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不相信世上有一本书价值4830万元?也许你会很惊诧,但事实上这事还真有!在中国嘉德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中,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以900万元起拍,经过近70次激烈叫价,最终以4830万元人民币创出中国古籍拍卖世界纪录。
小知第一次听到这消息的时候,脑袋“duang”的一声,久久不能相信,毕竟这样的价格值多少个小知~~
虽然古人有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读书人对这话深信不疑,更是欣然地执行着,“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事例就很好的验证了古时读书人对书籍的执着。不过作为现代人,我们一直把书籍看为人类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很多人一直都只是读完书就扔掉,很少重视书籍本身的价值。
在我们社会中经常会看到名贵的图书会被不识货的那些人摆在地摊,价值千万的书籍仅仅出售了几百,甚至是论斤买卖!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先不说书籍本身蕴含的知识价值,单单是藏书得到的收益也是很客观的一笔财富。如1991年巴金签名的《随想录》编号精装本,市场价高达1.3万元;文革前的连环画单本售价普遍为原价的200倍,若是名家成套作品,价格更高达1000倍以上。
所以假如你曾经错卖过一些古书,你会发现今天的价值会让你无比的懊恼!到时候你就是想哭都哭不出来了。
那么现在是什么样的书籍能够值得我们收藏呢?又有哪些价值连城的古籍呢?今天就随小知一起去瞧瞧,免得到时候错过就后悔啦~
1、“一页宋版,一两黄金”
收藏界,素来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宋版书留存不多、极为罕见,再加上内容近于古本,纸墨考究、装帧大气、刊刻精美、勘校严谨,所以十分珍贵,专家估计品相好的宋版书每页大约在5万元左右。后代的兵燹战乱、水火天灾给宋版书带来了厄运,除极少数佛经外,其他留存到今天的宋版书可谓是凤毛麟角。
2、“顾批黄跋”
古籍收藏界素有“顾批黄跋”一说,但凡古书,只要一经顾广圻、黄丕烈其中一人之手,便身价倍增。而这本从6000元到800万暴涨的《战国策》,也绝对是藏书界的神话之一。
3、稀世传奇的百科全书
金陵版《本草纲目》被誉为《本草纲目》的祖本,达尔文称其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在2011年5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目前金陵版《本草纲目》海内外共存全帙7部,价值可想而知!
4、名人族谱
也许你还不知道,家谱也值钱,出过名人的族谱更值钱!中国的家谱文化兴盛,在东南沿海地区更甚。判断什么样的族谱收藏价值比较高,有一个标准:如果这个家族曾经出过一些历史文化名人的话,它的价值就会更高。在古代小地方中过进士的家族,比当地的地方官还要高。难以置信!所以,小知还是赶紧回家问问老爸老妈,看看自己族谱到底有没有名人,说不定咱们以后也能做个有钱人!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已把眼光放远,看好了图书收藏这一高雅时髦的投资领域。就目前来看,图书收藏的收益不会像股市行情一样瞬息万变,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即可操作,而且回报惊人。
主要是因为旧书在使用当中由于消耗和失散等原因存世量越来越少,藏书有利于保护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文献知识,对社会的文化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真是藏宝不如藏书。
近几年,古籍善本在艺术品交易中成为亮点。业内人士分析称,古籍善本之所以能成为热点,除了拍卖公司主推该板块外,也契合了当下藏家及公众对古籍的文化价值和藏书这种文化行为的重新认知与认同心理.专家认为,除了古籍的年代,存世量、文物学术价值的综合衡量也是十分重要的。品相完好、稀缺更是评价古籍的两大关键.
过云楼藏古籍善本RMB216,200,000
清代古籍RMB91,280,000
陶叔献辑《两汉策要十二卷》RMB48,300,000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南宋《思溪藏》、明代《洪武南藏》刻本)RMB35,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