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副省级)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常识判断(20题)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于航海和地理大发现有着直接推动作用的是:
A、火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印刷术
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汉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检测仪器
B、唐朝时期,僧一行编制了《大衍历》,比欧洲早800多年
C、明朝末年,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3、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A、言论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
C、出版自由
D、罢工自由
4、下列关于我国历史朝代更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西周灭亡后,继之而起的是春秋五霸
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汉朝
C.隋朝结束后,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基业
D.辽金对峙时期,南宋成为南北两个政权的共同对手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哪项职权?
A.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B.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的重要职务
C.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D.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6、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表述错误的是:
A.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7、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A、修改宪法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D、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8、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宗教信仰自由
C.人身自由
D.对外贸易经营权
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帝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法
B.《太初历》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
C.《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先进的历法
D.《时宪历》是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
10、下列关于我国法律体系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以行政法为主体,以刑法、民法为辅助
B.我国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以刑法为主体,以民法、行政法为辅助
C.我国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法为主体,以刑法、行政法为辅助
D.我国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法为主体,以刑法、行政法为主体
11、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技术
B.《农政全书》中记载了明代徐光启提出的“一亩三收”的耕作制度
C.《农政全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制造技术
D.《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3、在以下关于我国古代货币单位换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两等于10钱
B.1钱等于10分
C.1分等于10厘
D.1厘等于10毫
14、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权利?
A、物权
B、债权
C、知识产权
D、人身权
15、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唐朝时期,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B、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
C、明朝时期,设立东厂、西厂、锦衣卫,加强中央集权
D、清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只允许汉人参加
17、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由谁改进并推广的?
A、蔡伦
B、毕昇
C、张衡
D、鲁班
1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不是国务院的职权?
A、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B、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
C、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1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指南针最早出现在宋朝,并广泛应用于航海。
B.印刷术在唐朝时期已经出现,对后世的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火药最初由中国的炼丹家们在尝试制作长生不老药时发现。
D.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