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开放的北大!”副教授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北大门卫系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本公号法律顾问:李小亮律师(前记者)。

“这个学期在北大没有课,很少进主校区,所以门卫们大概忘记了还有我这种人,一个从来不遵守北京大学门卫制度的教师……”

李植还称,多年前,北大是可以随意进出的。

该消息经媒体扩散后,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开放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17日,有高校老师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表示,大学本应是开放之地,校园开放应该成为常态。

副教授“跨栏”进出北大

但12月2日当天,李植再次“跨栏”入校时,情况不同了。当他跨过去后,保安并没有放过他,迅速追来,于是李植“决定来一次短跑训练……我向保安招了招手,然后开始快跑”。

李植本来的短跑水平很差,但没想到跑过数学科学学院,又跑过了农园食堂,再跑到新太阳活动中心,保安都还没追上,等到开始他擅长的长跑后,保安甚至跑不见影了。

后来,李植按计划到大讲堂前等人,等了十分钟,那个追他的保安才骑着自行车赶到,并用对讲机报告:“发现目标!”调配巡逻队员赶来集中。

李植:“你们的体力不行啊!连我都追不上?”

保安:“是啊,你跑得挺快!我这身大衣太沉了!”

队员们赶到后,向领导汇报了李植名字,又撤退了。下午,李植出校门时,保安仍要求他刷脸,于是又有了这个对话:

李植:“出门还要这么麻烦?”

保安:“怎么进的就怎么出。”

李植要的就是这句话,一抬腿就出去了:“我就是这么进来的。”

李植称,这个学期他在北大没有课,很少进入校门。李植还表示,在2008年以前,北京大学是完全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进。

2008年起,北大开启新制,进门必须查验证件。但李植认为,“大学自由出入是天经地义的事”,断然拒绝接受查证,于是就与门卫不断摩擦。当然这种摩擦是很温和的:李植拒绝出示工作证,但认真配合调查,恭候警察前来问话。一来二去,保安们都认识了他,也就都不查证放行了。

北京大学参观预约页面

根据小程序中的参观须知,目前社会人士进入北大参观,只能在法定节假日、双休日期间进行,但需提前7日在网上预约。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全国多所知名高校都实行预约参观制。

专家:大学开放不应“因噎废食”

有人认为大学是属于社会的,历来就是开放的;也有人以安全、管理为由,认为校园应该进行封闭管理,各执一词。

17日上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教授戴盛仪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大学校园本来就应该是开放之地,封闭式管理是与大学开放的本质相背离的。

清华大学参观预约页面

戴盛仪称,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一样,曾经的大学校园,周末想到哪个高校去串门,即使没有同学在都可以直接去,感受其他学校的文化和氛围,现在却得找熟人。

对于开放之后的校园安全问题,戴盛仪认为,高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也都是成年人,如果说有违法事件,校内、校外都有可能发生。面对极个别的不安全事件,不能因噎废食。“应该以人与人之间充分信任的心态来开放学校。”

副教授“跨栏”进北大,大学校园开放为何一再引热议

对于大学的开放,社会公众的理解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大学允许校外人员,经过预约进校参观;另一个层次是,大学打开校门,所有人员不需要检查证件就可自由进入校园。

北大副教授发文希望的开放,属于后一个层次,虽然他有工作证,但他希望进校不要人脸识别、检查身份证件。对此,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支持者认为,大学校园就应该向社会公众开放,进校门不要查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等证件。也就是说,要破除学校的围墙。

而反对者认为,这一想法过于理想,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完成教学任务,校外人员涌入校园,会挤占学校的教育资源,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还会带来安全问题。一旦发生身份不明的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发生校园安全事故,社会舆论必定会要求学校加强进出校门管理,保障正常教学秩序与师生员工的安全。

大学如何向社会开放,没有标准答案。这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听取师生及社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制订适合本校的开放方案,化解有关开放的争议。但前提是,大学要有向社会开放的意识,而开放到何种程度,要因校而异。

如果学校地处闹市区,校舍资源本来就十分紧张,那么,向社会开放可实行预约制度,这样可控制进校人流,避免开放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而如果大学地处郊区,校园开阔,则可实施宽松的开放制度,社区居民不需要出示证件,自由进入校园——这就把校园作为公园,社区居民可自由享有大学的公共资源。

另外,大学的对外开放,还可更精细化。如国外的很多大学,没有围墙、大门,公众可自由到大学校园里,到校园草坪上晒太阳,到校园咖啡厅喝咖啡,校园也和社区融合在一起;但是,要进一步到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学生宿舍,却是要经过门禁系统,刷学生证或工作证的。

这就做到了既开放校园,又避免开放影响到师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进入校园的校外人员,进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是需要预约或联系在校的师生的。这种根据学校所承担的教学、科研功能进行不同层次的开放,也就保障了不同群体的利益,社区居民也理解大学的开放政策。

如果北大实施这样的开放,也就不会出现副教授跨闸机栏杆进校园这样的事。事实上,当前的大学校园里,院系大楼、图书馆、实验室等基本都已安装门禁系统;而本校师生进校还要查验身份,这令师生烦不胜烦,而且被质疑侵犯师生隐私,可能会导致过度收集师生进校后的所有行踪信息。

因此,从根本上说,大学的开放,涉及学校的现代治理,学校应该提高现代治理能力,做好大学的开放以及开放后的管理、师生服务工作。不要让这一话题一直受到社会热议。

新闻延伸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自今年7月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陆续打开大门,近4年后首次恢复校园参观预约通道。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北京大学等高校“打开校门”,主要是指开放参观通道。

对此,澎湃新闻此前曾致电清华保卫处和北大保卫部了解到,清华每天开放4000个预约名额,约满即止;北大保卫部未说明每天可预约名额,只表示以预约平台每日放号为准,约满即止。

与这些举措相伴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开放预约的参观票“秒光”且出现“黄牛”兜售现象。《中国科学报》今年7月就曾刊文指出,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高校该不该设置围墙,以及大学该如何更好地开放?

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是“好的大学没有围墙”,认为大学之“大”在于“有容乃大”。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永谋则认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更能融入社会、更加包容,但并不意味着有围墙的学校就不是好学校。中国主要的大学资源都是国家财政公共投入的,应该适当反馈社会,比如校园绿地、运动场所等可以与社会共享,这些并不是一堵围墙所能阻挡的。

“几乎所有设围墙的高校都认为,不设围墙容易引起安全隐患,学生安全难以保障。事实是,不设围墙固然风险更大,但还没到学生安全难以保障的程度。”刘永谋表示,既想没围墙又想要保障师生安全,这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实可以通过深入调查,结合本校实际施策,比如出台一些弹性的校园开放政策。

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的专家学者中,有不少人认为高校设置围墙是有必要的,关键是要突破无形的墙,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型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胡娟教授表示,公立大学的校园是公共资产,是一种社会性资源。大学校园的开放是符合公共资源利用原则的,是高等学校应承担的一项义务和责任。开放大学校园应该注意教学科研秩序、校园安全和高校的实际情况,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来做好校园开放。

《光明日报》在今年12月5日刊文《期待更多高校回归“我家大门常打开”》认为,应当说,开放的大学校园,才能回归大学的本义。大学之大,就在于它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打开校门,既是物理意义上的扩大,也是抽象意义上的扩大:和城市融为一体,消除与社会之间的边界。

放眼全球,很多知名高校都是可以进入参观的,校园和社会之间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显。

THE END
1.韩国留学利弊韩国留学【韩国留学利弊】 首先,我们从国家政治上来入手。中韩的长久建交,使我们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韩星,越来越多的床上用品、手机、电脑等等一系列的商业往来正逐步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因此,大家对于韩国越来越向往,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学生,更是向往去韩国大学进行学习、深造。https://www.eol.cn/liuxue/wenda/hg20241206597009.html
2.非封闭式学校: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强调非封闭式学校的自由氛围。非封闭式学校,作为教育领域的另一种重要形态,以其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成长环境。以下是对非封闭式学校自由氛围的详细阐述: 一、开放的学习空间 校园环境自由: 非封闭式学校的校园环境通常更加开放和多元,学生可以在校园内自由活动,享受自然和人文景观带来的愉悦。这种开放的环境有助于http://www.sjz1.cn/content/?1746.html
3.海外求学之旅探索出国留学的双刃剑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国留学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追求知识、提升自我、开阔视野的手段。然而,这一选择背后隐藏着多重利弊。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场国际教育旅行的两面性。 学习新文化与语言 学习一个新的文化和语言是出国留学最直接的好处之一。通过沉浸式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更深刻地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https://www.4gl444ycm.cn/liu-xue-zhuan-ye/444477.html
4.留学之旅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国际教育交流的双刃剑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留学成为了许多年轻人追求知识、体验文化和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这条路并非没有挑战和风险。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留学到底有哪些好处与坏处。 为什么选择留学? 首先,留学可以为个人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在国外,你将被推向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社会,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合作,能够拓https://www.ofmkpvdwu.com/ying-guo-liu-xue/437877.html
5.留学的好处与坏处跨越文化的旅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全球化的今天,留学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梦想。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新知识和语言的手段,更是个人成长、文化交流和国际视野拓展的一个重要平台。但是,每个故事都有两面性,留学同样存在着其好处与坏处。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留学的一些好处。比如说,美国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张伟,在那里他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们之间激烈https://www.b9rduz4559.cn/liu-xue-zhuan-ye/382322.html
6.美国要求留学生返校,重塑校园文化的机遇与挑战美国要求留学生返校,既是全球疫情背景下教育模式的调整与转型,也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维护校园多元文化的重要举措,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情况,高校应制定完善的策略与措施,为留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促进留学生的融入与发展,政府也应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为留学生返校创造良好环境,通过共同努力,实现留学生与本土学生的http://news.weishuini.cn/explain/12408.html
7.机会与挑战剖析留学生活中的好处与不便通过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学生们能够接触到全新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此外,国际交流体验使得学生们有机会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不同的文化观念,从而形成更加开放的心态。这一点正是我们所说的“国际视野”的体现。https://www.gurotmf.cn/ying-guo-liu-xue/570518.html
8.海外之旅学海无涯的双刃剑一、海外之旅:学海无涯的双刃剑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去留学。留学不仅能够开阔视野,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教育体系,还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带来更多机遇。但是,这条道路也充满了挑战和风险。在探讨留学的好处与坏处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复杂性。 https://www.ksvuxaujo.com/liu-xue-sheng-huo/489482.html
9.在高校里开超市生意,挑战与机遇并存最佳精选解释落实高校超市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广大学生,因此了解他们的需求至关重要,学生对超市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用品、零食、学习用品等方面,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学生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超市需要关注商品品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经营管理策略 1、商品策略:高校超市应注重商品种类的丰富性和价格的合理性,以http://6g.photomate.cn/explain/11443.html
10.留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和社交环境对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留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教育方式。留学生们选择的国家和学校不同,校园文化和社交环境也会有所不同。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留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和社交环境的对比。 留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和社交环境对比 首先,从学术氛围来看,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普遍注重自由思考和开放交流。学生们可以积极https://www.baiyangtuo.com/yuanxiao/e2vmvka5p4.html
11.大学解封最新动态,开放校园,重塑教育新生态网站首页大学解封最新消息:校园开放,重塑教育新生态。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大学逐步解除封闭管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此举旨在恢复校园活力,推动教育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开放校园将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和普及。这一变革标志着教育领域的崭新起点,预示着未来教育的新趋势和新方向。https://www.glmtky.com/post/6183.html
12.大学校园对外开放的利弊标题:大学校园对外开放的利弊 随着教育观念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校园对外开放已成为一种趋势。这种开放不仅有利于公众了解高等教育,也有助于校园资源的充分利用。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学校园对外开放也不例外,它既有其优势,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 https://www.yltwx.com/xueli/gk/24105.html
13.大学校园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调查问卷*5. 您想参观大学校园的原因? 刚好到这个地方随便看看 游玩 了解大学为报考做准备 其他 *6. 您参观后的感受是?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无所谓 其他 *7. 您认为大学校园对外开放最大受益者是谁? 学校 学生 游客 其他 *8. 您认为大学校园对外开放是否会打扰到大学https://www.wenjuan.com/s/u6zErag/
14.学院辩论赛首轮PK赛之大学校园对外开放利弊之争正方以大学属于社会,当代大学生应该提前与社会接触;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不应以受保护的姿态面对外界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三个方面阐述“大学校园利大于弊”的观点;反方以大量人员涌入大学校园将带来不良思想和文化糟粕,以及面临此类问题相关机构做出相应处理需要花费不少费用等观点强调大学校园对外开放弊http://shj.xujc.com/2016/1117/c3013a39520/page.htm
15.大学生校园调查报告(精选10篇)大学生校园调查报告(精选10篇) 当想知道某一情况、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项的调查,最后用调查报告将调查成果展示出来。一起来参考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校园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校园调查报告 篇1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11002090959_4233572.html
16.北大副教授“跨栏”进出校门引关注,舆论期待更多高校打开校门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自今年7月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陆续打开大门,近4年后首次恢复校园参观预约通道。其中,北京大学等高校没有明确规定对外开放截止日期,而清华大学等高校则明确了固定的校园对外开放参观时间段。 https://www.cqcb.com/diyixianchang/2023-12-17/5451327.html
17.恋爱心理的论文受到西方文化、自由思潮的影响,加之很多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恋爱行为的监管和引导,大学生的恋爱行为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大学校园里成双入对的出入已属平常,有的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接吻、拥抱或进行一些亲昵的行为,造成公众场合下的视觉污染;当前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问题也越来越多,而且呈不断上https://www.yjbys.com/xinli/hunlian/726527.html
18.大学校园对外开放的利弊深度剖析与影响大学校园对外开放的利弊 随着教育观念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校园对外开放已成为一种趋势。这种开放不仅有利于公众了解高等教育,也有助于校园资源的充分利用。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学校园对外开放也不例外,它既有其优势,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 https://www.ch-j.com/kfjy/12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