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珍藏古籍欣赏(上)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1.03.01

以下为国家图书馆对外公开的珍藏古籍史料的汇总,一文看够!

宋刻本《汉官仪》

此书字体端严方正,卷末有“绍兴九年三月临安府雕印”一行,是南宋早期浙本风格。古代刻印经史,正文、注疏分篇单行。至南宋初期,盛行一版而兼有。大字行文,小字注疏。

南宋偏安江左,却有鱼米茶桑棉盐之利,东西两浙又盛产纸张,雕刻出版事业发展蓬勃,数量众多,尤以两浙东西路的浙刻本为最精。

此书入清为徐乾学所藏,后入内府,民国后归藏书家周叔弢所有。周氏藏书于1952年捐献国家,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宋刻本《乐府诗集》

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乐府诗集》是该书现存最早版本,存七十九卷,目录二卷,其他缺卷用元刻本和清抄本补配而成完帙。

此宋刻字体方整,结构谨严,雕镌精致,据藏书家傅增湘先生推测,大约刊刻于南北宋交替之时,应是浙江杭州地区的刊刻风范,乃宋刻本中的精品。

《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是宋人周邦彦的词集。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

近代学者王国维评之曰:“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周邦彦词集宋代便盛行于世,有多种版本。宋刻陈元龙注本,今仅存二部,皆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二部目录及卷一均有双行署名“庐陵陈元龙少章集注,建安蔡庆之宗甫校正”,应是建安书坊所刻。字体行款酷相近似,文字则有出入。

宋刻宋元明初递修本《南齐书》

南朝齐(479-502),萧道成建立,史称南齐(以与北朝的北齐相区别),只统治了二十三年,是中国南朝时期最短促的一个朝代。

《南齐书》是记载南齐割据政权史的最早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原名《齐书》,到了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撰《北齐书》,改称《南齐书》,撰著者萧子显。

该书记述了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萧道成建元元年(479)至齐和帝萧宝融中兴二年(502)间的史实。

《南齐书》目前可考的最早版本是北宋嘉祐年间刻本,然经“靖康之乱”,几已亡佚。

国家图书馆所藏一部宋刻宋元明初递修本《南齐书》,著名藏书家傅增湘旧藏。

据傅增湘《双鉴楼藏书杂咏》中的记载,此书乃北宋嘉祐时杭州所雕,南宋中期浙中地区的覆刻本,卷末有“治平二年崇文院送杭州开版”牒文可证。因嘉祐本几无传本,益显珍贵。

《碧云集》是唐末诗人李中的诗集。

李中,字有中,九江(今属江西)人,唐末第进士,后仕南唐。

李中诗集在宋、元时曾有刻本,但流传不广。著名藏书家黄丕烈曾收藏有宋代刊刻《碧云集》一部。

黄丕烈获宋代刻本之后,又允人影写了一部,国家图书馆所藏即为此本。

影写本完全依照宋本旧貌抄写,不仅编次、行款、字体与原书一致,甚至目录后刊刻牌记“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印”一行,亦与原书相同,连季振宜于宋本卷末所题“泰兴季振宜沧苇氏珍藏”十字,影宋本也一丝不苟地照样抄录。

宋刻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

汉代搜集、整理并传授《诗》主要有四个学派,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鲁人毛亨与赵人毛苌。

西汉时毛诗只在民间传播,东汉末年逐渐兴盛,被立为官学。经学大师郑玄以毛诗为本,兼采三家诗说,著成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的《毛诗传笺》,此后,齐、鲁、燕三家诗渐渐衰败。及至唐代,《毛传》和《郑笺》成为官方承认的《诗经》注释依据,受到后世推崇。

这部《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二十卷《图谱》一卷,就是经由汉人毛苌传、郑玄笺、唐人陆德明释文的《诗经》版本。

所谓“监本”,就是各朝国子监刻印书籍的统称;“纂图”则说明书前附有图像、图解或地图等,该书前附存“四诗传授之图”和“诗谱”,分别点明了鲁、齐、韩、毛四家诗各自的师承,以及他们授《诗》之渊源派别、演变关系;

所谓“重言”、“重意”是指对各章重出之句和诗意相近的内容加以标注;

南宋时期,经义取士的倾向占据主导地位,儒家经典与诸子之书便成了士人们必须精熟的重要“教材”。为了迎合学子们的需要,坊肆的雕版者们便大量雕印带有“纂图”、“互注”、“重言”、“重意”和名家注释的经书、诸子书,以便学子翻检阅读。题名上着意标明“监本”、“京本”、“点校”等字样,多是为了增加版本的权威性,以吸引学子购买。

据此推测,此书可能是书坊依据监本祖本刊刻,此类书在宋代印刷量不小,但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的却为数不多。

这部难得的宋刻本《毛诗》,迭经名家收藏,历经八百馀年依旧完整。

宋乾道三年绍兴府刻宋元明递修本《论衡》

《论衡》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著成,今存85篇,20余万言。从书名看,衡即称量,《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价值的天平。

王充解释说:“《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也”。是书倡导“疾虚妄而归实诚”的理念,反对当时甚为流行的谶纬之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论衡》流传至宋初,其版本已形成中央政府所藏的三十卷本和民间散布的二十七卷本两个系统。现存书目中,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已知最早刻本为北宋庆历五年(1045)杨文昌刻本。南宋乾道三年(1167),会稽太守洪适又重刊杨本。杨本无存。洪本流传有二,一存日本宫内厅书陵部,一存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所藏南宋乾道三年(1167)绍兴府刻本《论衡》凡三十卷,为现存最早刊印的全本;书末有元至正序及明正德补刻牌记,说明曾在元、明时期修版补刻。

元刻本《伯生诗续编》

《伯生诗续编》是元代文学家虞集的诗集。

虞集(1271-1348),字伯生,号道园,是宋宰相虞允文的五世孙。早年曾经和弟虞槃同辟书室为二舍,右室为虞集书室,因尊崇宋代儒学大师邵雍,书其诗于壁,称“邵庵”,故世称虞集为“邵庵先生”,或称“雍虞公”。

国家图书馆藏《伯生诗续编》三卷,为元至元六年(1340)刘氏日新书堂刻本。刘氏日新堂为元时建阳著名书坊,主人刘锦文,字叔简。该书坊自元末至明初刻书甚多,质量较高。

THE END
1.我国古籍数字资源发布总量已达13.9万部(件)此次新增的古籍数字资源有国家图书馆馆藏汉文古籍909部、民族文字古籍115部,其中善本古籍274部,包括“南宋初建本之精者”的宋乾道七年蔡梦弼东塾刻本《史记》等30部宋元本古籍;山东大学图书馆藏古籍205部,多为清刻本、朱墨套印、木活字本;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藏彝文、傣文、东巴文、壮文、瑶文、http://www.ncha.gov.cn/art/2024/9/10/art_722_191206.html
2.国家图书馆古籍编目.pdf国家图书馆古籍编目、整理与研究工作报告 谢冬荣、田晓春 国家图书馆现收藏各类珍品特藏达 227 万册件,其中绝大部分为古籍文献。因此,围绕古籍而开展的编目、 整理与研究工作,是国家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古籍编目 1、编目规则的编撰与修订 编目规则是实现编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前提。1987年,国家颁布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511/105950960.shtm
3.古籍影印《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面对如此浩瀚珍贵的艺术古籍遗产,当务之急仍然是斟选、整理,以便于传承、光大。对此,我们责无旁贷。《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编》即是从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中精选唐代至民国编纂的艺术类珍贵资料五十余种裒为一辑,影印出版。内容涉及书画史、书画家传、书画题跋、书画评论、书画目录、书画技法、墨谱、砚志等等。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34162842_567754407.shtml
4.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国学网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图书纸张耐久性的研究工作,通过大量的研究数据,及时调整图书保护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位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图书纸张脱酸加固,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加强对古籍和民国 时期出版物的保护,图书保护组对国家图书馆本世纪各个历史时期出版的文献纸张进行了抽 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文献纸张的耐折度http://www.guoxue.com/gjzl/gj395/gj395_02.htm
5.文化传承:古籍的典藏与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与国家图书馆开展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23年8月2日下午,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第三党支部赴国家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活动。出版社党委书记夏红卫、副总编辑杨虎、编辑第三党支部书记周丽锦,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支部副书记刘波出席。 https://news.pku.edu.cn/xwzh/1171cb708f9a411cb8b65da8af2f5447.htm
6.国家图书馆藏满汉文合璧古籍珍本丛书25册学苑出版社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满文古籍文献达一千多种,如算上不同版本,数量则有二千余种。北京地区保存数量最为丰富,若按版本计算,达1700余种,占现今存世数量的80%。[ 《北京地区满文图书总目》,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前言,第3页、第6页。]在北京地区的收藏单位中,又以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最为丰富。https://book.kongfz.com/2405/874145120/
7.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集部出版年:1987 作者:北京图书馆 ISBN:7501305994 出版社:书目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1987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 经部 作者:北京图书馆 ISBN:7501305994 出版社:书目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1987 首都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 作者:倪晓建 ISBN:9787501344543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73c997b67996defb4bde436f4579b33c
8.2020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拟资助项目公示(附名单)6月11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古籍整理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公示2020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拟资助项目名单,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为6月11日至6月20日。 在此期间如对拟资助项目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电话、传真、信函等方式反馈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354514913698578667
9.国家古籍数字化资源总平台“《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第一辑)”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与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合作建设,致力于开展存世大典的文献数字化、全文化与数字版本征集,全面展示大典风貌及版本魅力,传播大典相关知识与文化,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文献资源支撑。 来源:国家图书出版社 查看 上一页 下一页 古籍专题资源库古籍整理出版https://www.guji.cn/
10.2015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公示:共346项,抗战17项翻书党澎湃新闻今年正值抗战胜利70周年,因此在资助的出版项目中,有关抗战的书多达到16项。其中,历史、地理类15个,有云南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让我们铭记——寻访远征军老兵》、重庆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抗战记忆——台湾征集图片集》(上、中、下)、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档案汇编》等;艺术类1个,湖南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4374
11.国家图书馆藏古籍善本集成周邦彦 / 文物出版社 / 2017-7 / CNY 1900.00 (少于10人评价)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善本集成:宋刻本陶渊明集(附出版说明 套装1-2册) 文物出版社 / 1933.80 (少于10人评价) 劳权抄本典雅词 劳权/ 文物出版社 / 2017-7 / 3100 (目前无人评价) https://book.douban.com/series/38483
12.国家图书馆藏古籍善本集成:黄丕烈校跋本子昂集(一函五册国家图书馆藏古籍善本集成:黄丕烈校跋本子昂集(一函五册) 9787501064892 『文物出版社官方旗舰店正版保证』安心放心 实体书店 提供发票 团购客户可咨询客服 点击进入9.9元专区>> ¥3280.00 (8.00折) 降价通知 定价¥4100.00 暂无评分 0人评分精彩评分送积分 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host=product.dangdang.com&pid=1729556508
13.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除却已经出版的单纯以地域划分而编纂的地方文献资料,尚且没有一部以某个图书馆馆藏善本资源做依托,汇编一部人物传记资料。国家图书馆不论是馆藏书籍还是馆藏古籍善本数量与质量在国内都居于领先地位,此次由国家图书馆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承担编辑出版的《中国古代人物汇编》涵盖国家图书馆藏先秦至清近三千年间撰述http://www.nlcpress.com/ProductView.aspx?Id=7634
14.三秦出版社两种图书入选2023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西安新闻网《〈逸周书〉疏证》为2021年国家古籍整理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图书项目、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该书以国家图书馆藏元至正十四年本为底本,在参校《逸周书》各个版本及各家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字资料及先秦史相关研究的新成果,对《逸周书》及孔晁注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4-08/30/content_6962485.htm
15.最大规模古籍整理成果《儒藏》入藏国家图书馆《儒藏》(精华编)入藏国家图书馆。 题图:《儒藏》(精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3月20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儒藏》(精华编)捐赠及入藏国家图书馆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办。 《儒藏》工程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规模地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一项基础性文化建设工程,也是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项目。它系统梳理历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595117
16.中古史新书出版荣新江张志清主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中古史中心|新书出版 2005年至2010年间,在季羡林先生等人呼吁下,中国国家图书馆分批征集入藏了新疆和田所出的西域文献九百余件,受到中国学界以及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本书是对国家图书馆“西域文献专藏”之汉文部分的整理与研究。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图版释文编”,集中公布国图所藏西域汉文文书共计333号,约https://www.hangchow.org/index.php/base/news_show/cid/12478
17.带您逛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海之滨的文津街七号,其前身是国立北平图书馆,即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舍主楼建成于1931年,是当时条件较优越、国内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并因其在我国近现代图书馆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而享有盛誉,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www.meipian.cn/2yerc0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