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

(上)12/13/20221情报学(上)12/10/20221第一章总论12/13/20222第一章总论12/10/20222第一节“情报”的概念一、演变情报是汉语拥有的一个独特概念,在英文中不存在与其完全吻合的对应术语。我国情报概念同时具有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的功能

情报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社会功能和概念有所不同。1、情报最早是一个军事术语,强调的是情况、消息和传递报道的作用。“定敌情如何,而报于上官者。”(辞源1915年)“战时关于敌情之报告,曰情报”(辞海1939年)12/13/20223第一节“情报”的概念一、演变12/10/20223现代军事情报概念即由此发展而来,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军事情报”的定义是:“为保障军事斗争需要而搜集的敌对国家、集团和战区的有关情况及其研究判定的成果。”

它的基本特征是:(1)情报研究对象主要是敌情,是对敌斗争中搜集的情况及对其分析研究的成果,情报是军事行动的重要依据;(2)情报活动内容侧重于特情、耳目、间谍、秘密据点等秘密情报活动的经营与治理;(3)情报活动方式是侧重于侦察、跟踪、监听、卧底、打入内线等秘密情报手段;(4)情报过程侧重于主观过程,即情报的产生依靠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情报人员个人的目的性、知识结构、知识水平、个人素质及综合能力等决定了情报的价值。

情报就是作为交流对象的有用知识或消息,也可以说是用于特定需要的知识或消息。(我们所要掌握的概念)12/13/20227情报是指有明确接受对象的那部分知识和信息。12/10/20属性情报的基本属性是:情报的知识性、情报的传递性、情报的效用性。情报与信息的比较information概念广信息是情报的源泉,是情报加工的颜料。没有信息,便没有情报。知识、情报、信息的关系

12/13/20228属性12/10/20228情报知识知识信息12/13/20229情报12/10/202292、基于知识/文献的情报概念现代情报学最初产生于科学情报工作的实践,主要研究科学技术文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传播服务等。1956年,中国科学院成立科技情报研究所,我国情报事业开始起步。前苏联和西方科技情报工作的基本知识传入我国,“Information”译为“情报”而流传我国。

12/13/20221012/10/202210这一时期的情报工作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情报工作,“是把科学技术知识从创造发明者那里得来,经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加工整理后,通过文字的、图形的、胶片的或录音带等形式固定下来,传递给使用者的一项工作。”知识被认为是情报的本质属性,是情报的属概念,学术界提出了基于知识的情报概念,如“情报就是作为人们传递交流对象的知识”12/13/202211这一时期的情报工作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情报工作,“是把科学技术基于知识/文献的情报概念它主要特征是:(1)情报研究对象主要是以文献为载体的科技知识、资料,文献是情报源的主体部分;(2)情报活动内容是文献信息治理,包括情报收集、整理、报道、服务、分析和综合等文献加工流程;7(3)情报活动方式侧重于文献组织,即以编目、著录、索引等形式,将文献单元整理与排序;(4)情报过程具有客观性,如情报的内容、载体及情报工作流程等都是客观的,同时又具有某些主观性,重视发挥情报人员的主观创造性。

12/13/202215关于情报与信息的关系,一般认为,“情报本质就是信息,但又不是基于社会信息的情报概念的基本特征是:(1)情报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涵盖军事、科技、经济、金融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2)情报活动内容是信息治理,即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3)情报活动方式侧重于信息组织,即通过信息序化或信息整序,使原始信息集合转化为有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或者信息资源的索引等;(4)情报过程主要是客观的,即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后来也开始注重技术与人文的结合,重视信息治理中人的作用。

12/13/202223在我国,情报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情报社会二、日本的情报概念日本从自己的国情出发,一开始就采取了一种重视情报研究的情报战略。这是其它国家,包括发达工业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所不及的,而这种情报战略的形成,又同其独特的文化有关,具体来说,同日文中情报这个术语的独特意义有关。

日文中情报这两个汉字产生于19世纪末。日本军医森鸥于1884~1888年在德国留学期间,翻译了普鲁士军事战略家冯·克劳塞维茨的名著《战争论》,该书日文版于1903年10月正式出版。《战争论》第6章“NachrichtenimKriege”,森鸥将其译为“战争の情报”,从而创造了“情报”这两个汉字。12/13/202224二、日本的情报概念12/10/202224情报在日文中最初也是一个军事术语,对应的英文译名为intelligence(谍报之意)19世纪20年代,情报正式成为information的译名日文情报中同时具有intelligence和information的双重含义。其中,intelligence定义为对information的评价、分析、综合和解释的结果。

12/13/20222512/10/202225这很清楚地表明了日本的情报工作不完全等同于欧美国家的information工作,除信息处理以外,还包含了调查、分析等通常information工作所不涉及的部分。在与决策有关的情报活动中,日本情报工作的这种特点尤其突出,而且对情报工作的结构、系统和特征产生了重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日文“情报”的特殊意义在80年代以来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重视。1983年长山泰介在日本国内发表的关于日文中情报术语起源的论文在6年后又在第二届日本科学、技术和商业情报国际会议上宣读,日本情报工作中intelligence功能也被许多国际作者注意到,认为是日本情报工作的特点和优势所在。

12/13/202226这很清楚地表明了日本的情报工作不完全等同于欧美国家的info日文情报术语中的intelligence意义

作为intelligence的情报,应具有以下特征:

——有明确的特定利用者、利用目的和利用状况;

——有特定的意义及用途,应用后能产生影响;

——对数据或知识等进行评价及分析,并进行了取舍选择或各种组合加工之后的产物;

——情报之间相互有关,结构具有层次性;

作为intel综上所述,在日本的概念中,原始的资料、数据和各种其它信息还不是情报,只有经过了分析加工才能成为支持决策的intelligence,即情报。因而在日本的科技经济情报工作中,情报的分析加工即情报研究是极其重要而又顺理成章的一环,这一过程被称作intelligence化。

12/13/20222812/10/202228情报的intelligence化有几个重要前提:①这不仅仅是加工方面的工作,而必须针对具体用户的情报运用能力、运用目的、运用环境;②要有经济性考虑,即分析的深度和适用性要和人力、资金和耗费相平衡;③经过加工,原始信息得到了附加价值。12/13/202229情报的intelligence化有几个重要前提:①这不仅仅是第二节情报工作

1情报工作的产生与发展(1)19世纪末叶以前,情报工作与科学研究活动结合在一起。获取情报靠个人的努力。(2)19世纪末叶至本世纪初,情报工作的形成阶段,人们开始主动地有组织地进行情报传播。文摘杂志大量发行,文献(情报)工作成为一种职业。(3)情报工作的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科技情报工作。有组织的科技情报工作相继出现,情报机构纷纷成立,人员和经费逐年增多。(4)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情报工作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管理与服务效率。12/13/202230第二节情报工作1情报工作的产生与发展12/10/22

情报工作的含义在我国,科技情报工作起步较早袁翰青:科技情报工作,就是把科学技术知识从创造发明者那里得来,经过有组织的加工整理之后,通过文字的、图象的、胶片或录音带等形式固定下来,传递给使用者的一项工作12/13/2022312

12/13/2022717、工作机构(专职信息服务机构)12/10/202271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工作介绍我国的科技信息工作要通过改革和创新,向收集、加工、整理、传播、研究和利用知识的知识服务行业发展,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体系。工作内容:1提供多元化科技文献保障(以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资源共建共享系统服务为依托)2加强科技信息分析研究,提供高水平决策支持3先进技术研发推广4提供人才教育全国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学术中心、人才培养中心、网络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2/13/202272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工作介绍12/10/202272第三节、情报科学

一、情报学的产生年轻的科学,产生的标志:1.1895年,奥特莱(P.Outlet)、拉封登(H.Lafontine)等创立国际目录学会。迄今也只不过百年的历史。12/13/202273第三节、情报科学

“情报爆炸”与各国的对策:上述这一切构成了情报利用与情报爆炸之间的尖锐矛盾。对策:1.建立独立的情报机构和国家规模的情报工作系统,使情报工作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作为国家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得到发展.2.发展情报处理技术和传递技术,建立自动化的情报系统;3.开展以情报和情报活动为对象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寻求情报工作最佳化的途径.12/13/202278“情报爆炸”与各国的对策:上述这一切构成了情报利用与情报爆二、情报学定义

12/13/2022891.自然科学12/10/2022892、

人文科学根植于人文科学,该领域早期的研究以历史或思想史为起点,哲学对知识的组织和分类系统的创建也有贡献。随着图书情报工作的计算机化,历史型研究渐少。史蒂格1990年发表了《情报科学与人文科学》一文,运用人文科学的概念、人类价值和人类精神表现等理论讨论了两者的关系,主要讨论情报哲学的问题。

12/13/2022902、

人文科学12/10/2022903、社会科学许多研究者把情报科学称为一门社会科学。情报科学研究的是某一社会架构下,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情报系统的互动。研究一般的人类交流和特定的情报交流所记录的知识的传递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情报系统之间的处理和交流。12/13/2022913、社会科学12/10/202291五、情报学的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的方法。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引文分析方法的数学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进行分析比较时,已将其作用排除在测度结果之外了。

12/13/202294网络计量法:网络计量法是定量研究方法,由图书情报人员推动其产历史的研究方法:材料收集、整理、加工、应用等的一系列过程。文献计量法:就是用数学与统计学的方法来探讨文献交流的规律的一种方法12/13/202295历史的研究方法:材料收集、整理、加工、应用等的一系列过程。1

1.情报学与文献学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记录知识的文献、资料,而文献、资料又与情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传递交流情报的主要载体,因而也是情报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在有些国家,就把科技情报工作视为科技文献工作,把情报学视为文献学,我们认为,科技文献工作是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报工作包括了文献工作,但又不局限于文献工作。情报工作除了运用文献这种形式外,还使用非文献的形式(如口头、实物等),情报工作的概念较之文献工作要广泛得多。12/13/202296

12/13/2022118图书馆学家和情报科学家的实际工作可以归结为收集和组织“世界32.贝尔金知识非常态状态(anomalousstateofknowledge

12/13/2022126三、美国的情报学家萨拉塞维克萨拉塞维克(T.SARACEVI四、日本情报学家北川敏男、椎名六郎等他们从计算机科学、控制论和通讯科学技术出发构建的情报学的理论体系,他们还探讨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最优化等问题,从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方面建立对情报学方面的认识。12/13/2022127四、日本情报学家北川敏男、椎名六郎等他们从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五、当前情报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1.

自动化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系统评价;产生的影响2.

信息经济学信息对提高生产率的作用用情报计量学有效地评价某一组织的生产率电子信息的营销、收费机制、价格策略3.

标引机读数据组织数字化图书馆中文本和图像的标引不同情报系统中的书目情报要素

12/13/2022128五、当前情报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12/10/20221284、

情报需求与使用各类用户的情报需求发展用户的信息查询技能,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情报的获取怎样改变用户5、

情报检索情报检索系统的人机界面人工智能与情报检索以用户为中心的检索研究和分析方法6、信息资源管理认识信息资源管理的知识角度和集成角度信息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和实施步骤网络化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12/13/20221294、

情报需求与使用12/10/2022129六情报学前沿领域1)“数据库知识发现”(KDD)研究2)语义网研究3)3G(GreatGlobalGrid)研究4)信息构建(InformationArchitecture)5)知识管理研究6)数字图书馆研究7)信息技术应用8)小世界现象12/13/2022130六情报学前沿领域1)“数据库知识发现”(KDD)研究12/第二章、情报交流与传递

12/13/2022131第二章、情报交流与传递12/10/2022131第一节

情报的交流方式及特点

一、情报的交流方式(communication)“交流”一词,在中文中具有多个相近的名称,这些名称包括:通讯、交通、沟通、交际、传播等,它们共同对应一个英语名称:communication,结合情报交流的特定环境,可以认为交流是人类对事实和意见进行交换的广阔领域。具体地说,交流是人类的各个个体之间借助于它们共同的符号系统(如手势、口语、文字、图像等)传递情报信息,交换知识的相互影响过程。12/13/2022132第一节

一、情报的交流方式(com1、信息的传播交流信息的自我传递,关于自己思想、著作、论文等资料的回忆与检索。信息的个人间传递,通过面谈、书信、电讯等方式交换信息。信息的大众传播,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或大型会议、讲座方式向社会中的大量读者、观众、听众传播信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科学情报交流与上述相似12/13/20221331、信息的传播交流12/10/20221332、

科学交流(米哈依洛夫)非正式情报交流:情报生产者和利用者个人之间直接进行的情报传递。如交谈、会议等,包括自我传递和个人间传递。正式情报交流:通过科学文献系统(包括纸质、磁质、光质文献的出版、发行)的情报交流,如书刊发行、图书馆工作、档案工作、情报工作、广播电视传播工作。正式情报交流由专职情报工作者完成,表现为文献流通。非正式情报交流由科技工作者自己完成,带有明显的个体性质。12/13/20221342、

THE END
1.想搞懂提示词工程(PromptEngineering)?这8种类型值得收藏!学习大模型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极大地促进个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发展。大模型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正在推动着人工智能的新发展阶段。通过学习大模型课程,可以掌握设计和实现基于大模型的应用系统所需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从而提升自己在数据处理、分析和决策制定方面的能力。此外,大模型技术在多个行业中的应用https://blog.csdn.net/2401_85373691/article/details/144394298
2.AGIAIGC怎么翻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相关外语词有了规范的“中文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近日,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第十六批18组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本次拟推荐使用的外语词中文译名,均为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相关的词条。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33B75L0514CDBK.html
3.情报学“名不副实”的尴尬及其解决之道据统计,仅国内情报界提出的“情报”概念就多达129种[3],甚至出现情报不可定义论[4-5]。在情报术语的实际运用中,“情报”在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含义,情报和信息混用现象普遍,不但普通民众难以区分各类著作和文章中“情报”的含义与边界,甚至情报学圈内人士对于如何界定“情报”都模糊不清了。“一个新学科的建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124/11/200041_262105939.shtml
4.国际贸易实务论文(范例15篇)双语教学的核心是教师,教师的英文水平如何,特别是英文听说能力,决定着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一般而言,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老师都是济学出身,虽然具有较好的英文基础,但毕竟不是英语专业出身。专业课老师用英文教学,难度很大。由于缺乏长期的、系统的英语培训,特别是没有在纯英语环境中学习、工作的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guojijingjiyumaoyi/734710.html
5.图书馆知识竞赛:图书馆知识竞赛在线测试(题库版)考试题库34、问答题 当代情报学有哪些理论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35、单项选择题 在图书分类中“I24”代表小说分类,也是同学们所衷爱的一类书籍,请问“I246.4”是哪一类小说()? A、章回体小说 B、新体长篇小说 C、笔记小说 D、短篇小说 点击查看答案 36、问答题 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 点击查看答案 37、单项选择题 同http://www.91exam.org/exam/87-1051/1051948.html
6.图情档专业(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有哪些理论?2020-06-14 依据《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增补部分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8469856/answer/1186390548
7.图书馆情报学(精选十篇)相当一段时间内, 就连图书馆情报学本身的学习者都对本专业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 认为这门学科是守着故纸堆在工作, 一方面不需要创新, 另一方面工作起来毫无激情, 我国的图书馆情报学的学科发展肇始于20 世纪20 年代。但就图书馆学情报学这两个专业本身而言, 其属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范畴之内, 这门学科的主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v5e9bk7.html
8.书札(图书馆情报学概论)书评绪论 图书馆情报学的基本问题学科历史图书馆情报学(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缩写LIS)于20世纪70年代由原来的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合并而成。1808年,德国图书馆员施莱廷格( Martin Schrettinger)第一次用“图书馆学”表达图书馆工作所需知识19世纪末,一批先进的信息组织整理技术[如美国学者杜威(Melvil Dewey)发明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263500/
9.情报学情报学(英文:information science)的概念源于欧美国家。情报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学科,至今仍在发展完善中。中国学者们认为,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科学。它使人们正确认识情报自身及其传播规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https://baike.sogou.com/v88299.htm
10.指南(适用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型研究生和情报学同等学力人员)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中文封面、英文封面、原创性声明、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作者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致谢。 (一)封面 封面是学位论文的外表面,对论文起装潢和保护作用,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同等学力人员论文封面需选择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相对应封https://www.xxmu.edu.cn/dm/info/1038/2789.htm
11.情报学基础知识.pdf专业基础教材情报学基础知识.pdf 7页VIP内容提供方:明若晓溪 大小:70.23 KB 字数:约1.26万字 发布时间:2020-09-18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36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情报学基础知识.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16/7126032104002201.shtm
12.医学文献检索范文10篇(全文)目前,大多数的文献检索课教师是图书情报专业教育背景,而医学专业教育背景的较少。要讲授循证医学部分,需要有丰富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知识、情报学知识和较高的英语水平等。循证医学师的综合素质。 3.4 循证医学信息的网络资源[4] 循证医学信息以国外医学文献为主,获取的渠道主要经因特网上索取。如:美国国立医学图书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0smetv1.html
13.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术语学(发展历史及现状)就在这篇经典性的论文中,他不仅阐述了术语系统化的指导思想,同时也论述了术语学的基本原理,为术语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他相继发表了大量术语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诸如《普通术语学——一个介于语言学、逻辑学、本体论、情报学之间的学科》(1974)等,在他80岁高龄时,还发表了《术语学的基本理论与术语https://www.term.org.cn/CN/abstract/abstract10750.shtml
14.论文情报分析中的方法应用研究情报分析师的工具箱情报分析方法术语表的构建是情报分析方法研究的起点,目的在于形成术语的规范参照,具体包括数据选择与采集、方法词筛选、术语归一化处理、方法内涵梳理等步骤,最后形成情报分析方法术语表。 2.1数据选择与采集 本文选取情报学专业的五本核心期刊作为情报分析方法关键词的数据来源,这些期刊刊载的论文以情报学领域的论文为主,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76284.html
15.“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海峡两岸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比较分析 0.04页 论图书馆学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整合模式 0.03页 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质量标准的比较研究 0.05页 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广告媒体的优势与经营研究 0.04页 基于山西转型发展要求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https://doc.mbalib.com/view/52556904384d698fb069a1b004c7b760.html
16.两种情报观Information还是Intelligence?“情报不同于信息”,这已成为共识,但从总体来看,人们对情报在信息化大潮中作用的认识是模糊的。不少人认为,我们所进行的专业教学和研究不都是在情报学的范围之内吗?本文拟从国内外比较中就机制和理论两个方面探讨其原因。 1 “情报”的英文术语 ——从美国的情报体系谈起 https://www.docin.com/p-2493049979.html
17.图书情报工作杂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2019年第20期《图书情报工作》2019年选题指南 关键词:创新性研究 指南 选题 学术期刊 图书馆学 交叉学科 学术交流 《图书情报工作》是具有60多年历史的图书情报与相关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大型权威学术期刊,致力于图书馆学、情报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学术、技术方法与应用创新的成果发表与学术交流。欢迎一切有理论贡献或应用价值的有https://www.youfabiao.com/tsqbgz/201920/
18.本体论最近博士论文冢边木【学科专业名称】 情报学 【学位年度】 2005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武汉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6-03-27 【中文关键词】 语义Web; 知识处理; 本体; 多媒体内容描述; Web服务; 【英文关键词】 Semantic Web; knowledge processing; ontology; multimedia content description; Web https://www.cnblogs.com/todaysgp/archive/2008/03/03/1089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