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津湖,我们该如何对待历史?

??最近,韩国领导人在美国国会发表了近1个小时的演讲,里面提到了一场人尽皆知的战役——长津湖战役。

??他的原话是:美国海军陆战第一师在长津湖战役中突破中共军队12万人的人海战术,取得了“奇迹般成果”。

??这话从韩国总统的嘴里说出,有点让人啼笑皆非。不少中国网友的第一反应是:长津湖也好意思提?这可是美国人都不愿意提的茬啊!难道真要哪“湖”不开提哪“湖”?

??4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4月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以史为据、当场驳斥:根据中方战史记载,此役共歼敌3.6万人,其中美军2.4万人,包括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也在混乱中翻车身亡……

??其实,我们什么都不需要说,把这面旗拿出来就够了——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缴获的美军北极熊团团旗。

??图中左下角为志愿军战士缴获的美陆军步兵第7师第31团(北极熊团)团旗。图中右上角为消灭美陆军步兵第7师第31团团部的志愿军某部四连荣获的奖旗(资料照片)。

??2

??韩国领导人这套说辞,注定掀不起什么波澜,因为铁一般的事实早就摆在这儿。

??值得警醒的,是我们该如何对待历史、如何珍视英雄?

??所谓“历史虚无主义”,一言以蔽之,就是“时而虚无,时而不虚无。”对自己不利的虚无,对自己有利的不虚无;自己不喜欢的虚无,自己喜欢的不虚无;有流量的虚无,没流量的不虚无……

??近年来,国内舆论场上一些歪曲历史、丑化英烈的虚无主义言论时不时沉渣泛起,甚至里应外合。它们披着“客观”“解密”“研究”等等各色外衣,或任意虚构,或蓄意解构,或肆意重构……

??有的看似客观,实则歪曲历史,解构历史定论。就长津湖战役,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都承认了,说长津湖战役是“美国历史上路程最长的败退”。可国内舆论场一些人打着客观中立的旗号,以所谓专业、学术角度解构早有定论的历史。

??2021年10月7日,两名年轻人在北京一家影院观看电影《长津湖》的海报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有的看似理性,实则阴阳怪气,消解崇高精神。2021年国庆档电影《长津湖》火了,刷新了当时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纪录。有位网友体验当年战士们啃冻土豆的艰苦,发帖感叹当年有多不容易,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然而一些人开始以理性分析之名当起“杠精”,对这位网友冷嘲热讽、阴阳怪气,甚至搞人身攻击,企图搅浑舆论,抹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罗某平被判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公开赔礼道歉

??有的看似调侃,实则编造野史,污蔑英烈模范。此前,罗某平、辣笔小球、作业本等一众所谓网络“大V”,多次发表诋毁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等侮辱性言论,对英雄烈士诋毁贬损、恶意消费,挑战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最终引发众怒,反把自己搞了个身败名裂。

??灭人之国,先去其史。

??欲强其国,必重其史。

??炒野史、玩烂梗,对历史妄自菲薄,对英雄插科打诨,在网络上“千里送人头”,在学术上矮化民族精神史,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可见一斑。

??3

??2021年10月25日,志愿军烈士家属代表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奠英烈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我们如何看待历史,决定着我们如何走向未来。

??对待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要坚持四个“特别”: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立场特别坚定、斗争特别坚决。

??对历史的重要性认识要特别清醒。“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最终结果,就是动摇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

??对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要特别敏锐。拿屈辱历史开玩笑,把民族伤痛当成娱乐,以污蔑英雄抖机灵,用出格言行赚流量……历史虚无主义套路往往带有欺骗性、迷惑性、煽动性,又往往里应外合,在境内外兴风作浪。要时刻保持敏锐的判断,不可掉以轻心。

??对舆论场上的杂音立场要特别坚定。捍卫历史、尊崇英烈,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要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不能有任何犹豫观望,更不能有丝毫妥协退让。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对上述行为进行批评、劝阻和制止,形成对这种恶劣行径“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

??对斗争手段的采用要特别坚决。无知不是“护身符”,任性不是“通行证”。针对戏谑英雄烈士的“恶搞视频”、歪读曲解甚至恶搞历史经典等言论和行为,我们要旗帜鲜明、敢于亮剑,更要用法律武器予以严厉打击。

??2022年9月17日,志愿军老兵崔龙福向烈士英名墙敬礼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历史是一个民族最深沉的记忆。

??每一位国人都必须了解本国的历史并心有“温柔与善意”。每一位国人都必须捍卫本国的历史并抱以“绝不答应”的坚定。

??我们要永远铭记,73年前的那个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长津湖的冰天雪地中鏖战。

??当牺牲的那一刻来临,他们是否留恋家中的父母?是否放心不下一同浴血的战友?是否曾给身后祖国的土地,一个深情的回眸?

??多少年轻的生命啊!他们用鲜血书写的历史,不能被虚掷和歪曲,我们必须坚决捍卫之。

THE END
1.曾经哪些网络梗让你至今难忘?一般指互联网上班族。展开全文c ?收藏 转发 评论 ?1 c 沙雕B0T 2021-6-26 22:02 来自iPhone 7 Plus #曾经很火的网络流行语##曾经很火的网络梗#至今难忘怀的网络梗有这些:真香真香这个梗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变形记》中王境泽刚刚去到农村的时候放下了狠话,说不会吃任何农村家里的食物https://weibo.com/p/2313474431226575388698/wenda_home
2.揭秘2019网络新梗,潮流背后的故事探索定向招生2019年的网络梗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趋势和年轻人的心声,这些梗不仅仅是简单的网络用语或表情包,更是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体现,通过了解和探究这些网络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年轻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 展望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网络梗将会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意,我们将继续关注和探究这http://www.xahdjy.com/post/79.html
3.多巴胺能成文学?周杰伦歌词高情商骂人?互联网玩梗竟能通向高大上不过在更多的评选榜单中,已不乏“栓Q”“芭比Q”“退退退”这样来自短视频平台的“选手”。在业内人士看来,短视频平台作为目前主要传播渠道之一,“出梗”几乎是必然的。 “黑话”背后竟有历史渊源? 在互联网流行的“黑话”中,“谐音梗”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例如曾被上海《语言文字周报》评为2021年“十大网络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628395
4.网络流行语二十余年变迁史这些梗你还能想起出处吗?2013年,移动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首批4G牌照发放,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金融兴起,支付宝推出了余额宝,微信支付上线加入移动支付战局,“比特币”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一年,大家希望能和“土豪”做朋友。“待我长发及腰,少年你娶我可好?”充满意境的一句话引起多少人的共鸣。这一年 ,“妈妈再打我一次”打到 “根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1091768669077.html
5.“互联网有记忆”的梗该停停了互联网没有记忆最后,不过分追逐热点,就像开篇倡议的一样,不要把注意力停留在在个人记忆上面,更直接的说不要停留在所谓的人肉搜索,黑料发掘、娱乐消遣上,让“互联网”有记忆的梗停一停,保持本我,尤其是保持反思自我的能力,正如书中所述:反思自我行为的能力,超越本能反应的能力以及做出深思熟虑的合理选择的能力,都是由具有深刻的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13481563/?ivk_sa=1024320u
6.MEME币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是什么?Meme币的特点之一是其对互联网上的历史迷因和梗文化的价值重视。一些MEME币项目会使用特定的迷因或梗文化作为设计和推广的主题,以吸引社区的关注。这种对历史梗文化的追溯和尊重也体现在MEME币的价值体系中。 6. 有趣与分享 Meme币作为一种数字货币,注重创意、有趣和分享的体验。社区用户可以通过分享有趣的迷因和梗https://www.528btc.com/ask/1702853310143229.html
7.2021年互联网热梗盘点你还听过哪些热梗? 距离2022只剩最后两天了,又到了写年终总结的时候了,本年工作be like : 开个玩笑,好了,回归正题。年终怎么能离得了各种各样的盘点。作为一个在互联网上冲浪的新媒体人,今天就来分享一波本年度互联网热梗。(排名不分先后) 什么是快乐星球 https://36kr.com/p/1548396127359744
8.2020:英语互联网的十个梗无需质疑,抬棺舞是2020年最顶级的互联网梗。2020年注定要成为新冠肺炎的同义词,而Ghanian伴着Tony Igy的电音《Astronomia》大跳抬棺舞的画面,可谓完美概括了这混乱的一年。无数包括衣冠楚楚抬棺人的派生作品(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跳的那段舞),将抬棺舞的主题带向往生世界。抬棺舞成为帮助世界度过艰难时刻的最完美,https://jandan.net/p/108247
9.鲁迅,中文互联网永远的梗王南方plus在有着8.29亿参与者的中文互联网上,你永远不知道,谁会被突然推到聚光灯下。 比如,鲁迅。 鲁迅,姓周,叫周树人。 虽然身高只有一米六,经常被主动站起来发言的陈独秀同学挡住,但却是个行动上的巨人。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数十载,有着“中国中学生最害怕的男人”、“亚洲第一梗王”、“世界上马甲最多的人”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5/15/c2221653.html
10.鲁迅,中文互联网永远的梗王在有着8.29亿参与者的中文互联网上,你永远不知道,谁会被突然推到聚光灯下。 比如,鲁迅。 鲁迅,姓周,字笔畅,浙江周树人。 虽然身高只有一米六,经常被主动站起来发言的陈独秀同学挡住,但却是个行动上的巨人。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数十载,有着“中国中学生最害怕的男人”、“亚洲第一梗王”、“世界上马甲最https://i.ifeng.com/c/7mWNM2A6js2
11.网络梗大全及解释2022(2021网络梗大全及解释)一恒网销学而怨男0也是一位“造梗达人”了,很多网络热词都是出自他手,比如之前的“笑不活了”、“谁懂”都是他造出来的,甚至被粉丝调侃道:再这样下去,怨男0即将统治互联网了。 而接下来的几个热梗更是让人直呼“太上头”! “真服了你这个老六” “老六”这个词彻底被网友玩坏了,一时间掀起22亿播放,你知道这个热梗到https://www.yiheng8.com/80483.html
12.NFT精神史:罐头青蛙和平凡人的15分钟英雄梦想当然,现在我们知道,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梗图流行过程。 如果询问坐在一边的“顾问”,安迪·沃霍尔先生,他一定会挑挑眉毛——这没啥新鲜的,仍然是在重复的主体上叠加变量。 于是,你可以这样理解: 虽然安迪·沃霍尔早在1987年就已去世,但互联网的存在,让无数无名创作者组成了一个“分布式的安迪·沃霍尔”。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1484
13.梗:互联网时代的“典故”中工理论创造“梗”、使用“梗”、传播“梗”,是网络社交中许多青年人自发的选择。 “梗”一经诞生,就不断在网络中流传并进入线下日常生活,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日常语言。“梗”可以增加交流的默契和效率,因而成为互联网时代传播人与人之间善意和正能量的新的有效手段。https://www.workercn.cn/255/202004/21/200421074502825.shtml
14.疯狂刷屏互联网大佬朋友圈的超级AI梗,你看懂了么?疯狂刷屏互联网大佬朋友圈的超级AI梗,你看懂了么? 大家知道,最近行业内各大会接踵而至,在众多内容中,AI崭露头角。比如谷歌I/O大会,人工智能贯穿大会全场,在谷歌产品中无处不在。而近两年来,AI愈发被很多巨头级公司重视:谷歌的战略转移——从Mobile first到AI first;百度提出All in AI;腾讯则提出了AI in All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121842
15.2023年最全网络流行语榜单整理,梗来源解释与传播分析2021年,元宇宙(Metaverse)概念爆火,被视为第三代互联网形态,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加入到元宇宙探索之中,社交巨头Facebook甚至将公司名直接改名为Meta。而到了2023年,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爆火,又掀起了一场AI模型的大流行,各大科技公司又一窝蜂的扎了进去。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20356754&efid=YDFH4EYH84Sa0Q-MC54-jg
16.老编辑写文拍片讲述互联网的那些事儿成徐小平首个翻牌网红获投“现在的互联网人主动探索能力降低”,老编辑觉得他们倾向于被动接受信息,与普通大众的边缘愈发模糊,也就是没有互联网历史基础。故事中很多名字他们可能没有听说过,但即使他们不知道王兴或郭德纲是谁,也能看懂一个精彩的故事。 故事由老编辑、Jack周和老司机轮流完成,均不经采访。“我们属于被动探测,搜集相关的几十https://www.pencilnews.cn/d/11677.html
17.美国年轻人最常用的12个“网络流行语”,你能GET到几个?没想到,这些互联网密码可不是油麦的中国网友专属;美国的Z时代青少年也有一套属于他们的冲浪用语。刚好,小编在这周和美国同学的讨论中学到了不少梗。 那么,一起来玩Z时代用语无奖竞猜吧!看看美国的各位留学生们,能不能冲在外网吃瓜冲浪第一线? “Gen Z”到底指的是啥? https://www.testdaily.cn/50703/
18.2022最火流行梗大盘点近期热梗大全接亲网而怨男0也是一位“造梗达人”了,很多网络热词都是出自他手,比如之前的“笑不活了”、“谁懂”都是他造出来的,甚至被粉丝调侃道:再这样下去,怨男0即将统治互联网了。 4、“真服了你这个老六” “老六”这个词彻底被网友玩坏了,一时间掀起22亿播放,你知道这个热梗到底起源于何处吗?“老六”一词最早来自于一款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11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