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了临淄“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辉煌
诞生了众多震铄古今的人物
而齐地人们用勤劳和智慧
创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齐文化
为后人留下了博大精深、成就卓越的不朽名著
01/
《管子》
经邦治国的百科全书
《管子》是齐文化的经典巨著,是管仲学派的众学者们世代相传、累积成籍的成果,既有管仲思想的记录和发挥,又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运用,是一部经邦治国的百科全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哲学、管理、教育、科技、民俗等诸多方面,集中反映了齐文化务实、变革、开放、兼容的特色和精神风貌,体现了以管仲为代表的一批齐国先哲的智慧。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管子》,是西汉刘向编定的。当时定为86篇,后佚失10篇,现只有76篇,内容分为8类。
02/
《晏子春秋》
崇礼爱民
《晏子春秋》是以记录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言行为中心内容。既是以记言为主的历史散文,又是以传人为主的轶事小说。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贪图享乐,以及生活俭朴、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运用夸张、虚构、对比、衬托等手法,使本书极富有故事性与文学色彩。
《晏子春秋》成书于战国时代,全书共8篇。
03/
《六韬》
兵家权谋类始祖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托名吕尚所撰,其始作者为齐国史官奉命编纂,后又经多人之手校订、增删而成今本60篇的《六韬》,被誉为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六韬》全书分6章,依次是《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前两章主要讲修德行仁以树敛致强致盛的治国方略,后4章论述战争谋略、战术运用、军队管理、训练及装备等。
04/
《孙子兵法》
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共分13篇,前6篇主要论述战略问题,后7篇侧重于具体的战术,约6000字。《孙子兵法》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距今已2500多年,是现存中国和世界最古老的一部兵书,也是军事理论史上最早形成战略战术体系的一部兵学专著。
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东方兵学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经”、“百代谈兵之祖”,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05/
《司马法》
古代用兵与治兵原则
田齐代姜齐以后,齐威王使人收集、校订、论证古代的司马兵法,而把大司马田穰苴的兵法收录其中,故《司马法》也叫《司马穰苴兵法》。
《汉书·艺文志》载,《司马法》共155篇,后多亡佚。今本《司马法》共5篇,依次为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在残存的五篇中,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司马法》论述的范围极为广泛,基本涉及了军事的各个方面,保存了古代用兵与治兵的原则,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出师礼仪、兵器、徽章、赏罚、警戒等方面的重要史料。
06/
《孙膑兵法》
齐国兵学理论
《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由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孙膑与其弟子所著。原著89篇,图4卷。后来失传。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一批孙膑论兵的竹简。经专家整理、编纂为《孙膑兵法》,分上、下编,各15篇,共收364简,1.1万余字。1985年版《孙膑兵法》定为16篇,共收222简,近5000字。
孙膑继承和发展了孙子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前期和中期的战争经验,围绕着新形势下的战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主张,丰富了齐国兵学理论的内容,促进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发展。
07/
《齐民要术》
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齐民要术》为北魏贾思勰所撰,是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在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本书在前代农学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近400年间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尤其是以临淄为中心的齐地农业的科学技术。
《齐民要术》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全书11万多字,其中正文7万字,注释4万字。
08/
《诊籍》
最早医案典范
《诊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医案典范,开了中国医学临床病案记录之先河,对研究古代医术、探讨医史、启迪后世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诊籍》内容详尽全面,包括了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籍贯、病状、病名、诊断、病因、治疗、疗效、预后等等,是医学研究中颇有参考价值的珍贵资料。
但由于创作《诊籍》的初衷是便于自己备忘、参考,再加上年代久远,所以其原作并没能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出自《史记》的记载。
09/
《甘石星经》
现存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甘石星经》是战国时期出现的一部天文学著作。作者为当时的齐国人甘德和魏国人石申。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著有《天文》八卷,两书合称《甘石星经》。《甘石星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记录了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以及它们的出没规律。书中还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有121个的位置现在已经被测定。
10/
《考工记》
最早的手工业科技巨著
《考工记》是一部记录当时齐国政府制定的关于指导、监督、考核官方手工业、工匠及奴隶生产工作制度,具有“齐国官书”性质的手工业技术与工艺典籍,经齐国人之手完成。约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考工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是我国最早的手工业科技巨著,对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价值极大。
《考工记》比较详细真实地记述了齐国手工业生产内部的分工、主要产品的设计制造标准,以及产品的检验等情况。全书分上下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