆员计划等各类培训,自觉提升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由此形成的良好服务,得到了所在研究所认可。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信息中心、研究生院教学资料中心、半导体所图书信息中心和昆明植物所图书信息中心等多次被所内评为优秀集体。图情工作者自身也从中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研究所的认可。
三、院所协同推进,促进服务纵深发展
2006年改革以来,国科图将发展研究所文献情报服务能力作为己任,联合和协助研究所共同加强面向一线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文献信息服务。邀请全院21个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代表参加资源建设、学科服务、情报研究、科技查新、文献传递协调工作组,共同参与全院文献情报工作与发展的规划、组织和推动;为每个研究所配置了专门的学科馆员,责任到所、服务到所、创新到所;扩大联合服务,开展了院所联合论文引证检索和查新检索服务;推动国科图情报研究成果的共享传播,向研究所推送各类动态监测快报;持续开展研究所图书馆馆长研讨、交换馆员培训和图书馆员培训;推动研究所机构知识库建设,提供免费平台、实施与管理指南、技术支持等,已经在40余个研究所开始建设;联合昆明动物所、昆明植物所、西双版纳植物园和成都生物所建设西南生物多样性知识环境;启动情报研究类(生物物理所、青岛生物能源所)、研究所知识资源综合管理类(力学研究所)、区域集结型(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三类特色分馆建设;推出“创新到所”系列项目,支持学科馆员与研究所文献情报人员一起开展针对研究所的情报研究、信息专报、信息平台与工具建设等工作。
随着全院文献情报事业的创新发展,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将在知识资源建设与知识服务创新拉动下,为国家、中科院的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信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