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21甘肃
在河北省保定市东南部,北靠华北明珠白洋淀与雄安新区安新县交界处,有一座小县城,名为高阳县。
高阳县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初年就已建置,属于涿郡,历史上,高阳县名人辈出,比如说明朝大学士孙承宗、抗日著名将领佟麟阁、军委后勤保障部原部长赵克石等等。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也是来自高阳,他的名字叫王重民,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系主任,不过,王重民的结局却不太美好。
早年时期,在保定直隶第六中学读书时,王重民广泛阅读进步书刊与报纸,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准备在保定六中筹建团支部,被直系军阀首领曹锟发觉,曹锟下令对王重民进行通缉。
1924年,王鉴(化名)取“国家三宝,以民为贵”之意,改名为王重民,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这个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
王重民在北京求学期间,有一位老师给他很大帮助,此人名叫袁同礼,当时时任北平北海图书馆馆长的袁同礼正在北京高等师范教授目录学,了解到王重民的情况后,袁同礼帮助王重民在图书馆找了些事情做,解决了经济问题,从此,王重民开始了目录学的研究历程。
从1934年开始,王重民一直辗转于欧美各国的图书馆,搜集流散于国外的珍贵文献,并一度受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1947年,王重民回到国内,任职于北平图书馆,并兼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负责学校图书馆学的教学工作,北平和平解放后,王重民改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
1956年,王重民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系主任,主持制定全国图书馆学的发展规划,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王重民给主管文化工作的军代表提了一些意见,被打成右派,与黄现璠、向达、雷海宗、陈梦家并称史学界五大右派,受到撤职处分,直到1961年才摘掉右派的帽子。
十年运动开始后,王重民再次受到冲击,竟被关进了“牛棚”,季羡林曾在《牛棚杂忆》记述王重民在“牛棚”的经历。
有一天在晚上训话时,王重民被叫出去,突然被拳打脚踢一顿,事后才知是因为王重民用粗糙的手纸写思想汇报,这在当时来看,很明显是对改造的不重视,因此才受到处罚。
对此,季羡林写道:
“我不知道,这位教授是出于一时糊涂,手边没有别的纸,只有使用手纸呢还是他吃了豹子心老虎胆,有意嘲弄这一帮趾高气扬,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牢头禁子如果是后者的话,他简直是视这一般手操生杀大权的丑类如草芥。可以载入在旧社会流行的笔记中去了。我替他捏一把汗,又暗暗地佩服。他是牛棚中的英雄,为我们这一批阶下囚出了一口气。”
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进入高潮,这一年的6月,江青得到一部李贽《史纲评要》的书籍,准备出版,要王重民进行鉴定,谁知王重民在鉴定后判定为伪书,这让江青非常不满。
在江青的指示下,北大召开大会对王重民进行批斗,1975年4月15日在被批斗完后,回到家中的王重民一夜未眠,第二天清晨,王重民告诉家人出去散步,却再也没有回来,深夜时分,王重民被发现自缢于颐和园长廊。
王重民留下了一封信,写道:
“我死了,给全家影响不好,我不要骨灰了。”
1978年5月30日,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宣布为王重民平反,1979年又发出为其1957年错划右派的改正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