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气象因素是影响短期负荷的主要因素。在一些气候条件下,用电负荷及电量会急剧攀升,这使得电力负荷与气象关系的定量分析称为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简要分析气象要素对短期负荷变化的影响,可以发现,气温的影响最为显著,当天气剧烈变冷/变热时,将有大量采暖/降温负荷投入运行;而当平均气温持续过高或过低时,与以前年份的相同日期相比,日负荷将有较大的变化,如某年夏季某地持续高温,空调负荷在7~8月居高不下,日用电量大幅度提高。其他天气状况也直接影响到电力负荷,例如,降雨会直接影响到农机灌溉负荷和其他用电,在某地区一场大雨之后,总共近300MW的负荷骤降了近70MW灌溉用电负荷,可见气象因素影响之大。因此,在短期负荷预测中考虑气象因素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1][2][3]。
2气温因素直接作用于短期负荷的规律分析
3BP神经网络算法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BP神经网络广泛用于预测领域,与传统方法相比,在处理模糊数据、大规模问题上,最大拟和性及容错方面均优于传统预测方法。BP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学习过程由信号的正向传播与误差的反向传播两个过程组成。正向传播时,输入样本从输入层传入,经各隐层逐层处理后,传向输出层。若输出层的实际输出与期望的输出不符,则转入误差的反向传播阶段。误差反传是将输出误差以某种形式通过隐层向输入层逐层反传,并将误差分摊给各层的所有单元,从而获得各层单元的误差信号,此误差信号即作为修正各单元权值的依据。这种信号正向传播与误差反向传播的各层权值调整过程,是周而复始地进行的。权值不断调整的过程,也就是网络的学习训练过程。此过程一直进行到网络输出的误差减少到可接受的程度,或进行到预先设定的学习次数为止[4][6][11]。
4单独考虑历史负荷的BP神经网络负荷预测
由于电力系统负荷的运行规律非常复杂,合理选择应用于短期负荷预测的神经网络结构至关重要,它是决定神经网络能否体现负荷变化规律的关键。目前的ANN预测模型大部分都采用前馈ANN模型,此结构的ANN有很好的函数逼近能力,而不必须先知道输入变量和预测值之间的数学模型,可以方便地计入气温、天气情况、湿度等这些对电力负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的作用[6]。
为了展示BP神经网络很好的拟合性能,数据选取同类型日。表1为秦皇岛市2007年8月的部分负荷(单位:MW)
原始数据见表1。对8.13进行预测,图1为预测结果与原始数据的拟合曲线:
程序运行的预测负荷数据如下:
从图2可见,负荷预测结果与真实的负荷数据误差达到10-3。
5考虑气象因素的BP神经网络负荷预测
5.1数据预处理
参考经验公式,并兼顾Kolmogorov定理进行确定隐含层的神经元个数为13个,输出层为一个神经元。其中,负荷数据按照下面的公式进行变换:
式中,h为时段下标;Ln为h小时的实际负荷;L■■为比例变换后的负荷数据;该变换可使得负荷数据介于[0,100]区间(无量纲),从而便于与对应时段的实时气温th(℃)进行对比。(表2)
5.2结果分析
拟合曲线如图3。误差曲线如图4所示。
从图4可见,考虑气温的负荷预测结果与真实的负荷数据更为接近,误差达到10-3,优于单独考虑历史负荷数据的预测结果。这说明,考虑气温的负荷预测更加准确。
6小结
本文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分析可知,电力负荷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重点分析了夏季气温对短期负荷的影响,在历史负荷数据的基础上,充分的考虑了气温因素对负荷的影响,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神经网络预测,通过单独对历史数据预测和考虑气温预测的拟合曲线及误差曲线的对比,分析得出考虑气温因素能够使预测结果更加接近实际负荷数据,预测精度更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牛东晓,曹树华,卢建昌.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及其应用(第2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康重庆,夏清,刘梅.电力系统负荷预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张凯,陈辉华,姚建刚等.基于气象要素的省地一体化负荷预测与管理平台[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10(1):22-25.
[4]Saksornchai,Titti,Lee,Wer-Jen,Methaprayoon,Kittipong,Liao,JamesR.,Ross,RichardJ.Improvetheunitcommitmentschedulingbyusingtheneural-network-basedshort-termloadforecasting[J].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yApplications,2005,41(1):169-179.
[5]李军红,金磊,薛璐.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推广实践[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
[6]胡晖,杨华,胡斌.人工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湖南大学学报.2004.
[7]ChongqingKang,XuCheng,QingXia,etal.NovelApproachConsideringLoad-relativeFactorsinShort-TermLoadForecasting[J].ElectricPowerSystemsResearch,2004,70(2):99-107.
[8]贺蓉,曾刚,姚建刚等.天气敏感型神经网络在地区电网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32-35.
[9]张国庆,韩新阳,王晖等.气象因素对负荷和电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21(8):253-255.
[10]钱卫华,姚建刚,龙立波等.基于负荷特性分析的短期负荷预测相似日选择方法[J].华中电力.2007,20(1):17-21.
[11]姜飞,龙子泉,林峰.模糊神经网络在电力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22(8):23-26.
[12]康重庆,夏清,刘梅.电力系统负荷预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13].气象因素影响负荷预测效果的机理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我们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是外研社英语(新标准)。经过这几年的教学与研究,我们感到必需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围绕教学目的,重新整合教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取舍。我县有四所高中,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由于县城学校大规模扩招,我校生源质量大幅下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大胆摸索实践,走出了一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改革之路。
一、教学模式简介
1、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四步六环节”。我们把课堂教学分成了“四步六环节”,简单来讲就是“预习、讨论、展示、巩固”四大步,“自主预习、讨论交流、展示反馈、精讲点拨、知识归纳、检测巩固”六个基本环节。
自主预习主要是依据“学案”,个人自学教材,解决简单的问题。讨论交流就是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的难题。展示反馈主要是展示学习成果,并巩固知识。精讲点拨和知识归纳是教师对学生展示的学习成果归纳总结,对重难点再强调。检测巩固是教师随堂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巩固所学的知识。
2、模式的前题:优化学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要有一份好的“学案”。“学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具体的可操作,可检测的目标)、学习过程与方法(学法的指导)、导学问题(难点的突破)、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等几个部分。教师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案导学后,由教师主动的教变成了学生主动地学。
3、模式的活动方式:小组合作竞争。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我们一般分为六人组,学生两排围桌对面而坐。小组内的同学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便于小组内更好的合作和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小组成员可按顺序编号。每个组设小组长1名。小组由于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小组集体的荣誉感(赋分),共同提高本组的英语整体水平。
4、学习检测方式:自主检测。实行课改以来,我们改变了教师出题、学生考试的模式,变教师出题为学生自己出题,自我检测或小组之间的同学交换做题,相互直接提问检测。
5、课堂的拓展延伸。爱英语学社(EnglishLovers)为学生丰富课外生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跟李阳疯狂英语进行操练,进行双人PK赛,英语模仿秀,情景对话等形式进行巩固。学习欣赏经典英语歌曲,从中学到语音语调的知识,从中陶冶情操体会英语的魅力。欣赏部分奥斯卡经典故事片,并对经典段落进行模仿配音,写出简单的影评。通过第二课堂,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活动设计
在外研社英语(新标准)必修五模块二“TheHumanTrafficSignal”英语阅读教学中,我灵活运用模式,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渗透于各个环节中,具体活动设计如下:
1、自习的预习活动:
英语天使在自习前五分钟,为大家领读单词,并画出单词的出现频率级别,帮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记忆单词,并记忆第一组十个单词,并用其中的两个造句(编写精彩故事或描写自己的生活)。
然后,阅读学案的学习目标要求,独立完成学案检测自已的预习效果。在预习结束后,和自己的学习搭档相互听写单词,修改句子并对照学案答案。
2、课堂的学习活动
(4)读后学习活动:
小组活动:假设你是一名记者听说铁穆特欧-安迫塞的事以后,决定要对他进行采访,并宣传他的感人事迹,准备好你的话题。另一名同学扮演他本人结合课文内容及你的想象来回答问题。4分钟后准备结束后,各组代表上前展示。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新课改
一、引言
作为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的重要一环,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大家都知道,高考中写作的比例很大(30分)。然而长期以来,英语写作一直是困扰中国学生的一大难题;在各类考试中,英语写作也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英语写作的教学,值得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深思。
二、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语言基本功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学生词汇量偏少且记忆模糊,想表达某个意思,不知道用哪个词。即使知道了用这个词,词形又出现了错误。如名词的单复数和第三人称动词的问题十分普遍;缺乏基本句法的概念,汉式英文极为普遍。
三、教学反思
痛定思痛,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糟糕表现就像一支晴雨表,清楚地显示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薄弱。反思平时写作教学,我们教师或多或少有简单化、机械化和片面化的倾向;不少学生存在麻痹大意、粗枝大叶的毛病。
最后教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过好审题关。审清题目要求,包括文体、题材。
2.过好语法关。除了注意情节的完整性之外,特别要注意句子的完整性,如人称、时态和语态等的一致性和行文的连贯性等。
首先我们要对《考试大纲》进行分析和比较,要制订出合理的复习计划,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复习可以分三部分进行:课本知识复习、专项复习和综合复习。
一、重视教材,夯实词汇,强化重点句型复习
2015年《新课程标准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3500左右的词汇量,这比2014年要求更高。在第一轮课本知识复习中我们要复习好教材词汇,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基石,没有词汇基础,语言学习便无从谈起。词汇复习也是学生最头痛的问题,在复习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容易混淆的常用词语,这些词语学生很难分辨也很容易遗忘,我尝试着把一些枯燥的学习内容编成顺口溜来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例如,当复习到常用虚拟语气动词时,使用“虚拟语气小心用,一个坚持两命令;三个建议四要求,I-和S-双重性。一个坚持:insist,两命令:order,command,三个建议:advise,suggest,propose,四要求:demand,desire,request,require,I-或S-双重性指:insist表“坚持认为”时用陈述语气,表“坚持要求”时用虚拟语气,suggest表“说明”时用陈述句,表“建议”时用虚拟语气。
强化重点句型的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型是高考作文的重要支柱,也是语法知识复习的关键,每一个经典句型都是一个语法句型的体现。考前背诵经典句型和范文是书面表达复习最好的办法。平时积累的词汇、句型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最有效的途径
之一。
二、回归语法基础知识复习,加强专项练习
三、使用高考真题进行综合复习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写作英语教学
写作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当中的重点、难点环节,甚至部分尖子生对英语写作也有一定的畏惧。如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真正热爱写作,会写作,而不是简单地背诵课文、范文、经典句子,是当下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现阶段初中英语写作出现的问题分析
二、初中英语高效写作策略探讨
1.重视学生英语写作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在学习英语中尤其重要,因此,初中英语高效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在培养学生英语写作兴趣时,教师可利用美剧、英文歌曲或者鼓励学生自行创作表演等方式实施教学。同时,鼓励学生日常利用一切机会进行英语对话,试着用英语写日记等,培养语言环境,使学生养成上述优良的英语写作习惯,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2.鼓励学生重视词汇量的积累。学生词汇量的积累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英语高效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有些教师在教习单词时,喜欢听写单个单词,也鼓励学生背诵单个单词,但这样的效率并不高。最好让学生把单词融入到经典词组或句子当中,在记住单词的拼写的同时还能记得它的用法。例如,“hello”这个单词不好组词组,但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可编写简短的对话,在听写的时候不用只是简单地听说单词本身,而是听写对话,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去记。同时,背诵英语课文是必不可少的,能入选英语课本的,基本上都是精炼的句子,学生记住了,写作时就不怕没东西可写了,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背诵经典的英语课文。
同时,让学生在记单词的时候,学会“换句话说”。例如,“Thisismysister.(这是我姐姐)”可换一个方式表达,“Iamhersister.(我是她妹妹)”或者“Sheismysister.(她是我姐姐)”,让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学会变方式说话,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可语法不一样,单词也不一样。有些单词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不会写,换个说法就会了。例如,family这个单词可能学生不记得,但换个方式,可直接说这个是我的谁,爸爸还是妈妈,这样学生也能写出来,就不会因为单词拼写错误或者词汇量不足而写不但作文了。
3.利用经典搭配学会语法。由于语言环境的关系,初中生在学习英语语法的时候很难理解透彻,常常参杂汉语语法去理解英语,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中国式英语成了写作的通病。为了行文的顺畅,有些老师提倡学生先用中文把作文写出来,然后翻译成英语就可以了。这样虽然方便学生发挥,可不利于学生英语语法意识的培养,最好不提倡。初中英语语法归纳起来并不多,让学生通篇背诵课文或范文有些难度,但是经典的短语和词组,学生记忆和运用起来比较容易,故而可让学生背诵、运用经典词组。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把语法例句拆开进行讲解,学生虽容易记忆,但在写作时却没用到,是因为学生还没有运用的意识。所以,教师在英语写作训练时,可有意识地专题训练,如这篇短文要用到进行时、要用到“wantto”这个词组。然后让学生互相修改,点评,这样学生就会渐渐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同时,文中的句子最好是长短句混合搭配,如果都是简单句就过于简单;如果通篇都是复合句,又太复杂,不利于行文。
[1]李俊.元认知视角下的英语写作策略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