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扎实推进古籍保护工作发展,提升古籍保护从业人员素质能力,应图书馆、博物馆等公藏单位、协会会员和会员单位及广大民间古籍收藏者要求,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古籍修复技艺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联合承办的“金石拓片舆图等单张纸质文献鉴定与修复培训班”,拟于2024年8月21日至27日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培训班共7天(含报到、离会),收取培训费6000元/人,计划招生35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地点:国家图书馆(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二、招生对象

(一)文物保护部门、博物馆、图书馆及各类艺术馆的古籍保护工作者;

(二)从事古籍收藏、鉴定并有一定基础的民间藏书者;

(三)民间藏书单位从事藏书管理者;

(四)从事或有志于古籍修复事业者。

培训班实行小班授课,35人为限。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针对单张纸质文献的鉴定与修复以及折叠存放方式,包括金石拓片与法帖鉴定、舆图鉴定、拓片修复原则与标准、拓片修复(修补、压平、镶衬、折叠、置放)、单张纸质文献数字化以及现场教学等内容。

本次培训在课程结束后设置考核环节,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四、师资介绍

(一)李致忠: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长期从事古籍整理、版本考订、目录编制、书史研究和业务管理工作。曾任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业务处处长、发展研究院院长、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主持“中华再造善本”编纂。出版有《中国古代书籍史》、《中国古代书籍史话》《古书版本鉴定》《典籍志》《古代版印通论》《肩朴集》《宋版书叙录》《古籍版本知识500问》《三目类序释评》等专著,论文多篇,在海内外本领域有重要影响。

(二)陈红彦: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四个一批暨文化名家人才、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化与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三)杜伟生: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74年进入国家图书馆从事古籍修复工作。1996年研制的纸浆补书机于1998年2月获文化部科技进步四等奖。2001年,执笔《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的制定,2008年作为国家标准发布。从事古籍修复近50年。对中国古籍修复技术、字画的装裱技术以及欧洲精平装古籍的修复技术都非常熟悉。经手修复的古籍,有敦煌遗书数百件及宋《文苑英华》、明《永乐大典》以及其他善本古籍数百种。专著一部,专业论文30余篇。

(五)拓晓堂:1982年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本科毕业,1987年西北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硕士毕业。1987-1993年就职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善本组、舆图组组长。1993年任国家图书馆善本采编副研究员。1993年入中国嘉德,主持善本部拍卖业务20余年,曾任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古籍部总经理。著有《中国近代外交内幕》《槐市书话》《嘉德亲历》《华北抗战》《中华旧俗》《旧中国掠影》《常熟翁氏藏书图录》《祁阳陈澄中旧藏善本古籍图录》《古书之媒》(合著)等。

(六)刘建明: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2016年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七)张云涛:北京联合大学民族宗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银龄达人、京津冀银发榜样传拓达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学术委员。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协(第十一届)文史参事、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监事长。1984年开始从事石碑石刻资料的拓片、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著有“碑记三部曲”《北京戒台寺石刻》《潭柘寺碑记》《碑记石刻中的北京永定河文化史》等多部著作。曾作为特邀学者、民俗专家在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门头沟融媒等平台,以石碑、石刻、拓片为线索讲述北京历史文化节目100余集。

(八)卢芳玉: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理事,“二王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主要从事金石拓本的编目、整理和研究工作,编辑整理金石目录多种,标点和整理金石学著作多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业书籍多部,参与多个教育部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年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碑帖编目与鉴定培训班、国家图书馆与北京联合大学合办大专班等授课。

(九)白鸿叶: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舆图组组长。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地图史杂志(Imagomundi)中国代表。主要从事古地图和样式雷图档研究。出版《康熙朝<皇舆全览图>》《大国工匠样式雷》等专著。

(十)赵大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研究馆员,经典文化推广组、外文善本组(兼)组长。中国档案保护协会档案保护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为古籍数字化、古代中外关系等方向。出版《古籍数字化标准数据采集》等专著。

五、课程安排

日期

授课内容

授课教师

8月21日全天

报到

协会

8月22日上午

开班仪式

漫谈永乐大典

李致忠

8月22日下午

拓片修复原则与实践

杜伟生

8月23日上午

金石拓片与法帖鉴定

卢芳玉

8月23日下午

传拓——历史的复印机,文明的密码

张云涛

8月24日上午

拓片的装潢与置放

冀亚平

8月24日下午

拓片修补、压平

刘建明

8月25日上午

拓片镶衬、折叠

8月25日下午

现场教学

五塔寺

8月26日上午

古旧地图鉴定

白鸿叶

8月26日下午

特型文献数字化实践——以古旧舆图与拓片为例

赵大莹

8月27日上午

拓片与舆图市场漫谈

拓晓堂

8月27日下午

中国古籍装具

陈红彦

结业仪式

六、培训费用

参考《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和国家发改委《关于治理规范社会团体收费的通知》确定(见备忘录),本次培训班收取培训费用6000元/人(含修复材料费用;交通、食宿自理)。培训费发票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开具。

协会会员单位、往届学员学费享受九折优惠。

(一)拟报名人员请于2024年8月10日前将报名表邮件至2671918927@qq.com;

THE END
1.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中华古籍资源库”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设的综合性古籍特藏数字资源发布共享平台,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该平台遵循边建设、边服务原则,目前在线发布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馆外和海外征集资源http://read.nlc.cn/thematDataSearch/toGujiIndex
2.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游玩攻略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筹建于1909年9月9日的京师图书馆,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北京图书馆。 这么有历史感的地方,走进院子就觉得与众不同, 坐标:文津街7号(北海公园南门西侧) 6+ 还不曾去过倒悬山! 4分 满意 这里有世界上最早的用经纬线绘制的全国地图,1718年绘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1/1676895.html
3.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掌故丛书金石碑拓善本掌故/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掌故丛书 单品 编者:陈红彦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2017-1-1 (少于10人评价) 陈红彦主编的《金石碑拓善本掌故(1)》以通俗浅近和流畅文字,解读国家图书馆珍藏古籍善本文献,以及流传过程与其中的精彩文化故事,直接拍摄原书书影,图片清晰,图 https://book.douban.com/series/39987
4.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国学网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保护1.库房和典藏制度 图书馆古籍保护的方式,针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可能的人为破坏,体现在环境、建筑、设施、用具、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国家图书馆1931年建成文津街馆舍后,珍贵古籍放在地库储 藏,但无空气自动调节装置,温湿度不能很好控制。普通古籍放置在柏林寺,保存环境很不理想。1987年新馆落成http://www.guoxue.com/gjzl/gj395/gj395_02.htm
5.带您逛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海之滨的文津街七号,其前身是国立北平图书馆,即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舍主楼建成于1931年,是当时条件较优越、国内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并因其在我国近现代图书馆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而享有盛誉,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www.meipian.cn/2yerc0x2
6.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电话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北京生活休闲娱乐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查看全市分店 信息更新时间: 2024年12月02日 地址:西城区文津街7号查看地图 电话:010-88003091 分类:休闲娱乐 详细信息 邮编:暂无 附近公交站:北海府右街西安门 附近公交车:101路103路109路124路128路夜13路 https://beijing.8684.com/c_1399915
7.GB/T30227起草单位: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 起草人:陈红彦;周崇润;张志清;刘家真;晁健;徐晓军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3.10 3.11 3.12 3.13 3.14 4建筑要求 4.1古籍书库建筑的设计和选址应符合jGj 38的有关规定。 https://www.nssi.org.cn/nssi/front/84570776.html
8.国家图书馆引入社会力量加强古籍保护6月17日,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在修复画谱。 6月17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国家图书馆合作签约暨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启动仪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行。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初期启动资金1000万元,用于国家图书馆中华珍贵古籍修复和专业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项目,其中将重点修复《永乐大典》“湖”字册等国家珍贵典https://m.gmw.cn/2021-06/18/content_1302365530.htm
9.北京必打卡之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前身是创建于1909年的清朝京师图书馆,最初的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现今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在1987年以前是国家图书馆的主馆,其建筑年代可追溯至1931年,当时称“国立北平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建筑风格,为中国传统宫殿式结构,其周围环境也用传统的石碑、华表、石狮、雕花望柱石等古物装饰。家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966701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0.全国携手联动,共享古籍资源——国家图书馆联合十四家单位在线发布9月28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天津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图书馆、洛阳市图书馆、苏州图书馆、镇江市图书馆、泰州市图书馆、苏州市吴江区图书馆等14家单位联合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https://kfda.qfnu.edu.cn/info/1160/1662.htm
11.国家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57161 出版年:2015 作者:本书编委会编 学科:综合性图书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馆内阅览 收藏单位 馆藏地 在架状态 索书号 自然科学史所 工具书区 在架上 91.5/349-1/1:10 自然科学史所 工具书区 在架上 91.5/349-1/1:12 自然科学史所 工具书区 在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3ff753abf04a19253825454a6102dbe4
12.《吉光片羽——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选粹》(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吉光片羽——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选粹》,作者: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最新《吉光片羽——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选粹》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吉光片羽——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95002.html
13.古籍着录规则古籍着录规则 - 中国国家图书馆.pdf,丛编 ICS 01.075 A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92.7—2008 代替GB/T 3792.7-1987 古籍著录规则 Bibliographical description for ancient Chinese books (ISBD(A)),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for old mon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709/12145149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