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四史”宣传教育活动之《券通今古》博物馆门票收藏展

为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在518·国际博物馆日,由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通州区博物馆承办的《券通今古》博物馆门票收藏展正在进行线上展览,邀请观众走进云展厅,了解各个博物馆的简要发展,以及博物馆门票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

本次展览全部展品1200余件套,由潞河中学退休教师、门券收藏爱好者刘国庆先生提供。

今天,主要展出北京地区的博物馆门票。北京地区的博物馆门票众多,不能全部展开,故此,小编随机挑选出一些博物馆门票,增添了票面的文物简介。让我们带着门票,走进博物馆吧……这里不光有门票,还有博物馆里的珍宝!仔细找,数数一共有多少?留言告诉小编。

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座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世界三大宫殿之一、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其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

票面文物: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是清乾隆时期的故宫金器,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杯金质,鼎式,圆形,直口。口沿錾回纹一周,一面中部錾篆书“金瓯永固”,一面錾“乾隆年制”四字款。外壁满錾宝相花,花蕊以珍珠及红、蓝宝石为主。两侧各有一变形龙耳,龙头上有珠。三足皆为象首式,象耳略小,长牙卷鼻,额顶及双目间亦嵌珠宝。

门票下部的纹饰为清代吉服上的海水江崖纹,斜向地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谓水脚,水脚之上有许多波涛翻滚的水浪,水中立一山石,并有祥云点缀。它寓意福山寿海,也带有着一统江山的含意。

国家博物馆

1969年9月,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8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恢复独立建制,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这一正式名称暂告一段落。

2003年2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合并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正式挂牌成立。

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首都博物馆

简称首博,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属中国省市级综合性博物馆。馆内文物类型有青铜器、陶瓷器、佛造像等。2008年2月,首都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缂丝十二章龙袍

首都博物馆所藏的这件朝服即为乾隆年间织绣,圆领,右衽,直身长袍’上面饰有象征最高权力的十二章纹,是皇帝在登基、大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礼上所穿的衣服。

十二章纹寓意丰富,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日月、星辰取照临之意;山象征稳重;龙意味着应变;华虫表示五彩华丽;宗彝取其威猛机智;藻为水草,取其洁净;火代表光明;粉米是滋养之意:黼和黻意味着从善弃恶和决断明辨。

西周班簋,又称毛伯彝;是西周中期青铜器,现藏于北京市首都博物馆。西周班簋是中国西周青铜器中一件代表性器物。此器腹内底铭文多达198字,记述了贵族“班”追随大贵族“毛公”东征的史实,这一史料与秀丽的文字都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馆藏文物以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史、中国古近代军事史和世界军事史为主。馆藏特色文物为武器、军服、证章和军事题材艺术品等。馆藏文物包括飞机、大炮、舰船、导弹、枪械、弹药、冷兵器、勋章、证章、印章、钱币、陶器、瓷器、器具、服装、旗帜、文献、笔记等。

隋虎符。此虎符为黄铜质,立虎状,嘴大张,前腿直立,后腿作蹬地状,尾巴直伸。虎符铸时从中一分为二,背面有阴刻铭文。正面为阴刻小篆“大华府”三字,背面阴刻楷书“左武卫”“大华府”六字。虎符是皇帝征调部队的凭证。一半为皇帝所持,一半为驻兵将官所持,两半相合方能调动部队。此虎符对研究隋代府兵制及军事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村,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及传播古代燕国历史文化为宗旨的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1995年在琉璃河遗址上建成并对外开放,馆内展示了精美的燕国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器、漆器及陶器等,还展示了原址保留了4座燕国贵族墓葬与车马坑。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是世界著名的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考古遗址,是“北京人”的发原地。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长沟镇是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房山世界地质博物馆是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建设于2009年,是2010年前中国首座世界级的地质博物馆。2006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牌的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兴建了这座现代化的博物馆。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位于北京先农坛内,这里远离喧闹的街市,环境清幽,古柏参天,绿树成阴,别有一番韵味。它是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

藻井。悬挂在太岁殿殿顶的这口藻井是北京隆福寺正觉殿明间藻井,1976年因地震将藻井从大殿上拆下,1989年移至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收藏,并于1995年进行了修复。此口藻井的最上方是一幅星象图,存星1400余颗,该星象图底色以蓝色为主,缀以上千颗金色星点,在灯光照射下美轮美奂,宛若真的星河。

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

燕京八绝博物馆是石景山区第一家正式经市文物局和市民政局备案审批的非国有博物馆,是北京市第一家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设立的非国有博物馆,是北京市第一家将展示宫廷艺术和体验宫廷技艺相融合的非遗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由近百位工美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历时十年携手打造的匠心博物馆。

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收藏包括金漆镶嵌、花丝镶嵌、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京绣、宫毯在内的燕京八绝工艺作品及古代木雕、根雕、石雕等工艺藏品数百件(套)。

燕京八绝博物馆主体建筑“承恩寺”为明代古建,四进院落。承恩寺自明代以来即有“三不之谜”,不开庙门、不受香火、不设道场,所以又被称作“北京最神秘的寺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赵城金藏》全藏共682帙,千字文始“天”终“几”,总计6980卷,六千多万字。今存4000余卷,全世界只此一部,因而被视为稀世瑰宝,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北京警察博物馆

博物馆采取编年史与重大专题相结合的展陈方式,向社会全方位、多角度的公开展示首都公安所走过的艰辛历程以及首都公安在改革开放以来,为维护首都稳定,保卫人民安全,打击违法犯罪和维护宪法及法律尊严等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建筑风格为西洋古典式,是建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旧址,建筑本身就是一件文物。

北京民俗博物馆

(东岳庙),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141号,馆址设在北京东岳庙内,是北京唯一国办民俗类专题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北京东岳庙始建于元代延祐六年(1319年),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后经明清两朝不断扩建,逐渐形成中路正院和东西跨院的建筑格局。集中体现了元、明、清三代建筑风格,堪称古建瑰宝。历史上的东岳庙为国家祀典之所,民间祭祀活动则更为盛大,成为具有丰厚底蕴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心。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五塔寺村24号,馆舍位于明成祖永乐皇帝敕建的真觉寺,清代改称正觉寺,乾隆皇帝曾两次把这里选做为其母祝寿的场所之一。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北京地区石刻文物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系统地展示了北京地区的石刻文化。

1961年,真觉寺金刚宝座塔被列为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大钟寺博物馆位于北京城名刹大钟寺内。大钟寺原名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总占地3万平方米,寺庙格局严谨,气势雄伟,曾是皇家祈雨、举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因寺内珍藏一口明永乐年间所铸巨大佛钟,故又俗称为“大钟寺”。

永乐大钟,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铸造于明永乐年间,万历三十五年,大钟被移到万寿寺。清雍正十一年移置觉生寺(今称大钟寺)。铜钟通高6.75米,钟壁厚度不等,最厚处185毫米,最薄处94毫米,重约46吨。钟体内外遍铸经文,共22.7万字。

每年新年来临之际,永乐大钟就会敲响。这口大钟已敲击了五百多年,仍完好无损。永乐大钟的铸造成功,是世界铸造史上的奇迹,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也难以实现。

定陵博物馆

定陵博物馆为遗址性专题博物馆,位于北京以北40公里处大峪山脚下,定陵建于明万历十二年-万历十八年,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为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皇后的合葬墓。

大戚收音机电影机博物馆

北京市大戚收音机电影机博物馆是2020年11月3日设立的非国有博物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

从胶片到数字、从电子管到晶体管,电影机和收音机的历史变迁需要您自己来到北京大戚收音机电影机博物馆探索。

北京奥运博物馆

北京奥运博物馆是以北京奥运会为主题的永久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建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国家体育场(鸟巢)南侧地下零层和负一层。国家体育场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举行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这里已成为北京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具有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有极为重要的纪念意义。

观复博物馆

北京观复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总占地面积八亩。1997年1月1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著名文物收藏家、鉴定家马未都先生为创办人和现任馆长。

中华航天博物馆

中国航天博物馆(原名:中华航天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1号,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展陈面积达10000平方米。中国航天博物馆隶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一所社会科学类航天科技博物馆。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坐落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南角,是由历经百余年沧桑的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改建而成。该车站建于1903年,1906年竣工正式启用。1959年新北京站建成通车后,正阳门东车站随之结束了自己的使命。作为中国铁路早期建筑的重要代表和珍贵的工业文化遗产,正阳门东车站于2001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改建为铁道博物馆。2010年10月23日,这座古老的火车站终以崭新的角色和面貌——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呈现在世人面前并正式对外开放。

西黄寺始建于1651年(清顺治八年),集藏、汉、印建筑艺术于一体,堪称藏传佛教皇家寺院建筑艺术之瑰宝。现存的清静化城塔院采用的是汉传佛教寺院“珈蓝七堂”的传统布局格式,共分三进落院。第一进落院建筑包括山门殿、钟鼓楼、东西配楼;第二进落院建筑包括天王殿、垂花门、东西禅房;第三进落院建筑包括大雄宝殿、清静化城塔、乾隆御笔碑亭、东西禅房、慧香阁。

2018年5月18日,西黄寺博物馆举行了开馆揭牌仪式。26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寺庙自1652年建成以来,第一次开放给公众、游客参观。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坐落于长椿寺内,以宣南文化为主题,生动地展示宣南地区的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经专家考证,宣武区是北京建城和建都的肇始之地。长椿寺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由明神宗为其生母孝定李太后敕建,以供养水斋禅师。万历皇帝赐名“长椿”,取健康长寿之意,时有“京师首刹”之称。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北京大学西校区内,于1993年5月27日正式开馆,是全国高校中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展厅建筑面积2000平面米,实测展厅使用面积1200平方米。由北京大学和美国友人阿瑟·姆·赛克勒博士和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合作建成。

“日有憙”连弧纹镜

妆奁器。镜属大型,银白色,略有锈蚀。镜面微弧,镜背边缘宽平。半球形钮,饼状连珠纹圆钮座。内区花纹为连弧纹,外区为铭文带。铭文字体方正,隶书:“日有憙,月有富,乐毋有事,宜酒食,居而必安,毋忧患,竽瑟侍,心自憙,乐已□□,固常□。”此类镜与西汉晚期常见的日光镜、昭明镜形制相似,只是铭文内容有所不同。铭文反映了汉代人追求享乐生活的愿望。

北京市海淀区博物馆于2003年5月正式成立,隶属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是一座新建的地志性综合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博物馆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它以保护各类历史文物,弘扬本地区历史文化,加强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致力于保护本地区出土和收集的文物,同时开展文物的科学保护和学术研究工作,并通过举办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等方式,向国内外公众展示与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与辉煌文化,介绍海淀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

青花百鸟朝凤图大罐

唇口,短颈,丰肩,弧腹,平底无釉。颈部饰缠枝花卉纹,肩部饰以锦地纹,并有四海棠式开光,内绘牡丹花卉纹,腹部绘百鸟朝凤图,并间饰以山石及多种奇花异草,近足部饰仰莲瓣纹一周。在肩、腹、胫三层纹饰之间留出两条空白带,使主题纹饰更醒目。器型高大,胎白质坚,画面生动清晰,但略显繁缛,具有明万历时期的典型特征。

中国海关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为古典园林式建筑,整个建筑的外立面采用同样疏密度竖向纹理,北立面西侧顶部斜面采用与下部立面相同的开窗方式。2014年3月,中国海关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

“津海新关”匾

咸丰十一年(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津海关。为了区别于原有的工关、户关、钞关,津海关改称为“新关”或“洋关”。光绪十四年,津海关扩建办公楼竣工,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题写了“津海新关”,制作成办公楼的匾额。

九江关青花瓷碗

九江钞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系清代户部税关之一。乾隆四年(1739年),朝廷派内务府员外郎任景德镇督陶官,监督九江关税务和景德镇窑务。此为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碗,绘有乾隆年间九江关场景。

门头沟区博物馆是北京第一个区县级地志性综合博物馆,1982年9月筹建,1984年9月正式开放接待观众。2004年5月由原馆址唐代古刹西峰寺下院迁至门头沟区门头沟路8号,新馆建筑面积10120平方米,占地面积8亩。

辽三彩菩萨像,高32厘米,菩萨显得质朴、端庄、贤淑,略带几分矜持。他是近六十年来,中国已发现的数以万计的唐、宋、辽三彩陶塑中极为罕见的一尊菩萨造像。三彩菩萨像,胎质较坚硬,洁白细腻,釉色明亮光润,整个造型比例匀称,人物形象生动,线条流畅,是辽三彩中的珍品。辽三彩菩萨像的出土,为辽三彩的种类增添了新的类型,也为研究辽代陶瓷烧造发展史及三彩烧造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物资料。

北京古代钱币展览馆

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坐落在有五百年之久的德胜门箭楼下,南临玉带似的二环路,北倚风景秀丽的护城河,其前身是德胜门箭楼文物保管所。德胜门箭楼,是明清北京内城保存两座箭楼之一。古代钱币展览馆分为三个展室:东西两厅展出的是中国钱币通史、自商周直至民国。中厅为中国钱庄史实展,以文字、图片、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钱庄起源、发展和衰落的全貌。在展览的同时,还为钱币爱好者开设了钱币商店。

中国钱币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交民巷17号院。总占地面积为180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100平方米。馆内建筑布局如一个“方孔圆钱”,内设中央厅和4个展览厅。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国家级钱币专业博物馆。

“一刀平五千”铜钱(俗称“金错刀”),重量36.3克,长75.2毫米,宽29.1毫米。

中国农业博物馆

全国农业展览馆和中国农业博物馆是两块牌子、一个机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直属事业单位。全国农业展览馆是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兴建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其地理位置、规模、布局和风格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1959年9月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中国农业博物馆是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基础上筹建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1986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2012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钦定授时通考

乾隆二年(1737年)高宗敕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40余人纂修《钦定授时通考》,此为清朝第一部大型官修综合性农书。

怀柔区博物馆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自2009年3月18日开馆至今一直实行免费开放。

现博物馆位于府前街9号院12号楼,建筑面积1938.72平方米,展陈面积1500平方米。

延庆博物馆

延庆博物馆是北京市延庆区唯一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属中国区县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延庆城区主干道繁华街区(妫水北街24号),其前身为延庆区文物管理所展陈库房。

本铜镜所展示内容为“唐王游月宫”的故事。可以推测出,镜中高冠礼予之人便是唐玄宗,宝座之上者则是嫦娥。

中国紫檀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23号,京通高速路高碑店北侧,为仿明清建筑,占地2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9569平方米,隶属于香港富华国际集团。中国紫檀博物馆是中国首家规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陈列展示紫檀艺术,鉴赏中国传统古典家具的专题类民办博物馆。

好了,这期北京的博物馆,大体先介绍到这里,北京作为博物馆之城,大小博物馆200余家,真是逛一年都逛不完呢。最后,放一张通州博物馆的门票。

通州博物馆

1992年建馆,馆址位于通州区中心,新华大街南侧。该馆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二进四合套院,典型的北京建筑风格,颇具地方特色。

镇馆之宝

“密符扇”的全称是“军粮经纪密符扇”,是朝廷授予漕运军粮经纪人员的职级工作凭证,素有“认扇不认人”之说。“密符扇”上的密符是记录军粮经纪人身份的“密码”,这种密符从明代开始就在运河漕运中使用。密符由最早担任军粮经纪的人按照自家的想法或是浑名、绰号创制。这些密符外人看不懂,但根据军粮经纪人在盛放粮食的器具上标的密符,再查看密符扇的记录,就可以知道是哪个军粮经纪人验的粮。密符扇,堪称明清时期运河漕运管理的见证物。

THE END
1.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是国内正式出版物的法定交存馆,国务院指定的学位论文收藏馆,联合国资料的托存图书馆,是全世界中文文献收藏最多的图书馆,也是国内最大的外文文献收藏馆。截至2023年底,馆藏文献总量超过4423万册件,数字资源存储总量2756.77 TB。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 https://www.mct.gov.cn/preview/gywhb/jgsz/zsdw_jgsz/202311/t20231116_949743.htm
2.按藏书数量排名的中国八大图书馆及其镇馆之宝第一名,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图书馆原址以西的西郊紫竹院北侧,馆藏书籍1059.8万册,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在世界国家图书馆中位居第三位。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善本收藏地,《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是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也是其“镇馆之宝”。其中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72752189_1072752189.html
3.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是()。A.中国国家图书馆B.上海图书馆C试题来源: 解析 A 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占地面积7.24公顷,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目前共分为总馆南馆、总馆北馆和古籍馆,馆藏书籍达到3119万册,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在世界国家图书馆中位居第三位。反馈 收藏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805405313563651778&fr=search
4.古籍館中國最大的古籍圖書館内容创作优秀新媒体导航古籍館-中國最大的古籍圖書館 收藏 评论 官网 报告失效 官网:www.gujiguan.com 别名:古籍館-中國最大的古籍圖書館 特性: 分类: 内容创作 热度:24709 更新:2024-10-25 04:00:02 详细介绍 收藏 评论 官网 报告失效标签: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123.meibp.https://123.meibp.com/9734.html
5.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基本古籍库自2005年正式面市以来,经过八次更新升级,以其宏伟的规模、精粹的内容、实用的设计和优质的服务,受到国内外学术文化界的热烈欢迎。截至目前,全球已有238家机构客户,多为一流大学、著名图书馆和重要学术机关,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德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美国哈https://libnew.dzu.edu.cn/info/1046/4065.htm
6.75个地标见证共和国成长的脚步国家图书馆(1987)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也是亚洲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409/30/WS66fa8990a310b59111d9c65b.html
7.古籍馆提示:个人会员读者,使用完成后,务必点击退出按钮,以免影响第二天的正常使用! × 登录 / 注册高級檢索 智能: 包含字段檢索和全文檢索,簡繁體、異體、避諱自動轉換匹配。 字段和全文: 單獨字段包含題名、著者、版本、出版年、出版者、備註等信息。全文,檢索書中的文字。 模糊和精確: 模糊檢索,根據關鍵字https://www.gujiguan.com/
8.文汇学人早在1985年,前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馆长钱存训先生率先提出,希望能将在美国的中国古籍善本编成联合目录,俾使海外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专家都能充分利用各东亚馆所藏历史文献资料,这个倡议得到了不少有识之士的赞同。汤一介先生也曾在《应注意对流失在国外的我国古籍进行调查了解》一文中呼吁:“……把一些重要的我国流失于https://www.whb.cn/zhuzhan/xueren/20180713/203762.html
9.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遗产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经费的支持下,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正式启动,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资深修复师朱振彬担任首席专家。经过8年多的努力,项目涉及的破损古籍全部修复完成,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多达300多册重度残损的古籍需要修复,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我曾主持清华大学图书馆藏“焚余书”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0610101553.html
10.侵华日僧曾掠走大批中国古籍幸运大规模回流佛教频道配合满铁在中国各地不断掠夺汉籍,用于充实馆藏。”大连图书馆负责主持古籍部工作的薛莲老师告诉记者,以地方县志为例,满铁图书馆中便收藏着1000多个县志,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县,“解放后,这批汉籍大多都没来得及运走,全留在了大连。”正因如此,大连图书馆的古籍馆藏之珍贵、丰富,才得以在全国同类图书馆中一直处于https://fo.ifeng.com/news/detail_2012_06/25/15536490_0.shtml
11.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图书馆是哪个–莘羽人文与历史网标题: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图书馆是哪个?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传承,这其中就包括了许多著名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不仅见证了中国的文明发展,也为我们了解中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哪个图书馆是最大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最大”。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图书馆的藏https://www.xuyhaky.cn/2024/03/27/%E4%B8%AD%E5%9B%BD%E5%8E%86%E5%8F%B2%E4%B8%8A%E6%9C%80%E5%A4%A7%E7%9A%84%E5%9B%BE%E4%B9%A6%E9%A6%86%E6%98%AF%E5%93%AA%E4%B8%AA/
12.带您逛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北平图书馆旧址,是北京近代第一座大规模图书馆的建筑遗存,这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主楼——文津楼。 在所有我见到的图书馆中,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分馆优美的外部环境给我印象最深,它的宁静氛围是许多图书馆无法比拟的。国家图书馆分馆其建筑气势恢弘,古色古香,经历了70余年的风风雨雨,且在我国图书事业发展史上占有https://www.meipian.cn/2yerc0x2
13.探秘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两岸媒体人点赞和顺和顺图书馆内藏有滇籍名士张天放先生题的字:“和顺图书馆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还有民国元老、腾冲人李根源保留下来的明清和民国书法家的字画作品。难得的是和顺的地方文献在图书馆内保存完好,特别是进士寸开泰写的《八十一株梅花馆诗文稿》,为馆内珍品。走在古籍之间,你仿佛穿越了时光,被这份厚重而磅礴的文化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9/07/032746612.shtml
14.北大图书馆,走过一又四分之一个世纪中国书史展 图书馆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古籍版本学知识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室 北京大学文创产品劝读藏书印 寒来暑往 作为亚洲第一大高校图书馆 北大图书馆坚持文化育人 滋养着独立自由的思想 这里有宏大丰富、学科齐全 珍品茶萃的馆藏 购进最新马克思主义文献 https://www.pkuef.org/info/1020/5216.htm
15.中国基本古籍库古籍其收录范围涵盖全部中国历史与文化,是最大的历代典籍总汇。 访问方式: 该资源在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址)A座一层历史文献阅览室、北京城市图书馆古籍文献馆历史文献阅览使用。 访问时需要下载客户端软件并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访问方式 馆内访问https://www.clcn.net.cn/resources/default/detail?id=21
16.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古籍珍本丛刊·浙江图书馆卷收录浙江图书馆收藏的珍贵古籍400种左右,其中大部分古籍为浙江图书馆收藏的明清稿本与钞本。其收录原则仍符合中国古籍珍本丛刊的收录原则,收录浙江图书馆珍藏的孤本或收藏单位为3家之内的珍本。第一辑收录经史子集丛各部的稿本与钞本100种,其中马浮跋的《四书遇》稿本,傅以礼的《明史续编http://www.nlcpress.com/ProductView.aspx?Id=11278
17.北京必打卡之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前身是创建于1909年的清朝京师图书馆,最初的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现今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在1987年以前是国家图书馆的主馆,其建筑年代可追溯至1931年,当时称“国立北平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建筑风格,为中国传统宫殿式结构,其周围环境也用传统的石碑、华表、石狮、雕花望柱石等古物装饰。家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966701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8.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布《中华古籍资源库》可免登录浏览,包含10万部(件来自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公众号的消息:“中华古籍资源库” 10万部(件)古籍免登录浏览。@Appinnhttps://www.appinn.com/zhonghuagujiziyuanku/
19.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是广西最大的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一级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西分中心,自治区文明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广西民族大学图书情报与http://www.gxlib.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