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重庆博物馆藏高古瓷器精品选粹(40件)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因西南大区撤销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2000年为承担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大量珍贵文物抢救、展示和研究工作,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设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现有馆藏文物11.35万余件套(单件超28万件),珍贵古籍善本1.8万余册,涵盖35个文物门类,形成了以“古人类标本、三峡文物、巴渝青铜器、汉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战文物、瓷器、书画、古琴”等为特色的藏品系列。

高古瓷精品一览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双凤耳瓷瓶

高25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9.4厘米

1997年重庆市开县温家镇窖藏出土

盘口,长颈,折肩,斜直腹,浅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双凤耳,内外施青釉,底边无釉。口沿处釉层较薄,露出白色胎骨。其造型精美,端庄质朴,釉层厚而透明,釉面润泽,代表了龙泉窑青瓷最高水平。2005年重庆市开县文管所调拨。

南朝青瓷刻莲瓣纹长颈瓶

高28厘米,口径9厘米

西晋青釉人物五联瓷罐

高20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9.2厘米

2002年重庆市巫山淀粉厂出土

盘口,束颈,鼓腹,圈足。中为一个拉坯成型的大圆罐,大罐的颈肩部贴塑与口齐平的四个壶形小罐,小罐之间塑有四胡人俑。大罐与小罐之间互不贯通。通体施青釉,釉色泛褐,外釉不到底,露出白色化妆土。全身无纹饰,整体造型简洁,贴塑工艺高超。2005年重庆市巫山文管所调拨。

东晋青黄釉双桥四系盘口瓷壶

高19.2厘米

东晋青瓷盘口鸡首壶

高16.5厘米,口径8.9厘米

2002年重庆市万州区瓦子坪五号墓出土

盘口,短颈,溜肩,鼓腹,平底。肩一侧置一短颈鸡首流,鸡冠挺立,流与壶身相通,可实用。另一则口、肩之间置圆股形曲柄。流与柄之间贴塑对称二横式桥形耳。肩部饰两道凹弦纹。内外施青釉,釉不到底。整体造型简洁,制作规整。2005年重庆市万州文管所调拨。

唐白釉执壶

高15.3厘米,口径7.8厘米,腹围长39.5厘米

1986年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园林局调拨

撇口,卷沿,短颈,溜肩,鼓腹,平底。肩上一侧置六棱短流,对称处置环形宽柄。通体施白釉,白中泛黄,釉不到底,釉色细腻、滋润、洁白。造型规整,腹部肥大饱满,体现了唐代人的审美情趣。

唐白釉带盖瓷罐

高34厘米,口径12.8厘米

金“大定二年造”款磁州窑白地黑花草叶纹梅瓶

高27厘米,口径2.4厘米,底径9.5厘米

1983年李初梨捐赠

小口,宽斜沿出楞,短颈,丰肩,斜直腹,近底处外撇,凹圈足,底无釉。弦纹把器身分隔成四个区:口沿自右向左署黑彩五字款“大定二年造”;肩和腹部绘一周折枝卷草纹;下腹绘缠枝菊花纹。整体纹饰布局合理,线条简练奔放,图案生动活泼。胎体厚重,质地紧密,白釉底,黑彩彩绘,色彩对比强烈,富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藏界看点》

北宋定窑白瓷带盖执壶

高20厘米,口径5厘米,底径9.2厘米

小口,直长颈,丰肩,球形腹,下腹内收呈高圈足。肩上一侧置长流朝上向外翘起,另一侧对称处置束带形曲柄。盖为高沿圆形,宝珠形纽。器施白釉,底无釉,白中泛黄。柄和肩各有一道弦纹。整体造型朴实大方,经济实用。据唐李匡义《资暇集》“注子偏提”条云:“元和初,酌酒犹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因执壶又称注子、注壶。

唐铜官窑青瓷褐绿彩荷花纹执壶

高18.8厘米,口径6厘米

唐越窑青釉盘口刻荷花纹双系壶

高30.5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9.4厘米

1980年重庆市渝中区移交

盘口,长颈,丰肩,弧腹,圈足。颈肩处置对称条状二系。器身刻划六组莲瓣纹,每一莲瓣内分别刻划六朵折枝荷花纹,刻划洒脱,纹饰简练。通体施青釉,青中泛黄,布满冰裂纹,底无釉。

元影青暗花云纹瓶

高24.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8.5厘米

1952年四川省广汉西外乡大德十年元墓出土

口外撇,呈六出花瓣沿,长颈,丰肩,斜直腹,圈足外撇。通体施影青釉,白中泛青,底无釉,胎体厚重。颈、肩及足上各刻弦纹二道,颈部饰四片蕉叶纹,腹满刻云朵纹。纹饰清晰、简练,繁而不乱。

南朝青釉盘口鸡首壶

高34.7厘米,口径12.7厘米,底径17.4厘米

1953年四川省成都市征集

盘口,细颈,丰肩,深鼓腹,下腹渐收呈大平底。肩部一侧置鸡首,中空为流,相对一侧置圆柱形把手。鸡首和把手之间饰对称二横式桥型系,肩部有三圈弦纹。通体施青色釉,釉质厚,若蜡泪,底无釉。

南宋青白瓷堆贴人物云龙纹魂瓶

高57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9.5厘米

1951年西南军政委员会移交

敛口,口下出沿,长颈,鼓腹,矮圈足。通体施青白釉,白中泛青,釉里深处呈翠绿色。颈上端出沿处饰水波纹一周,颈身上部贴塑太阳、云纹、灵芝纹、龙凤纹。龙凤高高凸起近似圆雕。中部塑贴一主人在中间,两边分饰鹿、狗、灵芝。下部贴一周十二神王造像,中间跪卧一人。瓶身素面,有开片。圈足无釉,无盖。为一对,另一只不同点是二龙凤相对望,为明器。

元青白瓷铁锈花带座双耳瓶

高13.2厘米,口径3.1厘米,底径5.7厘米

宋龙泉窑粉青釉贯耳瓷觚

高18厘米,口径11.3厘米

南宋湖田窑青白釉云纹梅瓶

高26.2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7厘米

小口,短颈,丰肩,敛腹,卧足,瓶体修长。通体施青白釉,釉面均匀,有开片,釉不到底。颈刻一道凸弦纹,肩及足各刻弦纹二道。瓶身通体用竹签刻划出主题纹饰云朵纹,瓶颈上的螺旋纹是用来上盖起密封作用,可知其为酒具。釉色青白晶莹,底无釉,缺盖。梅瓶为北宋创烧的一种瓶式,因口小仅容梅一枝而得名。又称“经瓶”。

宋耀州窑青釉牡丹纹盘

高3.8厘米,口径18.2厘米,底径6.1厘米

敞口,唇沿,浅弧腹,腹下急收呈矮圈足。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微泛黄,小开片,底无釉。盘内满刻一枝盛开的牡丹花,线条流畅,纹饰清晰,立体感强,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

《收藏重点》

元青白釉贴塑梅花双耳瓷瓶

高20.4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6.3厘米

元青白瓷麒麟灵芝纹双耳扁瓶

高20.4厘米,口径5.5厘米

南朝越窑青釉胡人立柱灯盏

高15.6厘米,口径11.1厘米,底径16厘米

1951年卫聚贤捐赠

油盏、灯柱、承盘三部分构成。盏为唇口,口沿上点有四处褐色斑纹,弧腹,平底,立于人形灯柱头部的小盘上。灯柱为胡人像,鼓眼、高鼻、胡须,双手置放胸前,坐立在承盘中。承盘为敞口、弧腹、平底,口沿上有两道弦纹。人像背面有一孔,外底中间有一洞,两孔相通,散热、省油、实用。通体施青釉。

元影青釉瓜形铁锈花龙柄提梁壶

高12.2厘米,口径2厘米,底径6.8厘米

1954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元墓出土

小口,壶体呈瓜棱球形,平底。泥塑昂首龙头作流,龙颈贴于壶身,龙身卷曲作提梁,肢尾鼓凸并贴于壶的上部,呈飞腾状。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腹上有一处铁锈斑,底无釉。造型独特,设计巧妙,为元代瓷器中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完美器物,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

唐越窑青瓷唾壶

高16.4厘米,口径10.3厘米,底径7.4厘米

1999年重庆市奉节上关遗址出土

敞口,斜直壁,束颈,鼓腹,平底。整体造型上大下小的漏斗形。通体施青釉,青中泛绿,釉均工细,造型规正,釉不到底。整体素面无纹,器型丰满、浑圆。2005年重庆市奉节文管所调拨。

宋高丽青釉鸳鸯钮三足带盖熏炉

高10.7厘米,口径18厘米

炉直口,宽折沿,直腹,平底。炉盖为覆缽形,字母口,平顶,钮为贴塑鸳鸯,张嘴朝上,为出烟口。盖沿刻划回纹一周。炉底承三兽形足,腹上刻三组折枝花卉纹。通体施青釉,青中泛黄,有细开片。造型设计巧妙,制作精细,器形新颖,式样优美,仿中国越窑青瓷。

南宋建窑黑釉兔毫盏

高5.9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4厘米

敞口,斜壁,小圈足。内外施釉呈铁黑色,圈足无釉,釉垂流至胫部。黑色釉面内布满褐黄色兔毫纹,闪现银灰色光泽。口沿外壁内凹一周,此盏适宜斗茶,因在饮茶兴盛的宋代为宫廷及上层人物所乐用。

东汉青釉六系方格纹大罐

高29.6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16厘米

1979年重庆市南岸区上新街电信局东汉墓出土

直口,束颈,丰肩,鼓腹,腹以下渐收呈平底。颈有二道凹弦纹,肩有一道凸弦纹和刻划水波纹。肩腹粘接明显。肩塑对称四个横形的米字纹桥型系和二个对称竖耳,腹有网纹。通体内外施青釉,釉厚而闪黄,外壁釉不到底,底面无釉,胎灰白。

宋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瓷盏

高5.1厘米,口径11厘米

唐邛窑绿釉双耳瓷扁瓶

高9.2厘米,口径3.2厘米

北宋耀州窑青釉缠枝花菊纹盏

高4.7厘米,口径12.8厘米,底径3.4厘米

1953年王家佑征集

撇口,浅弧腹,腹下急收,矮圈足,外底鸡心。内外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有开片,底无釉。器内刻缠枝菊纹,花卉中对称饰有二童攀枝游荡。二童五官端正,小鼻小口,神情甜美。线条流畅,画意生动。

宋建窑黑釉兔毫瓷盏

高6.3厘米,口径11.3厘米

宋吉州窑黑釉鹧鸪斑纹瓷盏

高5厘米,口径11厘米

元青白瓷铁锈花双耳带座香炉

高9.5厘米

南宋龙泉窑青瓷鼎式炉

高12.4厘米,口径12.1厘米

唐邛窑青釉褐绿彩带柄瓷壶

高10厘米,口径2.8厘米

南朝青瓷托盘盖碗

高20厘米,口径19厘米

南宋湖田窑青白釉婴戏缠枝牡丹纹瓶

高29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10厘米

1997年重庆市开县温家镇出土

撇口,细长颈,圆腹,下腹内收,圈足外撇。内外施青白釉,胎质细洁,釉色青莹。底无釉,露胎处有火石红。颈饰四片蕉叶纹,腹上刻有主题纹饰婴戏缠枝牡丹。二童方脸腆腹,赤身嬉戏于牡丹花丛之中,天真、活泼、可爱的形象刻划得栩栩如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牡丹在宋代视为富贵之花,代表荣华富贵,茎蔓缠绕花叶连绵,使整体构图表现出工匠刀法娴熟,线条流畅,可谓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中的珍品。2005年重庆市开县文管所调拨。

《收藏家侠客岛》

宋青白瓷缠枝牡丹纹温凉缽

高11.3厘米,口径18.6厘米

南宋龙泉窑青瓷匜

高6厘米,口径19.4厘米,底径8.5厘米

2002年重庆市忠县窖藏出土

唇口,弧腹,平底。口一侧出槽呈流。胎质坚密,色灰白。内外施青釉,釉厚而透明,釉面润泽。内沿下方一周凹弦纹。外壁有不规则数圈凹弦纹。外底正中脐心施釉,外环一周不施釉。造型别致,淳朴厚实。2005年重庆市忠县文管所调拨。

南宋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

高26.5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7.8厘米

撇口,细颈,垂腹,圈足。通体施青釉,釉色明亮润泽,釉层柔和,底无釉。器身素面无纹,造型优美,制作规整,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是宋瓷中具有时代特点的典型器物,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2005年重庆市忠县文管所调拨。

THE END
1.这些身上带字的高古瓷,寻到一件就是收藏牛人!大英博物馆藏 唐 长沙窑青釉褐彩虎纹铭文罐(背面) 大英博物馆藏 意为长庆三年(823年),佛教信徒薄四度(音)恭制此器进奉于大佛前安置 在“黑石号”出水物中,首次发现了绿釉“盈”字款碗与白釉绿彩“进奉”铭盘,是深入研究唐代官用陶瓷器的重要资料。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20/09/9165926_1142435342.shtml
2.出彩霁蓝釉收藏拍卖里稳重典雅之光华瓷器白釉釉色呈色琮式瓶宣德时期的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成化至嘉靖时期,霁蓝釉瓷器传世不多,但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釉色除霁蓝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常见造型仍为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SEGTOE05568DMA.html
3.传世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m.chnmuseum.cn/zp/zpml/csp/index_8.html
4.盘点安徽省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宿松县博物馆 北宋 仙人吹笙壶 仙人吹笙壶于1965年在宿松东郊北宋天圣三年墓出土,宋代繁昌窑瓷器珍品。此壶为青白瓷,胎较薄,胎色白中闪青,釉面光润,造型独特,展现了古人浪漫主义色彩。在宋代执壶中,人形壶较为少见,以吹笙为题材者尚属此件,尤其是装有细长弯曲吹管的笙的造型,更是前所未见。原件现藏于安徽https://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43321.html
5.山东博物馆展出瓷器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山东省陶瓷协会瓷器的鉴藏是山东博物馆的特色收藏之一。本展览以古代瓷器发展史为基本线索,结合本馆的收藏,通过有代表性或有特点瓷器的展示,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瓷器艺术创作方面做出的巨大成就,向广大观众做一概括性介绍。展览共展出瓷器500余件,既有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也有宋金时期的定窑钧窑瓷器,还有明清时期色彩艳丽的珍贵官窑瓷http://www.sdtaoxie.com/item/?id=1634
6.宋代古瓷器价值与市场行情分析据广州隆盛市场部刘总介绍:“宋代名瓷数量稀少,民间收藏品多沉淀在大藏家手里,再现机率不大,而且流通的周期也随着流通量的递减而加长,可谓进入了可遇不可求的阶段,毫无疑问是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藏项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各大博物馆及收藏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其价格上升空间是不可估量的”。 http://m.taoci52.com/t/23887.html
7.《静闲居》收藏的部份高古瓷器《静闲居》即箐箐竹、白石山夫的陋室名。在此,捡拾几件我们收藏的普品级高古瓷器与朋友们分享。我们之所以喜欢进而收藏高古瓷器,是因欣赏它那份厚重、沉稳、恬静之美;还因为认同收藏界“玩到高古便高雅、玩到远古便境界”的观点。 01.五代越窑青瓷瓜型盖油盒 https://www.meipian.cn/4hhoaz5
8.北京保利2023春拍丨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中国陶瓷这些气质非凡的官钧作品历来为皇家贵胄、文人雅士所珍视,今见多为两岸故宫清宫旧藏,也有部分清末民初流失海外者,后入藏世界各大博物馆或私人机构,如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等,市场上可供流通且来源有序者则是凤毛麟角。 拍品原为钧窑宫廷陈设花器之盆托,因其形制古雅精致,置于案头亦赏心悦目,https://new.qq.com/rain/a/20230621A08V1D00
9.广东省博物馆十大国宝广东博物馆必看藏品广东博物馆镇馆之宝→广东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北宋佚名《群峰晴雪图》轴(国宝级文物 北宋山水画的最高水平) 南宋陈容《墨龙图》轴 (国宝级文物 南宋时期画龙的最高水平)五代南汉青釉夹梁罐(代表了南汉政权最高陶瓷烧制水平) 元雷州窑釉下褐彩凤鸟纹荷叶盖罐(元代瓷器) 明陈洪绶《寒香幽鸟图》轴(陈洪绶代表作) https://www.maigoo.com/top/433805.html
10.浦东首秀,中国嘉德2024春季精品展盛大启幕,400+春拍珍品提前看此次精品展从春拍的5000余件拍品中优中选优,带来400余件中外艺术珍品,涵括中国书画、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艺品、古籍善本、佳酿臻茗、珠宝翡翠钟表、邮品钱币等各大门类。既有国宝级别的稀世珍品,也有著名艺术家的经典力作,以及宫廷御制美器等,精彩纷呈,为沪上藏家和各界朋友带来一场https://news.artron.net/20240427/n1131150.html
11.中国古陶瓷与标本博物馆四川成都古代陶瓷标本博物馆,高古陶瓷器中国古陶瓷与标本博物馆,俨唐古瓷馆,四川古陶瓷博物馆,四川古陶瓷标本博物馆,四川古陶瓷鉴定,四川古陶瓷收藏家,四川文物鉴定机构,四川文物鉴定专家,四川文物收藏家,四川古玩鉴定,四川艺术品鉴定,四川鉴定培训,四川古玩收藏大家,四川权威鉴定,四川鉴定机构,成都古陶瓷博物馆,http://www.guciguan.com/portal.php
12.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官钧”珍粹明初 钧台窑 玫瑰紫釉鼓钉式托(盆) 局部剑桥市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官钧”瓷器所见以诸式盆、托及出戟尊为主要,查考明代文献及绘画,可知其原为明时之花植器,主要为蒲石用盆。 晚明后的用途变得广泛,可载多种花品。 而出戟尊则为插花用器,是明代比较流行的一类花瓶。 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gudong/41513.html
13.[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pdf]图书价格书籍图片网购评论中国瓷器 民国瓷器 中国瓷器鉴定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中国古代瓷器价值汇考 中国瓷器收藏与鉴赏全书 2013古董拍卖年鉴:瓷器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四季花卉卷 镇江出土陶瓷器 磁州窑青花五彩瓷器 御瓷遗珍:杭州土火斋古陶瓷博物馆藏清代官窑瓷器 定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定窑瓷器荟萃 苏州博物馆藏瓷器 朝阳营州路出土瓷器https://www.kongfz.com/topic/2980287/
14.日私人收藏北宋汝瓷将在港拍卖估价8000万五大名窑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器的最高水平,其珍贵与稀有使得世界各大博物馆及顶级私人藏家都以拥有五大名窑瓷器来论英雄。而由于其传世精品主要保存于世界各大博物馆,尤以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为主。专家指出,能够流通于收藏市场上的五大名窑瓷器便是凤毛麟角。每每出现,必会惊起顶级藏家的一番“厮杀”。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20306194884861.html
15.北京保利2022春拍丨“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当歌,中国古代参阅:《江西省博物馆文物精华》,文物出版社,2007年,页73,图54;《世界陶瓷全集13辽金元》,日本小学馆,1981年,页70,图78;《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浙江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图219;《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0年,页3,图2。 http://www.ikck.com/article-4037
16.古玩古董收藏资料大合集南北朝的瓷器——走向盛唐 浙江一私人博物馆里的高古瓷 它们才是真正的“壶王” 绝世宝瓷发现记之四——她从萨迦寺走来 绝世宝瓷发现记之六——聚焦高安 绝世宝瓷发现记之十——残垣断壁下的国宝 元代的官窑枢府瓷 比元青花还珍稀的元代御制绝品 元青花的流传 湖北的元青花 从保定的那个罐子说起——元青花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55762677%3F%26
17.首拍一鸣惊人!日本萬邦10月珍藏拍卖再推重器.联拍动态拍卖记录:香港苏富比2012年春季拍卖会 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 LOT 3122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页108,图97。 2.《故宫宋瓷图录——龙泉窑、哥窑及其它各窑》,台北故宫博物院,1974年,图8、9。 http://news.51bidlive.com/contents/3/2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