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水平、教学设备、图书配备、教育信息化水平等物质条件越来越好、越来越高,但放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已配备好的教育教学各类设备、图书、信息化等应用好、发挥好,这是我们各学校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把学校的各类资源都挖掘出来,以达到最大的效用。
就各学校现有图书管理而言,一般学校现有图书均在万册以上,规模较大的学校图书达10万册以上,图书在数量上达标了,但图书在借出阅读上不到1%,这是多么揪心、痛心、可怕的现状啊?
造成这种现象除了大家通常认为学习压力大之外,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
1、学校图书借阅处与上课教室距离相对较远,不便于学生来回借还;
2、繁杂的借、还、扫描、查找、人员在岗等因素及流程,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学生的借阅图书均无法进行。这种现象在一个学生身上出现一、二次,恐怕这个学生再也不会去图书馆借书了;
3、无法形成学生之间竞相借阅图书的学习氛围,这是我们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大课题。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该创设良好氛围,用学生中部分积极向上、自主学习强的良好行为去引导、影响、感染、激发身边的学生;
鉴于以上等因素,我们在认真研究教育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了一款“数字化分布式自主学习系统”(即“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从根本上完全解决了图书借阅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
应用案例:RFID智能书架应用于分布式图书馆
应用案例:RFID智能书架应用于微型图书馆
RFID分布式图书馆方案特点
传统的图书借阅方法是:学校图书全部摆放在学校图书馆,学生拿着借书卡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处,通过图书管理员用扫描枪对借书卡进行扫描,再查找到学生需要借阅的图书后,将图书借给学生。
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终端特点:
1.将一定量的图书放入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终端,使其分布于学校的每一个教室或其它环境之中,利用RFID高频射频识别技术,不需要通过他人,不需要使用扫描枪,不需要查找,学生用借书卡直接通过摆放在教室的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终端自行完成借阅图书全过程。
3.适时掌握学校或区域整个管理系统平台中的所有图书的借、还、何班、何人等所有图书位置,便于找到所要借的图书。
4.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阅读特点。
5.创设学生阅读的竞争氛围。
RFID分布式图书馆应用研究
教育就是“唤醒”人们沉睡的思维;
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就是不断有效强化自变量的作用。
在我们已经实施的项目中,进行了多纬度探究.
1、班级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不同学校、不同班级进行有效对比实验。
一是应用我们的“分布式自主学习系统”,将管理终端摆放在每个班级;
二是用普通的图书架(或图书柜)摆放在每个班级;
三是学生自主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
但在该班级中可能存在少数学生看到班级很多同学自主借书学习,自己不好意思也自主借书,甚至借书后根本就未看,没关系,环境影响已在发挥无声的作用,由此开始,他会逐步看几段、看几张、看几章、看几本,直至如饥似渴,爱不释手。这就是教育在环境影响中的巨大正能量。
关于少掉的2本书,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查到,但有必要去查找吗?少掉的这2本书,有可能是个别学生确实想要的,但又无钱买,完全没有必要上纲上线(“窃书“不为偷)。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但在该班级中,开学初,几乎每个学生都借了一本书,后来就只剩下原来有阅读习惯的学生了。
关于少掉的96本书,由于学生借书时记录在班级借书本上,造成了管理无法到位。
应用案例:RFID智能书架应用于街道图书馆
2、学生兴趣特点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都不了解,何谈因材施教?
总之,通过创设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习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这不就是教育的伟大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