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学科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我们小点声
版本
人教版
年级
二年级
学校
教师姓名
课时
一课时
这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声》
一课。本科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第5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文文明”而设置。通过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打扰他人,保持良好的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文明素质。通过发现与实践,让学生养成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的文明习惯。
二年级的小学生,天真活泼,喜欢蹦蹦跳跳,开心的玩耍。不过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的养成了一些好习惯,不过很多时候就忘记了在公共场所不该大声喧哗,不打扰别人的事情,所以他们会不由自主的放开音量。所以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督促引导学生逐步让成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的好习惯,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三、教学目标:
重点: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的行为,做到不打扰他人。
难点:逐步养成说话小点声的好习惯。
1、西沃白版课件《公共场所调音师》2、幻灯片《我们小点声》
3、《好听的声音》4、音乐欣赏视频《和谐的大自然》
5、自制学生活动视《我们的教室》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
一、激趣引导
二、体验活动
三、趣味活动
四、结合实践活动体验提升能力
五、课内延伸提升经验
教师谈话引导学生看视频《我们的教室》
1.引导讨论:你喜欢那一种环境的呢?声音是怎么样产生的呢
布置任务:做一个小小调音师
2.学校里面的调音师
学校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小店声呢?
师生互动交流
3.家庭调音师
教室引导学生发现
不仅学校里家里也不需要吵
律动《好听的声音》安排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律动让学生放松一下
教师质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小点声呢?交代学生利用网络寻找哪些公共场所需要小点声。
教师总结:生活中懂得为别人着想不打扰别人是美德在生活中发现和谐的声音欣赏和谐的音乐
了解人任务看活动视频
观察后讨论小组合作找到消除教室里声音的办法
大家研究:找出在学校里还有哪些地方不该吵,为什么不能吵。
学生自主研究和发现在家庭当中也不能声音太大会影响大家
学生欢快的做律动
学生发现公共场所需也要小点声,并在小组内大家合作一起寻找公共场所里需要小点声的地方并通过讨论辨析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欣赏和谐的音乐体验提升自己的新知
《我们的教室》视频二分钟
幻灯片出示讨论要求
幻灯片提示要求
课件《好听的声音》
学生通过电脑查找
课件《和谐的大自然》
把学生平时在教室里的活动情景真实再现出来两种环境的对比发学生的思考懂得在教室里吵闹的原因及不该吵
引导学组内合作交流做一名小小的调音师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在学生前面合交流的基础上再继续发现学校里哪些地方不该吵?
这样做提升学生的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结合学校生活提出自己的想法
从生活入手在家庭方面同学们也发现不能够吵学生们在活动中会自己发现保持安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安排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律动学生即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又能够在游戏继续体会和谐的声音的重要性
在前面的环节中学生已经具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教室依赖学生获得的经验和方法,自主查找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共同找出自己熟悉的公共场所应该小点声的的地方辨析原因并找出办法,既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迎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学生有了较为夯实的实践认知后为学生呈现已段和谐的大自然音乐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结束课程有利于学生内化认知提升自己的内化经验的能力。
板书设计:
我们小点声
调音师的1.做个警示贴
好办法:2.提个醒
这节课,我一直带着学生们沉浸在自己的生活情景当中,学生获得一切经验都是真实而且有效的。再有我也比较重视学生的与其它人合作的能力的培养,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是非常重要。
稍有遗憾的地方是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我在评价时还是缺少一个针对性,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培养,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得到恰当而有效的评价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都是十分必要的。这在我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和培养。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科集体备课表
2018.11
主备人
所在单位
复备人
集备课题
我们小点儿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分配
共2课时
第1课时
项目
内容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
过程
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教学重点
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教学难点
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教学、教具
(课件)准备
教学流程
环
节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聪聪,你好!
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二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
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
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什么时候需要小声说话”?
揭示课题《我们小点儿声》。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一)教室里面有点吵
(出示情景视频,学生重重的关门,大声喧哗,挪动桌椅,下课跑闹……)
1、这样的教室给你什么感觉?
2、你觉得怎样做才是对的,为什么?
3、我们班级里有没有这样的现象?请你说一说我们班级里让你讨厌的声音。
4、教师总结:出示书页下小故事
风声小了……
雨声小了……
我们的声音小了……
(二)做个小小调音师
1、班级里的大声现象确实有点让人烦恼,你想怎么做来减少这样的大声呢?(从自己做起,做个警示牌提示自己)
2、这样的做法对不对?
(1)就我一个人大声没关系的,不会影响大家。
(2)他们大声说话,我要大声告诉他们不许说了。
(3)大家都在学习呢,我们不要说话了,嘘!
板
书
设
计
教室里面有点儿吵
做个小小“调音师”
教学反思
教材呈现了平时学生熟悉的、嘈杂的教室环境,意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教室吵闹声带来的不和谐,唤醒学生生活中关于吵闹的教室环境的回忆,感知嘈杂环境对人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在教学中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现类似的不文明现象。引导学生把视野拓展到整个学校范围内,在学校生活中寻找噪声现象,并跟同学一起提出改进策略。教师可进行策略汇总,并向全校师生公布规则,相互监督
朱
第2课时
(三)这里也要小点儿声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小声点?
情景1:
师:(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师: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生2: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
师: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情景2:
师:(课件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小组合作讨论一下如果你是图中人,该怎么做?
总结: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我们要做文明学生。
提问:你觉得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声音?
生1: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生2:在休息室里要小声说话,免得影响别人休息。
生3: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生4: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这样既不影响他人,也是自身文明的一种提现,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同时也监督身边的人,做好小小调音师,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美好的声音,而不是扰人的噪音。
三、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
生2:我知道在公共场合说话要小声,不能影响其他人。
4、学习绘本故事《声音》
5、拓展
师: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这里也要小点儿声
绘本《声音》以儿歌为载体,以类比的方式,讲述了“小点儿声”的原因,启迪学生如果每个人都能安静地聆听,仅能走近文明,感受更多的美好。本课正文从“保持生活环境的安静”切入,绘本则以“保持自然环境的安静”进行拓展,这样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成对“我们小点儿声”的意义认同。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生活中即便没有安静的标志,我们也需要保持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