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社区志愿者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图书馆社区志愿者,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3333元启动资金+2名核心志愿者+20次/年的阅读活动+N颗为孩子奉献的心=1座快乐小陶子流动儿童图书馆

2010年,发现农村儿童阅读习惯欠缺、城市儿童被太多的教辅书淹没、儿童阅读推广只是一纸空文的北京妈妈安庆华,想为儿童读书做点事。正当她苦于不知道怎样启动项目时,一位朋友来向她要购书单,以便在每天上下班坐地铁时给小孩子读书,此想法给了她灵感。同年3月,“快乐小陶子流动儿童图书馆项目”启动;仅一个月,该项目便得到天下溪基金的支持;接着,随着阅读活动的开展,小陶子图书馆遍地开花,发展到108个站点;2012年,在成立后的第三个年头,小陶子图书馆与中华儿童慈善签约,终得“名正言顺”,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空间推广儿童阅读。

如果不方便召集志愿者们浩浩荡荡地组织阅读,也可以选择“单兵行动”的方式来推广阅读活动,变成一个人的流动儿童图书馆。个人申请成为志愿者后,带着项目组提供的装备,给偶遇的儿童读书。这样,无论你是在下班途中、散步的路上甚至旅行的路上,都可以给有需要的小朋友提供书本。

变阅读为“悦读”

“当我们在社区里开展读书活动的时候,读书变得有趣、时髦起来,孩子和家长更容易融合进来,慢慢地对阅读有了很多期待。”

小陶子图书馆的吉祥物是一只可爱的长颈鹿,据志愿者介绍,当初之所以选择长颈鹿是因为它是哺乳动物界最高的奔跑能手,对应读书可以让你站得高、跑得快的意义;长颈鹿虽有声带却不发声,因为它把发声读书给小朋友听的机会赠给了志愿者。这只时刻都在微笑着的长颈鹿在表达阅读的快乐,“快乐”二字也正是小陶子项目对自己的衡量指标。

为了实现快乐阅读,小陶子始终在坚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给孩子选择好书;提倡亲子共读。为了营造环境和氛围,读书活动是在鸟语花香的户外,是志愿者带领孩子们童一起阅读,而不是留孩子一个人在家里默默地翻阅;为了阅读好书,小陶子选择的是集知识与趣味于一身的优质绘本和玩具书,而不是压抑个性的教辅图书;为了促进亲子共读,小陶子开发了阅读存折,发起“我与妈妈一起读”等活动。另外,小陶子的特色站点——地铁读书,为搭乘地铁的小朋友读书,让原本枯燥无聊的车程变得欢愉。

正是这些坚持和微笑长颈鹿的相随,才真正让阅读变成了“悦读”。

小陶子的希望

最近安庆华在策划一个“陶在行知路”的支教包项目计划,免费提供图书给支教人员,由他们将儿童阅读推广带到广大乡村去。安庆华说做小陶子图书馆以来,她结识了太多的爱孩子爱阅读爱奉献的站点志愿者,每一天都她都被他们感动。所以她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这项事业。今年小陶子的目标是建立100个活跃的社区站点!而对于未来,小陶子希望:

当孩子们看到长颈鹿时,想到读书!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64

图书馆志愿者(LibraryVolunteer)是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为了知识信息的自由、平等、广泛有序传播而参与图书馆服务或活动进而奉献社会的个人和团体。欧美、加拿大、日本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开展很早,招募工作已经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服务内容和管理机制比较成熟。1994年12月5日中国志愿者协会成立,1996年福建省图书馆率先建立图书馆志愿者组织。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开展较晚,管理和服务上有很多不足,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不成熟。高校图书馆必须借鉴国内外志愿者管理的先进经验,开展志愿者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1高校图书馆引入志愿者的意义

1.1促进图书馆建设和发展

图书馆为满足读者需要,不断增加新的服务内容和形式,大部分图书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在开展专业性较强的活动和讲座时常力不从心;吸收各种专业、能力背景的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扩展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1.2搭建图书馆与读者双向沟通的桥梁

图书馆通过志愿者搜集读者意见,了解读者需求,扩展服务内容和范围,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认识和充分利用,提升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地位。

1.3在校风、学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志愿者在“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精神鼓舞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思想品德教育、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融入志愿者活动中。搭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桥梁,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1.4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利用专业和特长发挥作用;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参与图书馆知识培训,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成就感。

2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志愿者服务与管理制度不完善

2.2岗位设置单调重复

一般是基础服务工作,如馆内向导、日常管理(书刊上架、整理、维护阅览秩序等)居多。缺乏挑战和新内容,无吸引力,志愿者积极性容易降低。

2.3缺乏评价考核标准

2.4激励机制不健全

志愿者服务无偿,但各项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工作积极性减弱、连续性差,最终流失。

3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机制创新

3.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美国志愿者组织(VA)于1896年成立,广泛参与到社会福利、文化、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1973年美国颁布《志愿者服务法》,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相继颁布。中国台湾2001年1月20日颁布《志愿者服务法》。我国2006年12月5日颁布《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开始向志愿者办理志愿者手册,但全国性的志愿者服务立法没有颁布。要使志愿者工作发挥最大效果,必须在招聘、岗位责任制、考勤、奖惩等方面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依据。

3.2岗位设置多样化、专业化、特色化

3.3招募与培训

3.4定性定量的考核评估

3.5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中国志愿者精神。以无私奉献为主的精神鼓励成为我国志愿者激励的主要方式。为保持志愿服务的长期性和延续性,美国及西方志愿服务较发达的国家不仅注重精神上的鼓励,还认为有特殊形式的物质上的激励。

3.5.1精神奖励

在图书馆网页设立志愿者服务栏目,宣传志愿者活动。每年召开志愿者表彰大会,颁发证书,联合学生会、共青团委在学校网上公布表彰。

3.5.2权益激励法

在校团委、学生处、学院等支持下,将考评结果纳入招生就业、评优、评奖学金、入党等。第一,国内各高校为志愿者活动发展创造优良环境,建立激励机制。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将“义工”服务折合为思政课实践学分,将志愿者服务与学分挂钩;南京理工大学规定本科生每年必须干满20个小时义工,才能得到资助和奖学金。学校志愿者活动的制度创新为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提供制度保障。第二,从志愿者中推选优秀者到勤工助学岗位。第三,建立志愿者自习区和办公室;为志愿者提供图书馆范围的优惠,如免费使用学习共享空间、借阅证终生使用等。参与图书馆义务服务的教师,图书到馆后通知预留,优先借阅等。

3.5.3物质激励法

图书馆给予适当活动经费和物质支持:开展联谊活动,提供午餐、交通费、纪念章等奖品。

3.5.4成就激励法

志愿者利用自身特长,施展才能,参与图书馆服务,锻炼自己;志愿者在接受图书馆技能培训后,学到新知识,增长才干,为读者服务。

高校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有利于大学生发展完善自我,发挥个性化资源;加强志愿者管理和服务机制,有利于图书馆扩展服务内容、服务范围,促进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恩元.我国图书馆志愿者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11,(6):102-103.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流阅读场所。图书馆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开拓创新,充实图书馆工作的服务内涵。图书馆开展基于志愿服务的图书漂流业务可以提高图书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满足社会对文化信息的需求,促进图书馆社会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公共图书馆图书漂流业务的开展

笔者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图书漂流类文献,截至2015年共导出论文187篇,剔除图书简介等失效文献45篇,共检出142篇有关图书漂流的论文,展示了学者们从2001年起到目前的研究现状。文献显示从2007年起,图书漂流作为一项重要的阅读推广活动在学校与社区等公共场所开展起来,发挥了传递知识、传递文明、构造诚信社会的作用。公共图书馆是社会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推广者,是践行社会主流阅读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的阅读价值观)的主力军。公共图书馆图书漂流业务可以作为民间阅读的依附平台,发挥指导、调节、规范的作用(见图1)。

图1公共图书馆图书漂流志愿服务运行机制

2公共图书馆图书漂流业务的志愿服务机制

服务机制指服务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它包括系统内的规划和目标、策略和措施、激励与评估等因素与范畴。志愿服务机制指自愿、无偿、利他地工作与服务,从而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组织过程及运行程序。严谨、规范的志愿服务机制可以结合服务项目的特点,为项目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适宜的外部因素,推动项目按其内在的规律合理、规范、科学地发展。

2.1发展规划与目标

2.1.1范围。规划应明确图书漂流志愿服务的社会环境营造,服务机构设置,志愿者素质,志愿团队服务要求,服务技能培训、储备,服务水平的发展程度,年发漂图书数量预算等。

2.1.2目标。基于图书漂流及志愿者服务的公益性质,图书馆应确定“服务社会、提升品质”的工作目标,并主动出击、广泛宣传,寻求政府、媒体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开展打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以形成爱读书、好读书的学习氛围。

2.1.3环境。图书馆应规划图书漂流志愿服务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布局与运作,为具体业务的开展奠定内部与外部环境基础。国内传递要求加强图书馆之间的业务协作,制订统一的针对漂流图书的策略与步骤,各图书馆有义务对图书漂流提供具体指导及辅助。国际传递寻求图书馆组织之间的合作,为体现文明、追求知识的图书阅读形式提供良好的互助与协商助漂机制。

2.1.5条例。我国计划颁布《图书漂流志愿服务管理条例》等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加强保护志愿者在工作中的权益,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建设。条例针对志愿服务培训指导、评估管理、表彰方式、权益保障等进行逐条明示,对图书漂流空间、漂流驿站、漂流图书加工标准、程序等硬件与软件环境工作进行具体规范。

2.2策略与工作措施

2.2.1图书漂流志愿服务的机构设置。图书馆设置图书漂流志愿服务部门及图书馆志愿者协会,分别从业务与人员的角度对常规工作的运行进行管理,科学地设置馆员与志愿者岗位数量及岗位工作内容,并针对在馆内工作、在社会图书漂流驿站工作与在网络平台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岗位责任和任职资格的工作规范制度。

2.2.2志愿者及团队服务的管理与运作。①建立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和志愿者档案管理制度。②志愿者及其团队的招募、培训、管理、服务、评估环节要规范化、制度化。③区别对待临时志愿者与长期志愿者,为不同素质、条件、愿望的志愿者安排不同的工作内容。④为志愿者提供交通餐饮、医疗保险等保障,以免除志愿者服务的后顾之忧。⑤加强志愿者及其团队的日常管理,推动志愿服务的科学发展,以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

2.2.4图书漂流志愿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图书馆可以筹建图书漂流的志愿服务网站,开发图书漂流志愿服务管理系统,对业务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志愿服务网站的设计依据图书漂流业务的特点,既能对漂流图书进行全程追踪、显示,又能成为志愿者网络工作的平台与馆员业务管理的园地。图书漂流志愿服务管理系统是对漂流图书加工、管理、典藏,对志愿者服务、业务评估的图书馆综合业务管理场所,是图书馆内网建设的重要系统。

2.2.5完善回漂图书的管理工作。回漂图书社会性的特点使其成为图书馆重要的馆藏品种。读者参与出版图书的再创造,使图书拥有了史料与文物价值。读者书评可以反映出读者的阅读心理与阅读倾向,价值取向及审美品位。通过对回漂图书的研究,馆员可以掌握读者的阅读动态、阅读内容等,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文献资源建设等工作提供借鉴材料。回收漂流图书机制着重漂流书库建设,使在社会上传递着文明、知识的图书载体有了最终回归的家园。

2.3评价与激励制度

评价与激励制度能调动志愿者从事服务的积极性,使志愿者感受服务的光荣与成就感,能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促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

2.3.2进行服务评价。服务评价是对志愿服务的结果进行绩效评价。所谓绩效评价,不仅评价图书馆提供服务和开展活动质量与效果,还评价图书馆为开展这些服务和活动所配置资源的效率。其参照既定的评价指标,通过严谨的评价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志愿者的服务成果进行评价。馆员评价着重服务时长、出勤频率、业务素质、工作技能、工作结果等;读者评价着重服务态度、工作热情、协调能力等。评价结果的等级可具体结合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环境,工作的技能情况、效益与志愿者自身的素质、兴趣、能力等因素进行考量与裁定,服务评价结果计入志愿者服务档案。

2.3.3展开服务表彰。公共图书馆将表彰优秀志愿者活动制度化,在年度的志愿者活动日举行志愿者表彰大会,并为优秀志愿者颁发证书、奖状、纪念品,进行表彰。这些激励机制也间接促使志愿者服务的图书漂流项目得以快速、持续、有效地开展。

[1][ZK(#]王冬阳.对公共图书馆发展志愿服务的思考[J].公共图书馆,2012(1):48-49.

[2]鲍军生.基于志愿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图书漂流常态化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4):108-109.

[3]刘东亚.浅论阅读时代图书馆的书评工作[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2):118-119.

关键词:全民阅读图书馆读书氛围

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高度和广度。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对整个民族的文明传承和国家教育发展水平、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图书馆应该在为大学教学科研服务,满足本校师生的学习、科研要求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服务,逐步向社会公众开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推动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一、当前我国全民阅读现状分析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8至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的53.9%上升了1.0个百分点;报纸的阅读率为58.2%,比2011年下降了4.9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5.2%,比2011年的41.3%上升了3.9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的38.6%上升了1.7个百分点。综合各媒介,阅读率为76.3%,比2011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此外,0至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7.0%,比2011年的78.6%下降了1.6个百分点。阅读形式的增加也为阅读量的增长贡献了力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形式让阅读变得更加便捷。电子书阅读量增幅较为明显,人均阅读电子书2.35本,比2011年增长了0.93本。不过,74.4%的18至70周岁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比2011年的4.35本略有上升,说明传统的“读书”仍然得到推崇。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它也担负着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新浪网与《国际先驱导报》合作做过一次社会调查,大约80%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图书馆有义务向社会开放,可见公众对本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渴求和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的期盼。

高校图书馆的根本职能是为大学教学科研服务,满足本校师生的学习、科研需求。但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已经实践多年,许多高校图书馆每年坚持在寒暑假举办读书活动,向当地的中小学生开放。我国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公众开放也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丰富的实体馆藏,还有庞大的虚拟馆藏、音像资料以及各类专业的中外文数据库。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科研前沿信息以及发达的电子资源,为推动全民阅读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另外,高校图书馆还拥有素质较高、服务专业的馆员队伍和学术科研队伍,对图书馆馆藏质量、馆藏结构以及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对推动全民阅读更具有人力资源的专业优势。2012年3月,由110多家图书馆组成的首都图书馆联盟推出的1O项惠民举措中,提出“北大、清华等34所北京高校图书馆逐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公众开放已经开始。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发展模式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开放的过程,否则就会产生不必要矛盾。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可以立足服务本校的基本职能,本着就近原则和适度原则,向建设学习型社会、和谐社区拓展,在全民阅读活动中构建“专人负责、适度开放,依靠一支队伍,拓展两个空间,推动三个建设”的服务模式。

(一)“专人负责、适度开放”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是发展趋势也是社会责任。社会读者的阅读目的、阅读习惯等与校内读者不尽相同,他们的服务、管理,阅读活动的组织、协调等都有鲜明特点。因此在服务全民阅读活动中,需要对此进行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尽管这样可能会占用编制、经费等资源,但就图书馆社会功能的实现来说,“专人负责”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服务针对性和提升管理质量的必要举措。

(二)“一支队伍”

(三)“两个空间、三个建设”

所谓“两个空间”是指高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室)等实体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三个建设”是指建设和谐社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建设移动数字图书馆。

1.加强与社区图书馆(室)联合,建设和谐社区

和谐社会是无数和谐社区组成的,和谐社区离不开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全民阅读活动就是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抓手。另外,高校与所在城市要形成良性互动、为所在城市做出贡献,对周围社区的书香熏陶也是重要方面。如英国不少大学成为当地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有的甚至与当地居民融为一体。大学教育应该是养成教育、生活教育和实践教育,我们的高校尤其是高校图书馆,而不应用诸如大学城等建筑人为地与所在地割裂开来。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社区图书馆(室)合作,实现馆际互借、图书资源的流动,支持其建设和发展。高校图书馆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开展社区居民阅读活动,帮助社区读者养成运用图书馆的习惯,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建设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2.积极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建设学习型社会

高校图书馆应主动深入社会,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联合社会力量如公共图书馆、社区(乡镇)组织、家庭等,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活动。“请进来”是指在学校和本馆条件允许情况下,通过举办各种阅读推广活动,如“读书活动月”“暑期阅读比赛”“亲子阅读”“名家讲坛”等吸引社会读者,激发公众的阅读兴趣,提高公众的阅读能力。“走出去”是图书馆以读书服务队等形式走出高校进入社会,流动图书馆等实现图书馆空间的延伸,送书下乡等直接推动全民阅读、支持社会发展。通过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促进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实现“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3.开展移动阅读服务,建立“无所不在”的服务体系

移动阅读作为数字阅读、全面阅读的深化阅读形式,具备虚拟化、及时性、交互性、便携化、人性化等众多优势,社区图书馆在新的媒体技术条件下,构建移动图书馆平台,扩大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时空范围,享受图书馆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服务。建设移动数字图书馆就是要把图书馆的各类数据库延伸到各类移动终端设备,让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检索和查询文献信息,同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即时查看正文。

[1]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2012年全国国民阅读十大趋势[J].出版发行研究,2013(5):42-46.

[2]朱丹.全民阅读现状分析与引导途径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2):48-51,94.

[3]金雪梅.潜在读者与公共图书馆营销――从社会需求和全民阅读调查结果谈起[J].图书馆杂志,2008(11).

[4]陈喻.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研究.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1):99-101.

本文系2012年度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形势下社区公益图书馆建设》(编号WH1203)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冬日的暖阳斜斜地洒进图书馆里,八岁的小姑娘艾比跪在地上正拿着彩色画笔在画蝴蝶,朱蒂在给一个学生上英文课,吉姆和劳伦在忙着鼓捣给墨盒充墨的小设备――这样以后可以少买些墨盒了。几个来看书的人舒服地坐在沙发上,每人捧着一本书在看。屋里摆放着几个书架,是老人和志愿者们从家里搬来的,沙发和桌子是志愿者们找朋友要来的,放映室里的投影机是找朋友借来的,幕布是一块在市场上买回来的白布。

这个小小的图书馆是75岁的美国老人吉姆和妻子劳伦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一手建起来的。2006年,吉姆和妻子劳伦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定居。吉姆在退休之前曾多次来到中国做项目,他深深地喜欢上了中国。在他的影响下,劳伦也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通州租了一套两居室,并加入当地的英语角成为志愿者。通州英语角从西海子公园,搬到通州东部人才市场,再到西门麦当劳,两位老人也一次次跟着“转移战场”,无论刮风下雨从来没有迟到过。2008年,女儿朱蒂带着墨西哥养女小艾比也来到中国,和父母团聚。

开始时图书馆里的图书不多,老人在美国募集到的图书因为高昂的关税无法运回来。“我们现在只是个小土豆,会大起来的。”吉姆总是乐呵呵地对大家说。志愿者们在八通网上发了一个帖子,讲述了老人办图书馆的故事,号召大家为图书馆捐书。八通网友纷纷响应,每天都有人带书过来,有人专门来看望老人,有人希望成为这里的志愿者。圣诞节那天,他们举办了一个聚会感谢八通网友,劳伦和朱蒂为大家制作了最拿手的点心和胡萝卜蛋糕,网友们也为他们带来了近千本图书。

两位老人在中国开办图书馆的故事传到了美国,很多海外华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居住在美国洛杉矶的华侨过永鲁先生看到后,立刻联系了这家人,表示可以帮助他们免关税将书运到中国,并为他们联系了美国的一家民间“赠书中国计划组织”。另一位刚从美国回来,在北大图书馆工作并多次处理国外捐赠图书事宜的国先生也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与流浪汉的拥抱

在北京通州区西门麦当劳,有一个常年呆在这里的流浪汉。他又聋又哑,看上去很年轻,但没有人知道他的年龄,也没人知道他这些年是怎么活过来的。在麦当劳里,衣着光鲜的客人们总是带着或是厌恶或是怜悯的眼神小心翼翼地避开他,偶尔有人离他近些,他的眼神中便充满了惊恐与愤怒,嘴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好像受到了侵犯,随时准备反击似的。这是一个经常受到欺侮又无力反抗的人正常的反应。每天白天,流浪汉都推着一辆破自行车在街上捡破烂,晚上则到麦当劳取暖过夜。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在英语角当志愿者的吉姆和劳伦。

每次看到吉姆和妻子劳伦走进来时,他的眼神会立刻变得柔和起来。吉姆总是像往常一样和他打招呼,拍拍他的肩膀,指指外面再捂捂耳朵。他能看懂吉姆的意思,也总是点点头,开心地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也许这对外国老人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用行动对他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人了,只要老人在麦当劳里,他总是安静地呆着,一点都不暴躁。

过了不久,吉姆与他打招呼的方式变成了拥抱。这对于流浪汉来说显然是一个陌生的行为,但身体的接近并没有让他觉得惊恐不安,只是他不知道如何去拥抱吉姆,只是使劲地按按吉姆的胳膊。又过了一阵子,流浪汉提着自己简单的行李住进了吉姆和劳伦的家中,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为他取名艾尔克。

艾尔克没有上过学,也从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但他知道报恩,平时家里吃东西,他总是先拿给老人吃。一天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艾尔克已经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他们,茶几上整整齐齐放着四份麦当劳的早餐,大家恍然大悟,这是艾尔克用自己捡破烂挣来的钱为大家买的早点。朱蒂流着泪拥抱了艾尔克。看到大家都舍不得吃,艾尔克把汉堡包硬塞进每个人嘴里。

图书馆刚租下来时,到处破烂不堪,一片狼藉,全家人每天吃过早饭就过来收拾,小艾比也懂事地帮着擦桌子。因为地面上全是硬结了的水泥块,要刮很久才能刮干净一小块地方。艾尔克看到大家都在这里干活,也每天过来,他常常一连几个小时地蹲在地上,一点点铲去地上的水泥硬块。聪明的艾尔克看到图书馆没有窗帘,就从街上捡回来一个,洗得干干净净交到吉姆手里,一挂上大小正好。图书馆开张之后,艾尔克也常常过来,一进门总是先蹲在地上检查一下他刮过的地面,再抬头看看他捡来的窗帘,然后露出满意的微笑――自己能派上用场了。他的心中一定充满了自豪。

小艾比的故事

小艾比是朱蒂收养的第四个孩子。在医院做义工时,朱蒂认识了待产的小艾比的妈妈,因为无力抚养这个孩子,她希望朱蒂能收养小艾比。朱蒂有些犹豫,那时她已经四十多岁了,怕自己也没有这个能力。她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征求他们的意见。劳伦告诉女儿,既然你遇到了这个孩子,说明她属于我们这个家,我们会帮你照顾她的。于是,这个家庭又多了一个黑皮肤的孩子。

小艾比知道朱蒂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且他们一直跟她的生母有联系,每年她的生母都会来看望小艾比。但小艾比对这个家庭的亲情没有丝毫的改变,她知道妈妈钱不多,从不轻易嚷嚷着要这要那,偶尔去麦当劳买个冰激凌,也得请示,有时候不批,自己就尴尬地笑笑。小艾比还会给妈妈打工挣钱,比如给妈妈挠挠后背,要价是一分钱,妈妈常夸她是个好按摩师。

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社区对创建文明和谐新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社区,不能只简单地理解为让社区群众走进图书馆借阅文献资料信息,而更重要的是要为社区服务,让图书馆员走进社区、走进群众的生活,利用高校图书馆自身资源优势,创建文明和谐社区。

(一)帮助创建学习型社区,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为社区提供服务,不仅仅是让社区居民走进图书馆阅读、查询所需的资料,由于受条件、设施和所存文献资料范围的限制,高校图书馆实际上也不可能完会向社会开放,而是利用自身人力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使高校与社区形成共生存、共发展的互动关系。这样,社区经济发展了、和谐了、安全了,群众文化素养提高了,也能极大地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样,高校图书馆把其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精神资源推向社区,不但能普及现代科技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能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技能,使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居民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学习型社区的创建,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二)促进文明社区创建,构建和谐新社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使市容市貌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但是社区也常会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如聚众赌博、伪科学、封建迷信等,给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未成年人理想的确立形成很大影响,严重的可以使社会风气恶习化,甚至影响到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高校图书馆通过向社区开放,为社区服务,组织阅读、图片展览,开展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反封建迷信、崇尚科学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关系,形成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文明社会风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构建和谐新社区。

二、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社区应把握的主要内容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开放,服务社区,应着重利用人力知识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居民开展教育,服务前要对他们的知识需求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发展的愿望,从需求实际出发,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有利于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活动,使社区文明、和谐地健康发展。就当前形势应着重抓好以下服务内容的落实:

(一)提高生活技能教育服务。要想使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内容能够赢得居民的喜欢,吸引居民积极踊跃参加,必须使所服务的内容贴近居民的生活,能指导居民的生活实践。

1、开展家庭实用技能教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产品、家用电器等服务着家庭的每个生活环节,对这些电器产品的使用、保养、维护等知识也就进入了每个家庭,如微波炉、电磁炉以它的干净、方便特性吸引了很多人,几乎每户居民家中都在使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发生事故,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对于电器的使用、保养、维护常识应作为社区教育的经常性内容,可以开展知识讲座,也可以开展使用经验交流,解答群众疑难,尤其对老年人和接受、记忆能力弱的人要开展经常性的教育与“一对一”服务。

2、开展衣食住行科学常识教育。衣食住行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但这些都有科学性,如果计划不合理,打算不周到,花同样的钱达到的效果可谓相差巨大。因此,对衣食住行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就能极大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居民生活得更健康、更有品位。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自身便利的条件制作生活科学常识小册子,开展生活小常识讲座,制作板报宣传,让生活在社区的居民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科学生活的知识,把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传递给居民,使生活常识能指导他们的生活实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二)抓好社区家庭凝聚力的培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平面、立体媒体对家庭的影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在逐步减少,邻里互不相识,就连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在逐步减少,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图书馆不能只把自己当作高校文化的传播者,而应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延伸服务,通过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1、在社区开展读书评比和文体比赛活动。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自身优势,选择一定的课题范围,如如何消除“代沟”、如何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等问题进行探讨,让社区居民走进图书馆借书阅读,探讨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然后选择一定的机会进行交流评比,评选优秀予以奖励,激发居民参与热情。还可根据社区居民生活特点,联合高校体育专家,组织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锻炼体魄,陶冶情操,也增进社区家庭与家庭、家庭成员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和谐社区的发展。

3、组织志愿者开展送温暖活动。送温暖活动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走出去就是与学生会联手,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或者敬老院为老年人、生活不便的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孤寡老人谈心交流,培养其生活自信心和勇气,给他们生活的希望,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清扫社区卫生,维护社区公共设施,取得居民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任,看到社会未来发展的希望。请进来可以让社区少年儿童走进校区、走进图书馆,由大学生志愿者为他们讲解科技发展趋势,举办电脑知识讲座,介绍电脑的操作技能和网络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立志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使社区和高校互动,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共同发展。

内容主要分三部分:

一、整理活动资源,改进完善工作,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围绕新生开展招新、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和活动;

三、继承和利用上届积累资源,重点对品牌活动进行前期准备和初步开展,打好活动基础,逐步进行完善。

我们本学期将围绕三条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叉的主线开展工作和其他一系列活动,一方面搞好团队建设,使青志队能规范而扎实地发展;另一方面搞好活动,展示青志队的活力和志愿者的优秀品质。

第一部分

青志队历来没有把整理资源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做,有关经验、资源、工作方法等没有文字载体,因此保存和交流不便;另外团队凝聚力还较少地体现在队伍战斗力上,略有不足。鉴于此,我们将在下面三部分下力气:

一、我们在暑假期间建立了公共网盘(方便队内共享资源),并将在假期和以后活动中整理有关需要的资料,包括世博会志愿者有关知识,策划、新闻稿等的写作,有关活动想法和已有活动介绍等。

二、以文字的形式介绍一些好的工作方法和活动理念,从例会、品牌建设、素质拓展等方面着手改进工作,从活动流程(如策划和宣传)方面着手完善工作。同时,我们将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方面下功夫。

这部分工作贯穿我们整个学期,也将贯穿以后青志队的建设。我们将在虚心和扎实中前行,紧紧把握“青志队是我们的,我们要一届一届地继承地发展”的信念,建成一支优秀的队伍,做成几个有品牌的活动。

第二部分

本学期首先迎来的是新生。针对新生,我们的工作和活动分为四部分:

一、新生志愿者注册和针对新生的宣传。注册表见“附录1”,各个班的志愿者注册将通过临时召集人进行。宣传方面以小贴士的形式,介绍世博志愿者和我们的活动。

二、书本传递活动。我们将在军训期间对大二同学的旧书进行回收和整理,将其传递给大一新生,借此也可为两个年级的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

四、招新后,面对新鲜血液的流入,一方面,我们要鼓励新干事积极融入团队中,增进团结,用志愿者的优秀精神品质去感染他们,让新干事热爱志愿者活动和有关工作;另一方面,考虑到新生特点,我们将对干事进行包括策划、新闻稿、资料整理等方面的培训,促使其更好地适应工作。为此,我们将举行灵活的聚会、请老队长介绍经历体会以拉近队长干事的距离,开轻松的讨论例会帮助他们了解这个团队,整理有关资料并指导他们自学。

新生是我队未来的活动主体,搞好有关针对新生的活动,意义重大,对于新生和青志队而言是一种共赢。正副队长将做充分准备,借助团委的力量,着手打造有特色的新生志愿者活动。

第三部分

老一届班子带领所打下的基础和积累的宝贵资源,这一届班子的有力继承、创新和完善,都为特色、品牌活动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本学期我们将组织不少活动,一边锻炼干事,一边打下长期活动的基础。

“世博文明站岗”地铁站活动

上学期我队曾举行过此项活动,这学期继续搞此活动有几点考虑:1.此活动受到地铁站方面的欢迎,可以将有关活动固定下来,是可行的;2.此活动对志愿者有帮助;3.提供城市文明志愿者岗位满足大家参与世博志愿者的愿望。

地点:剑川路/东川路地铁站

注:活动集合志愿者举行简单的宣讲会(或更简单的模式),活动规模不需要大,关键让每一个志愿者获得锻炼。

“闵行二中”系列

上学期我队曾带领志愿者走进闵行二中,和即将升入高三的同学进行学习、生活交流,获得中学方面的欢迎。经和中学有关老师详细交谈后,我队觉得此活动很有继续开展的必要,可以利用我们学习和生活上的经验优势和校方方便的资源,进行密切的合作。

活动:学习交流座谈会,党员党校面对面交流活动,英语角

在逐步熟悉信任的基础上将相继开展其他类型的活动

“走进社区”系列

主要包括两项活动:一、高年级同学街道挂职锻炼;二、低年级同学“温暖社区”系列活动。

挂职锻炼上一届已经搞得比较成功,我们可以适当完善活动、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

“迎世博”志愿者活动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创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志码]B

1图书馆打造服务创新品牌服务的必要性

打造创新及品牌服务,从服务的创新和质量着手,为图书馆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是图书馆突破传统、生存兴盛之道。少儿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重中之重,新时期下,青少年问题又呈现出多发性和多样性特点,因此,笔者从少儿服务入手,着重探讨少儿服务如何创新的战略问题。

应当注意的是,当前图书馆少儿服务工作存在着不少共性问题,表现在:

(1)仅注重活动的形式,缺乏稳定性,不重视效果。开展的服务质量较低、周期较短,无法取得深层次的效果。

(2)拘泥于传统,缺乏创新。青少年不仅要接受大量庞杂的知识信息,还要应付填鸭式的应试教育,适应全球化的文化冲突,抵御社会各种不良诱惑,这都使得他们心理健康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传统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青少年的需求,图书馆需要更多地介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

(3)缺乏具有广泛社会公信力的服务品牌。传统的图书馆少儿服务在专业性和公信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公众对传统服务形式的了解远远多于实质认同,图书馆迫切需要树立具有高度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服务品牌。

2无锡市图书馆打造“太阳花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品牌的实践

2.1背景

2.2举措

2.2.1建设咨询网站,提供信息导航服务。无锡市图书馆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行业优势以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于2004年10月率先在业内建立了第一个专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服务的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网,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免费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网以网页的形式出现,由“成长心曲”“放松心灵”“专家咨询”等8个类目组成[2],通过虚拟的网络让全市乃至更广范围的未成年人享受便捷的公益性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使心理健康知识得到更好的普及;网络服务的开放、自主、可匿名求助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的主动求助;无锡市图书馆还聘请了卫生、教育、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十多位专家作为网站的特约咨询员,为无锡及外地的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网上心理咨询服务。

2.2.2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开展特色服务。在平台成功运作的基础上,无锡市图书馆积极联合政府、文化机构、医院、学校、媒体等多方力量,建设无锡地区首个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为工作重心的社会公益服务平台。无锡市委、市政府对此创新举措高度重视,2005年10月,由市委宣传部主办、无锡市图书馆承办的作为无锡市“七彩阳光计划”内容之一的“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以下简称“活动中心”)在无锡市图书馆揭牌成立。活动中心建立后,无锡市图书馆高度重视,倾注大量人力、物力,调动馆藏资源、场地资源、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形式,拓展服务内涵,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与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未成年人参加,深受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喜爱,并且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2.2.5良性运作与创新服务,获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2007年、2010年,“太阳花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连续两次被评为无锡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大品牌,2008年被江苏省文化厅评为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成果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获第九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服务项目荣誉。参与活动的孩子们自称是“阳光下盛开的太阳花”,将孩子们送到图书馆来的家长们感谢志愿者和图书馆的老师们,说这一活动就像“一簇七彩阳光”照耀着孩子成长的心灵。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去,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的成长。

2.3措施

2.3.1策划覆盖面广的社会活动,打造“太阳花开”心理辅导站品牌。无锡市图书馆在多年成功运作的基础上,于2010年正式启用“太阳花开心理辅导站”这个品牌,为未成年人服务。活动中心面向社会策划了“太阳花开心理辅导站”徽标征集活动,收到了来自全国27省(市)设计爱好者的应征稿160余份。经过专家评审,选出了符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宗旨和目的的作品并向社会公开,经公众认可后定下徽标。徽标的运用提升了整体品牌形象。整个征集过程对活动品牌起到了广泛宣传的作用。

2.3.3依托图书馆阵地,设计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活动。

(1)开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沙龙。每月一次的活动主要针对家长在陪伴、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现实问题来选择主题,如“叛逆的青春”“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等。每次邀请一名专家主讲,由于活动范围小,活动参与者与专家、参与者之间能及时互动,且形式相对轻松休闲,容易建立互相信赖的参与群体。

(2)定期举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无锡市图书馆先后邀请李子勋、陈默等国内知名心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直接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向大众进行普及,指导家长和老师们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

(3)举办大型现场咨询活动。结合图书馆丰富的读者活动,为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公共卫生服务的现场咨询会。既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又能有效的解决许多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参加咨询的青少年及其家长们可以与应邀的专家们进行随意的交流,发现问题后能获得直接的建议和帮助。

2.3.4联合社会力量,建立覆盖全市的服务网络。为了满足更多未成年人身心需求,无锡市图书馆自2006年起先后启动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系列活动。近两年,无锡市图书馆在部分早教中心、幼儿园、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社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等20家单位挂牌,成立“太阳花开心理辅导站”分站,建立起覆盖未成年人各年龄段及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3图书馆在创新少儿服务打造文化品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存在问题

3.1.1专家资源缺乏。图书馆本馆工作人员较少系心理专业出身,目前普遍的心理专业人员是来自社会上的心理服务志愿者和极少部分学者,几乎没有学界权威专家承担常务指导工作,专家资源匮乏。

3.1.3人力和资金保障不足。成功的服务品牌往往具有范围广、服务深、活动多的特点,既有周期性的群体活动,又有长期性的个体跟踪。图书馆作为一般事业单位配置,在人力和资金保障方面尤显不足。

3.2建议

3.2.1建立专家资源共享库。由于权威专家数量有限,因此,建议以省为单位,建立专家资源共享库,可采取个案特别指导和定期对地方图书馆挂钩的专业志愿者业务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地方图书馆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水平。

3.2.4与高校心理专业联系,成立心理专业实习基地。图书馆的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着人力资源缺乏的障碍,而高校心理专业学生又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若两者结合,则可以各显所长、互补所短,通过学生毕业实习基地的建立,既保障图书馆的服务人力,又能让学生在具体案例和其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尽快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为了强化云技术,落地云应用,彰显云价值,微软(中国)携手中国计算机报举办了“微软CloudOS第二届云创益大赛”。本届大赛历时111天,共吸引了6647位个人组选手回答了70,078道题,59支参赛团队参赛,30多万次官网访问量,29,000多条官方微博互动。大赛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体验和应用微软“全云”的平台,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团队和作品。为了树立“全云”时代的标杆、表彰优秀参赛团队,本栏目将持续报道10支进入决赛圈的参赛团队及其优秀作品。

心目图书馆,是一个诞生于“微软CloudOS第二届云创益大赛”的纯公益项目。建图书馆的初衷,原本来自帮助视障人群的公益组织――“红丹丹”。为了圆视障人群的阅读梦,“红丹丹”的志愿者们一直想建一座专为这个群体提供有声图书的民间图书馆。通过几年的努力,志愿者们累计为图书馆制作了近300本有声图书,却在图书的分发上遇到了困难。

正当志愿者们一筹莫展之时,“微软CloudOS第二届云创益大赛”启动了。借助大赛的机会,一群原本素不相识的人组成了“心目图书馆”项目小组,用他们的爱和智慧在微软云平台上为视障者造出了一座移动图书馆。

一群想为视障者做点儿事的人

丁棘、丁鹏、周越和王志强,是心目图书馆项目的主要成员。丁棘、丁鹏是在读研究生,周越是个资深程序员,被大家称为“王总”的王志强则是一家企业的CEO。在组成“心目图书馆”项目小组之前,他们彼此间几乎是陌生人。

当“王总”走进“红丹丹”志愿者办公的院子,听到志愿者们为视障者所做的事情、所经历过的困难,看到十几年来“红丹丹”志愿者不求回报的付出和他们为视障者带来的帮助和改变,“王总”当即决定即使在项目组当个“跑堂儿”的也要出一份力。“王总”是“心目图书馆”项目小组的技术带头人,他自己的公司就是做软件开发的,而且正在孵化一个叫做“云起轻应用”的项目,“心目图书管”正好可以用“云起轻应用”实现。做“心目图书馆”这个项目,对他而言更像是个人生的意外。起初,因为丁棘的技术求助,他只是帮忙,并没有想加入项目。但当他第一次接触到视障者的世界,并开始像朋友一样关心他们的世界之后,他也和丁棘一样,为这个项目用上了自己的全部热情。

让心目图书馆“移动”起来

早期,丁棘和周越一起为心目图书馆设计了一个基于PC客户端的方案:先把有声图书放到云平台上变成共享资源,再设计一些简单的语音功能,让视障者可以通过PC听书。但项目做到一半,就遇到了问题。一方面,完全用语音操控电脑非常困难,如果必须要用到鼠标或键盘才能进入图书馆,视障者如何操作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视障者不会使用电脑,还要培训操作方法,反而给使用者带来了麻烦。

“王总”的公司曾经给政府网站做过类似的项目,也是为视障人士提供公益服务,当时采用的就是基于PC的方案。王总个人感觉,这样的方案其实普及率并不高,视障者操作上的困难并没有被考虑周全,最后反而达不到有效帮助这些人的目的。于是,在移动应用开发领域更有经验的他彻底了这个方案,将“心目图书馆”变成了一个基于移动终端的图书馆。

“用微软云最合适”

在移动终端上访问有声图书馆和访问文字类的图书馆有巨大不同,移动终端对媒体播放和数据存储的性能要求更高。一个应用到了用户端体验如何,往往不取决于功能的设计。“心目图书馆”通过采用WindowsAzure上的云存储和MediaServices,快速解决了这些问题。

“用微软云最合适,正好能与过去我们基于PC方案设计的体系架构实现对接。因为用的都是微软体系的技术,所以对接起来也是天然的聚合。”在“王总”看来,云计算从技术角度被分为三个层次――底层的IaaS、中间层的PaaS和上层的SaaS。

支撑“心目图书馆”的“云起轻应用”平台是SaaS层级的云产品,但目前包括阿里在内的国内大部分云计算厂商,主要做的还是IaaS服务,如果做SaaS的企业直接与这个层级的云服务商合作,就不得不管理一批虚拟主机或专门开发一套系统进行资源的调度和管理,成本会过高。

所以,SaaS企业的理想肯定是要用PaaS,而随着微软云的出现,SaaS企业有了更好的选择。“用了微软云以后,我们不用再操心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的问题,随时可以进行弹性扩展,SaaS企业可以完全专注于自己的主业。”“王总”说。

摘要:社区公共阅读是推动文明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调查和分析宁波城市社区公共阅读模式,分析各种公共阅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对总结宁波社区文化建设经验、进一步推动城市文明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社区;公共阅读;模式

浙江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达标仅为75%,与浙江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在美国,社区公共阅读非常普及和完善,所有的社区都配备社区图书馆,借阅手续也十分方便。美国居民也养成了经常到社区图书馆阅读的习惯。尤其是青少年阅览和儿童阅览的开展,对于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自1999年至2005年,我国的国民阅读率从60.4%下降到了48.7%,我国城市居民的年平均阅读量仅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作为公共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公共阅读的开展情况,对养成国民良好的阅读习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研究和总结宁波社区的公共阅读模式,对于大力推广和完善社区公共阅读,不仅有利于社区的文化建设,也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国民修养,为构建和谐社会、繁荣地域文化、宁波文明城市建设、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落实做出重要贡献。

一、宁波城市社区公共阅读的主要模式

3、社区流动图书馆模式:2002年9月,为补充、丰富社区阅览室藏书,市图书馆又设立了流动图书馆,配备图书流动车,定期上门调换图书,提高图书的利用率。目前,流动图书馆的服务点已增至45家,涵盖了社区、福利院、劳教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重点工程施工地以及许多企事业单位。

宁波大学图书馆也推出了“市民书屋”,在缺乏更好读书条件的基层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建立流动图书馆,市民可免费使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可以借阅40万藏书中的1000-2000册并可不定期调换,可以通过网站浏览总馆所有图书的出借或在馆情况,可以预约图书,免费使用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10多种数字资源。

鄞州区图书馆推出的“汽车图书馆”把区图书馆的流动服务窗口开设到群众家门口。由意向单位自愿申报、经区图书馆审核,到2009年底,己在全区选取设立40个以上的流动书车服务点,主要将选址在边远地区、新鄞州人较集中的企业单位、建筑工地、学校、部队及社区等地,为当地农民、工人、学生、居民和军人提供定时、定点的图书借阅、办证、咨询等全方位服务。

4、家庭图书室模式。这是运用市场机制兴办的融租、借、售为一体的社区阅读模式。家庭图书室一般规模都不大,主要以居民较集中的成熟社区为依托,开办图书租赁、销售,以及主题图书阅读活动。例如2009年在宁波南苑社区开办的“好望角”绘本馆,是以当前在低幼阅读中最盛行的“绘本”图书为主要服务内容,开展绘本的租借和销售,并定期在社区居民中举办讲故事、读绘本、做手工等亲子活动,对于社区儿童阅读的推动和开展起到了良好的倡导作用,同时也给经营者带来了较为丰厚的回报。

5、商业运行模式。引入连锁经营性质的书店或者书吧,社区给予一定的优惠,实现社区与商业机构的联办。例如宁波探奇书店,主要依托各大社区如宁波鼓楼社区、联丰社区、西湾社区等居民数量较大的社区,开展书籍和杂志的借阅、租赁、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立图书馆和图书室的不足,尤其是在书刊的流动性和更新速度方面,大大超过了公立机构。因此此类书店虽然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也对居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宁波城市社区公共阅读的现状

通过调查社区图书馆的基本设施情况、阅读人次、藏书情况、图书更新情况、管理人员和志愿者服务情况、为社区阅读提供的私人服务情况、其他公共阅读方式、公共阅读的商业运营等情况,发现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公共阅读设施总量依然不足,分布不够合理。

2、公共阅读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够,其体制与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同时在宁波城市社区公共阅读的模式推广中,可以总结的经验有:

一是抓“基础”。即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9年底,宁波市已建成87个集阅览、休闲、交流、信息检索于一体的市级示范社区阅览室,每个阅览室的藏书量都在5000册至10000册之间,并与市图书馆联网,基本建成了家门口的“图书馆”。

二是抓“契机”。即以民政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联合举办的“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及万家社区读书活动”为契机,大兴学习之风,积极营造终生学习的良好氛围。目前,宁波市有382个社区、近10万社区居民参与了读书活动。

三是抓“网络”。即推进“数字社区”建设。全面推广社区信息化经验,以电子信息网络为手段,以建设“数字社区”为目标,通过创办社区网站,让居民在网上学习、交流,提升了学习质量和品位。宁波市启动了百万家庭计算机网络知识普及教育工程,组织25岁以上居民免费学习电脑及有关信息化基本知识。目前,宁波市有10万余城乡居民免费接受了计算机普及性培训。

三、对推动社区公共阅读的建议和对策:

(1)方式灵活: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经营管理,除传统的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外,还可以聘用社区居民、专业人才参与、兼职担任等方法,阅读的方式也不仅集中在社区阅览室,也可以更大规模地开展网上阅读、电子阅览、网上借阅、主题活动等服务。如宁波市江东图书馆开展的“四明阅读进社区”活动,不仅营造了“多读书、读好书”的学习氛围,更鼓励和引导了市民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还有一些社区在“六一”节期间组织了为贫困地区儿童募捐图书和捐赠旧书等活动,也收效良好。

(2)多种机制:目前社区阅读机构多为各街道所属,在机制上比较单一。可以采用与企业联合的方式,例如目前有很多地方的新华书店已经在社区开设分店,这对于推进社区阅读文化的建设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3)社会资本:推动社区公共阅读仅仅依靠政府的资金是不够的,还应该合理地引进社会资本,建立科学的运营机制,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5)志愿队伍:除了资金上的保障外,还应该在人员的配备上建立一支长期的志愿者队伍,向社会以及社区内部招募志愿者为社区的阅读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工作。

关键词校园图书馆民众科研非正式科学教育

分类号G250

DOI10.16810/ki.1672-514X.2016.12.022

TheExperienceandReferenceoftheCitizenScientificResearchinAmericanUniversityLibraries

ZhouLingling

AbstractThispaperinvestigatesthepracticesoftheAmericanuniversitylibraries’citizenscientificresearchandtherolesofthelibrariesinthesepractices.Itanalyzesthedifferencesandsimilaritiesbetweencitizenscientificresearchandsciencepopularizationwhichholdonbythelibrariesinthepast,andconcludesthattheexperiencesofsciencepopularizationisthefoundationoflaunchingcitizenscientificresearch,andcitizenscientificresearchwillbethenewdirectionoftheuniversitylibraries’services.Moreover,itsuggeststhatourcountryshouldfastenthedevelopmentofthepoliciesrelatedtocitizenscientificresearch.Meanwhile,theuniversitylibrariesshouldstrengthentheawarenessofcitizenscientificresearchandoptimizethearrangementoflibrariansandtheworkingmechanismsagainstthenewrequirement,thusseizingtheopportunitiesandconqueringthechallenges.

KeywordsUniversitylibrary.Citizenscientificresearch.Informalscienceeducation.

现代科技,尤其是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与知识共享。在此背景下,以往由科学家独立或合作完成的科学研究也逐渐引入了公众力量。民众科研,(CitizenScience,又译为“公众科学”)由此兴起。

1美国校园的民众科研开展情况及图书馆的角色与作用

1.1美国校园的民众科研现状

以上举措的在政策层面确立了民众科研的重要性,同时也突出了各要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即政府引导民众科研的发展,起到组织示范与资源保障作用;企业作为技术支撑,开发民众科研所需的软硬件;公共机构作为民众科研项目的协调者促进民众科研的顺利进行;学生群体作为民众科研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在民众科研中获得知识的同时贡献出自己的技能与知识。

在中小学层面,民众科研对于学生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习的促进作用被广泛认可,许多中小学教师也积极围绕教学计划开展民众科研活动。以美国希尔伯斯勒TualatinValleyAcademy为例,该校教师PhilKahler带领同学们参与了康奈尔大学的ebird项目,同学们在一天之中从早晨三点至晚上八点半,足迹遍及200英里,记录了139种物种,并纷纷表示,如果再有机会还将参与类似项目。民众科研使得学生们接触到真实的科研,部分学生甚至在参与项目的基础上,设计了自己的科研项目,并发表在诸如ClassroomBirdscope、BirdSleuthReports等科学期刊上[8]。中小学生参加民众科研的实际成效证明,民众科研是将科学教育与校园活动融合的良好方式之一。

民众科研在美国广泛开展,尚无详细的统计数据记录究竟有多少民众科研项目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但是从SciStarter公众科研平台的项目数据可见一斑,该平台目前拥有项目726个,其中适合学生的项目超过100个。

1.2美国校园民众科研中图书馆的角色与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众科研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也感受到了挑战。教学考核指标的不同使得持续开展民众科研存在困难,一些教师难以花费大量精力策划组织民众科研项目,这为图书馆发挥作用留下了空间。

此外,部分图书馆还建立了联系职业科学家与学生群体的平台,在学生中发起和招募参与民众科研项目的志愿者(表1)。

在中小学层面,部分图书馆员探讨了如何与教师共同协作开展民众科研项目,并借此改善学生STEM教育的问题[11]。

总结来看,美国校园图书馆在推动民众科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方面作用:

(1)作为教师的有力助手,沟通教学计划,结合课堂教学筛选合适的民众科研项目;

(2)作为联系职业科学家和学生的中间平台,招募和组织参与民众科研项目的学生群体,就民众科研项目的具体要求与职业科学家进行沟通;进行项目质量控制,向科学家提交项目成果;

(3)开展详细的项目策划,提升项目的趣味性与挑战性,丰富学生课堂与课余;

(4)为参与民众科研项目的学生提供培训所需的资料、师资以及场地;

(5)为参与民众科研项目的学生提供项目实施所需的民众科研工具及其他保障。

2民众科研与校园图书馆科普教育

民众科研实践活动中,校园图书馆员在年级或全校发起民众科研挑战赛,制作培训资料,采用展览、宣传画等方式向参与进来的学生讲解开展项目的必要技能和知识,似乎与以往开展的科普教育非常类似。相似之处在于两者的内容和形式均注重趣味性,均会采用讲座、手册、展览、宣传画等方式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均能达到提升参与者科学素养的目的。但民众科研又具备了科普教育所不具备的特征(见表2)。如民众科研具有众包特点,参与者可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段针对同一工作任务开展活动;科普教育往往表现为短期的、小范围活动。民众科研的任务结果对科研有所贡献,向科学家提交科学数据、采集样本等,目标在于产生新的知识;科普教育仅以提升参与者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不产生新的知识。民众科研需要野外测量工具、数据提交APP等软硬件支撑,而科普教育对软硬件的支撑要求较低。

与科普教育相比,民众科研的开展更有挑战性。对于图书馆而言,以往开展科普教育的经验是开展民众科研的基础,而民众科研可以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新方向加以发掘。如资源保障方面,以往的图书馆员主要制作采购图书和电子资源的预算,民众科研的开展要求图书馆还要有计划地制作预算,用以采购或租用民众科研工具。又如数据管理方面,图书馆员以往只管理图书、数字文献库等图书馆数据,民众科研将要求图书馆具备科研数据的管理能力。再从服务的嵌入来讲,民众科研将要求图书馆员进行服务前移,变身教师助理、教授助理。总之,民众科研对于图书馆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对我国校园图书馆支持民众科研活动的借鉴

3.1加快校园开展民众科研的制度建设

民众科研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家兴起并取得重要进展。如欧洲将支持公众参与科研的措施写进其具有政策效力的“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用法律的形式进行了保障[13]。前文中,美国白宫科学会议对民众科研的阐述足见其推行民众科研的积极性。在我国,有关民众科研的促进政策尚未出台。出台民众科研促进政策,可自上而下促进“民众科研”的概念广泛传播,引领社会风尚,使更多的主体参与到民众科研实践中。

而要推动校园开展民众科研活动,首先需大力改革当前的教学评价标准,予以教师更灵活的教学活动实施空间;其次,改善社会环境、投入资金提供开展民众科研的资源保障等均是提升学校开展民众科研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3.2积极提升校园图书馆馆员对民众科研的认识

2013年秋天,加州大学与研究图书馆联盟/科学与工程学术图书馆协会南部分会(CARL/SEAL)以及洛杉矶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策划,并在洛杉矶国家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专业发展计划会议,与会人员在分组参加了一项户外民众科研项目后就民众科研开展了讨论。2014年,在加州大学与研究图书馆联盟双年度会议上,CARL公布了2013年秋季专业发展计划会议上的讨论结果,并再次提供了几个参与室内实操民众科研活动的机会,活动结束后图书馆员们就如何从非专家视角设计项目调动公众积极性,以及如何在项目设计中融入项目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14-15]。

3.3优化校园图书馆人员配置,迎接民众科研的机遇与挑战

1濮阳市开展全民阅读与建设书香城市研究现状

为积极响应“提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国家号召,提升濮阳竞争力,濮阳市委书记何雄曾在2015年“423”世界读书日发表《让濮阳成为书香浓郁的美好家园》[1]一文,从阅读对提升国家精神凝聚力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践行全民阅读的有效办法、建成书香濮阳的社会期望三个方面,为濮阳市开展全民阅读工作和建设书香家园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生动的实践参考。

1.1濮阳市企事业单位、学校的书香建设

1.2濮阳市图书馆的书香措施

濮阳市图书馆作为开展全民阅读的主阵地,建设书香城市的文化主力,也在一步步地完善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如今,图书馆开展的活动不再局限于节假日,既有春节的民风民俗展、元宵节的猜灯谜赢大奖、“世界读书日”的国学经典诵读,还有平日里的“小小图书管理员”活动、每周一场的“儿童益智电影展播”。图书馆的资源,不仅有传统的纸质书籍,还有数字资源(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书、专家视频库、博看期刊、儿童有声读物等)。图书馆的服务场地不断扩大,馆内的老年电脑培训班在一楼电子阅览室、儿童电影展播在一楼报告厅;馆外有辅仁书友会走进卫南社区、博物馆分馆开通、西辛庄村支付培训学院分馆成立。可以说,濮阳市图书馆在活动举办、资源服务、分馆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初步构成了“阵地服务、流动服务、数字服务”三位一体的资源供给服务“立交桥”。

2濮阳市开展全民阅读与建设书香城市面临的问题

2.1缺乏服务的主动性和完善的宣传推广体系

笔者曾利用网络问卷调查法就濮阳市图书馆的位置、使用频率和目的、每周访问次数等问题进行网络访谈,共有150人参加,涉及出租车司机、在职职工、教师学生、个体户等群体和职业。调查结果令人担忧:30%的人不知道图书馆的位置,但他们却非常熟悉昆吾花园或妇幼保健院;35%的人将图书馆与新华书店混淆,认为那是一个售书的地方,图书馆内的任何资源都是收费的;20%的人去图书馆是为了查找某种指定书籍或完成老师安排的阅读任务;还有部分人表示从未去过图书馆。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就是因为图书馆在服务宣传、阅读推广方面做得不够,缺乏服务的主动性,使图书馆在公众心中没有影响力。

2.2活动形式单一,品牌意识不强

濮阳市图书馆受历史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阅读推广服务起步较晚、形式单一,没有自己的活动品牌。2016年1月,该馆成立的辅仁书友会虽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但目前的服务对象仍以学生为主,主题则侧重于学生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内容单一。活动开展注重展览、征文、学生志愿服务等形式,与读者互动交流的活动较少;阅读活动多以“世界读书日”“服务宣传周”、十一国庆假期等为切入点,活动间隔周期长,没有形成一定的活动预期效应。

2.3缺乏有效的馆际交流与合作,区域性差异明显

有效的馆际交流与合作是促进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深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濮阳市图书馆的服务现状不佳:阅读推广作为图书馆转变服务理念的产物,尚处于发展阶段;市图书馆与各县区图书馆各自为战、协同乏力,导致阅读资源利用率低、分布不均;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市委党校等院校图书馆的合作仅限于娱乐方面,不涉及业务工作、读者服务。总之,濮阳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和图书馆事业没有充分发挥县区图书馆、院校图书馆力量,服务范围没有延伸到社区、农村等地区,未能形成区域性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

2.4法制机制不完善阻碍了阅读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2.5缺乏与社会力量合作的经验

3濮阳市开展全民阅读与建设书香城市的模式构想

3.1实施总分馆制,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濮阳市图书馆作为濮阳市唯一的市级公共图书馆,应站在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整合各县区图书馆资源,实施总分馆制,构建普遍均等、全面覆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目前,濮阳市有一家市级图书馆,五家县级图书馆,一家区级图书馆和几家院校图书馆。濮阳市图书馆有资源丰富、技术力量强、人力资源配置合理等优势,其他县区图书馆资源分布不均、服务范围有限、技术力量薄弱,院校图书馆服务群体单一。因此,笔者认为加盟型总分馆制模式较适合濮阳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所谓加盟型模式,即以一个中心馆为主导,实行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全面合作,规模完备的公共馆在不改变原有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下,通过签订协议加入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接受合作组织的管理与指导,成为其成员馆之一[3]。具体来说,即以濮阳市图书馆为总馆,台前县、南乐县等县级图书馆和村级图书室为分馆,通过合作协议的方式,分馆接受总馆的指导和培训,实现各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服务的互动互联。

3.2注重阅读活动的常办常新和品牌活动的可持续推广

3.2.1节假日阅读推广活动的常办常新。为了保证读者活动的主流化、常态化,流通部、少儿部、电子阅览室等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世界读书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等节日,开展新年民风民俗图书展、少儿书画展、健康美食展、“纪念胜利70周年”图书荐读、国学经典诵读等阅读活动,丰富了人们的节日气氛,充实了人们的节日生活。为保证活动对读者有足够的吸引力,濮阳市图书馆也经常创新活动形式,保证活动的常办常新。例如:辅仁书友会的每一期读者交流会的主题都不重复,而交流会形式也会因主讲人的风格而异;每周两期的老年电脑培训班,在保证老年读者学会的前提下,及时更新培训内容,使老年朋友也能跟上时代步伐,学会用电脑上网看电视、查资料;寒暑假的少儿电影展播,每一场电影所表达的主题都不同,带给孩子们的感受也不同。

3.3贴近市场,与书店合作,满足读者需求

3.4注重数字资源的阅读推广,引领阅读潮流

2015年“423”世界读书日,濮阳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通,目前已拥有超星电子书、弘文电子书、博看中文期刊、万方学术期刊等各类电子资源12TB。读者在图书馆里可以随意浏览和下载所需数字资源,离开图书馆后同样可以在自己的手机里阅读最新潮的博看期刊。濮阳市图书馆还购置电子阅报机、引进少儿视听机,使孩子们在图书馆里不仅可以用眼睛看书,还可以用耳朵听书,在国学经典中畅享书香盛宴。

3.5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功能,保证阅读活动的组合效益

全民阅读能力的提升与书香城市的建设仅仅依靠图书馆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全民的参与和支持。图书馆通过联合书店、学校、志愿者、家庭、新闻媒体、社会企业等各方力量,根据不同性质的合作主体,建立多元的差异化的合作机制,制定整体性的合作规划,充分发挥各主体间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共振效应,协同推进阅读活动,以取得阅读推广的组合效益[5]。

濮阳市图书馆一年一度的元宵猜灯谜活动就是充分利用《濮阳日报》社强大的传播力量和宣传力度,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辅仁书友会与濮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合作,通过与教师、家长的积极沟通,了解学生阅读需求和阅读动机,及时更新购书策略。濮阳市图书馆在瓦舍茶馆设立全民阅读活动基地――“濮上阅读空间”,使茶友们在品茶品人生的同时还品位书香、体验阅读之美,开启图书馆与企业合作的先例。

3.6加强立法工作,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空间受限、资源匮乏等问题,濮阳市图书馆也不例外。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明确、规范的法律制度给予解决和支持,使全民阅读活动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的发展轨道。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此,我国在《公共图书馆法》的法制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2015年12月17日,濮阳图书馆理事会的成立和《濮阳市图书馆章程》的制定为濮阳市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和书香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责任主体和法制保障,开启了濮阳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法制化模式。

[1]何雄.让濮阳成为书香浓郁的美好家园[N].濮阳日报,2015-04-23.

[2]吴娜.立法能否促进全民阅读[N].光明日报,2015-01-05.

[3]李群.实践探索思考:谈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7):112-113.

[4]许大文.总分馆制品牌化活动建设初探:以嘉兴市总分馆制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4(2):5-6.

THE END
1.图书馆志愿者图片素材大全摄图网汇聚图书馆志愿者图片大全:图书馆志愿者图片素材、图书馆志愿者高清图片、图书馆志愿者背景图片等。你可以找图书馆志愿者图片设计灵感、图书馆志愿者图片摄影创意,我们欢迎您下载图书馆志愿者vrf正版授权图片,商用无压力https://699pic.com/image/tushuguanzhiyuanzhe.html
2.图书馆志愿者图片手抄报模板千库网提供精品简单又好看图书馆志愿者图片手抄报模板免费下载,精选83个高端图书馆志愿者图片小报模板,包含图书馆志愿者图片Word小报,免费图书馆志愿者图片手抄报,简单图书馆志愿者图片手抄报,图书馆志愿者图片小报等优质免费下载Word手抄报模板,一键替换简单上手,下载精美https://m.588ku.com/scb/103555756.html
3.图书馆志愿者专题模板图书馆志愿者图片素材下载我图网图书馆志愿者专题为您整理了21041个原创高质量图书馆志愿者图片素材供您在线下载,PSD/JPG/PNG格式图书馆志愿者模板下载、高清图书馆志愿者图片大全等,下载图片素材就上我图网。https://www.ooopic.com/search-cdbccae9b9ddd6bed4b8d5df-0-0_0__0_0_37_ooo_0____0____1.html
4.图书馆志愿者图书馆志愿者图片、图书馆志愿者高清图片,堆糖精选最新图书馆志愿者图片大全,一键收藏免费下载。https://www.duitang.com/blogs/tag/?name=%E5%9B%BE%E4%B9%A6%E9%A6%86%E5%BF%97%E6%84%BF%E8%80%85
5.图书馆志愿者图片图书馆志愿者动态图SOOGIF为您提供图书馆志愿者动图大全,这里可以找到全部的图书馆志愿者gif动态图片,以及图书馆志愿者动图表情包供您下载使用,本次SOOGIF共为您找到90993张关于图书馆志愿者的动图内容。https://www.soogif.com/gif/tushuguanzhiyuanzhe.html
6.图书馆志愿者图片免费下载图书馆志愿者素材千图网为您找到28张图书馆志愿者相关素材,千图网还提供图书馆志愿者图片,图书馆志愿者素材, 图书馆志愿者模板等免费下载服务,千图网是国内专业创意营销服务交易平台,一站式解决企业营销数字化、协同化,实现营销转化效果增长!https://www.58pic.com/tupian/tushuguanzhiyuanzhe.html
7.渝北区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图片志愿者服务活动重庆市渝北区图书馆渝北区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图片 (一)残疾人读书日活动职工志愿者讲解残障阅览室设备 (二)残疾人读书日活动职工志愿者介绍图书馆数字体验服务 (三)4.23世界读书日志愿者宣传活动 (四)志愿服务进社区 (五)寒假图书馆招募小小图书管理员培训 (六)小志愿者图书排架https://www.cqybtsg.org.cn/index.php?c=article&id=409
8.图书馆志愿者简笔画简笔画图片大全图书馆志愿者简笔画志愿者人物简笔画 志愿者人物简笔画怎么画 蓝田县图书馆的简笔画 志愿者的简笔画带颜色 爱心志愿者简笔画步骤图 志愿者人物大全简笔画 志愿者人物大全画报 志愿者人物简笔画 社区志愿者简笔画 毕业季封面简笔画 图书馆简笔画图书馆简笔画儿童画 志愿者简笔画 儿童简笔画图书馆怎么画https://www.puchedu.cn/jianbihua/ab004c919ae06be1.html
9.图书馆志愿者图书馆志愿者红紫简约LOGO在线图片制作图怪兽提供图书馆志愿者红紫简约LOGO在线图片制作,尺寸为500x500像素,属于简约风格,用于生活服务、平面LOGO设计,此模板素材可以用于商业用途,此图书馆志愿者红紫简约LOGO设计素材图片由图怪兽于2020-07-05 13:33:12上传https://818ps.com/pic/aes9c17kfy.html
10.杞县图书馆2022年暑期志愿者招募公告杞县图书馆2022年暑期志愿者招募公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文明,文明的社会离不开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真诚奉献的良好道德风尚,暑期到来之际,我们诚挚邀请热爱阅读、热心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加入杞县图书馆志愿者队伍,和我们一起提高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更加完善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共同在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05706271148145259.html
11.本地书香为伴快乐阅读!东莞图书馆130余项“4·23世界读书日地点:东莞图书馆四楼报告厅 3.书香里的身影——图书馆志愿者表彰 时间:2021年4月23日 地点:东莞图书馆四楼报告厅 4.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小林漫画展 时间:4月21日-5月13日 地点:东莞图书馆一楼展厅 5.阅读手记·年度阅读挑战 时间:2021年4月23日 https://www.timedg.com/p/21187146.shtml
12.关于印发《“2022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容: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号召,整合省内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倡导发起文化志愿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志愿者服务,为广大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并建立河南省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团队)人才库,有计划和针对性的开展培育与管理。 https://hct.henan.gov.cn/2022/04-20/2435283.html
13.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精选18篇)在一个有趣的活动结束后,相信你会有不少的收获吧,不如来好好的做个总结。你所见过的活动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 1 20xx年xx月xx日中午地环学院志愿者大队(以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同学为主),由学院资助工作负责人辅导员高欣老师协调安排在图书https://www.jy135.com/huodongzongjie/1294956.html
14.图书馆志愿活动总结(精选20篇)志愿者周到热诚的.服务得到读者一致好评。图书馆志愿者活动逐渐成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今后这支新生队伍还将不定期地开展活动,以自己的行动诠释“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者精神,积极投身建设文明紫东,喜迎青奥的第一线! 图书馆志愿活动总结 6 https://www.yjbys.com/zongjie/huodong/1556010.html
15.关于图书馆志愿者的实践报告(通用9篇)实践人:张文慧、实践地点:广外图书馆 实践时间:2010年10月1日---2010年11月30日 实践内容:财经学院图书馆志愿者 2010年的十月和十一月份,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经学院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我和另外一些同学在我校图书馆开始了我们的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我们十二个同学共分成三组,轮流在图书馆的采编部、读者服务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ohmkrz9.html
16.杭州少儿图书馆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杭网原创杭州网讯杭州少儿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基地自成立以来,已有团体志愿者队伍近20支,个人志愿者560余名,团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近800余次。 图书馆志愿服务≠整理图书 在大部分人的记忆里,图书馆馆员就是推着书车将满满的图书放到架子上去。其实,现代图书馆已经变得很潮、很时尚、很多元。如少儿图书馆除了提供丰富的少儿文https://ori.hangzhou.com.cn/ornews/content/2014-06/30/content_5343037.htm
17.丰南图书馆周末志愿者招募开始啦!?招募对象 1、年龄在12周岁至60周岁之间,身心健康,热爱公益事业; 2、对图书馆工作有热情,愿意在周末时间(周六、周日)参与志愿服务; 3、能够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4、有一定的阅读基础,熟悉基本图书分类及检索系统者优先; 5、欢迎学生、退休人士、自由职业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5790967?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8.区图书馆暑假小志愿者服务开始啦!你准备好了吗?小小志愿者们你准备好了吗? 近日,渝北区图书馆举行2020年暑假志愿者培训活动,对大学生志愿者、小小图书管理员和学生家长共70人进行了专业培训。 志愿者们正在认真听台上老师培训。杨荟琳 摄 活动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学习的方式进行。区图书馆读者服务部工作人员对志愿者义务前往图书馆服务的行为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对他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645&newsId=269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