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云门户

基于读者需求,构建读者咨询服务体系。综合咨询台提供一般性的综合咨询,指引读者找到所需文献;各服务点提供本服务点所藏文献有关的文献咨询;社会科学咨询室、科学技术咨询室提供专业咨询,通过定题咨询跟踪、科技查新、文献收录引用查证、事实查询、文献综述撰写等服务方式,满足读者和用户专业性的文献信息需求;企业信息服务中心提供媒体原稿、危机预警、市场数据、行业动态、研究报告等深加工情报产品,开展信息定制服务;立法决策服务部门为中央国家领导机关立法决策提供文献信息支持和保障,开展“两会”服务、信息专报、高层讲座、人大立法咨询等项服务。

同时,开通网上咨询台,提供网络实时咨询,主要为远程读者提供信息服务。阅览服务开放27个阅览室,采取开架或闭架服务的方式,提供中外文书刊报、古籍善本特藏、特色专藏文献、缩微文献、数字资源的阅览服务,其中开架服务的阅览室达17个。读者除了持国家图书馆读者卡进入阅览室外,还可以直接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进入开架服务的阅览室(13岁至16岁读者需持国家图书馆读者卡进入)。

在中文图书借阅区提供近三年(含当年)部分中文图书(含随书附盘)近50万册中文新书的外借服务;在基藏外文图书外借出纳台提供近二十年基藏书库所藏外文图书的外借服务;在数字共享空间提供手持阅读器(或读者自带手持电子书阅读器)外借服务,可下载阅读电子图书资源平台上提供的电子图书;在线读者还可利用本馆网站外借方正电子图书(Apabi)。

文献提供中心为读者和用户提供文献查询、文献传递、资料翻译等文献提供服务。读者和用户可通过各种通讯方式或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提出文献请求,文献提供中心将满足读者和用户在本地图书馆、文献信息机构无法解决的文献信息需求。

文献提供中心办理馆际互借、国际互借业务。本馆与国内各地图书馆建立了业务联系,建立了文献提供协作网;本馆与国际67个国家,500多家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的关系。凡是国内外与本馆建立馆际互借关系的图书馆或单位可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或其他通讯方式向文献提供中心提出互借文献的请求,文献提供中心将为图书馆和单位提供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

本馆在阅览室和公共服务区设立多处人工复制处和自助复制处,利用现代化、专业化的文献复制设备,为到馆读者提供馆藏文献复制、扫描、打印、缩微胶片还原、拍照、装订、光盘刻录等多项业务。

本馆从1953年起,开始举办学术讲座(报告会),郭沫若、老舍、巴金、丁玲等文学名家都在本馆作过学术讲座,本馆的讲座服务成为社会教育和知识传播的重要窗口。多年来,推出了“文津讲坛”、“世界图书馆馆长论坛”、“中国典籍与文化”、“文津读书沙龙”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性学术讲座,为专家学者与普通大众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本馆自1929年举办“图书展览会”起,拉开了主办各种类型文化展览的序幕,成为馆藏介绍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坚持普及化、生活化、学术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宗旨,多次举办国内外知名的大型文化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本馆培训秉持服务社会的宗旨,多年来与国内外知名学术与文化机构合作,针对图书馆界及社会各界的需求,长期开展读者培训、各类图书馆业务辅导、学历教育以及继续教育,为业界和社会培养出大量专门人才。

本馆提供自助办证服务。年满十六周岁读者凭二代身份证即可在自助办证充值机上自助办理普通读者卡;凭读者卡或二代身份证自助完成增加借书功能、修改借阅密码、以及读者卡验证等功能。

本馆提供自助充值服务。年满十六周岁读者凭二代身份证即可在自助办证充值机上自助办理普通读者卡,凭读者卡或二代身份证自助完成充值功能。

本馆为了方便读者借还图书,引进了RFID自助借还书系统。RFID自助借还书系统不仅实现了馆藏架上查找、盘库和排架检查的(半)自动化和智能化,还实现了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助借书和还书。本馆在总馆南区东大门设有室外自助还书机,读者可在24小时自助还书。

“掌上国图”以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终端为媒介,提供WAP网站、短/彩信服务、移动应用程序、手持阅读等多种服务形式,为读者打造了一个随时、随地、随身的图书馆。

1.手机门户

2.短/彩信服务

3.应用程序

国家图书馆为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的应用程序,包括服务类应用程序——国家数字图书馆,以及资源类应用程序——国图选粹、年画撷英、文津经典诵读、艰难与辉煌全媒体杂志、三言两拍、四大谴责小说。截止到目前,有43个国家的用户访问了国图应用程序。

4.手持阅读器

掌上国图阅读器是国家图书馆为读者定制的一款电纸书,采用电子纸技术和电子墨水技术,能够实现健康、不伤眼的阅读。这款手持阅读器装载了大量国图精品图书、图片、期刊,并装有大量国图举办讲座的音频,让读者能够全方位享受阅读乐趣。

本馆已建立了万兆光纤骨干网络,具备6000多个网络节点的千兆桌面接入能力,高达数百兆的互联网出口带宽同时连接到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拥有到中国教育网、中国科技网、政务外网、中央党校图书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广电网、歌华有线、中国残联、国务院法制办的互联专线,同时参与我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项目,拥有1000兆IPv6连接。通过高性能、多链路的网络,本馆向党政军、教育科研及广大公众用户提供各种资源和先进服务。

本馆已开通无线网络接入服务,完成总馆南区、总馆北区和文津街馆区的全面覆盖。读者可以摆脱网线的束缚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在阅览区内的任何一处访问国图网络资源。

数字电视服务是本馆与北京歌华有线公司合作把本馆中适合数字电视发布的资源和服务通过北京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推送到北京的300万数字电视家庭中。本馆将向读者提供“国图讲座”、“国图展览”、“电视阅读”、“国图精华”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内容。在内容选材上,主要播送面向大众的服务内容,读者也可以通过交互式门户获得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内容。

数字资源触摸体验系统是为了向读者更好地展示国家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而推出的。它是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设备,读者无需键盘和鼠标,只需手指轻触液晶显示屏的图形、文字或按钮,便可实现触摸体验系统内数字资源的浏览与互动,其方便、快捷、人性化的设计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该系统依托国家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各项服务,为读者提供了内容丰富的资源展示。

目前,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触摸体验系统展示的内容已经包含馆藏资源、电子报刊、在线讲座、在线展览、服务介绍、文津图书奖、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等内容。

针对少儿读者的特点,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内的触摸体验系统展示了连环画、少儿期刊、电子图书、少儿游戏、少儿原创作品等资源,寓教于乐,丰富了少儿读者的阅读生活。

本馆虚拟现实服务分为虚拟导航和读者站。借助计算机系统对国家图书馆二期馆区的物理建筑结构和阅览室分布等实现环境模拟,读者可通过下载程序,虚拟地“参观”、了解本馆新馆的建筑和业务布局。同时,在馆内特定地点布置专门设备,提供图书馆电子图书的浏览服务与体验。读者可通过非接触式的虚拟交互方式翻阅计算机上的电子图书。

本馆与中国残联信息中心、中国盲文出版社合作,开通了共同建设的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此举填补了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的空白。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使盲人朋友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国家级图书馆的周到服务,与正常人一样共享信息社会的便利,为盲人和视力障碍朋友打开一扇通往浩瀚知识海洋的大门。

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国家数字图书馆本着“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不断增加数字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扩大服务范围,开拓网上服务项目。截至2009年底,数字资源建设已超过327.8TB,自建数字资源总量达239.1TB,通过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统一门户,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在互联网上发布72万册件、馆域网上发布超过百万册件的电子书。同时,通过国家数字图书馆平台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数字资源传输到全国各级基层图书馆,为公众提供服务。

THE END
1.颜值带进门,实力留住人!盘点那些美貌与内涵兼具的“网红”阅读路演区 来源:北京旅游网 G层的活动场地约300平米,处在正中的区域,被圆环型的书架环抱着,形成了书盈四壁的浓郁的书香氛围,与访谈、小型路演等活动极为相配,是众多文艺青年首选之地。 熹阅堂图书馆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阅读、休闲、展览、商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吸引了众多读书爱好者前来打卡体验。 https://city.cri.cn/20240520/b6e88d7a-efb0-3793-75e0-7314a0d7aaf0.html
2.让公共图书馆拥有多种“打开方式”有记者深入了解“中华古籍资源库”的使用和建设情况,发现在线检索阅览古籍,体验极佳,且数字资源非常丰富,“该库已拥有书籍影像资料逾2640万页”。可以说,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亮相,让更多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公共图书馆,也让人们意识到,原来图书馆还有这样的“打开方式”。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231213/8e24fdc099db49be96a4f11ce7ee8c7e/c.html
3.快看!2023十佳智慧图书馆推荐该馆自主研发的“粤读通”数字证卡,则依托广东省数字政府的身份统一认证平台优势,实现全省域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互联、互通、互认,目前已基本覆盖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实现全省“一张网、一个卡”,读者一次办理(包括线上办证或激活),全省通用。 甘肃省图书馆 https://m.gmw.cn/2023-04/23/content_1303352202.htm
4.图情动态信息(2018.2)信息服务黄淮学院互联网+图书馆+书店,助力推进全民阅读 中国“最美”图书馆走红日本,被日本网友称赞:太漂亮!中国有品味! 程焕文: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还需要纸质书吗 张岩:图书馆要主动“走出去” 全通教育推崇读书育人爱国精神,拟定开展阅读智能养成平台 公共图书馆跨区域合作推广阅读,首届长三角地区阅读马拉松大赛举行 http://cms.huanghuai.edu.cn/s.php/library/item-view-id-60499.html
5.宁波图书馆“九品中正制”中官品与乡品的对应关系(图片来自互联网) 【科举考试阶段】 科举制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当今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从中国的经验中借鉴而来的。 ——《中国环行记》(作者马丁,曾任英国驻华使节、京师同文馆总教习) https://www.nblib.cn/information/9279
6.网上图书馆图片免费下载网上图书馆素材网上图书馆海报新图网是专注免费商用设计素材下载的网站,提供网上图书馆,网上图书馆图片,网上图书馆素材, 网上图书馆图标,网上图书馆海报等免费下载服务!https://ixintu.com/all/wangshangtushuguan.html
7.[软件工具百科]互联网资源历史快照归档站点与数字图书馆1 archive.org 官网 https://archive.org 网站简介 https://archive.org 由 Brewster Kahle 创办,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数字图书馆。 从 1996 年起,它每隔一会就会抓取各种各样的网页、视频、图片等资料,保存在 “ 图书馆 ”。 目前图https://www.cnblogs.com/johnnyzen/p/18242618
8.为什么互联网至今没有杀死图书馆?界面新闻·文化根据上述数据,似乎可以草率地得出一个结论——似乎互联网成就了一切,再也没有人会使用学术图书馆了。 但这种情况目前看来,还为时尚早。 虽然流通量和参考交易量下跌,但数据显示,人们实际访问学术图书馆的数目正在稳步上升。60所美国最大的学术图书馆每周访问量在2000年至2012年期间上涨了39%。全美高等教育机构图书馆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31844.html
9.www.jxmzxx.com/appnews但量变终会引起质变,恩克这么“作践”自己的身体,身体总有崩溃的时候,前段时间去世的吃播“熊二”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熊二与恩克一样,都是一位爱吃美食的博主,他与恩克不同的是,他经常会出现在各种廉价的自助餐厅或是街边小摊,不管食材干不干净,都会成为他拍视频的素材。 http://www.jxmzxx.com/appnews_20241104/43905738
10.图书馆网站建设互联网+与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搭建图书馆网站解决方案图书馆作为知识存储和传播的场所,在网络时代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网络发展的推动下,图书馆积*引进了数字化和在线服务,拓展了传统馆藏资源的全球获取和交流范围,实现了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的提升。 首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可以使馆藏资源得到更好地保存和共享。数字化技术可将图书馆馆藏的物理介质转化为数字格式,形成https://www.wxavatar.com/tsgwzj.html
11.jsp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jsp截至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已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这是一个沟通无限的时代,因此,利用网络来进行在线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管理也成为大势所趋,所以,开发一个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是必须的。 1.3 本课题主要工作 一开始,本文就对系统内谈到的基本知识,从整体上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https://blog.csdn.net/qq_1406299528/article/details/135165751
12.互联网下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变化与创新途径论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互联网下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变化与创新途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飞速提高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国民素质也在逐渐提升,而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154671.html
13.重庆这15家“颜值爆表”的书店,治愈了无数打工人的灵魂!但有时候,在家看书是很难入迷的,大家更想要有个能静下来看书的地方,书店、图书馆就成为了看书的一种仪式感。 好的环境、丰富的图书总能让人变得宁静下来,那重庆有哪些值得去的书店图书馆呢?GO妹盘点了15家书店,看看有没有你常逛的那一家。 新华书店 https://www.cqcb.com/hot/2021-01-05/3526641.html
14.国图公开课——“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与公开课的合作安载良互联网扩展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广度,这对人类文明进步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方面给人们获得信息、学习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人们选择与理解的难度.除此之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传统的社会教育体系固定,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多样化、多变化的求知渴求.在"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conference-cn_meeting-61692_thesis/020222769983.html
15.泉果视点人工智能的“幻觉”与“未来”在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的短篇小说《巴比伦图书馆》(The Library of Babel)中,他创造了一个无限的图书馆,包含了所有书呆子都想读的书:一本能准确预测你的未来的书,一本能把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的书,一本能揭示其他星球上外星生命的社会学的书,一本能准确地确定爱的含义和人性的https://m.cls.cn/detail/1307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