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两页《永乐大典》价值37两黄金

陈红彦在长江讲坛展示的《永乐大典》书影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徐颖通讯员谢宁李茜杨思王亮李蓉

对话人物

对话背景

12月4日,陈红彦做客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主讲《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

元代的快递为何得名“通远铺”?古代的安检门长什么样?李白看了崔颢写黄鹤楼的诗后,为何无作而去?陈红彦在讲座中仅展示了《永乐大典》的“铺”字册、“门”字册、“崔”字册几个页面,便勾起了在座观众的无限好奇。有读者表示,听完讲座感觉到“满满的文化自信”,《永乐大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集纳了从先秦到明初的古人智慧。无论是皇帝和大臣关心的国家治理问题,学者关心的哲学历史文学问题,还是老百姓关心的生活常识,在这里面都可以找到答案。

讲座后,陈红彦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的专访。

中国藏家去年重金拍下两册

拍得两册书含佣金总计812万欧元,合6700万元人民币,如果按通常的计算方式,一册书50叶(古籍的叶指筒子页,相当于今天的2页)计算,一叶就是67万元。按此拍卖价格,参照上海黄金交易所近日金价,以每克365元折算,67万元可以购买1.83公斤黄金,一叶《永乐大典》约值37两黄金。过去说“一叶宋版一两黄金”,这《永乐大典》一叶就是37叶宋版书的价格了。这家法国的拍卖公司也没有想到,两册明代的书,能拍出这么高的价格。

后人辑录佚书的一座宝库

问:《永乐大典》的价值为什么这么高?

陈红彦:《永乐大典》是一部类书,也有学者称之为“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包括明初以前所有学科内容,网罗无遗。

更重要的是,《永乐大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它的编纂原则是,“直取全文,未尝擅减片语”。将所辑图书,一字不易,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像《四库全书》编纂时,因为文字狱,许多内容都做了修改,而《永乐大典》的内容更为原始。

文渊阁所藏图书,到万历年间重修书目时,就已“十不存一”,到清康熙朝时更已“寥寥无几”。因此,《永乐大典》就成了保存这些佚书(失传之书)独一无二的宝库。《水经注》《旧五代史》失传之后,都是从《永乐大典》里辑出,后人才得以重见。若没有后人从《永乐大典》辑出《旧五代史》,就没有《二十四史》,就变成《二十三史》了。

《永乐大典》是“辑佚古书的渊薮”的评价应是当之无愧,也就是说透过《永乐大典》可以看到大量后来已经失传先秦至明初的秘籍史料,对于学人辑佚和校勘古籍可发挥重要作用。清代四库馆臣曾从中辑出佚书300多种,加上后来学者所辑已达600种。

在鲁迅建议下入藏京师图书馆

问:《永乐大典》与张居正、鲁迅等都产生过关联,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陈红彦:张居正是湖北人,明朝万历年间任内阁首辅。《永乐大典》嘉靖年间重录副本时,张居正是分校官。嘉靖皇帝主持重录时,规矩非常严格,誊写人员早入晚出,登记领取《永乐大典》,并完全依照原样重录,要求做到内容一字不差,规格版式完全相同,每人每天只抄写三叶,不得涂改。抄完之后,还有分校官、总校官,检查无误才算合格。

而宫廷遗留下来的《永乐大典》能入藏国家图书馆,得益于鲁迅先生。1912年,周树人(鲁迅)任中华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图书馆、博物馆工作,在他的建议和努力下,将翰林院所存《永乐大典》残本交由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储藏,一共64册。

来鄂巡展三册典籍富有荆楚特色

问:这次《永乐大典》巡展首站为何设在湖北,来湖北展览的3册嘉靖副本有什么特色?

普通人如何查阅《永乐大典》

问:《永乐大典》对于普通老百姓的意义是什么?普通人该怎么去利用它?

陈红彦:《永乐大典》作为中华典籍文化聚散流变、悲欢离合的缩影,已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古代典籍,而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尊严。《永乐大典》可以让我们找到文化自信,找到文化的根。

如今,仅存于世的《永乐大典》嘉靖副本有400多册,散布于全世界。《永乐大典》影印本各省图书馆应该都有收藏,读者有需要的可以去查阅。

目前,国家图书馆依托馆藏的224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以及与世界各地藏家的交流,计划做《永乐大典》数字化的工作,希望有朝一日,幸存的《永乐大典》能以另一种方式回馈后人。

THE END
1.文学研究所离退休干部与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座谈并捐书6月6日上午,文学所组织离退休干部与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等人员进行座谈并举行捐书仪式。 学者们围绕参观的收获体会、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合作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大家认为,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新时代标志性文化传世工程,担负着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重要http://literature.cass.cn/djgz/ltxgz/202406/t20240612_5758365.shtml
2.“国家书房”的对话: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连线”中国国家版本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文瀚厅。新华社发 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文沁阁内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摄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里展陈着的何尊是迄今为止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出土文物。(资料图片) 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里展陈的留声机已有百年历史,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资料图片) http://gdgz.wenming.cn/2020index/whjs/202403/t20240307_8453977.html
3.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从版本文化的独特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9日电(记者 乔佳新)“中国国家版本馆是献给时代的一份厚礼,也是传给后世的文化宝库。”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在29日举办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论坛上表示。 8月29日上午,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论坛在成都举办。图为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408/t20240829_15480869.htm
4.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一行到云南省图书馆考察调研2024年3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一行到云南省图书馆进行考察调研。云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杨和祥,副馆长周宇青陪同调研。 刘成勇馆长深入历史文献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古籍修复传拓研习馆等一线服务窗口参观,查阅了《护国司南抄》等珍贵古籍,详细了解省图书馆古籍保护特别是民族古籍修复保护、地http://www.ynlib.cn/Item/83057.aspx
5.国家版本馆与人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业务动态1月25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与中国人民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表示,作为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和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国家版本馆自开馆以来,坚守初心使命,聚焦收藏主业,统筹推进国家版本资源的规划协调、普查征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传使用,已经成为守护文明根脉、涵养文化自信的国家文https://www.nppa.gov.cn/xxfb/ywdt/202401/t20240129_830742.html
6.西安国家版本馆专家组来我院开展古籍调研工作3月20日上午,西安国家版本馆副馆长何瑛、古籍专家杨居让等一行四人来我院图书馆,就古籍保护和利用等开展调研。商洛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马翠芳、出版科副科长李国玺及工作人员陈鑫陪同调研。学院副院长宋小俊,党政办、宣传统战部、图书馆等部门负责人,古籍专技人员刘雅萍、李昕以及图书馆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调研活动。 https://www.slzyjsxy.com/info/1006/6473.htm
7.中国版本图书馆举办2013年部分中央在京出版单位业务交流会5月23日至24日,中国版本图书馆往京举办2013年度部分中央在京出版单位业务交流会,在京86家中央级出版单位110名专业人员参加了会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朱启会副司长一行三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版本图书馆副馆长蔡凤娟主持。会上,出版管理司副司长朱启会介绍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版管理工作情况,就进一步加https://doc.paperpass.com/journal/20130075qgx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