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1日讯(记者闫景臻)5月31日,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开幕式在廊坊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此次年会以“图书馆与社会:共享效能法治”为主题,包括开闭幕式活动、主题论坛、学术分会场、展览会和图书馆人之夜活动等。
记者了解到,从2014至今,短短4年发布了60余个涉及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国家级文件。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实施,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推进公共图书馆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新技术革新服务模式。在本次活动中,特别举行“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主题论坛,组委会特别邀请辽宁省文化厅、上海、四川、浙江等图书馆业界多位专家,就图书馆大数据建设和应用进行多角度思考和深度讨论。
目前,大数据等新技术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强劲助手。有不少企业已经发展成为行业中的翘楚,研发出一系列的产品,助力图书馆的发展。比如超星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通过后台数据收割,管理、统计并分析图书馆数据,为图书馆打造中央知识库,挖掘图书馆大数据价值,为图书馆提供有效决策支持。还有超星大数据分析展示平台,基于图书馆大数据智慧分析,通过数据建模以各种图表等形式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直观展示效果,为图书馆各业务线的发展规划提供数字依据;同时大数据屏增加与馆员、与读者的双向互动,使广大读者能直接感受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带来的人性化知识服务体验。
记者了解到,超星集团自1993年创立,25以来一直致力于图书、期刊、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国内起步较早的数字资源提供商,也是国内在线教育方案的主服务商。作为本届年会的合作伙伴,超星集团特别推出了图书馆大数据分析展示平台、超星阅读本、智能机器人、文化长廊、瀑布流、书法体验机、歌德双屏机等一系列新一代智慧图书馆产品。
超星集团独立研发的50余款产品广泛服务于海内外8000余家合作伙伴,尤其在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社区教育、企事业机构的数字化建设领域进行积极创新,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