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福建省选拔赛
二、竞赛依据
竞赛模块设置及评分要求参照中国茶叶学会颁布的《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试行)》。
三、竞赛形式
竞赛分为个人赛、团体赛2种。
(一)个人赛
此项竞赛内容分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技能操作包括规定茶艺、自创茶艺、茶汤质量比拼3项内容。以展示规范的操作方式、艺术地表现茶的冲泡过程、强调技能的发挥、呈现茶的最佳品质为目的。背景音乐统一用CD或U盘播放,不设现场伴奏。要求个人独立现场完成(包括演示、讲解等),不设副泡。
(二)团体赛
此项竞赛内容为技能操作,即以小组团队(2至6人)的形式展示茶艺。可以设主泡、副泡、讲解等,若设背景音乐,用CD或U盘播放,也可以现场伴奏。
四、竞赛标准及项目
(一)竞赛标准
个人赛:按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三级)命题。
团体赛:每个团队选手不超过6人,比赛内容为自创茶艺。主题范围(1)弘扬优良家风(2)弘扬工匠精神(3)庆祝建国70周年。
(二)竞赛项目
1.理论考试
2.技能操作
技能操作采取现场演示的方式。技能操作按百分制打分,个人赛所得成绩占竞赛总成绩的80%,团体赛所得成绩占竞赛总成绩的100%。
(1)个人赛技能操作
①规定茶艺
绿茶规定茶艺为玻璃杯泡绿茶技法;红茶规定茶艺为盖碗泡工夫红茶技法;乌龙茶规定茶艺为双杯小壶泡乌龙茶技法。
绿茶规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端盘上场—布具—温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奉茶—收具—端盘退场;
红茶规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端盘上场—布具—温盖碗—置茶—冲泡—温盅及品茗杯—分茶—奉茶—收具—端盘退场;
乌龙茶规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端盘上场—布具—温壶—置茶—冲泡—温品茗杯及闻香杯—分茶—奉茶—收具—端盘退场。
②自创茶艺
③茶汤质量比拼
(2)团体赛技能操作
五、技能比赛项目、分值及要求
茶艺职业技能比赛,强调的是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展示茶的色、香、味、形等性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思想精髓和道德情怀,展现仪态、礼仪、意境等美感,要求冲泡过程与茶汤质量完美结合,使品赏者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双重享受。
(一)个人赛技能操作主要评比项目、分值及要求:
1.个人规定茶艺,合计100分,占个人赛操作技能总分的30%。
规定茶艺作为一个练“功”的项目,重点考量选手的茶艺基本功,即举止礼仪,行为习惯,气质神韵,协调能力,审美情趣、茶汤质量等。
(1)礼仪、仪容仪表(15分):仪表自然端庄,发型服饰适当,泡茶与奉茶姿态自然优雅。
(2)茶席布置(10分):选择器具合理,席面空间布置合理、美观,色彩协调,符合操作规范要求。
(3)茶艺演示(35分):动作大气、自然、稳重,程序设计科学合理,全过程完整流畅。
(4)茶汤质量(35分):要求充分表达茶的色、香、味等特性,茶汤适量,温度适宜,符合所泡茶类要求。
2.个人自创茶艺,合计100分,占个人赛操作技能总分的30%。
自创茶艺可视为茶文化创意作品。自创茶艺项目从作品的原创性、艺术性及选手的文学修养、礼仪素养、茶汤质量调控能力等方面,全面考量选手的茶艺技能。
(1)创意(25分):立意新颖,要求原创。茶席设计有创意,形式新颖,意境高雅、深远、优美。
(2)礼仪、仪容仪表(5分):妆容、服饰与主题契合。站姿、坐姿、行姿端庄大方,礼仪规范。
(3)茶艺演示(30分):编创科学合理,行茶动作自然,具有艺术美感。
(4)茶汤质量(30分):要求充分表达茶的色、香、味等特性,茶汤适量,温度适宜。
(5)文本与解说(5分):内容阐释突出主题,能引导和启发观众对茶艺的理解,给人以美的享受。文本富有创意,讲解清晰。
3.茶汤质量比拼,合计100分,占个人赛操作技能总分的40%。
茶汤质量比拼着重于茶汤品质的呈现,以日常生活中,让亲友轻松、舒适地喝上一杯高质量的茶汤为目的,考量选手冲泡茶汤的水平、对茶叶品质的表达能力以及接待礼仪水平。
(1)茶汤质量(60分):每个茶泡三道茶汤,要求每一泡茶汤适量,充分表达所泡茶叶的色、香、味等特性。汤色深浅适度;汤香高,滋味浓淡适度,能突出所泡茶叶的品质特色。三泡茶汤均衡度、层次感好,温度适宜。
(2)礼仪、仪容、神态(5分):仪容、神态自然端庄,站姿、坐姿、行姿大方,礼仪规范。
(3)说茶(10分):表达清晰,色香味描述准确,亲和力、感染力强。
(4)冲泡过程(20分):茶具准备有序,茶席布置合理;冲泡程序契合茶理,动作自然,冲泡过程完整、流畅;收具动作干净、简洁。
(二)团体赛技能操作主要评比项目、分值和要求:
团体赛技能操作竞赛合计100分。
(1)创意(25分):立意新颖,要求原创;茶席设计有创意;形式新颖;意境高雅、深远、优美。
(2)礼仪、仪容仪表(5分):妆容、服饰与茶艺主题契合,站姿、坐姿、行姿端庄大方,礼仪规范。
(3)茶艺演示(30分):编排科学合理,行茶动作自然,具有艺术美感。团队成员分工合理,协调默契,体现团体律动之美。
(4)茶汤质量(30分):要求充分表达茶的色、香、味等特性,茶汤适量,温度适宜,符合所泡茶类要求。
(5)文本与解说(5分):内容阐释突出主题,讲解清晰,能引导和启发观众对茶艺的理解,给人以美的享受。
六、竞赛裁判
1.本次操作技能竞赛裁判组将根据各竞赛项目分组情况进行设置,个人自创茶艺、个人规定茶艺及团体赛将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分的得分模式;其他项目采用各组裁判员平均分的得分模式。
2.设总裁判长、各项目裁判组组长和裁判员。
3.裁判人员实行回避制度,如与参赛对象有直系亲属以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其他利害关系的,要主动回避或提出被告知回避。如遇须回避的,将采取备选裁判代替其执裁。
七、比赛方式
理论考试单人单桌,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对号入座;技能比赛,抽签确定先后顺序。
八、名次排定
1.本次个人赛竞赛总成绩由理论考试、规定茶艺、自创茶艺、茶汤质量比拼4部分的加权成绩组成,合计100分。公式:总分=理论*20%+80%*(规定茶艺*30%+自创茶艺*30%+茶汤质量比拼*40%)。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在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技能成绩较高者排名在前;在成绩依然相同的情况下,以茶汤质量比拼成绩较高者排名在前;在成绩依然相同的情况下,以茶汤质量比拼中的茶汤质量成绩较高者排名在前。
2.团体赛竞赛总成绩为自创茶艺成绩,计100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在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以茶艺演示成绩较高者排名在前。
3.裁判打分可留小数点后一位,为0.5或整数。算分过程,小数点后保留叁位,最终成绩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九、技术规范
(一)比赛知识点
1.茶文化基本知识
(1)中国用茶的源流;
(2)饮茶方法的演变;
(3)茶文化的精神;
(4)中外饮茶风俗;
(5)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6)茶的外传及影响;
(7)外国饮茶风俗。
2.茶叶知识
(1)茶树基本知识;
(2)茶叶种类;
(3)茶叶加工工艺及特点;
(4)中国名茶及其产地;
(5)茶叶品质鉴别知识;
(6)茶叶储存方法;
(7)茶叶产销概况。
(1)茶具的历史演变;
(2)茶具的种类及产地;
(3)瓷器茶具的特色;
(4)陶器茶具的特色;
(5)其他茶具的特色。
4.品茗用水知识
(1)品茶与用水的关系;
(2)品茗用水的分类:
(3)品茗用水的选择方法。
5.茶艺基本知识
(1)品饮要义;
(2)冲泡技巧;
(3)茶点选配;
6.茶与健康及科学饮茶
(1)茶叶主要成分;
(2)茶与健康的关系;
(3)科学饮茶常识。
7.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
(1)食品与茶叶卫生基础知识;
(2)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
(二)比赛技能点及要求
1.接待准备
(1)礼仪接待
①能够根据不同国家的礼仪接待外宾;
②能使用英语与外宾进行简单问候与沟通;
③能按照服务接待要求接待特殊宾客。
(2)茶事准备
①能鉴别茶叶品质高低;
②能鉴别高山茶、台地茶;
③能识别常用瓷器茶具的款式及质量;
④能识别常用陶器茶具的款式及质量。
2.茶艺服务
(1)茶席设计
①能根据不同题材,设计不同主题的茶席;
②能根据不同的不同的茶品、茶具组合、铺垫物品等,进行茶席设计;
③能根据少数民族的茶俗设计不同的茶席;
④能根据茶席设计需要进行茶器的搭配;
(2)茶艺演示
①能按照不同茶艺演示要求布置演示台,选择和配置适当的插花、熏香、茶挂;
②能根据茶艺演示的主题选择相应的服饰;
③能根据茶艺演示的主题选择合适的音乐;
④能根据茶席设计的主题设计茶艺演示的内容;
⑤能演示3中以上各地风味茶艺或少数民族茶艺;
⑥能组织、演示茶艺并介绍其文化内涵。
3.茶事服务
(1)茶事推介
①能根据宾客需求介绍有关茶叶的传说、典故;
②能使用评茶专业的术语,向宾客通俗介绍茶叶的色、香、味、形;
③能向宾客介绍选购紫砂茶具的技巧;
④能向宾客介绍选购瓷器茶具的技巧;
⑤能向新科介绍不同茶具的养护知识。
(2)营销服务
①能根据时长需求调配茶叶、茶具营销模式;
②能根据季节变化、节假日特点等指定茶艺馆消费品配备计划;
③能按照茶艺馆要求,初步设计和具体实施茶事展销活动。
十、技术平台
(一)理论竞赛基础设施
具备设施齐全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化考室,每间考室能满足30名考生考试,并配备电子监控装置。
(二)规定茶艺竞赛基础设施
分类
茶具名称
规格
单套数量
桌椅
茶艺台、椅
桌子:60厘米宽*120厘米长*65厘米高
椅子:40厘米宽*50厘米长*40厘米高
1
绿茶规定茶艺
备具盘
40厘米宽*50厘米长*40厘米高
玻璃茶杯
规格:200ml高度:8.0cm直径:7.0cm
3
白瓷茶荷
250px×150px(最宽处)
玻璃茶托
直径:280px
玻璃提梁壶
规格:1.2L高度:325px直径:325px
玻璃水盂
上口直径:350px高度:150px
茶巾
800px×800px
青花瓷茶叶罐
上口直径:125px高度:150px
茶道组
高度:407.5px直径:127.49999999999998px
桌布
2.0m×1.6m
奉茶盘
750px×500px
保温壶
2000mL
红茶规定茶艺
1250px×750px
品茗杯
直径162.5px、高75px、容量35-40ml
4
滤网
口径212.5px、高112.5px
公道杯
长275px、宽175px、高177.5px、容量150ml
盖碗
口径187.5px、高250px、容量150ml
杯托
上口直径212.5px、高37.5px
不锈钢提梁壶
容量:1000ml
青花瓷水盂
上口直径15-450px、高175px
2m×1.6m
750px×20cm
乌龙茶规定茶艺
双层茶盘
长1300px*宽800px高200px
铸铁提梁壶
容量1200ml、壶盖直径237.5px、壶底直径225px、
紫砂品茗杯
杯口直径120px、高75px、容量25-30ml
紫砂闻香杯
杯口直径82.5px、高117.5px、容量25-30ml
长287.5px、宽167.5px
紫砂壶
上口径125px、高150px、容量200ml
紫砂茶叶罐
口径212.5px、高187.5px
紫砂茶荷
口径75px口高175px、后高75px、宽175px
(三)茶汤质量比拼竞赛基础设施
种类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茶艺桌、凳
茶艺桌
长1500×宽1200×高700(mm)
茶艺凳
长400×宽300×高450(mm)
泡茶用具
白瓷壶
约200(ml)
玻璃壶
白瓷盖碗
约150(ml)
玻璃盖碗
盛汤用具
白瓷茶海
玻璃茶海
紫砂茶海
品茶用具
白瓷品茗杯
约45(ml)
玻璃品茗杯
盛茶用具
白瓷茶叶罐
盛水用具
水盂
煮水用具
随手泡
约1(L)
辅助用具
茶匙、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筒
茶巾(茶色)
长320×宽320(mm)
茶滤
圆形直径65(mm)
盖置(小圆托)
直径约60(mm)
杯垫
圆形和方形
壶承
长500×宽300(mm)
长300×宽200(mm)
与泡茶桌尺寸匹配的灰色、黑色、白色、蓝色、重色、绿色、紫色、红色等各两条
长2.7米,宽1.5米
桌旗
棉、纸纤维、麻、竹席等多色、多类型素雅风格图案等
长约2米,宽约0.3~0.4米
泡茶用水
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其他茶具
不限
(四)创新茶艺竞赛基础设施(含个人自创和团体自创)
设施名称
数量
多功能舞台
6米*9米
含音响、LED背景屏,多媒体设备,舞台灯光等、麦克风
1个
多功能国际会议厅
座椅380人次以上,占地500平方米
泡茶桌
60厘米宽*120厘米长*65厘米高
16张
泡茶椅子
30个
煮水机
30L
2台
煮水壶
1200mL
16套
电陶炉组合
可配1200mL提梁玻璃壶、不锈钢壶、生铁壶
10套
(五)竞赛项目所用主要茶叶清单
序号
名称
备注
龙井
一级
5kg
规定茶艺
2
工夫红茶
铁观音
茶汤质量比拼
大红袍
5
茉莉花茶
6
白牡丹
7
安吉白茶
8
黄山毛峰
9
信阳毛尖
10
熟普洱
十一、竞赛日程
(一)场次安排
根据参赛选手报名人数和设备数量,理论知识竞赛安排一个场次,实操竞赛场次将按实际参赛人员进行确定。
(二)场次抽签
赛前由领队通过抽签决定竞赛场次。
(三)日程安排
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拟定日程安排参见下表。竞赛前将根据参赛人数、竞赛批次等做出详细日程表。
竞赛日程安排(拟定)
日期
竞赛环节
地点
参加对象
执裁评委
第
一
天
报到
/
留学生公寓1楼大堂
全体人员
领队会议
16:00-17:00
行政楼2楼会议室
组委会成员、领队、裁判长
选手熟悉场地
16:30-17:30
国际会议厅、行政楼2楼
选手、指导老师、工作人员
理论知识竞技
19:00-19:20
理论知识竞技检录
待定(以竞赛手册为准)
所有参赛选手
熟悉比赛茶叶
20:00-20:30
天福产业楼审评室一、二、三
二
上午
规定茶艺竞技
08:00-:08:30
选手检录、抽签出场顺序
茶学院403
个赛教师组选手
E
08:30-12:00
茶学院503
08:00-08:30
行政楼2楼会议室1
个赛学生组选手C组
D
8:30-12:00
行政楼2楼会议室2
国际会议厅道具区
个赛职工组选手A组
A
国际会议厅左侧贵宾室
自创茶艺竞技
个赛职工组选手B组
B
国际会议厅
图书馆路演厅
个赛学生组选手A组
C
第二天下午
14:00-14:30
个赛职工组选手
14:30-17:30
个赛学生组选手B组
个赛教师组选手A组
个赛教师组选手B组
第三天上午
个赛学生组选手
个赛职工组选手C组
茶汤质量竞技
第三天下午
茶学院401
团体创新茶艺竞技
所有团体赛选手
赛项点评会议
19:30-20:30
全体参赛队
备注:学生组45人,分A、B、C三组;职工组45人,分A、B、C三组;教师组30人,分A、B两组
职工茶汤A,职工个创B;教师茶汤D,教师个创C;
学生A组茶汤A,学生A组个创C;
学生B组茶汤D,学生B组个创B;
学生C组茶汤D,学生C组个创C;
所有规定茶艺E,团队创新茶艺E。
竞赛日程的具体安排以《竞赛指南》为准。
十二、竞赛须知
(一)领队须知
1.本赛项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赛分为教师组、职工组、学生组。团体赛不分组。各领队应熟悉本次大赛技术文件、规程及有关要求。
2.按照大赛赛程安排准时参加领队会及其他赛程活动等安排,并认真传达、落实会议精神,确保参赛选手准时参加各项比赛。
3.熟悉竞赛流程,妥善组织管理好本队人员的日常生活及安全问题。
4.贯彻执行竞赛的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得私自接触裁判。
(二)指导教师须知
1.指导教师:每位参赛选手限报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经各代表队审核确认后不得更换。
2.在比赛期间,指导教师不得进入竞赛场地内,发现违规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三)参赛选手须知
1.组委会提供的茶样均符合各茶类产品国家标准;规定茶艺竞技中用的泡茶桌、凳子、茶叶、茶具、水、音乐由竞赛组委会提供;茶汤质量比拼中用的泡茶桌、凳子、茶叶、茶具、水等由竞赛组委会提供;自创茶艺竞技的服装、茶具、茶叶、背景音乐、茶席设计所需用品等均由选手赛前自备,背景音乐CD或U盘于竞赛前交予会务组。
3.个人自创茶艺必须现场操作、现场解说。
4.参赛选手比赛过程不透露个人信息。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
6.竞赛时,在收到开赛信号前不得启动操作,各参赛选手应在抽签确定的席位上完成相应竞赛项目。
7.竞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竞赛有关的操作;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8.参赛选手应服从竞赛组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竞赛现场的设备和器材。
(四)工作人员须知
1.严守大赛岗位职责,服从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
2.在执委会及下设工作机构负责人的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做好工作。
3.熟悉比赛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比赛规则,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事。
4.举止文明,态度和气,工作主动,服务热情。
5.不相互打听、传递比赛情况。
6.必须佩带大赛工作证上岗。
十三、竞赛环境
(一)比赛场地环境照明、控温良好,能提供稳定的水、电,并备有供电应急设备和消防设备。
(二)每个环节考核场地面积约为200-300m2,比赛场地设有音响设备、投影设备、热水瓶,供选手使用。
(三)各赛场配备电子监控设备,实现24小时无盲区录像。
(四)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赛场全面开放,观摩人员可沿指定路线、区域内现场观赛。
十四、赛项安全
(一)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竞赛各区域设置合理,符合安全、健康和环保要求。
(二)承办单位应在赛前排除安全隐患,应制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能及时有效处理大赛期间突发安全事故,提供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对于比赛内容涉及大用电量、易发生火灾等情况,明确制度和预案,并配备急救人员与设施。按规定预留赛场安全疏散通道,配备消防器械等应急处理设施设备和人员,张贴各项目安全健康规定、图示等,并事先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安排专人负责赛场紧急疏导等工作。
(三)承办单位在竞赛现场设置急救站,配备专业医务人员和设备,做好医疗应急准备。
(四)任何参赛选手和其他人员不得私自携带食品和饮料进入竞赛工位。进入竞赛区域的人员,应严格按照各项目安全、健康规定,做好安全防护。
(五)各参赛代表队或选手所在单位应为本参赛代表队裁判人员、参赛选手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六)为了使大赛安全顺利地进行,保障参赛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等必须按规程、规范要求操作。
十五、申诉与仲裁
(四)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将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大赛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六、竞赛观摩
观摩比赛时各观摩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观摩纪律,现场观摩时,观摩人员须按指定路线进入指定区域就座,就座后不得随意走动、大声喧哗,比赛过程中不允许摄像,并服从工作人员安排;没有观摩证不得进入比赛场地观摩比赛(创新茶艺竞技环节、品饮茶艺竞技环节)。
十七、违规处理
附录A
表A.1茶艺职业技能竞赛规定茶艺评分表
参赛选手号:总分:
项目
分值分配
要求和评分标准
扣分标准
扣分
得分
礼仪
仪表
仪容
15分
发型、服饰端庄自然
形象自然、得体,优雅,表情自然,具有亲和力
动作、手势、站立姿、坐姿、行姿端正得体
茶席
布置
10分
器具选配功能、质地、形状、色彩与茶类协调
器具布置与排列有序、合理
茶艺
演示
35分
15
操作动作适度,顺畅,优美,过程完整,形神兼备
泡茶、奉茶姿势优美端庄,言辞恰当
布具有序合理,收具有序,完美结束
茶汤
质量
25
茶的色、香、味等特性表达充分
所奉茶汤温度适宜
所奉茶汤适量
5分
裁判签名:年月日
表A.2茶艺职业技能竞赛个人自创茶艺评分表
要求和
评分标准
创意
25分
主题鲜明,立意新颖,有原创性;意境高雅、深远
茶席有创意
发型、服饰与茶艺演示类型相协调;
形象自然、得体,优雅;动作、手势、姿态端正大方
30分
根据主题配置音乐,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
20
动作自然、手法连贯,冲泡程序合理,过程完整、流畅,形神俱备
奉茶姿态、姿势自然,言辞得当
茶汤色、香、味等特性表达充分
文本及解说
文本阐释有内涵,讲解准确,口齿清晰,能引导和启发观众对茶艺的理解,给人以美的享受
表A.3茶艺职业技能竞赛茶汤质量比拼评分表
60分
汤色明亮,深浅适度
汤香持久,能表现所泡茶叶品质特征
滋味浓淡适度,能突出所泡茶叶的品质特色
神态
仪容、神态自然端庄,站姿、坐姿、行姿大方,礼仪规范
说茶
表达清晰、色香味描述准确,亲和力、感染力强
冲泡
过程
20分
茶具准备有序,茶席布具合理
12
冲泡程序契合茶理,动作自然,冲泡过程完整、流畅
收具动作干净、简洁
附录B
表B茶艺职业技能竞赛团体自创茶艺评分表
参赛选手号:
分值(%)
扣分细则
主题鲜明,立意新颖,有原创性;意境高雅、深远。
发型、服饰与茶艺主题相协调;形象自然、得体、优雅;动作、手势、姿态端正大方
动作自然、手法连贯,冲泡程序合理,过程完整、流畅;各成员分工合理,配合默契,技能展示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