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书馆的概念及其本质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这个简易的图书馆概念其实说的再简单一点就是图书馆是“藏书”和“用书”的地方。“藏书”很好理解,主要是收藏、保存的意思,而“用书”主要是让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所藏有的资源,发挥其利用的最大意义,这种“藏”与“用”支撑着现代图书馆存在的意义。
2.图书馆的分类
3.图书馆的收藏方式
过去的图书馆主要是以纸质资源作为收藏向读者开放,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存储技术等现代化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逐步打破了图书馆过去的收藏模式和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电子资源逐步在图书馆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因其自身的属性和读者对两者的需求决定了高等院校图书馆必须采取兼容并包的收藏方针,同时要根据高等院校实际合理调节两个收藏方向。
二、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比较
1.纸质资源纸质资源就是以纸质材料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通过载体的流通从而达到知识和信息的传承和传播。
2.电子资源
电子资源是以数字化形式(即二进制代码0、1)把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印刷型介质上,并以光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输,通过响应的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
在理解这个含义时,应该知道电子资源不仅包括网络信息资源,还包括一些不在网上传输的信息资源,如光盘数据库、E-book等。
3.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特点比较
(1)纸质资源优①纸质资源符合人们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电子资源阅读需要培养。
②纸质资源的保存经验比较丰富,电子资源保存经验略显缺失。
(2)电子资源优
①电子资源载量丰富,纸质资源载量相对有限。
②电子资源存储信息种类丰富,纸质资源只能是文字、图表。
③电子资源时效性和交互性强与纸质资源。
1.纸质资源采购主要是那些具有收藏价值、学术价值、思想价值的资源,因为这些资源需要信息的可靠性和公认性。
2.根据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的设置,购置学科基础知识的资源,同时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学科前沿的知识信息购置主要为纸质资源更为可靠,可信度更高,也可有针对性地筛选前沿的电子信息资源,但要把好关,因为电子资源的时效性更强,更贴近现实阶段实际情况。
5.报刊现在很多都电子化了,但是纸质的发行还是处于主要地位,在高等院校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要有选择地购买纸质资源(根据学校学科设置和师生爱好方向),而电子资源因为价格低廉覆盖全面,这就做到了主要的常用的资源,它有纸质资源、而偏僻的不常用到的有电子资源以备查询,这样就很好做到了收藏和使用点与面的结合。
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本质目的是为广大的师生服务的,高等院校图书馆主要是以用为主,不用的资源高等院校图书馆是没有收藏意义的,所以高等院校图书馆采购资源要以师生需要的时候有,有的时候能够用,用起来够方便快捷为宗旨,以有限的资金为基础,合理搭配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采购,以图书馆资源利用最大化为目的,发挥其作为高等院校教育堡垒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