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当当宣布和1号店“搭伙”入驻,已有月余,至今,1号店仍没在首页给出“图书”入口。同时,之前的“盟友”国美、乐淘等已从当当上消失。
经过9个季度的亏损后,当当在2013年第四季度重新盈利。然而此时,当当却愈加纠结,一方面不甘沦为“网络图书连锁店”,积极拓展品类,拉其他垂直电商来当当平台上共享流量。另一方面,又想以优势品类示好结盟,走全网策略,将图书主动入驻天猫等平台,反而把主站流量分散了出去。今年2月,当当的alexa全球排名一度下滑至4000名开外。
向左,电商平台;向右,网络图书连锁店。处于中间的是一个矛盾的当当。
入驻1号店“实惠”有限
近年来,当当对这种与其他电商互相入驻的方式,展现了极大的热情。除了最近的1号店,和当当有过类似品类入驻合作的还有天猫、酒仙网、乐淘网、乐蜂网等。
在热闹的入驻仪式上,当当、1号店称“要强强联合”。但具体到合作方式,新京报记者却发现在1号店平台,当当相比其他图书出版商并没有享受到特殊优待。
在1号店首页的所有商品分类中,至今仍未出现带有“图书”或“当当”字样的入口。这意味着除非用户主动搜索书名,否则是无法被引导购买当当图书的。
新京报记者在1号店任意搜索了几本不同类别的图书,显示的结果中,排在第一的均不是当当。很多时候,当当甚至排在供货商的最后一位。
就是说,当当在入驻1号店后,既没有获得首页图书入口、又不占据搜索优势。得到的“实惠”实在有限。
国美、乐淘从当当“下架”
过去入驻的电商伙伴们,如今与当当合作进展如何呢?
新京报记者发现,现在在当当已无法找到由国美供货的任何大家电产品,国美大家电已从当当“下架”。
与之类似的还有乐淘。
2012年3月,家电连锁巨头国美正式进驻当当。双方合作的“电器城”出现在当当商品分类的最后一栏里。成为当时电商行业“抱团取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盟友从“独家合作”变为“供货商”
在2013年,当当发力扩充品类,开放平台提速,这使其与供货商的关系产生了一些改变。
和国美的合作相类似,在2012年6月初,酒仙网进驻当当,约定“独家运营酒类频道”。然而目前,当当的酒水频道供货商旗舰店已有酒仙网、酒美网、购酒网、1919、俺买酒等多家。
一位接近酒仙网的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当当、酒仙网在2012年首次签约时定下的战略是深度合作,即由酒仙网独家经营当当的白酒品类,同时并存的只有一些小的红酒、洋酒经销商。“但是到了2013年,两家续签合同的时候,由于当当平台政策改变,更加倾向于拓展品类,酒仙网就变成了供货商之一。”
延伸阅读
流量下滑,当当平台吸引力降低
一位当当长期用户小敏告诉新京报记者,她从大学时期就在当当上面买书,5、6年了。“现在要买书,第一个想起的还是当当。”小敏说。不过她也表示,除了图书好像没在当当买过其他东西。
矛盾怎么解决,当当还没有想好。此外,当当的平台流量正在趋向下滑,这意味着它对于入驻方的吸引力也会相应下降。
乐淘网内部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第三方平台的流量主要是在天猫,然后是京东,当当的占比非常小。”
接近酒仙网的知情人士也表示,酒仙网目前在官网、各大平台的铺货是按照六四分,“当当不像平台,太像垂直电商了,量很小,销售额排在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国美在线等几家的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