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建设乡村图书馆,可以让农村居民更加了解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乡村图书馆可以通过提供农业科技支持,收集和整理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农业机械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培养农民文化素养,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阅读推广、讲座、展览等,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图书馆可以收集和整理乡村旅游资源,如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特色农产品等,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资讯和导览服务,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加强乡村社区建设,图书馆可以成为乡村社区的交流中心,为村民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增强社区凝聚力,推动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2.3.丰富乡村地区文化生活

城镇化的浪潮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农村一定程度的衰败,在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文化面对城市文化的冲击,日益呈现出衰落之势。如果农民对乡村文化失去信心,乡村社会丧失文化强有力的支撑,承载着农民美好愿望的乡村振兴是难以实施和实现的。乡村图书馆的建设不仅为农村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更是促进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比利时阿登森林的小村雷都,它作为欧洲的第一个书村,它的存在吸引着无数人前往,丰富了当地人的精神生活,并且通过吸引外来人,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我们也需要通过引入优秀的文化资源,让乡村居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元素,增强文化自信心,提高文化素质。同时,图书馆也成为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农村与城市、乡村与乡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3.乡村图书馆建设的困境

3.1.资金不足,经费保障力度有待加强

乡村地区的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难以承担乡村图书馆建设的大额投入。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也难以吸引外部投资。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支持乡村图书馆的建设,但总体投入仍然不足。社会支持有限,乡村地区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对乡村图书馆的支持和捐赠有限。这导致乡村图书馆在筹集资金方面面临困难。由于资金和采购渠道的限制,乡村图书馆的图书资源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此外,图书的更新速度也较慢,导致图书资源的老化和过时。总体来说,乡村图书馆的经费普遍短缺,由于资金的不足,导致大部分乡村图书馆的日常书籍维护、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受到制约,从而对乡村图书馆的运作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3.2.图书馆专业人才匮乏

专业人才是乡村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乡村吸引力不足,编制落实以及相应的工资待遇都不太完善,很难吸引人才下乡,导致一些乡村图书馆往往雇佣一些临时人员,他们缺乏专业的图书馆管理知识,相应的专业能力也有一定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不高,图书馆员在上岗前没有得到相应的培训,缺乏一个完备的考核培训机制,对图书馆运作的诸多事项不要熟悉。同时,由于图书馆员专业能力的缺失,缺乏在计算机应用及一些网络操作的能力,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乡村图书馆发展的关键。

3.3.乡村图书馆管理不善

乡村图书馆的管理往往缺乏规范和制度化。许多乡村图书馆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导致采购、借阅和归还等流程混乱不堪。图书容易丢失或损坏,给图书馆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图书馆工作人员也会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这样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和态度也可能存在问题。由于乡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这导致乡村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偏低,难以胜任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由于人力资源匮乏,图书馆可能无法开展有效的读者活动和服务推广,影响了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

3.4.数字化建设滞后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建立智能化管理体系”。农家书屋肩负着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使命,对于助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由于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乡村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相对滞后,电子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善。并且由于资金不足,阅读设备配置较为低端,导致无法采购到所需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而难以充分满足乡村居民对于免费下载和阅读的需求。此问题亟待解决,以提升乡村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同时,也有着来自乡村地区读者对于数字化建设的需求不高,更加倾向于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这也是乡村图书馆建设滞后的原因之一。

4.乡村图书馆建设的路径

4.1.强化政府支持,提高法律保障

4.2.合理规划,因地制宜

目前我国乡村图书馆建设主要以两种形式展现一是乡镇图书馆单独建制模式,二是总分馆体系模式,即县总馆–乡分馆–村图书室体系。在建设乡村图书馆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人口分布、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图书馆的建设符合当地实际需求。同时,乡村图书馆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如当地的文化遗产、地方资源、民俗文化等,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化处理和存储,提高资源的可利用性和共享性。

4.3.加强个性化服务,助力乡村阅读推广

4.4.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5.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振兴占据重要地位,乡村图书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对于激发乡村活力、推动乡村经济繁荣以及重塑乡村文化格局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成为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基地。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乡村文化建设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价值。乡村图书馆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营造生态宜居环境、培育乡风文明、实现治理有效以及提升生活水平这五个方面均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地乡村图书馆应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振兴乡村文化的目标,积极大胆地对乡村图书馆进行改革创新,以乡村图书馆为支点,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的燃料。

参考文献[1]邓银花.乡村图书馆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机理和驱动因素研究[J].图书与情报,2020(6):84-92.[2]邓银花.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图书馆发展路径研究[J].图书馆,2021(3):21-27.[3]吕宾.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2):97-108+112.[4]萧子扬,叶锦涛.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内在契合和主要路径[J].图书馆,2020(2):46-52.[5]司霞.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J].乡村论丛,2023(6):94-100.[6]孟祥林.乡村振兴视域下图书馆的治理困境及优化路径[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3(3):31-42.[7]马军荣.乡村振兴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途径探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1,20(2):125-128.

THE END
1.丰乐镇:“建管用”农家书屋打造乡村阅读“新样板”丰乐镇农家书屋坚持“制度先行,规范开展”的理念,详细制定并严格执行包括图书借阅、设备维护、文化协管员考核等在内的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书屋管理有章可循。村(社区)文化协管员经过专业培训后,熟练掌握图书分类、编目、上架等流程,按照标准分类法将各类书籍精准归类,方便群众查找借阅。书屋还建立了完善的读者反馈机制,https://www.ahfeixi.gov.cn/ztbd/ztzl/msgcdtj/xwpd/msdt/120292685.html
2.乡村书屋计划扩张与农村阅读推广的助力合作单位为了丰富乡村书屋的阅读资源,需要整合各方资源,政府应与出版社、书店、图书馆等机构合作,为乡村书屋提供优质的图书资源,还可以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阅读推广,如企业捐赠图书、志愿者开展阅读辅导等,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数字化乡村书屋,为农民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阅读资源。 https://www.qijianshiye.com/post/6200.html
3.图书馆读书活动总结19篇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图书馆读书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www.yjbys.com/zongjie/huodong/1756238.html
4.甘满堂: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乡村发现网甘满堂: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热潮中,在政府部门、民间机构与社会热心人士支持下,许多村级社区建立了乡村图书室——“农家书屋”,免费向村民开放。据有关部门统计,福建省建成的农家书屋共有4000多家,全省行政村约有30%拥有图书室。乡村图书室建立后,实际使用效果如何呢?最近,笔者随福建省新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15827.html
5.乡镇图书馆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由此,新一轮农村文化建设的序幕即将拉开。而作为图书馆等农村公共文化机构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无疑占有重要位置。 **市乡镇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下辖开平、台山、恩平、鹤山四个县级市以及新会、蓬江、江海三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属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但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市,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68736.html
6.最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农村文化事业管理存在的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文化工作部门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十分重视,注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文化基础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县建有文化馆、图书馆个1个,乡镇文化站7http://cooco.net.cn/zuowen/1631594.html
7.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村上“书屋”、图书馆或文化馆闲置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浪费当地文化资源。文化服务的供给与农村需求不匹配一直是困扰农村文化建设的难题。 (四)各乡镇文化站问题显著,收效甚微 乡镇文化站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所以尤其要重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部分领导对文化站的建设工作仍然“说https://gdxk.southcn.com/zh/llwzllzz/content/post_672041.html
8.农村书屋调研报告通过农村低保途径解决农户管理人员报酬,通过区财政适当补助解决村委会兼职管理员报酬。4、资源更新。依托区图书馆,将农家书屋和区图书馆联动运行,把农家书屋作为区图书馆的分馆,将农家书屋的图书作为馆藏图书进行管理,组织图书流动车将馆藏图书、其他书屋图书定期调换到农家书屋,形成一条定期补充、更新、交流图书的畅通https://m.oh100.com/a/201702/473766_3.html
9.校园调研报告范文(通用10篇)3、建议在阅览室增设通风设施,改善空气质量;同时,提高同学们的“不占位”意识、提高座位利用率也尤为重要;建议图书分类再详细清楚一点,便于寻找;增加图书馆中的藏书量和藏书种类。 4、对于个人占用教室问题,应该提高个人道德素质教育,有社会共享意识。 5、同学们应该正确处理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寝室是个共同的生活场所,https://mip.ruiwen.com/gongwen/baogao/653211.html
10.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农村小学,仅仅几间教室,在其中存在着不少危房,缺少修缮,严重威胁着学生的安全。小学教学器材奇缺,显微镜、酒精灯等等其他最基本的实验室设备,还有很多地方都不具备。微机室、语音室、音乐室、图书室等功能性教室,很多地方都没有,有的只是空名头或者设备过旧,图书馆缺乏新书,计算机缺少更新维护。学生体育活动用http://mip.yuwenmi.com/lizhi/jiaoyu/775947.html
11.农村图书馆范文12篇(全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农村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图书馆,新农村,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段颖.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2):16-18. 我市农村图书馆建设探讨大全 第2篇 随着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lgertp8.html
12.文化建设调查报告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信息更新加速的今天,一些农民因缺少知识,精神空虚、麻木,不思进取,很难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勤劳致富,存在严重的"软懒散"和"等靠要"愚昧思想,对发展农业生产,建设新农村缺乏信心。二是农民活动的公共空间正在逐渐萎缩。文化室、图书室、广播室、篮球场形同虚设,没有被用来开展文化活动,https://www.jy135.com/diaochabaogao/1380889.html
13.农家书屋整改(精选6篇)接下去,还将精心选配贴近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求的图书,为每个农家书屋按科学比例选配少儿读物、家禽养殖、庭院经济、蔬菜栽培、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电器维修等出版物,确保农民群众看得懂、听得懂、用得上。 [科] 【参考文献】 [1]牛振恒.家书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杂志,2008(11).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24g4070.html
14.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手段令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持续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免费开放。与此同时,还应当通过农村道德讲堂以及社区道德讲堂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乡村儒学讲堂”服务活动。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与时政相结合、与文化惠民相结合、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711/8544244.shtml
15.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通知公告“幼儿高师”的办学定位和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四大职能,落实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师范教育,通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网络直播课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立志服务基层、服务农村义务https://www.hnyesf.com/html/899/2022-01-07/content-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