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库依照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享有汇编作品著作权。未经著作权人书面许可,请勿利用网络或非网络形式复制、转载、传播等,以免引起著作权纠纷。
说明
1.本数据库采用的排列顺序是:作者名(导师名).论文全名.学校名称.学位年度。
3.本数据库采用学理分类法。
一.著作权法总论
(一)著作权的经济学思考
1.鲁幽(周安平).著作权质押法律问题探究.西南大学.2012
5.丁彦彦(周世中).网络著作权的利益博弈及法理分析.广西师范大学.2008
6.廖丹(冯晓青).著作权制度的经济学思考.湘潭大学.2003
7.李军育(齐欣).著作权保护及其成本收益分析.天津财经学院.2003
(二)著作权法利益平衡理论
5.蔡秋萍(周平安).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扩张及其限制.西南大学.2008
6.杨学春(范并思刘炜).开放存取的理论基础——兼论许可协议.2008
8.周凯歌(徐瑄).职务作品产权归属与利益平衡.暨南大学.2007
9.庄善洁(马海群).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黑龙江大学.2007
11.张翼腾(丁丽瑛).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研究.厦门大学.2006
12.许雅岚(徐瑄).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的平衡机制.暨南大学.2006
13.刘瑾(廖志刚).论著作权法中的利益平衡.西南政法大学.2006
14.王丽(吴双全).著作权利益均衡机制研究.兰州大学.2006
18.钱锋(叶明).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矛盾冲突及对策研究.东南大学.2004
20.陈军(张耕).著作权保护中的利益平衡.西南政法大学.2002
(三)著作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4.何银秋(刘春田).试析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功能.中国人民大学.2010
5.张延庆(金海军).技术发展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10
6.高合云(黄林).晚清著作权思想发展研究(1895-1910).湖南师范大学.2009
7.杨青(张熙惟).南宋官府对刻书业的管理.山东大学.2007
8.赵丽萍(林明).《大清著作权律》研究.山东大学.2007
12.赵永平(汪金兰).TRIPs视野下的中国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安徽大学.2003
(四)其他
1.赵师斌(王迁).著作权法上的思想/表达二分法原则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3.
3.马宾宾(黄世席).服装产业的知识产权比较研究.山东大学,2013
4.罗明东(周安平).著作权领域技术措施的滥用及对策.西南大学.2012
5.田地(李明发).著作权质押研究.安徽大学.2012
6.季新亮(范晓波).著作权法公有领域研究.北京化工大学.2012
7.王续(相丽玲).云计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山西大学.2012
8.李光昊(任娟).我国IT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山西大学.2012
9.王傲霜(刘亚军).知识产权临时禁令制度研究与启示.吉林大学.2012
10.高芳(蒋万来).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研究.宁波大学.2012
14.周溪(李顺德).论著作权质权的重新定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15.孙凡(周安平).著作权质押制度研究.西南大学.2011
16.陈小玲(周安平).著作权法上的公共领域研究.西南大学.2011
18.朱乐敏(刘华).著作权质押法律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
20.张晓欣(刘华).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冲突解决机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
21.唐少文(秦鹏).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新疆大学.2011
22.夏志华(何炼红).著作权质押问题探析.湖南师范大学.2011
24.桑婷(郑书前).山寨的知识产权合法性研究.河南大学.2010
27.马丽(朱显国).知识产权视野下的“山寨”现象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10
28.王远军(李琛).著作权法中思想表达二分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10
29.李建茹(陈健).现代远程教育中的著作权归属与合理使用制度.中国政法大学.2009
31.靳艳玲(王太平).论作品的独创性.湘潭大学.2007
32.林俊彬(吴景明).手机短信引发的法律思考.中国政法大学.2007
33.乔宁(刘瑛).著作权的地域性及其法律冲突.中国政法大学.2007
34.马然(李建华).论著作追续制度.吉林大学.2007
35.胡宏雁(刘亚军).作品范围的国际标准与我国相应制度的完善.吉林大学.2007
36.张扬(裴丽萍)作品的概念.本质及独创性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6
38.赵攀(刘瑛).论著作权的合理性.中国政法大学.2005
39.肖俊(丁丽瑛).现代著作权法中的思想与表达两分法原则.厦门大学.2005
二.著作权的客体
(一)文字作品
1.史云云(刘斌斌).续写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13.
2.许晶(杨志军,韩少峰).论教辅图书的著作权保护.山西大学.2012
3.许晓娟(罗楚湘).论网络演绎文字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北京邮电大学.2012
4.李杰(冯晓青).高校教材著作权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2
5.李冰(路振光).高校教材出版问题研究.河南大学.2012
6.孔红蕊(郭春侠).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研究.安徽大学.2012
9.钟汝彬(刘斌斌).汇编作品的双重著作权暨剽窃之认定.兰州大学.2010
14.温溪(傅黎明).中国艺术设计与知识产权.吉林大学.2008
16.宋美娜(刘瑛).建筑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保护.中国政法大学.2007
17.刘瑛(曾彤).我国实用艺术作品法律保护制度分析.四川大学.2007
21.唐蓉(曾彤).建筑作品著作权若干问题探析.四川大学.2006
22.荣如侠(丁文英).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内蒙古大学.2006
23.高赟燕(丁丽瑛).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研究.厦门大学.2006
24.岳云(傅鼎生).摄影作品著作权若干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学院.2005
(五)电影作品
1.余梦菲(高富平).影视作品附带使用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3.
2.王潇洋(何敏).视听作品著作权主体权益关系重构.华东政法大学,2013.
4.周苇(刘华).电影著作权集体管理法律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2
6.李珩(胡滨斌).未经审批的境外影视作品著作权保护.上海交通大学.2012
8.钱菁(来小鹏).我国电影作品著作权保护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2
11.郑扬(郑万青).数字时代视听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浙江工商大学.2011
13.陈桂红(李冬梅)论网络环境下影视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大连海事大学.2011
15.刘增明(王迁).未经审批的境外影视作品著作权保护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1
16.冯士明(王迁).电影作品中“可单独使用的作品”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1
17.吕炎(张今).MTV著作权保护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7
19.梁谨(杨志敏).试论影视片段的商品化权.四川大学.2006
20.薄怀涛(刘瑛).电影作品著作权及反盗版初探.中国政法大学.2005
(六)模仿作品
17.周婧(姚欢庆).质疑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法保护的合理性.中国人民大学.2010
18.胡永勇(曾兴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9
19.郑丽(张楚).藏戏的法律保护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9
21.林佑慈(严永和).我国台湾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立法对大陆的启示.暨南大学.2009
22.张妍(董炳和).民间文学艺术特别法保护模式的构建.苏州大学.2009
24.张旭(曾加).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问题研究.西北大学.2009
25.张茉茉(段秋关).民间文学艺术及其法律保护.西北大学.2009
26.齐放(来小鹏).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9
(八)传统工艺美术
1.王其雷(邓建志).民间手工艺品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1
2.张海弟(金海军).论实用艺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中国人民大学.2010
3.贺珊(郭禾).实用艺术作品概念辨析及其保护模式初探.中国人民大学.2010
4.李杨(张玉敏).耦合与超越:知识产权制度下的传统知识保护路径探析.西南政法大学.2009
5.苏月(严永和).传统知识特别权利研究.暨南大学.2009
6.杜路(杨丽珍).论传统知识的可知识产权性.西北大学.2009
(九)建筑作品、立体作品、实用艺术品
1.陈超(何敏).建筑作品侵权实质性相似判断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3.
2.王亚雯(王凌红).论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范围.华东政法大学.2013.
(十)其他
63.王芹(王云霞).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探析.中国人民大学.2010
64.黄鹤(沈致和).论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性标准.中国人民大学.2010
65.赵囡囡(杨明).建筑作品著作权的侵权判定研究.北京大学.2010
66.张柳青(李琛).论独创性.中国人民大学.2009
67.赵梅梅(王凌红).论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华东政法大学.2009
68.傅伟芬(高富平).“用户创制作品”网络传播的法律规范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09
69.唐锦娟(黄玉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滥用规制制度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
70.孙怀君(罗小萍).新闻作品法律保护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9
73.徐婷婷(李先波).雕塑作品的工业产权保护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
74.何天翔(刘颖).计算机软件的大众市场许可研究.暨南大学.2009
75.姚创锋(徐瑄).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法律问题研究.暨南大学.2009
76.杨亚坤(张耕).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9
77.彭霞(廖志刚).论GPL规则下开源软件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西南政法大学.2009
78.王琳琳(姚欢庆).现代法律框架下著作权的属性——从作品观角度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2008
79.龚金真(王春燕).浅析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中国人民大学.2008
80.杨虹(李元起).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中国人民大学.2008
81.张晶(邵明).生物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8
82.杨虹(李元起).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中国人民大学.2008
83.肖海涛(朱雪忠).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8
三.著作权的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1.张阳(李秀娟).署名权定义重构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3.
10.韩彦霞(张建华).著作人身权及其流转问题研究.山西大学.2007
11.白晓东(王太平).论表演者权.湘潭大学.2007
12.周玉(冷传莉).著作权人精神权利转让之研究.贵州大学.2007
13.张丽丽(孟令志).著作人格权制度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
(二)著作财产权
1.雷亚鸽(王索娟).著作财产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北方工业大学.2012
3.卢亮(张今).论演绎权.中国政法大学.2012
4.袁会(刘华).论数字环境下传播权整合.华中师范大学.2012
5.高逸(刘瑛).试析作品财产权权利体系的架构.中国政法大学.2012
6.唐杰(张今).发行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2
18.梁培新(李雨峰).论著作权法上的出租权.西南政法大学.2009
19.冯文瑞(李雨峰).著作财产权质权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9
20.李佼童(郭寿康).信息网络传播权.中国人民大学.2009
21.蔡鸿鹏(沈致和).复制权定义新探.中国人民大学.2008
22.许之一(李建华).论我国网络信息传播权及其民法保护.吉林大学.2008
23.曹军婧(刘亚军).虚拟角色商品化权法律保护研究.吉林大学.2008
24.杨灿(徐家力).商品化权略论.贵州师范大学.2008
25.费茵(陈家宏).虚拟角色商品化权保护研究.2008
26.匡慧(刘华).虚构角色商业化之法律反思.华中师范大学.2008
27.陈红林(王太平).论影视作品中虚构角色形象权.湘潭大学.2007
29.黄一芸(冯小青).商品化权研究.湘潭大学.2007
30.陈春华(寿步).商品化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7
31.马然(李建华).论著作追续权制度.吉林大学.2007
32.姚忻(段秋关).史论美术作品的追续权.西北大学.2003
(三)其他
1.陈林(曹丽荣).商品化权及其法律保护.华东政法大学.2013.
2.俞洁(孔祥俊).论知名形象商品化权的法律保护.华东政法大学.2013.
3.舒建伟(王春燕).著作权保护期限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10
5.谷文硕(刘亚军).网络文字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10
6.赵利平(胡巍).知名标志、形象的商品化权法律问题研究.河南大学.2010
四.著作权的主体
12.刘永恒(周平安).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研究.西南大学.2008
13.寇海侠(张今).论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作作品.中国政法大学.2007
14.邱小军(李建华).论法人作品的著作权及其归属.吉林大学.2007
16.黄颖(朱雪忠).同人作品的知识产权冲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6
17.王永青(曾彤).著作权共有法律关系初探.四川大学.2006
18.叶青(李锡鹤).论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委托作品.华东政法学院.2005
五.著作权的行使
(一)著作权的转让
1.龙红云(朱显国).我国著作权转让登记制度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12
2.雷亚鸽(王索娟).著作财产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北方工业大学.2012
4.张珵(高富平).论著作权转让登记制度的完善.华东政法大学.2011
5.吴洋(黄玉烨)著作权转让中的安全问题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
6.屈筠(张今).论我国著作权转让登记制度的构建.中国政法大学.2009
8.傅慧明(张玉敏).论著作权转让的公示制度的建立.西南政法大学.2007
9.王瑞(田文华、王开平)我国医院著作权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第二军医大学.2007
10.周玉(冷传莉).著作权人精神权利转让之研究.贵州大学.2007
12.吕娜(吕娜).著作权转让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学院.2004
(二)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1.陈倩婷(张今).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2
3.毛幸海(崔立红).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研究.山东大学.2010
4.何婷(刘志坚).关于“一稿多投”行为的案例分析.兰州大学.2010
6.王海泉(王春燕).知识共享协议在机构知识库中的适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9
9.孙明(李霞).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使用制度研究.山东大学.2007
10.胡卫丽(张楚).数字环境下著作权许可模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
12.沈杨(李小伟).著作权许可使用制度研究.苏州大学.2004
3.殷红艳(冯晓青).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0
六.著作权的限制
(一)合理使用
1.崔兰(王迁).论图书馆适用著作权限制与例外制度.华东政法大学,2013
22.周莹(郭禾).信息时代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论法国信息网络著作权立法之改革.中国人民大学.2009
23.邵晓阳(沈致和).互联网模式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9
24.邓徐娟(胡安潮).论博客作品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中国政法大学.2009
25.徐珊珊(姚广宜).论我国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中国政法大学.2009
26.赵维艳(李冬梅).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大连海事大学.2009
27.植小红(徐瑄).网络合理使用判断标准探讨.暨南大学.2007
28.曾戎(徐瑄).城市雕塑作品合理使用问题研究.暨南大学.2007
29.邝春凤(杨振洪).中美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比较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7
30.叶乃俊(杨文彬).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安徽大学.2007
31.保爽(刘华).网络下载中合理使用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
32.胡为(周平安).存废与复兴: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西南大学.2007
33.王茜(戴仲川).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研究.华侨大学.2007
34.张颖(廖志刚).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西南政法大学.2007
35.张曦(胡雪梅).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南昌大学.2007
36.高云燕(姜海顺).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延边大学.2007
37.熊苹(崔立红).数字时代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山东大学.2007
38.杨扬(李建华).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吉林大学.2007
39.季大坤(赵军).网络环境中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06
40.赵东玉(申政武).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6
41.李容德(张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6
42.汪洋(张玉敏).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西南政法大学.2005
43.陈蓉(唐超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湖南大学.2005
44.徐铮(黄勇).论游戏机模拟器开发中著作权合理使用原则的适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46.吴小平(段秋关).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研究.西北大学.2004
47.朱和平(董炳和).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苏州大学.2004
48.袁方(冯晓青).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湘潭大学.2003
49.陈璐(杨建斌).数字时代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黑龙江大学.2003
50.迟颖(张丽英).互联网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中国政法大学.2001
51.陶立峰(徐冬根).网络时代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学院.2001
52.夏玉杰(李冬梅).“中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比较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00
(二)法定许可、强制许可、默示许可
1.卫永发(刘亚军).论著作权强制许可制度.吉林大学,2013.
2.王琳泷(李秀娟).我国著作权默示许可适用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3.
4.潘天怡(王春燕).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研究——以强制缔约为路径.中国人民大学.2010
5.戈光应(黄玉烨).数字时代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
6.钟颖(沈仲衡).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研究.暨南大学.2009
7.傅迎春(陈富良).论著作权法中的强制许可制度.江西财经大学.2006
(三)权利穷竭
1.马成龙(王迁).首次销售原则在网络环境下的扩大适用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3.
2.肖英(王迁).论软件产品中“发行权一次用尽”原则的适用.华东政法大学。2013.
4.黄妮亚(徐彪).论我国知识产权权利穷竭制度的完善.安徽大学.2007
1.袁方(曹丽荣).挪用作品的合理使用标准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3.
2.孙帆(张丽英).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著作权限制制度.中国政法大学.2010
3.谢蓉(冯晓青).私人复制著作权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0
4.索蕊蕊(马永双).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研究.河北大学.2010
5.张尤贤(杨利华).私人复制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0
8.黄婷(李琛).私人复制补偿金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10
9.王英(郭禾).对著作权限制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2007
10.唐平(杨振洪).我国教材著作权制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7
11.白羽(曾二秀).文学艺术创作中之“拿来行为”的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7
13.史国政(王连峰).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及其限制.郑州大学.2003
七.邻接权
(一)出版者
(二)表演者权
1.谢静利(杨红军).网络环境下邻接权制度研究.郑州大学.2012
2.孙琳(刘春霖)表演者权研究河北经贸大学.2011
3.郭莉娟(马永双).表演者权研究.河北大学.2011
4.盛锋(王凌红).表演者权主体理论与立法完善.华东政法大学.2011
5.唐亦丽(来小鹏).论表演者权.中国政法大学.2009
(三)广播电视电台
1.张晓莉(高富平).广播组织权扩张的合理性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3.
2.徐蓓(曾培芳).电视节目模式的著作权法律保护.南京理工大学.2013
3.尚婷(李冬梅).电视节目模板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13
4.梁璇(李雨峰).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广播组织权.西南政法大学2011
5.唐滔(何炼红).广播组织邻接权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8
6.莫文(李小伟).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的著作权研究苏州大学.2006
八.著作权集体管理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与模式
1.周苇(刘华).电影著作权集体管理法律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2
15.杨田甜(徐瑄).网络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问题研究.暨南大学.2007
16.戚增媚(马海群).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优化研究.黑龙江大学.2007
17.刘镇玮(张楚).音乐著作权及邻接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7
18.邓力频(王太平).论信息网络传播权集体管理.湘潭大学.2007
19.杨力(张楚).论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构建.中国政法大学.2007
20.王莉莉(王岩).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07
21.刘振飞(韦经建).音乐著作权集体保护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07
22.冯云(廖志刚).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西政法大学.2007
23.段超凤(刘刚仿).中外著作权集体管理若干问题比较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4.辛星(周安平).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法律问题研究.西南大学.2007
25.毛义莎(鲁篱).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7
26.陈郁(陈智伦).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四川大学.2006
27.金春玉(姜海顺).完善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设想.延边大学.2006
28.代水平(段秋关).著作权集体管理及其模式研究.西北大学.2006
29.刘钟(丁丽瑛).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厦门大学.2005
30.胡武艳(刘华).信息网络中著作权集体管理模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5
32.贾颖(宁立志).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武汉大学.2004
33.赵杰(张玉敏).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及其立法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2
(二)集体管理组织.
1.李争争(姚宪弟).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诉讼管辖问题研究.太原科技大学.2012
3.陈洁(蒋岩波).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法律规制研究.江西财经大学.2012
4.董声洋(周林).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信托管理权的适当延伸.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5.董芳(何炼红).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湖南师范大学.2010
6.叶琼辉(胡小红).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法律问题的研究.安徽大学.2007
8.李杏(蒋言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法律问题研究.中南大学.2007
9.李艳(丁文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研究.内蒙古大学.2006
10.於亚萍(董炳和).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法律制度研究.苏州大学.2004
11.杨德兴(董炳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制度比较研究——以大陆法系为中心.苏州大学.2004
1.胡雪丹(杜伟).中日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13
2.董行(郑书前).著作权集体管理收费制度研究.河南大学.2011
3.刘洋(张晓薇).卡拉OK著作权收费问题研究.暨南大学.2011
4.刘振飞(韦经建).音乐著作权的集体保护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07
5.于枫霜(林秀芹).著作权集体管理中的利益平衡研究.厦门大学.2006年
6.徐漫(曾彤).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评析.四川大学.2005
九.著作权的保护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
1.潮洛朦(郭可).我国新闻侵权现象分析及成因.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谭小艳(李光曼).博客侵权的民法规制.南昌大学.2012
3.赵誉博(贾登勋).网吧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责任分析.兰州大学.2012
4.李明江(范晓波).侵犯演绎作品的著作权问题研究.北京化工大学.2012
5.金旭(雷明光).论孤儿作品的使用.中央民族大学.2012
6.李明江(范晓波).侵犯演绎作品的著作权问题研究.北京化工大学.2012
7.李冬伟(汪振江).著作权侵权及赔偿标准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12
9.刘贝蒂(胡巍;韩玉芬).我国电子商务著作权侵权行为研究.河南大学.2011
13.李维朝(徐棣枫).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程序鉴定问题分析.南京大学.2011
14.郭晓冬(刘斌斌).对计算机游戏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识别.兰州大学.2010
15.管华(刘斌斌).卡拉OK著作权侵权问题探析.兰州大学.2010
16.王馨(刘凤朝;杨异).动漫侵权问题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10
22.徐晓东(寿步).厦门合强公司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案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8
23.孙疆(李洪武).著作权侵权抗辩事由研究.山东大学.2007
24.薛秀玉(张耕).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认定.西南政法大学.2007
25.徐晓辉(李洪祥).关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思考.吉林大学.2006
26.伍斐(肖北庚).中美著作权侵权判定之比较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6
28.黄云(蒋言斌).盗版及其控制研究.中南大学.2004
29.胡建新(张玉敏).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2
(二)著作权侵权诉讼
1.张帆(李忆春).郭宪诉邮政局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侵权案法律分析.兰州大学.2012
2.张战伟(马明贤).“瑞星”诉“索维”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案分析.兰州大学.2011
3.张胜利(刘斌斌).软件著作权的侵权与赔偿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11
4.王中申(刘绍彬).一起著作权侵权案的法律分析.兰州大学.2011
5.王培松(寿步).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案例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0
9.彩登枝(李琛).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9
10.田燕(邵明).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地域管辖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8
11.江宁(寿步).从厦门新科技系列案浅析软件侵权诉讼.上海交通大学.2007
12.韩莉(黄宣).著作权民事诉讼基础规则论.西南政法大学.2006
(三)著作权侵权责任
1.李陶(黄志臻).网络游戏外挂的著作权侵权责任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13
2.李冬伟(汪振江).著作权侵权及赔偿标准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12
3.谭艳红(黄志臻).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12
4.郭章辉(赵云芬).著作权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研究.西南大学.2012
7.季玮(李明德).避风港原则探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10.周婷婷(何炼红).著作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1
11.车兰(付荣).网络著作权侵权归责原则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0
15.张义(沈致和).适用等同原则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2010
17.姜琪(曹新明).间接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责任制度的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
18.孙志敞(张曙光).等同原则的本土化演进.中国人民大学.2008
19.仲雪莉(陈建民).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清华大学.2007
20.金成哲(金河禄).论著作权侵权损害.延边大学.2007
21.孙疆(孙洪武).著作权侵权抗辩事由研究.山东大学.2007
25.黄月明(杨建斌).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论.黑龙江大学.2004
26.任雪(陈雪).著作权的损害赔偿.华南师范大学.2004
27.肖刚(吕淑琴).论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华东政法学院.2004
28.庞立民(唐广良).论互联网环境中的著作权及其侵权责任.中国社科院.2003
29.罗钢(王继中).著作权侵权归责原则研究.安徽大学.2003
(四)著作权的刑法保护
1.王立敏(高晓莹).论我国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刑法保护.北京交通大学.2012
2.明兆娟(冯军).论侵犯著作权罪.中国人民大学.2010
3.刘玮玮(王传丽).论知识产权的刑事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2010
6.马靓(陆敏).浅析侵犯著作权罪.中国政法大学.2009
7.冉明耀(谢望原).论侵犯著作权罪.中国人民大学.2008
8.史晓(于改之).侵犯著作权犯罪再研究.山东大学.2007
9.张瑞(郝守才).侵犯著作权罪研究.河南大学.2007
10.黄苑(朱建华).侵犯著作权罪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7
11.苏伟清(向朝阳).侵犯著作权犯罪立法研究.四川大学.2006
12.张震(柯葛壮).著作权犯罪若干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
13.许红英(邬民安).著作权刑法保护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
14.易斌(李洪欣).侵犯著作权犯罪再研究.苏州大学.2005
15.张鹏(于逸生).论侵犯著作权罪.黑龙江大学.2005
16.常建中(刘凌梅).论我国著作权犯罪的立法完善.郑州大学.2005
17.寻健(王顺安).著作权刑法保护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5
18.刘敬新(王牧).论侵犯著作权罪.中国政法大学.2005
19.费祥国(邬民安).论侵犯著作权罪.中国政法大学.2004
20.范君(曲新久).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经济分析.中国政法大学.2004
21.杨中立(鲁嵩岳).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的立法检讨.郑州大学.2003
22.周剑君(黄庭生).侵犯著作权罪立法研究.湘潭大学.2002
(五)其他
1.何剑波(曹新明).盗版侵权打防机制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
2.沈兰(赵金龙).网络作品的法律保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年份不详
十.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一)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泛论
1.苏昱(徐剑).中国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2002-2011).上海交通大学,2013
5.朱盛林(雷明光).知识产权网络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中央民族大学.2012
7.赵磊(齐明).论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吉林大学.2012
9.郭舸源(霍存福).网络环境中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吉林大学.2012
10.郑海波(刘斌斌).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难点与对策.兰州大学.2010
11.熊靓(舒利).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南昌大学.2010
12.李彦宏(于志刚).BT下载的刑法规制.中国政法大学.2010
15.孙桂娟(陈航).关于“流氓软件”的案例分析.兰州大学.2010
16.许梦宁(张新宝).网络侵权的立法选择和法律解释.中国人民大学.2010
17.和晓琳(王春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许可问题探究.中国人民大学.2010
18.郑楚玲(杨立新).论泛网时代的侵权行为及赔偿责任.中国人民大学.2010
19.王义民(孙学致).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和利用研究.吉林大学.2010
28.徐倩(方江宁).论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邻接权.南京理工大学.2008
29.朱兰萍(章志远).论互联网著作权的行政法保护.苏州大学.2008
30.蔡秋萍(周安平).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扩张及其限制.西南大学.2008
31.李晨(李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浅析.中国政法大学.2007
32.邵燕(来小鹏).网络环境下的著作人身权制度.中国政法大学.2007
33.石磊(曾彤).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四川大学.2007
34.张婉菁(魏纪林).网络环境中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7
35.董克云(沈亮).网络环境中侵犯著作权犯罪若干问题的研究.华东政法学院.2007
38.孙明(李霞).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使用制度研究.山东大学.2007
39.孟丽梅(崔立红).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山东大学.2007
40.张英民(杨建斌).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中的精神权利保护研究.黑龙江大学.2006
41.曹喆(李小伟).论互联网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苏州大学.2006
42.杨晓辉(吕彦).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四川大学.2006
43.王岚(梅夏英).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44.胡军(王国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探讨.郑州大学.2006
47.张世红(张建华).网络环境中著作权法律制度研究.山西大学.2005
48.郭延斌(王连峰).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若干法律问题研究.郑州大学.2004
49.刘军(周晓唯).试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及其保护.西北大学.2004
51.熊瑛(常立农).网络技术与著作权保护之自洽性研究.湖南大学.2003
52.程军(刘定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湖南大学.2002
55.乔丽春(马海群).基于网络新技术的著作权权利研究.黑龙江大学.2002
56.史春燕(史晓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法律问题初探.中国政法大学.2001
59.卓翔(庄善裕、赵许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律保护.华侨大学.2001
(二)网络作品之著作权保护
1.肖静(雷明光).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中央民族大学.2012
3.徐晓娟(罗楚湘).论网络演绎文字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北京邮电大学.2012
5.薛广文(李祖明).网络翻译组织翻译权侵权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2
6.井凯丽(董炳和).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研究.苏州大学.2012
8.杨帅(王素娟).网络环境下私人复制问题研究.北方工业大学.2012
9.高征(田晓云).网络环境中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北方工业大学.2012
10.赵丽娟(刘玲).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探究.沈阳工业大学.2010
15.栾严峰(李建华).论网络作品著作权及其民法保护.吉林大学.2007
18.季锋(顾礼平).网络媒体新闻作品著作权问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7
19.孙大为(崔立红).数字电子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山东大学.2007
21.张沙琦(刘可静).数字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措施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
22.林连英(林秀芹).网络页面中存在的著作权及其保护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6
23.朱会林(谢志红).网页著作权法律问题探析.江西财经大学.2006
25.张沙琦(刘可静).数字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措施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
26.刘铁军(曹锦丹)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的保护.吉林大学.2006
27.钟玉才(刘宁).网络游戏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福州大学.2006
29.黄亚菲(吕彦).网络影音著作权侵权研究.四川大学.2005
32.冉从敬(陈传夫).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研究.武汉大学.2004
37.谢玉训(张丽英).网络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中国政法大学.2001
39.欧阳瑜(庄善裕、康玉琛).电脑多媒体的著作权保护.华侨大学.2000
(三)著作权保护之技术措施
2.罗明东(周安平).著作权领域技术措施的滥用及对策.西南大学.2012
6.赵永刚(王春燕).著作权法上的技术措施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8
9.马丹华(庄建伟).论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制度及其立法完善.华东政法学院.2007
10.张宏强(周少元).著作权技术措施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安徽大学.2007
11.谢爱芳(林秀芹).保护著作权技术措施的法律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7
(2)数字水印技术
1.韩冬(杨杰).基于分形和HVS的小波域数字水印的算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8
2.刘华民(徐向阳、张先军)基于DWT和HVS的双色彩色水印算法研究.湖南大学.2008
3.单大伟(李生红).BMP图像中嵌入多重数字水印算法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7
4.刘茵枝(罗键).基于混沌与遗传算法的二值图像数字水印研究.厦门大学.2007
5.孙长富(马晓红).数字音频多水印技术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7
(3)其他技术措施
2.何育洁(王莲峰).软件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华东政法学院.2007
3.刘富新(金可可).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刍议.华东政法学院.2007
5.解丽军(杨志敏).技术措施的著作权法保护研究.四川大学.2005
7.何维(胡开忠).论著作权制度对技术措施的保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年份不详
(四)网络著作权的侵权及保护
1.王艳辉(李建华).网络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研究.吉林大学,2013
2.王睿(陈伟军).数字化时代的网络侵权研究.暨南大学.2012
3.朱盛林(雷明光).知识产权网络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中央民族大学.2012
4.刘婧(刘景一).网络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2
5.翁帅(王先林).网络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案例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2
6.李小丽(魏纪林).我国网络著作权的侵权与保护问题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2
7.王珊珊(罗楚湘).网页快照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北京邮电大学.2012
10.李枭(刘斌斌).互联网软件“抄袭”行为的法律分析.兰州大学.2012
11.谢雅利(陈宗波).论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责任.广西师范大学.2012
13.于丽娜.(寿步)中美网络服务商避风港制度中“通知与删除”规则的比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0
14.曾玲(冯霞).国际互联网环境下作品的“临时复制”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0
15.葛晓春(曾培芳).恶意软件的民事法律规制.南京理工大学.2010
17.熊曼娟(寿步).美国DMCA中的避风港规则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0
9.邢栋(吕岩峰).网络著作权侵权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06
10.陈永庆(赵一民).网络著作权法律适用初探.中国政法大学.2006
11.田莺(丁伟).网络著作权侵权的法律适用.华东政法学院.2005
(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
1.李倩(朱显国).网络服务商侵权责任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13
2.钱娜(刘亚军).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侵权责任认定及限制.吉林大学,2013
4.潘嵩(徐卫东).论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责任.吉林大学.2012
6.狄志龙(陈宗波).网络服务商侵权责任认定及其侵权防范.广西师范大学.2012
7.林泽伟(王利民).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责任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12
8.王爽(邹建成、相庆梅).论网络服务商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北方工业大学.2010
11.姚建鑫(申建平).网络服务商侵权责任研究.黑龙江大学.2010
(七)与P2P技术有关的问题
2.吴振兴(刘艺工).关于P2P服务提供者著作权侵权问题的案例分析.兰州大学.2010
4.胡东都(寿步)非交互式网络传播侵权案例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0
8.胡海波(张玉敏).基于P2P技术的侵权及其法律规制.西南政法大学.2009
9.徐伟荣(刘旺洪).P2P网络中的著作权问题探讨.南京师范大学.2008
11.单宇(康建辉).P2P技术应用中的侵权责任认定问题研究.西安理工大学.2008
12.徐伟荣(刘旺洪).P2P网络中的著作权问题探讨.南京师范大学.2008
14.国磊(马海群).由P2P技术引发的著作权侵权及保护问题研究.黑龙江大学.2007
17.肖琴(李巍).使用P2P软件带来的网络著作权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
18.陈茜(王春燕).P2P技术和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6
19.鲍艳丹(张今).P2P技术与音乐著作权的冲突及解决方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5
(八)与搜索引擎.链接有关的著作权问题
2.张俊林(杨利华).搜索引擎服务提供者著作权侵权责任分析.中国政法大学.2010
3.朱智勇(寿步).搜索引擎商间接侵权主观过错的案例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0
8.徐伟荣(刘旺洪).P2P网络中的著作权问题探讨.南京师范大学.2008
10.单宇(康建辉).P2P技术应用中的侵权责任认定问题研究.西安理工大学.2008
11.徐伟荣(刘旺洪).P2P网络中的著作权问题探讨.南京师范大学.2008
12.夏华(程蕾).网络连接引发的著作权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
13.朱宇(徐恺英).数字图书馆超链接中的著作权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08
14.孙扬广(王迁).收索引擎与间接侵权.华东政法学院.2007
15.晁晨阳(李建华).搜索引擎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侵权责任研究.吉林大学.2007
17.国磊(马海群).由P2P技术引发的著作权侵权及保护问题研究.黑龙江大学.2007
18.邵建新(丁丽瑛).搜索引擎引发的著作权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6
19.邓琦琦(王伟军).搜索引擎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
20.樊丽娜(马海群).网络链接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黑龙江大学.2005
21.梁燕(吕彦).超链接的知识产权问题探析.四川大学.2004
22.张玲(张丽英).超文体链接引发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中国政法大学.2002
(九)其他
1.鄢相璐(张林格).企业智力资源外取中介网站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07
十一.数据库的保护
(一)数据库保护一般理论
2.章江燕(郑万青).我国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新探.浙江工商大学.2012
3.廖楚湖(严永和).非独创性数据库的法律保护.暨南大学.2010
4.赵中华(杨利华).论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政法大学.2010
7.黄有仕(丁丽瑛).电子数据库保护模式探研.厦门大学.2007
8.赵青(廖志刚).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探析.西南政法大学.2006
9.于欣华(段秋关).论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西北大学.2003
10.薛慧彬(闻毅声).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
11.李星红(王军).论数据库的著作权保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12.邹勇(李秉严).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著作权问题研究.四川大学.2003
13.苏文静(李玉香).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2
(二)数字图书馆
1.周贞(南振兴).公共数字图书馆著作权限制制度研究.河北经贸大学,2013
4.田凯晋(张德芬).谷歌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研究.郑州大学.2012
5.赵展(王庆仁).”超星”之路.中央民族大学.2012
7.周恬(张耕).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侵权问题.西南政法大学.2009
8.刘俊(董永森).从知识产权角度看科技期刊开放存取版.北京大学.2008
11.刘畅(刘华).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
12.黄娟(王迁).论公共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限制制度.华东政法大学.2007
14.赵婧(吕彦).数字图书馆涉及的著作权法律问题研究.四川大学.2006
15.雷若寒(吕彦).数字图书馆与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四川大学.2006
16.刘晶(胡家强).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问题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6
17.邓红梅(冯晓青)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湘潭大学.2006
20.陆怡(刘智慧).数字图书馆发展引发的著作权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
21.沈丽红(周长玲).数字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
22.李东涛(费安玲).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5
23.杜晶(张今).数字环境下的合理使用与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问题.中国政法大学.2005
26.曹凌云(张玉敏).数字图书馆中的著作权问题.西南政法大学.2005
27.侯茹(吴永臻).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问题研究.河北大学.2005
28.龚萍(陈传夫).第三代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分析及其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武汉大学.2004
29.罗宏(叶建忠).数字图书馆著作权风险规避研究.四川大学.2004
31.楚延鹏(张楚).数字图书馆适用著作权法律制度若干问题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3
32.赵金一(唐广良).数字图书馆引发的著作权法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33.高俊宽(崔慕岳).数字图书馆中若干知识产权问题研究.郑州大学.2003
(三)数字档案
1.丁璇(窦晓光).保护.冲突与协调——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安徽大学.2006
2.邹悦(朱玉媛).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中的著作权问题研究.武汉大学.2005
3.吴育生(朱玉媛).档案工作信息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理论与方法研究.武汉大学.2004
4.贾姝(张照余).数字档案馆与著作权问题初探.苏州大学.2003
4.谢国敏(来小鹏).我国数字出版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2
10.姚刚应(周安平).数字环境下录音制作者邻接权研究.西南大学.2010
11.崔丹妮(张平).网络时代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北京大学.2010
33.吴利娜(吴汉东).数字图书馆著作权问题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年份不详
十三.著作权的国际保护
(一)涉外著作权的法律适用
1.高立迎(陈宗波).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2
2.李珩(胡滨斌).未经审批的境外影视作品著作权保护.上海交通大学.20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Zip: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