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英译策略研究
杨明勇,马婷
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
收稿日期:2023年6月30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14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25日
摘要
关键词
外交理念,英译策略,纽马克,交际翻译
AStudyonEnglishTranslationStrategiesofMajor-CountryDiplomacy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theNewEra
MingyongYang,TingMa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YunnanMinzuUniversity,KunmingYunnan
Received:Jun.30th,2023;accepted:Aug.14th,2023;published:Aug.25th,2023
ABSTRACT
Keywords:DiplomaticIdeas,EnglishTranslationStrategies,Newmark,CommunicativeTranslation
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InternationalLicense(CCBY4.0).
1.引言
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首次被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新战略,是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基于国内外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其主要呈现出民族性、时代性两个特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是新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与思想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同时也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1]。
2.理论概述
该研究以交际翻译理论(communicativetranslationtheory)为指导。彼得·纽马克(PeterNewmark,2001)是英国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交际翻译是纽马克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他将交际翻译定义为力求让译文内容与语言具有可读性,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3]。在交际翻译理论下,翻译者用中立的文化术语解释信息型文本中的文化成分,用文化对等词替代呼唤型文本的文化成分。通常采用交际翻译的文体类型包括新闻报导、教科书、公共告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学作品。因此,将交际翻译理论与该项研究结合,以交际翻译理论指导具体的理念术语的英译,有利于提高针对性和准确性,同时增强该项研究的科学性。
3.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研究现状
4.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英译策略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1]。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伟大中国梦,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始终秉持着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然而,一些国家并没有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一些西方国家感觉到了威胁,因此,这些国家不断做出一些“小动作”来抹黑中国。中国提出的战略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但是受到国家利益、文化和媒体因素的影响,一些西方媒体随意歪曲事实,导致一些国外民众误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概念。因此,加大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英译力度十分必要,刻不容缓。
笔者将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英译与意识形态互动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双语术语库建设以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英译策略与方法三个视角展开。
(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英译与意识形态互动关系
Table1.Englishtranslationoftheofficialmediaofthe“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第一卷中的译文是“acommunityofcommondestiny”(习近平,2018:p.298)[13]。第二卷和第三卷则分别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译为“acommunityofsharedfutureformankind”(习近平,2017:p.502)[14]和“aglobalcommunityofsharedfuture”(习近平,2020:p.503)[15]。而“中国关键词”英文版则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为“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经检索发现,“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被引用的次数最多,该译法更好地传达了中国声音和中国主张,更好地解读了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即中国愿同世界各国携手,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拓展友好合作,促进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大格局,中国始终将自己的命运同世界相联系,为世界的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而翻译也对意识形态有反作用。翻译是一项复杂的交际活动,承载着文化交流、政策宣传、形象构建等使命。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进行翻译,有利于传递出中国的政策主张;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翻译成英文,让目的语读者了解中国的外交理念以及外交政策内涵,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国际上的塑造,同时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外交政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理解与认同。
因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翻译与意识形态两者之间应该相互作用,呈现一种积极、良性的互动关系。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双语术语库建设
Table2.Relatedcollocationson“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
Table3.Englishexpressionof“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
通过检索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媒体、不同网站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名的引用,以及不同阶段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名的采用是存在差别的。如将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所采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名进行对比:
十八大报告[17]:
ST:“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TT:“Inpromotingmutuallybeneficialcooperation,weshouldraiseawarenessabouthumanbeingssharingacommunityofcommondestiny.”
十九大报告[17]:
ST:“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TT:“Chinachampionsthedevelopmentof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andhasencouragedtheevolutionoftheglobalgovernancesystem.”
Figure1.ProportionofdifferentRMGtranslationsintheRMGnewscorpus
(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英译策略与方法
政治词敏感性较强,具有专业性、唯一性、语义性、单义性,不存在多义和同义词特点。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英译应遵循政治等效、译名统一原则[19]。
1、“政治等效”原则
中国特色外交理念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在翻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其政治内涵与外交语境意义的等效传达。对此,杨明星提出外交话语翻译的“政治等效”(PoliticalEquivalence)原则。杨明星(2008)认为,政治新词翻译必须一方面准确、忠实反映源语和说话者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语境,另一方面,要用接受方所能理解的译入语来表达,使双方得到的政治含义信息等值,使译文能起到与原文相同的作用和交际功能[20]。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译为例。根据“政治等效”原则,翻译“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优先考虑该词的本身的文化语境[21]。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人民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倡导携手并进、合作共赢。
综上,“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humanity”这个译名,既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语境和政治语境,同时又考虑到了目的语读者,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因此,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译为“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humanity”更加符合“政治等效”原则。
2、“译名统一”原则
译名统一,顾名思义,力求“一名一译”,政治概念和术语的唯一性和单义性决定了其在目的语中的译文应是唯一的,而不是多个译本。我国外交话语特别是核心概念和关键术语的译名五花八门,直接导致国外受众误读和误解中国外交理念和原则。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译为例。上文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译名在不同国家主流媒体上的引用存在不同,如:“人类”一词有“mankind”、“humanity”等不同译法;“命运”一词有“destiny”和“sharedfuture”两种译法;介词搭配有“of”、“with”等不同的搭配情况等。虽然这些词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替换使用,但它们也存在差异,在严肃的政治术语英译中,意思相近的词汇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略的。
Table4.Comparisonofthecompletewordmeaningsbetween“Humanity”and“Mankind
其实两者在不同场合都有使用,但是经检索中国官方网站以及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笔者发现“mankind”是引用频率最高的。
权威用例2:
ST: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来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TT:WearenotaloneontheGreatWayandthewholeworldisonefamily.Afterayearofhardship,wecanunderstandmorethaneverthesignificanceof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
——习主席2021年新年贺词(双语全文)
根据“术语统一”的原则,应该将人类翻译成“mankind”。
Table5.Comparisonofthecompletewordmeaningsbetween“Destiny”and“Future”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的是生命相互牵连,地球村永远不能分割,所有形形色色的人类在同一个家园里密不可分。而“命运”二字该如何理解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Figure2.Retrievedresultof“Destiny”
Figure3.Retrievedresultof“Future”
3、英译策略和方法
1)“Acommunityofhumandestiny”。“community”的意思是“共同体”,“human”的意思是“人类”,“destiny”的意思是“命运”,显然,这是逐字对译,采用的是异化的英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政论翻译家程镇球多次强调在政治翻译中,译文要忠实于原文,首先要做到政治上的忠实。直译可以再现原文形象,包括比喻、物象,增加了译语的生动性,从而保留我国的政治文化特色。
2)“Acommunityof/withashared/commonfutureformankind/humanity”。与译名1)不同的是,该译名没有将“命运”译为“destiny”,而是用“sharedfuture”来代替,shared是动词share的过去分词,修饰future,与future构成被动或完成意义。share的释义为tohaveorusesth.atthesametimeassb.else,意思是与他人同时使用或拥有某物。那么sharedfuture的意思就是可共享的前途或前景。可以看出,该译名显然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意译的翻译方法[26]。一般而言,当直译不能体现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风格和神韵时,译者应采用意译方法,即译文要有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必过分拘泥于形式。
3)交际翻译策略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译,国内比较流行且更多引用的是“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或者“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humanity”。但“mankind”中的“man”是男人、男性的意思,“mankind”在西语语境中有男权色彩。根据交际翻译的目标原则,即翻译应该以读者为中心,尊重他们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因此,相比较之下,“humanity”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