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古册养心神!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讲述古籍传承故事

湖北省图书馆收藏的明万历武昌府刻本《黄鹤楼集》。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宋蜀刻版《李太白文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晶通讯员竺佳怡李丹

11月15日,为期一个月的“册府千华——湖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展”在湖北省图书馆开展。“册府千华”系列展览是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策划的全国范围的大型珍贵古籍专题展,2014年9月第一场“册府千华”大展,即在湖北省图书馆新馆亮相,目前这个系列展览已经在全国21个省份举办了30场。

————谁刊刻了李白的第一个诗文集————

“但只有雕版之后,才可能是真正的定本。”张志清介绍,北宋元丰三年(1080),苏州太守晏知止(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第四子)在苏州刊刻了李白第一个诗文集《李太白文集》(世称苏州本)。

李白去世300多年后,才出现第一本刊刻的《李太白文集》。毛渐在《李太白文集跋》中记录了这一段事实:“临川晏公知止,字处善,守苏之明年,政成暇日,出李翰林诗以授于渐,曰:‘白之诗历世浸久,所传之集,率多讹缺。予得此本,最为完善,将欲镂板以广其传。’渐切谓李诗为人所尚,以宋公编类之勤,而曾公考次之详,世虽甚好,不可得而悉见。今晏公又能镂板以传,使李诗复显于世,实三公相与成始而成终也。”

张志清说,在唐宋间,虽然世人推崇李白的诗,但如果没有一群热爱李白的人如传灯人一样执着,李白的诗也会散佚掉。现存的李白诗文集里,唯一的宋刻本是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苏州本已失传。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宋蜀刻本,有部分是清代补配的。完全宋蜀刻本的《李太白文集》,清末时流去日本。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感叹,书籍的损毁“箧中亦有旧书札,纸穿字蠹成灰尘”。张志清说:“工作中我曾有幸接触宋版的《白氏文集》,手捧着它,如同捧着神物。”

————古籍背后的文脉传承————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殷墟甲骨的发现,使只存在于典籍中的商代被证实为信史。国家图书馆甲骨收藏35651件,约占存世总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甲骨藏量最多的单位,其中有字甲骨34783片。

通过展示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甲骨图片,张志清向湖北读者详细讲解了“典”字和“册”字。

“典”“册”是记录文献资料的书籍。据《尚书》记载,周公东征之后,对投降的殷商贵族说:“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

张志清说,周公在对商人贵族演讲时,提到“有册有典”,是对商人文化的尊崇,也说明殷商时代开始传下来的典籍很多。

那最早的典籍有哪些呢?

张志清介绍,孔安国《尚书传序》里记载: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以“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八卦之书,谓之“八索”;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左氏》记载过,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但到录古书为详的《汉书·艺文志》,三坟之书已不载。中华民族历史上,创作积累了体量庞大的古籍,但经历水火兵燹,已是百不存一。南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籍之厄》记载:“世间凡物未有聚而不散者,而书为甚”。

此次“册府千华——湖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展”,展出了珍贵的明万历武昌府刻本《黄鹤楼集》。该书为武昌知府孙承荣纂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辑录有关黄鹤楼诗文的典籍,存世稀少,目前所知省图和国图各藏有一册。展出的《黄鹤楼集》一卷已翻开,纸张泛黄,右页底部因年久有破损,左页所录第一首诗,是南朝宋鲍照的《登黄鹤矶》,第二首是李白的《望黄鹤楼》。张志清观展后写诗抒怀:“我来江汉瞻旧典,煌煌古册养心神。”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张志清介绍,“实事求是”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说的是西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刘德的实事求是是喜好先秦诸子的古书,考证古书时“求真是”“留其正本”。

————倾听古籍的诉说————

《赵城金藏》是金代雕刻的一部大藏经。1933年,《赵城金藏》被重新发现于山西省赵城广胜寺。它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一起,被誉为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张志清介绍了《赵城金藏》历劫重生的经历。从1933年被发现,到1949年移交到北平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保存,这部稀世珍品在动荡的年代中,经历了辗转曲折的命运。

修复《赵城金藏》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由国家拨款的大型古籍整修项目。当年,4300多卷、9大包的《赵城金藏》运抵北平时,人们难过地发现,由于多年保存条件恶劣,多数经卷潮烂断缺,粘连成块,十之五六已经不能打开。艰难的修复工作历时近17年,终于在1965年修复完毕。2008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赵城金藏》,整体原样复制,再现了经典。

据学界研究,《赵城金藏》是《开宝藏》(我国第一部官刻本汉文大藏经)的覆刻本,刻成时约有7000卷左右。目前,国家图书馆藏有4813件。海内外许多图书馆和收藏单位亦有零星收藏。可以说,《赵城金藏》是世界历代刊刻大藏经中流传至今,保存年代最早、现存卷帙最多、最完整的一部。由于《开宝藏》久已不传,几尽散佚,存世仅十余件。人们通过《赵城金藏》,得以窥见千年前《开宝藏》风采。同时,《赵城金藏》也是金代刻书的实物标本,是研究我国刻经史和版本史的珍贵资料。《赵城金藏》不仅是浓缩和传承中华文明的样本,也是包容和凝聚世界文化遗存的孤本秘籍,对中国和世界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也是我国与邻国长期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文献见证。

张志清说,虽然历代水火兵燹造成了大量典籍损毁灭失,但历代都有仁人志士青灯黄卷,整理文献;苦心孤诣,传承典籍;保护修复,延续文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为古籍保护传承利用做了大量工作,从海外寻回、民间征集了大量珍贵典籍,重新建立起了公藏古籍的庞大体系。盛世修书,国家强大时文化出版繁荣;在国家积贫积弱之时,文化典籍要保存下来,留传后世,更是不容易。

“古籍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的。”张志清说,古籍不是死的,至今还在跟我们讲述故事,是我们心中的根与魂。谈及今天古籍的保护和利用,他表示,我国目前普查到的现存汉文古籍270余万部,总数约3000万册件,除了要保护好古籍本身,还要做再生性保护,比如数字化、刊印出版,比如举办展览、讲座,让更多人走近古籍,让古籍化身千百,传之后世。

张志清深情谈起自己夜晚在国图巡查的感受:“读者都已离去,只有风声掠过,身边是约4000万册件馆藏文献,每年还在增长……”他介绍,国家图书馆馆藏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以及明清以来众多名家私藏,最早的馆藏可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这些珍贵馆藏,标志出一条历史悠久的文明传承之路。

THE END
1.文学研究所离退休干部与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座谈并捐书6月6日上午,文学所组织离退休干部与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等人员进行座谈并举行捐书仪式。 学者们围绕参观的收获体会、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合作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大家认为,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新时代标志性文化传世工程,担负着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重要http://literature.cass.cn/djgz/ltxgz/202406/t20240612_5758365.shtml
2.“国家书房”的对话: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连线”中国国家版本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文瀚厅。新华社发 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文沁阁内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摄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里展陈着的何尊是迄今为止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出土文物。(资料图片) 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里展陈的留声机已有百年历史,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资料图片) http://gdgz.wenming.cn/2020index/whjs/202403/t20240307_8453977.html
3.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从版本文化的独特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9日电(记者 乔佳新)“中国国家版本馆是献给时代的一份厚礼,也是传给后世的文化宝库。”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在29日举办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论坛上表示。 8月29日上午,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论坛在成都举办。图为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408/t20240829_15480869.htm
4.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一行到云南省图书馆考察调研2024年3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一行到云南省图书馆进行考察调研。云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杨和祥,副馆长周宇青陪同调研。 刘成勇馆长深入历史文献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古籍修复传拓研习馆等一线服务窗口参观,查阅了《护国司南抄》等珍贵古籍,详细了解省图书馆古籍保护特别是民族古籍修复保护、地http://www.ynlib.cn/Item/83057.aspx
5.国家版本馆与人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业务动态1月25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与中国人民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表示,作为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和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国家版本馆自开馆以来,坚守初心使命,聚焦收藏主业,统筹推进国家版本资源的规划协调、普查征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传使用,已经成为守护文明根脉、涵养文化自信的国家文https://www.nppa.gov.cn/xxfb/ywdt/202401/t20240129_830742.html
6.西安国家版本馆专家组来我院开展古籍调研工作3月20日上午,西安国家版本馆副馆长何瑛、古籍专家杨居让等一行四人来我院图书馆,就古籍保护和利用等开展调研。商洛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马翠芳、出版科副科长李国玺及工作人员陈鑫陪同调研。学院副院长宋小俊,党政办、宣传统战部、图书馆等部门负责人,古籍专技人员刘雅萍、李昕以及图书馆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调研活动。 https://www.slzyjsxy.com/info/1006/6473.htm
7.中国版本图书馆举办2013年部分中央在京出版单位业务交流会5月23日至24日,中国版本图书馆往京举办2013年度部分中央在京出版单位业务交流会,在京86家中央级出版单位110名专业人员参加了会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朱启会副司长一行三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版本图书馆副馆长蔡凤娟主持。会上,出版管理司副司长朱启会介绍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版管理工作情况,就进一步加https://doc.paperpass.com/journal/20130075qgx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