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图书馆之城”,广州在年末迎来了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昨日上午,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等人出席。陈建华还代表广州作了一个小时的主题演讲,在演讲时他首度披露位于太古汇的广州文化中心确定建成广州科技图书馆,斥资1.5亿元购置500万册图书,预计一年后开馆。
日期:[2015-12-17]版次:[A07]版名:[热点]字体:【大中小】
■昨日,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太古汇西北侧的该栋大楼将建广州科技图书馆。
■太古汇西北侧的这栋大楼已完成主体和外墙装修工程,内部大部分属于毛胚房的状况。
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广州开幕,市长陈建华首度披露将在太古汇建科技图书馆
■新快报记者周雯通讯员何盛杰/文新快报记者夏世焱宁彪实习生吕志威/摄
价值超30亿的地块建图书馆
花费超过10个亿建成广州图书馆新馆,并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在公共图书馆建设领域,广州逐渐“扬眉吐气”。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选择在广州举办,于昨日上午正式开幕,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等人出席。
位于太古汇西北角的广州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达到58474平方米,内设五层楼。广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昨日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这个地块价值超过三十个亿,原本要划拨给国企。后来市里面讨论决定,与其搞经济,不如搞文化。”
斥资1.5亿元购置500万册图书
科技图书馆要怎么建陈建华在演讲时透露,广州将一次性购置500万册图书,大部分用于新的科技图书馆,购书金额将达到1.5亿元,而其中200万册为科技类专业图书。不仅在图书配置上花重金,在管理方式上,陈建华也提出要求。
“新的广州科技图书馆,希望它是一个科技人员、研究人员的研发中心。你需要什么书籍,我从全世界给你借来。你需要什么信息,我从全世界给你收集。要搭建一个服务的中心,要用现代化的理念、创新的理念,来办一个崭新的图书馆。”陈建华说。
昨日下午,新快报记者走访广州文化中心,位于太古汇地块的西北角,紧邻着太古汇西门。记者发现,该楼目前已经完成土建,外围玻璃幕墙也安装完毕。但内部仍为水泥毛坯,建筑处于空置状态,装修仍未正式开工。
陆志强接受采访时透露,确定建科技图书馆也是最新的决定,目前仍在编制具体的方案,将会按照最先进最新的理念来做好设计,并且在运营和管理方法上面有所突破。
聚焦
陈建华演讲一个小时,
都说了啥
一个小时的演讲,有半个小时脱稿,陈建华很“任性”。到底哪些话,让他“不吐不快”除了首度披露广州科技图书馆的建设,陈建华还透露自己带领友好城市市长参观广州时,至少把一半人带去看广州图书馆,“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面子,让他们震撼一下。”而在古籍保护的工作上,他也参与颇多,代表广州市捐出去一千多万元,他在会上坦言,“经历文化大革命,恐怕很多古籍善本毁于我们这代人。”
故事:爱带友好城市市长看图书馆
担任广州市市长以来,陈建华对公共图书馆建设尤为支持,顺利建成广州图书馆新馆,提出建设图书馆之城等等不一而足。在演讲时,他的第一次脱稿演讲出现在讲述自己与图书馆的渊源上,“1978年结束6年的知青生活,进入大学。四年的大学时光,图书馆是度过时光最多的地方,也为我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图书馆的喜爱,还表现在他把图书馆作为城市的“面子”。“很多友好城市的市长来广州,两个有一个,我会带他们去广州图书馆,让他们震撼一下。”说着,陈建华还举例英国伯明翰市市长,“伯明翰市建了欧洲第一大图书馆,3.1万平方米,我让他来看一看广州图书馆。到现场,把他吓傻了。”
陈建华回想起来颇为得意,“他问你们的图书馆怎么这么大,我说因为人口多。他对我们的图书馆设计功能、造型和便利性,都给予高度评价。”陈建华认为,广州图书馆新馆日均2万人次的接待量,正是对数字时代图书馆不会成为摆设的有力回答。
坦白:抢救古籍是一代人的赎罪
长篇演讲中,让陈建华打开话匣子的另一个话题是古籍保护,在主持《广州大典》丛书编纂工作时,他就组织抢救了一大批古籍。而作为《广州大典》丛书主编,陈建华在半个月前应邀参加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一周年的纪念会议。
在会议上,得知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院士正在研究和改良纸张,可以延长纸张寿命。“我代表广州市政府捐款一百万,支持他的工作。”陈建华在会上,还花出去另外一笔1000万元,“抢救和保护古籍再生,需要进口设备,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承担课题,国图和广图及广州政府出钱一千万元,跨界经营。”
说起为何如此重视古籍的抢救,陈建华坦言,“我们都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一般来讲都经过文化大革命,开始都是红小兵,后来是红卫兵,跟在大人后面,屁颠屁颠地去扫‘四旧’,恐怕很多古籍善本都是毁于我们这代人。我们这代人脸上都有负罪的感觉,我跟三位校长说,咱们都是来赎罪的。”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广东省分所揭牌
古籍修复人才紧缺
昨日,新快报记者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获悉,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广东省分所正式揭牌,并举行了首批学员的拜师仪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倪俊明介绍,目前中图的古籍修复团队有9人,但古籍修复量大,“现存需要修复的古籍,团队至少修两三百年才能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