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期书目,收书共计种,约亿字)
“中华经典古籍库”收录中华书局出版的整理本古籍图书,涵盖经史子集各部。数据库以
传统四部分类法为纲,以下简介以中华书局整理本古籍的出版系列为目。
二十五史系列
“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就是通常所说的“二十五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
《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
《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
《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
《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清史稿》
通鉴编年系列
通鉴源于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取宋神宗“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之意,
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
本系列包括《资治通鉴》在内的五部通鉴体书籍及后世编年体史书,参照各家底本及所
引著述、笔记、墓志等材料加以点校考证,内容翔实可信,使用方便,是目前通鉴类书籍较
为完善的版本。
《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明通鉴》《汉纪》
《后汉纪》《纲鉴易知录》《东华录》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续编两朝纲目备要》
纪事本末系列
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主体,把大量史料加以剪裁整理,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
始末的史书体裁。它克服了编年体记事分散和纪传体记事重复的缺点,在编年、纪传、政书
三体之外又创立了一种史书新体裁,从而为史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纪事本末体”,始创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其后有明朝陈邦瞻的《宋史纪事
本末》、清朝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等。本
系列多书互校,择善而从,较为完善。
《宋史纪事本末》《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
《元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三藩纪事本末》
《绎史》
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
中国古代的地志,除了地区性的方志以外,还有一种记述全国性疆域的地理志,称为总
志。总志记载全国的疆域政区的建制沿革,以及山岳形胜、河流沟渠、风俗物产、往古遗迹、
版本为底本标点整理,参照多种版本与历代正史、地理志、区域性方志,细致校勘,是一次
全面的整理,成果极为完善。
《元和郡县图志》《方舆胜览》《读史方舆纪要》
新编诸子集成
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也产生了不少子书,其中不乏优
秀的作品。20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修订重印了建国前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这
套丛书汇集了清代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但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尚有不少
错误,因此中华书局决定编辑出版一套新编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收录先秦到唐五代的
子书,着重选收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的。个别不属于子部的书(如班固的《白
虎通义》),因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也以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