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智能电视最怕遇到的就是卡顿。画面突然顿住,开始转圈圈,让很多用户既气愤又无奈。其实智能电视的卡顿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梳理出几个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网络问题
1、网络不稳定,网速慢
无线网络断网、卡顿是网络连接中的高发问题。因为如果是宽带连接,只要帐号和硬件没出问题,那么网络波动的概率不大。而无线网容易受到距离、障碍物、路由器设置、路由器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信号接收能力没有有线强。另外,网速不够也会引发卡顿现象。如果经常出现卡顿现象,可以先用电视端的网络测试软件(如“当贝助手”、“沙发管家”、“一键测速”等等)测一下电视网速是不是符合要求,是不是稳定。
解决方法:
2、网络硬件问题
网络硬件包含无线网卡、有线网卡、网络插口、网线及插头、路由器(含无线路由器)等等。要明确的是,网络硬件性能不好、不稳定,驱动程序问题,网线和接口接触不良,路由器设置不当等等都会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转。而电视的无线接收功能一般比电脑和手机差,所以在同个地方,即使电脑和手机能正常使用WiFi上网,电视也不一定能正常上网。
二电视和盒子问题
1、电视硬件(CPU、GPU、RAM、ROM等硬件)配置较低
智能电视和手机、电脑一样,也是要看配置的。当CPU与GPU处理能力强、RAM的空闲大于系统最低剩余值、ROM中垃圾碎片文件少,这几点都达到时,智能电视的运行速度就越快。这里简单科普一下CPU、GPU、RAM、ROM,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转到“解决方法”:
CPU是中央处理器,负责硬件运行时整体运算和协调,评价CPU有三个标准,分别是CPU的架构、CPU的主频、核数。以小米电视L43M5-AX型号为例,其CPU配置为Cortex-A531.5GHz四核,这里的CPU架构是Cortex-A53,主频是1.5GHz,共有4个核可以同时工作。架构有CortexA5,A7,A9,A53,A72之类的区分,这里的数字越高,代表CPU速度越快;主频数字越大,速度越快,如1.5GHZ就比2.0GHZ要慢;核数越大,速度越快,一般的有双核、四核和8核。
有些厂商在宣传时混淆ROM和RAM的概念。RAM是运行内存,也称为随机存取内存,决定了智能电视可以同时运行多少应用程序(包括前台和后台)。ROM是只读内存,决定了硬件能存放多少视频、音乐等文件。如果RAM容量小,能同时开启的应用程序就越少,看高清视频也可能会卡顿。这是因为网络视频播放(特别是超清视频)要先缓存一些片段然后解码播出来,越高清缓存片段越大,消耗RAM也就是运行内存也会越大。如果加上电视其他配置低,会造成系统资源占用比例过高,缓存片段少,造成卡顿,甚至卡死、黑屏、自动重启、强行关闭等问题。
2、电视安装软件过多,特别是自启软件过多,没及时清理垃圾文件
3、硬件与软件不兼容
无论是电视还是盒子,安装的应用通常都是TV版的,如果安装了不属于TV版的应用,那么此软件可能会因为不兼容导致闪退或者无法打开。此外,低版本的电视系统和盒子系统对软件的兼容性可能不够。为了给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使用体验,厂商会对系统不断升级,提高软件的兼容性。
4、其他硬件问题
比如线路板之间的连接线问题、元器件问题等等。
三软件和服务器问题
如果视频软件出现bug、视频软件服务器质量差,那么客户端也可能卡顿甚至无法播放。此外,在观看视频高峰时段(如周末或晚上黄金时段),观看用户较多造成服务器拥挤、压力太大,不能同时响应每个用户的需求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