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与数据化——概念界定与辨析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3.08重庆

摘要

①“数字化”与“数据化”及其下位词“数字化转型”与“数据化转型”,这两组概念及其对应的英文术语的内涵外延应该如何界定?

②“数字化”与“数据化”及其下位词“数字化转型”与“数据化转型”,这两组概念及其对应的英文术语的概念演化规律是怎样的?

表1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资料选择表

第二,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的有效结果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信息挖掘展现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

第五,使用文献研究法对步骤三确定的134篇中文文献与步骤四确定的206篇英文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确定各个概念的定义内涵、演化过程、实践应用,最后基于系统性综述的结果绘制各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图表,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第一集群是出版传媒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出版传媒业是最早触及数字化转型的行业领域,该集群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数字化转型下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融合问题以及在线教育与知识服务等行业新兴业态;

第二集群是以数字政府为代表的数字时代新型治理方式研究;

第三集群是数字经济中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各个行业商业模式、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研究。从主体上看,“数字化转型”涉及的领域十分多元,有已经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出版传媒界,也有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政府、中小企业等。

3.1

数字化与数据化

3.1.1数字化

①中文“数字化”。《新华汉语词典》仅收录了“数字”词条,释义为代表数目的文字或代表数目的符号,尚未收录“数字化”。在最早的数字化主题文献中,数字化多用于测量与计算,指依靠计算机技术把各种形式的信息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代码,以方便处理加工、储存传输,并在需要时进行还原,从而实现信息快速处理与交流的过程。由此,以二进制数字形式表达的作品被称为数字作品,经过数字化处理并通过数字网络传输的产品被称为数字产品。在这层含义上,基于二进制的计算机历史有多长,“数字化”的历史就有多长。

当下数字化研究有两大缺点:

3.1.2数据化

3.2

数字化转型与数据化转型

3.2.1数字化转型

①中文“数字化转型”。在各个行业中,媒体行业受数字化的影响是最早的,也是最具颠覆性的。因此,早期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对象多为其中的出版行业。而出版数字化表示,纸质出版物转型为电子出版物的过程,彼时数字化转型主要针对产品,是产品的数字化转型。直到2014年,周志明和崔森指出,数字化转型是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信息化的思维对企业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根本性改革,而非仅从技术层面进行简单的系统搭建;并首次总结了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类因素。由此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内涵才变得立体起来。综上,本文界定数字化转型为,运用新兴数字技术对组织结构、运营模式、战略等进行全面优化和根本性重塑的过程。

第一,产品层次上。企业可以通过业务活动实施数字化转型,并在产品层面上利用用户反馈的数据进行产品多样化与创新。

第二,技术层次上。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历了从电子化到信息化再到数字化的渐进发展路径。

第三,特定变革层次上。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利用数字技术驱动核心产品、服务和流程变革的过程。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价值包括利用数据大幅激活供应链的敏感性,实现组织管理去中介化,提高实体企业运营效率以及跨时空的资源匹配效率等。

第一,DigitalTransformation被公认为是一项重大变革,其实现需要Digitization和Digitalization两个阶段的铺垫;

第二,DigitalTransformation所涉及的技术为新兴数字技术,如大数据、社交媒体、移动技术或云计算等,这与早期的数字技术如信息通信技术有很大不同;

第三,DigitalTransformation使实体组织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均产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一,业务流程方面。DigitalTransformation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数字技术与不同业务间的紧密联结,提升运营效率,还能够通过增强产品或服务品质,提高顾客满意度,最终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与影响力。

第二,商业模式方面。DigitalTransformation作为一种战略变革,改变了企业的产品形式、价值创造方式和商业模式,影响着企业的价值主张、市场细分、价值链以及适应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而改变消费者的期望和行为,最终颠覆无数市场。

第三,组织架构方面。DigitalTransformation支持由独立的业务单元、敏捷的组织形式组成的灵活结构,并将数字平台纳入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推进了组织变革的进程。

第四,价值创造方面。DigitalTransformation促使企业重新思考数据在其商业模式中的作用,通过新的业务逻辑创造和获取价值。

4.1

中文概念定义、区别及联系

4.2

英文概念定义、区别及联系

第一,Digitization、Digitalization与DigitalTransformation分别所代表的含义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其中,Digitization是基础,Digitalization是Digitization的进一步影响,DigitalTransformation是Digitalization在特定应用对象上的深化形式。

第二,4个概念均对企业的组织架构产生影响,打破了科层制结构,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赋能员工,进而迈向扁平化的组织形态。

4.3

中英文概念对比

②“数据化”领域的研究呈现两大方向:其一是以数据驱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大数据、区块链等数据价值挖掘技术为代表的微观研究;其二是以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整体影响研究。

③现有的“数字化转型”研究可分为三大集群:第一集群是出版传媒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出版传媒业是最早触及数字化转型的行业领域,该集群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数字化转型下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融合问题以及在线教育与知识服务等行业新兴业态;第二集群是以数字政府为代表的数字时代新型治理方式研究;第三集群是数字经济中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各个行业商业模式、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研究。

④“数据化转型”研究从属于“数字化转型”研究。具体而言,其以数据化转型为研究主体,往外发散至数据服务、大数据技术、业务流程改造、企业战略转型等内容。

⑤两组概念的中英文术语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数字化转型对应英文术语DigitalTransformation,二者所指代的含义也基本一致;Digitization与Digitalization两个英文术语依次对应中文情境下的狭义数字化与广义数字化,为避免混淆,本文建议中文论述在引用英文文献时,将Digitization译为数码化;数据化对应Datafication,并且相比英文Datafication的“量化”含义,更加强调数据的“结构化过程”;数据化转型无相对应的英文术语。各概念的具体含义及现有研究综述在上文中已进行过详细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6.1

理论研究

①横向来看,对两组概念的理解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研究议题。本文主要从管理领域切入,未来研究可从信息系统、经济学、公共事业等多学科的综合视角进行探析,以获得对概念本质更为深入的理解。

②我国企业面对的制度环境、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具有独特性,因此,将中国独特性情境嵌入数字化研究十分重要。一方面,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处于第一梯队,这使得数字化、数据化、数字化转型在中国具备良好的发育土壤和发展机遇,中国独特的社会制度与数字化技术碰撞、交互、结合而生成的管理实践将为世界提供多样化的中国方案;另一方面,中国的高语境文化决定了信息的意义较多寓于传播环境和传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中,中国本土研究将有助于明晰概念之间的微妙差别。

③对数字化能力进行深入探析。现有研究指出,数字化能力建立在企业各要素数字化的基础之上,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前提。英文期刊中数字化能力的表述有DigitizationCapability与DigitalizationCapability两种,二者在内涵上具有明显差异;而中文文献均将其译为数字化能力。未来可以对DigitizationCapability与DigitalizationCapability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各自的形成前提、开发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⑤不同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异同探析。当下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多以制造业为样本,提出的定义潜在上也以制造业为对象。农业与服务业在价值创造方式上与工业有着根本区别,对其数字化转型进行研究必将得出一些新颖的结论。

6.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①研究方法上。当下对于数字化、数据化、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多采用案例研究法,且以单案例研究为主。质性研究方面:后续可尝试多案例研究法,综合多层次、多维度视角对数字化机理机制进行拓展研究,增强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与研究成果的指导性。定量研究方面:其一,量表是概念测量的重要工具,目前对于数字化、数据化、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缺乏针对性量表,未来可以尝试开发专用量表;其二,对数据科学的大量运用会成为管理学转变的重大契机,借助大数据和数据科学进行的管理学研究将提高实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未来数字化研究可以从传统实证方法转向大数据实证方法,采用更精细的分析单元,这有利于提炼出新的理论机制;其三,数字化转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行为实验与仿真模拟等多种人因研究方法的运用,将有助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发现新的研究课题。

②研究思路上。未来的数字化、数字化转型研究可以从行为学、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采用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变量为中心的方法进行理论构建。将人作为一个整体的分析单元,探究基层员工与高管团队的创造力、执行力、认知能力、风险承受力、企业家精神等不同特征的组合是如何参与和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从不同角度对数字化、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进行解读。

6.3

实践应用

①数字化转型落地的途径探究。当前主流观点认为,数字化转型在实践中的途径主要有“分离”与“整合”两种。多数企业采用的方法是“分离”,即创建一个单独部门,负责探索数字化机会和指导整个组织的数字化转型。当企业的核心活动与新的数字业务之间的关系较远时,通常采用此途径。“整合”为难度较大的方式,是指在现有企业结构内进行数字活动,从而与传统业务保持紧密的联系。在实践中,数字化转型的途径是否只存在“分离”与“整合”两种?每种途径具体的实现过程是怎样的?对应到具有差异性的企业个体上又有哪些适应性变化?这些问题目前仍不清楚。

②数字化转型失败的因素探析。现有案例研究的对象多为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企业,研究内容主要是归纳其独创的数字化转型模式与经验。然而在研究“变革”时,将传统的“失败偏见”转化为从正面探讨的失败的价值更具指导意义。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失败因素的探索大有可为。有关数字化转型失败的研究有两条路径:其一是采用案例研究或者实证研究的方法,直接从数字化转型失败企业的资料中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其二是采用整体视角,建立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全面评价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熟度并找出缺失项。两条研究路径,一正一反,将助力探索数字化悖论的破解之道。

THE END
1.想搞懂提示词工程(PromptEngineering)?这8种类型值得收藏!学习大模型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极大地促进个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发展。大模型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正在推动着人工智能的新发展阶段。通过学习大模型课程,可以掌握设计和实现基于大模型的应用系统所需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从而提升自己在数据处理、分析和决策制定方面的能力。此外,大模型技术在多个行业中的应用https://blog.csdn.net/2401_85373691/article/details/144394298
2.AGIAIGC怎么翻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相关外语词有了规范的“中文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近日,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第十六批18组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本次拟推荐使用的外语词中文译名,均为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相关的词条。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33B75L0514CDBK.html
3.情报学“名不副实”的尴尬及其解决之道据统计,仅国内情报界提出的“情报”概念就多达129种[3],甚至出现情报不可定义论[4-5]。在情报术语的实际运用中,“情报”在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含义,情报和信息混用现象普遍,不但普通民众难以区分各类著作和文章中“情报”的含义与边界,甚至情报学圈内人士对于如何界定“情报”都模糊不清了。“一个新学科的建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124/11/200041_262105939.shtml
4.国际贸易实务论文(范例15篇)双语教学的核心是教师,教师的英文水平如何,特别是英文听说能力,决定着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一般而言,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老师都是济学出身,虽然具有较好的英文基础,但毕竟不是英语专业出身。专业课老师用英文教学,难度很大。由于缺乏长期的、系统的英语培训,特别是没有在纯英语环境中学习、工作的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guojijingjiyumaoyi/734710.html
5.图书馆知识竞赛:图书馆知识竞赛在线测试(题库版)考试题库34、问答题 当代情报学有哪些理论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35、单项选择题 在图书分类中“I24”代表小说分类,也是同学们所衷爱的一类书籍,请问“I246.4”是哪一类小说()? A、章回体小说 B、新体长篇小说 C、笔记小说 D、短篇小说 点击查看答案 36、问答题 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 点击查看答案 37、单项选择题 同http://www.91exam.org/exam/87-1051/1051948.html
6.图情档专业(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有哪些理论?2020-06-14 依据《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增补部分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8469856/answer/1186390548
7.图书馆情报学(精选十篇)相当一段时间内, 就连图书馆情报学本身的学习者都对本专业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 认为这门学科是守着故纸堆在工作, 一方面不需要创新, 另一方面工作起来毫无激情, 我国的图书馆情报学的学科发展肇始于20 世纪20 年代。但就图书馆学情报学这两个专业本身而言, 其属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范畴之内, 这门学科的主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v5e9bk7.html
8.书札(图书馆情报学概论)书评绪论 图书馆情报学的基本问题学科历史图书馆情报学(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缩写LIS)于20世纪70年代由原来的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合并而成。1808年,德国图书馆员施莱廷格( Martin Schrettinger)第一次用“图书馆学”表达图书馆工作所需知识19世纪末,一批先进的信息组织整理技术[如美国学者杜威(Melvil Dewey)发明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263500/
9.情报学情报学(英文:information science)的概念源于欧美国家。情报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学科,至今仍在发展完善中。中国学者们认为,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科学。它使人们正确认识情报自身及其传播规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https://baike.sogou.com/v88299.htm
10.指南(适用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型研究生和情报学同等学力人员)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中文封面、英文封面、原创性声明、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作者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致谢。 (一)封面 封面是学位论文的外表面,对论文起装潢和保护作用,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同等学力人员论文封面需选择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相对应封https://www.xxmu.edu.cn/dm/info/1038/2789.htm
11.情报学基础知识.pdf专业基础教材情报学基础知识.pdf 7页VIP内容提供方:明若晓溪 大小:70.23 KB 字数:约1.26万字 发布时间:2020-09-18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36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情报学基础知识.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16/7126032104002201.shtm
12.医学文献检索范文10篇(全文)目前,大多数的文献检索课教师是图书情报专业教育背景,而医学专业教育背景的较少。要讲授循证医学部分,需要有丰富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知识、情报学知识和较高的英语水平等。循证医学师的综合素质。 3.4 循证医学信息的网络资源[4] 循证医学信息以国外医学文献为主,获取的渠道主要经因特网上索取。如:美国国立医学图书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0smetv1.html
13.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术语学(发展历史及现状)就在这篇经典性的论文中,他不仅阐述了术语系统化的指导思想,同时也论述了术语学的基本原理,为术语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他相继发表了大量术语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诸如《普通术语学——一个介于语言学、逻辑学、本体论、情报学之间的学科》(1974)等,在他80岁高龄时,还发表了《术语学的基本理论与术语https://www.term.org.cn/CN/abstract/abstract10750.shtml
14.论文情报分析中的方法应用研究情报分析师的工具箱情报分析方法术语表的构建是情报分析方法研究的起点,目的在于形成术语的规范参照,具体包括数据选择与采集、方法词筛选、术语归一化处理、方法内涵梳理等步骤,最后形成情报分析方法术语表。 2.1数据选择与采集 本文选取情报学专业的五本核心期刊作为情报分析方法关键词的数据来源,这些期刊刊载的论文以情报学领域的论文为主,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76284.html
15.“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海峡两岸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比较分析 0.04页 论图书馆学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整合模式 0.03页 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质量标准的比较研究 0.05页 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广告媒体的优势与经营研究 0.04页 基于山西转型发展要求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https://doc.mbalib.com/view/52556904384d698fb069a1b004c7b760.html
16.两种情报观Information还是Intelligence?“情报不同于信息”,这已成为共识,但从总体来看,人们对情报在信息化大潮中作用的认识是模糊的。不少人认为,我们所进行的专业教学和研究不都是在情报学的范围之内吗?本文拟从国内外比较中就机制和理论两个方面探讨其原因。 1 “情报”的英文术语 ——从美国的情报体系谈起 https://www.docin.com/p-2493049979.html
17.图书情报工作杂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2019年第20期《图书情报工作》2019年选题指南 关键词:创新性研究 指南 选题 学术期刊 图书馆学 交叉学科 学术交流 《图书情报工作》是具有60多年历史的图书情报与相关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大型权威学术期刊,致力于图书馆学、情报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学术、技术方法与应用创新的成果发表与学术交流。欢迎一切有理论贡献或应用价值的有https://www.youfabiao.com/tsqbgz/201920/
18.本体论最近博士论文冢边木【学科专业名称】 情报学 【学位年度】 2005 【论文级别】 博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武汉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6-03-27 【中文关键词】 语义Web; 知识处理; 本体; 多媒体内容描述; Web服务; 【英文关键词】 Semantic Web; knowledge processing; ontology; multimedia content description; Web https://www.cnblogs.com/todaysgp/archive/2008/03/03/1089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