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底,当当发布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当当第三季营收23.719亿元(约3.7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净亏损为2810万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2450万元。这意味着当当已连续亏损了3个季度,前三个季度一共亏损1.09亿元。
或许*值得当当骄傲的是,当当依然是中国*的图书网络零售商,甚至有消息显示当当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图书零售商。同时,当当仍在积极开发图书消费者在其他领域的消费能力,如母婴、服装、家居家纺等品类,但在这些领域里,当当将面临众多好手的挑战。
被伏击的狮子
但在故事的开始,当当却是完全不同的模样。
当当成立第五年,亚马逊对其估值1.5亿美元,并承诺在收购70%的股权之后,当当品牌和管理团队将保持不变,该方案被婉拒;第六年,图书销量超过中国图书销量*的单体书店;第十年,当当成为中国*的网上书店,年销售图书超过100亿元。
这是因为图书在产品规格上的标准化程度极高,重量又较轻,所以是公认的物流难度*的产品;其次,图书只不过是一种信息载体,用户最容易通过网络准确的感受产品的质量,并做出购买决策。所以,对于原始B2C电商而言,网上书店是*突破点。
2009年和2010年,正处于上市关键期的当当却已展现出衰落迹象。这两年当当收入增长分别为90.3%、56.5%,而凡客收入增长分别为152.5%、303.7%,与此同时,根据京东官方数据显示,京东两年增长率分别为203%、155%。
转型失败
而在当当上市后,李国庆和他旗下的当当开始着手转型。
当时的背景主要有两点:
在上市前,当当就曾爆出“百货发展计划”,称要在未来两三年内,百货销售额将最终占到总营收的一半以上,并逐步形成以化妆品、家居、母婴等为主的核心品类,而且每个品类都要在给消费者带来低价的同时实现自身盈利,同时保持市场份额的快速扩张。
根据资料显示,2011年时当当除提供59万种图书商品外,还提供50万种美妆、家居、母婴等百货自营商品和41万种电子、服装、鞋包等百货联营商品。李国庆当时表示:百货才是当当未来的战略,即使拿当当图书赚的钱贴百货也要持续搞百货。
但在这些新领域,当当受到了更加剧烈的挑战,这也让当当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去年,当当的排名依然为第八,但市场份额又下跌了0.1%。
但要约价格却遭到了部分中小股东的反对,称要约价格过低。当当网于201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6美元。而每股7.8美元的私有化要约价格,比发行价的一半还低。有投资者甚至在网上发表了《给当当董事会的公开信》,详细地指出了要约价格的不合理性。
数字阅读新布局
2015年,当当开始更多挖掘图书背后的金矿。
事实上,当当在主营业务上的优势保持得相当稳固。2014年当当卖出3.3亿册图书,这个数字几乎是后面几家竞争对手的总和。在不断膨胀的中国图书发行市场,当当仍占有*优势。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当当这两年又进入数字业务,2014年当当的读书app用户数暴涨三倍,人均阅读时长为40分钟。
而在今年年初当当举办的出版供应商大会上当当宣布将通过孵化投资100个小微工作室,为旗下各数字阅读产品线输送丰富内容。
李国庆在数字出版年会上透露,2013年数字书销售下载量已占到当当网全部书籍销售的10%,2014年这一比例已扩大到20%,他预计未来五年有望超过纸质书销量。
当当数字阅读负责人则表示,2015年是当当数字阅读业务的开局之年,将以互联网思维加速改造出版行业,通过产品和平台两方面的布局,构筑新的行业生态圈。
据介绍,2015年当当将加快纸书电子化,计划TOP3000畅销书纸电重合度达到85%,重点布局适合移动互联网用户消费的品类,增加杂志、期刊、动漫等内容的数量。
三个重点
一、图书大数据
根据当当网发布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90后”用户占到当当网总用户的1/3以上,比例高于行业平均数据。当当网预计,未来年轻人群将占据更大比例,而碎片化阅读、个性化阅读、轻阅读是年轻人群的主要需求。
而当当拥有16年的阅读数据,在当当方面看来这是自己*的优势,可以为内容生产、精准推广和用户社交提供土壤和指引。据当当网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当当网纸书累积数据量达到5亿条,覆盖全国近2亿人群,此外读书APP每日产生2500万条数据。
二、教育领域
三、原创领域
目前传统出版模式对数字内容的发展仍存在较多束缚,当当网计划推出自出版平台,重点孵化与投资100家数字内容工作室,为旗下各数字阅读产品线输送丰富内容。而针对目前数字内容加工效率低、成本高、格式混乱等问题,当当网将开发内容众包加工平台,为合作方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统一格式标准,提升加工效率,增加内容覆盖率。
一位电商行业分析师对腾讯科技表示:“当当的核心优势图书品类中仍然有非常忠实的用户群体,尽管当当短期内无法成为阿里、京东那样的超级巨头,但当当还有非常好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