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框架及关键技术中研普华

智慧图书馆的功能主要由其信息化平台实现,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框架在考虑图书馆服务的同时,应体现智慧化的特征,结合智慧图书馆服务的特点,利用物联网、语义网、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自下向上构建了智慧图书馆层次模型。

智慧图书馆由物联层、传输层、云计算平台层、应用层、用户以及技术支撑六个部分组成。物联层包括RFID、智能传感、自动定位技术支持下的电子标签化馆藏资源、自助借阅机、查询式计算机、移动终端以及GPS定位器等设备部署,用以实现馆藏图书的自动上架、智能导航。

传输层根据各感知设备不同的传输需求,将物联层收集的数据通过光纤线路、无线信道、移动通信网络渠道,以准确、可靠、安全、快捷的方式传输至集成的云计算平台层。

平台基于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框架技术构建,利用云计算技术使各服务系统无缝衔接,应用Web语义技术实现资源的智能化组织,通过身份认证技术识别用户身份,为用户提供相应功能模块;同时使用移动互联、智能传感、GPS定位、跨媒体集成等技术,实现智慧图书馆服务的一体化、泛在化。

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关键问题

当前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正处于由理论研究逐步过渡到实践建设的关键时期,而构建智慧图书馆的实践经验尚未成熟,因此有必要对智慧图书馆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前瞻性探讨,以促进智慧图书馆的成功建设和实施。

智慧图书馆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系统功能之间又有前后的依赖要求,因此,要充分做好总体规划和战略部署,分阶段有序推进;还要根据图书馆规模及所处地区经济水平,实施适合自身发展阶段与用户群体实际需求的不同程度的智慧化,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大上。同时,智慧图书馆在理念形态上与传统图书馆有很大差别,其建设将引发深刻的管理变革,需要做好组织功能重构、规章制度设计、管理流程优化、人员培训教育等方面的规划与准备。

丰富、多元的信息资源是智慧图书馆实现的基础与保障,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馆际合作,图书馆之间更要以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为契机,合力打破壁垒,消除数字孤岛,创造合作共赢的局面。图书馆联盟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目标,与智慧图书馆理念契合。然而图书馆联盟作为图书馆联合的最新形式,其对于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规范、机制还有待探索。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智慧图书馆在改善用户服务的同时,也将大大增加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智慧图书馆记录了用户个人识别信息以及大量行为信息,如果利用或保护不当,会导致对用户隐私权的侵害。目前,有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的制度法规尚未健全,用户对隐私问题的顾虑将是智慧图书馆顺利实施面临的挑战之一。因此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同时,应当加快建立对用户行为隐私、空间隐私、电子数据隐私的保护机制,以指导图书馆对用户个人信息的规范应用。

目前国内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是一个研究及实践热点。国内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智慧图书馆基本概念的研究、智慧图书馆的特征研究、智慧图书馆的构建研究(构成要素、技术应用、构建实践)、服务模式研究等。实体智慧图书馆数量较少,正处于示范工程建设阶段。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中国智慧图书馆发展概况一、智慧图书馆发展阶段智慧图书馆早在2003年就被提出了,芬兰学者Aittola发表的名为《智慧图I...

全球智慧图书馆市场现状一、智慧图书馆发展现状分析从国外来看,IFLA、欧盟、美国、英国等都有相应的资源建设标准,主...

眼科OCT设备市场投资态势如何?眼科OCT设备是目前图像清晰度较高的眼底病诊断设备,是继眼科放射诊断,超声诊断,血管...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如何学习借鉴汽车产业,为人民群众建好房子...

近日,山西省邮政管理局印发《山西省邮政快递业塑料污染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明确到2023年底,全省...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近期生猪价格低位运行,4月24日~4月28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21:1,处于过度下跌二级2...

THE END
1.图书馆“智慧”到什么程度了来源:《中国文化报》(数字报)走进图书馆,首先迎接读者的是机器人管家,语音咨询、图书检索都可在智慧平台上快速完成,人脸识别就能借还图书,智能书柜让书籍“走”出来、再精准“收”回去……这些不是关于图书馆的未来畅想,而是现代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实景。 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众多图书馆界代表和专家学者认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https://www.clcn.net.cn/news/default/detail?id=3467
2.智慧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新引擎智能化管理提高图书的流通率 智慧图书馆通过引入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自助借书机等设备,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这种高效的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服务速率,也让读者更乐于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例如某些设置了无人值守服务区的图书馆,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和自助借还系统,让读者在无工作人员辅助的情况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682128753308058&wfr=spider&for=pc
3.3分钟看懂什么是“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 通过引进现代化设备和RFID技术,部署馆务系统、RFID管理系统、馆员工作站、安全门禁、自助借还书机、智能盘点车、OPAC查询机、馆情数据大屏等系列数字化产品,以数字化的手段来实现借阅和管理。 01图书馆馆务系统 馆务系统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 https://m.sohu.com/a/790671478_100085187
4.师范大学图书馆举办“馆藏资源数字化运行平台”和“服务智慧化2024年11月6日,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举办“馆藏资源数字化运行平台”和“服务智慧化平台”建设项目成果发布会暨“数智赋能视域下的图书馆资源推广和服务创新”学术研讨会。来自浙江省内外高校图书馆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学校师生代表120余人参加,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本次会议由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党总支副书记、副馆长https://gxtgw.zju.edu.cn/2024/1114/c29190a2987706/page.htm
5.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开启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新篇章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等技术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智慧城市、智慧社会、智慧国家乃至智慧地球的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重大议题。图书馆亟需向智慧化转型,为社会提供更便捷高效、更具智慧化的信息与知识服务。国家图书馆是全国图书馆信息网络https://www.sinomed.ac.cn/article.do?ui=2021206342
6.澳科大举办“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工作交流会”9月23日上午,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举办“澳门高校图书馆联盟: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工作交流会”,并分享了利用WeMUST智慧校园平台整合及开发多项服务的理念和做法,向全校师生提供高质、智能及便捷的服务,包括本月上线的手机扫码借书,以及智能缴费、图书荐购、研修间自助预约和教材服务等。 https://www.must.edu.mo/cn/news/40554-article09271058-c
7.大数据驱动的高校智慧图书馆构建研究简介:本研究深入探讨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智慧化转型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图书馆服务、提升资源管理、深化用户行为分析、实现个性化服务及提升运营效率。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智慧图书馆提供更加高效、个性化且智能化的服务。文章强调了大数据技术如何使高校图书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包含对海量信息资源的精细https://blog.csdn.net/weixin_35189483/article/details/142440157
8.知识的智慧化智慧的嘲化智能的泛在化——探索智慧知识服务的逻辑通过泛在智能机制(智联网),利用边缘智能、智能集成感知体、智慧知识内容对象、智慧化业务流程与管理机制等,可积极推动智慧知识对象生态体系的构建与管理、知识与数据双驱动的问题分析与决策推理、多源资源环境下AI赋能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的动态构建,以有效推动智慧知识服务的普惠可及。为实现上述愿景,重要的是运用第一性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ZGTS202303001.htm
9.图书馆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方案20231222.docx图书馆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图书馆也面临着数字化和智慧化的挑战。为了满足读者多种多样的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图书馆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势在必行。一建设目标1.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建设包括数字资源建设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2536843.html
10.思想者吴建中:建设智慧图书馆,我们准备好了吗?正因为如此,智慧图书馆的设想应运而生。人们期待以智慧图书馆为主导的数字化建设,通过体制机制及业务的创新,为“十四五”时期图书馆新一轮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和专业引领。 事实上,智慧图书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策、规范、技术、服务以及人才等各个方面。下面,我重点谈谈影响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全媒体、平台化和新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27628
11.河北省图书馆“24小时智慧图书馆”正式对读者开放新闻动态 河北省图书馆“24小时智慧图书馆”正式对读者开放http://www.helib.net/xwdt/2023-09/04/content_43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