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室)建设标准之档案“八防”评析库房档案库图书馆文献库

面对日益增长的档案保护需求,传统的保管方式已不足以应对现代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无价的资料,关于档案的防护标准陆续推出,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全面提高档案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每一份档案都能得到妥善的保护。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10

标准解读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档案馆的建筑设计工作。它确保档案馆的建筑设计不仅满足当前的功能需求,而且符合安全性、功能性、节能和环保等方面的基本标准。

从《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文件得出,档案馆(室)对“八防”的要求是:防高低温、防高低湿、防水、防火、防盗、防光、防尘和防污染、防有害生物。

5.1一般规定

5.1.1档案防护内容应包括温湿度要求,外围护结构要求,防潮、防水、防日光及紫外线照射、防尘、防污染、防有害生物和安全防范等。

5.1.2温湿度要求应根据档案的重要性和载体等因素确定。

5.1.3音像、缩微、电子文件等非纸质档案储存库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使用保管的特殊要求。

5.2温湿度要求

5.2.1纸质档案库的温湿度要求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5.2.2特藏库、音像磁带库、胶片库等特殊档案库的温湿度要求应符合表5.2.2的要求。

5.2.3档案库在选定温、湿度后,每昼夜温度波动幅度不得大于±2℃、相对湿度波动幅度不得大于±5%。

5.2.4部分技术用房和对外服务用房温湿度要求应符合表5.2.4的规定。

5.4防潮和防水

5.4.1馆区内应排水通畅,不得出现积水。

5.4.2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小于0.50m;室内地面应有防潮措施。

5.4.3档案库应防潮、防水。特藏库和无地下室的首层库房、地下库房应采取可靠的防潮、防水措施。屋面防水等级应为Ⅰ级;地下防水等级应为一级,并应设置机械通风或空调设备。

5.5防日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

5.5.1档案库、档案阅览、展览厅及其他技术用房应防止日光直接射入,并应避免紫外线对档案、资料的危害。

5.5.2档案库、档案阅览、展览厅及其他技术用房的人工照明应选用紫外线含量低的光源。当紫外线含量超过75μW/lm时,应采取防紫外线的措施。

5.6防尘和防污染

5.6.1档案馆区内的绿化设计,应有利于满足防尘、净化空气、降温、防噪声等要求。

5.6.2档案库应防止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档案的危害。

5.6.3锅炉房、除尘室、消毒室、试验室以及洗印暗室等的位置应合理安排,并应结合需要设置通风设备。

5.6.4档案库楼、地面应平整、光洁、耐磨。档案库内部装修、档案装具和固定家具等应表面平整、构造简洁,并应选用环保材料。

5.7有害生物防治

5.7.1管道通过墙壁或楼、地面处均应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其他墙身孔洞也应采取防护措施,底层地面应采用坚实地坪。

5.7.2库房门与地面的缝隙不应大于5mm,且宜采用金属门。

5.7.3档案馆应设消毒室或配备消毒设备。

5.7.4档案库外窗的开启扇应设纱窗。

5.8安全防范

5.8.1档案馆建筑的外门及首层外窗均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5.8.2档案馆应设置入侵报警、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电子巡查等安全防范系统。

5.8.3档案馆的重要电子档案保管和利用场所应满足电磁安全屏蔽要求。

6防火设计

6.0.1档案馆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

6.0.2档案库区中同一防火分区内的库房之间的隔墙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防火墙,防火分区间及库区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4.0h的防火墙,其他内部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不燃烧体。档案库中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6.0.3供垂直运输档案、资料的电梯应临近档案库,并应设在防火门外;电梯井应封闭,其围护结构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不燃烧体。

6.0.4特藏库宜单独设置防火分区。

6.0.5特级、甲级档案馆和属于一类高层的乙级档案馆建筑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他乙级档案馆的档案库、服务器机房、缩微用房、音像技术用房、空调机房等房间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0.6馆区应设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特级、甲级档案馆中的特藏库和非纸质档案库、服务器机房应设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特级、甲级档案馆中的其他档案库房、档案业务用房和技术用房,乙级档案馆中的档案库房可采用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或细水雾灭火系统。

6.0.7档案库内不得设置明火设施。档案装具宜采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6.0.8档案馆库区建筑及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信息与文献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保存要求》GB/T27703-2011

本标准对防震、防火、保湿与隔热、防水防潮等方面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标准要求。

4.2抗震要求

4.2.1文献库建筑应具有优良的抗震能力,抗震设计应符合GB50011和GB50223的规定。

4.2.2大型图书馆和档案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图书馆和档案馆以及特级和甲级档案馆的文献库,应重点设防。

4.2.3重点设防的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库,应按照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4.3防火要求

4.3.1文献库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符合GB50016的有关规定,地下文献库应符合GB50098的有关规定。

4.3.2文献库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文献库与毗邻的其他建筑或房间之间的隔墙及内部防火分区隔墙应为防火墙,防火墙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4.0h。

4.3.3文献库应单独设置防火分区;文献库单层面积大于1000m2的应设置多个防火分区。

4.3.4文献库及其内部防火墙上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4.4保温与隔热

4.4.1文献库的维护结构应根据文献保护的近期和未来发展要求以及库内温湿度指标、当地水文气象参数、空气调节等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结构。

4.4.2文献库的维护结构应具有优良的密闭性。配备空调的文献库不宜设置窗户;当文献库设有窗户时应采用双层密封玻璃窗,窗的开启扇应有密闭措施;门窗的气密性参数应小于0.1m3/m·h。

4.4.3文献库的围护结构应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围护结构的总热阻(R。)应按GB50176规定计算所得的最小总热阻再增加30%进行设计。

4.4.4设置空调的文献库,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应符合GB50019的规定。

4.4.5不设空调的文献库,外墙和屋顶的总热阻(Ro)应分别大于0.66m2·K/W和0.90m2·K/W。

4.4.6文献库的屋顶宜采用坡型屋顶并能通风;当采用平型屋顶时应设置架空层,架空层的高度应不小于0.3m。

4.4.7文献库的门应为保温门。

4.5防水防潮

4.5.1文献库建筑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设防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4.5.2文献库内不应有给、排水和空调、热力水管线通过,也不应与有上述设施的空间相连通。

4.5.3地下文献库应有可靠的防潮措施,防水防潮设计应符合GB50108的有关规定。

4.5.4无地下层的文献库,底层应设架空层,架空层的高度应不小于0.30m,并做隔潮处理。

4.5.5地下文献库兼作人防工程的,应符合GB50225的有关规定。

5温湿度要求

5.1文献库应根据保存纸质文献的要求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5.2文献库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5.3为了最大限度地延长永久文献的保存寿命,有条件的图书馆和档案馆可以采用更严格的温度标准,如2℃~6℃、8℃~12℃等,但最低温度不宜低于0℃。

5.4为了使文献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文献库应设置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空调设备应置于专门机房内。

5.5文献库的供暖应采用空调、暖风系统,不应采用以水为热媒的供暖装置。

5.6文献库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稳定,温度日较差应不大于2℃,相对湿度日较差应不大于5%。

5.7文献库应设置温湿度监测仪器,定时监测和记录温湿度的变化情况。

5.8温湿度监测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对,误差应小于3%。

6空气质量要求

6.1文献库内应保持空气洁净,避免灰尘和有害气体对文献的不利影响。

6.2文献库的空调、通风系统应设置空气过滤和净化装置,滤除空气中的灰尘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有害气体。

6.3文献库内的空气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6.4文献库的空气质量应定期进行检测,空气质量的检测方法应按GB/T18883的规定进行。

6.5文献库内不应混放胶片、磁带等其他可能释放有害气体的藏品及物品。

6.6文献库的空调应独立设置,不应与保存非纸质文献的库房以及其他建筑共用一套空调系统。

6.7文献库的通风应保证一定比例的新风量,新风比例应符合GB50019的规定。

6.8文献库的通风应保持气流均匀平稳,空调出风口的风速应小于0.3m/s,出风口距书架的距离应大于0.6m。

7采光与照明

7.3文献库的照度应小于50lx。

7.4文献库的照明及采光应消除或减轻紫外线对文献的危害。

7.5自然采光的文献库,窗户应采用防紫外线玻璃并有遮阳设施,防止阳光直射。

7.6文献库的照明光源宜选用绿色节能光源;当采用荧光灯时,应采用无紫外线灯或有过滤紫外线功能的灯具。

7.7文献库照明光源的紫外线含量应小于20μW/lm。

7.8文献库的照明灯具宜选用无眩光的灯具,灯具与书架的垂直距离应大于0.5m。

8消防要求

8.1文献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8.2自动灭火系统不宜采用水喷淋式灭火装置。珍藏库应采用气体灭火系统。

8.3文献库应在显著位置配置移动式气体灭火器材,灭火器的配置应结合GB50140的有关规定。

8.4文献库应设置强行排烟装置。

8.5地下文献库、无窗文献库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设施和疏散指示标志。

9安防要求

9.2文献库应设置入侵报警系统。

9.3文献库入口和库内主要通道应设置视频安防监控装置。

9.4文献库如有窗户,应设置可靠的防盗设施和安全监控系统。

9.5珍藏库的安全防护水平应不低GB/T16571中规定的二级风险防护级别。

9.6地下文献库应设置水灾自动报警装置。

10有害生物防治要求

10.2消毒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独立的房间,可密封的门、窗;

—使用面积大于20m2;

—设有直通室外的窗户或进排气管道;

—室内屋顶、墙壁、地面材料易于清洁;

—室内有上下水管路;

—不设在地下室。

10.3采用化学消毒的设备应配备尾气处理系统,废水、废气的排放应符合GB8978和GB16297的有关规定。

10.4文献库外墙应避免有孔洞、管路、管线与库外连通,必须穿过墙壁的管路、管线均应以不燃材料填塞密封。如墙身设有通风口,应设置可关闭的门扇及耐腐蚀的金属网封罩。

10.5文献库的门、窗应为无缝隙的密封型门窗,可开启窗扇应设有纱窗。

THE END
1.图图书室管理制度例文(二篇).docx图图书室管理制度例文图图书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优化图图书室管理,营造优质的借阅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章图书室开放时间图图书室实行工作日开放制度,具体安排如下:周一至周四: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8:00;周五: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第三章图书借阅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7770896.html
2.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规范1. 目前,我馆图书分类工作应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严格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体系原则、结构及使用规则等标准进行图书分类。 2. 图书分类应以图书内容所属学科为主要标准,力求准确、一致、实用、兼容(一般与特殊需要、检索与藏书组织、本馆需要与资源共享兼容),在不适于按图书内容归类的情况下或有https://www.csust.edu.cn/tsg/info/1058/2720.htm
3.北京消防告诉你图书馆有这些消防规范图书馆,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3000年时,巴比伦的神庙内就收藏有记录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最早的藏书地点是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公元前4世纪)的藏书之所。最早的图书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尼尼微图书馆(亚述帝国的国王亚述巴尼拔建立,所以又称亚述巴尼拔图https://zhuanlan.zhihu.com/p/163225267
4.档案整理国家标准档案整理国家标准 根据我国《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还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档案工作,把档案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确保档案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https://www.huatuxx.com/xinwen/570.html
5.网络中心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图书馆资源等),也规定了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的要求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6.国家学生体质降标准测试方案(精选16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案(精选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案1 一、指导思想: https://www.ruiwen.com/word/guojiaxueshengtizhijiankangbzcsfa.html
7.工程自查报告15篇大力继续推进实施“三馆一站一室”免费开放,开展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送戏下乡150场以上,放映电影3716场以上,自办文体活动95场次以上;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办好节庆展演、第五农歌会、第xx届“读好书”等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做好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争取国家一级馆;争取1至2个文艺精品剧目在全国大赛获奖,争取1https://www.yjbys.com/zichabaogao/3429253.html
8.GBT367192018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高清版可检索.pdfICS 01.140.20 A 1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6719—2018 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library services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2018-09-17 发布 2019-04-01 实施 发布 GB/T 36719—2018 目次 前言 in 引言w 1范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2 5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620/8127062026002031.shtm
9.学校图书馆工作计划(精选20篇)学校图书室是利用书刊资料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见解人才的知识宝库。以《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为依据,根据学校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认识新学期学校对图书室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学校图书室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图书室在教学、科研和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图书资源的使用价值,使图书室的管理工作https://www.yuwenmi.com/fanwen/jihua/3733574.html
10.年报2013年,在局党委的领导下,西安图书馆紧紧围绕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以评估标准为业务工作依据,狠抓基础业务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创建国家二级图书馆,全力迎接第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使图书馆整体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现将全年工作向职大会报告如下: http://www.xalib.org.cn/info/71957.jspx
11.国家档案管理标准10篇(全文)第八条编制国家标准的计划项目应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标准化发展计划等作为依据。 第九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在每年6月提出编制下年度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原则要求,下达给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与管理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将编制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4ezaj8e.html
12.全文!《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1.0.3档案馆可分特级、甲级、乙级三个等级。不同等级档案馆的适用范围及耐火等级要求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表1.0.3档案馆等级与适用范围及耐火等级 1.0.4特级、甲级档案馆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及以上地区的乙级档案馆应按基本烈度设防,https://www.bjroit.com/news/1132-cn.html
13.(地方管理标准)最新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范目录(附 网络下载)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GB/T50001-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 标准 0 GBJ2-8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0 GB50005-2003木 结构设计规范 (2005年版) 0 GB/T50006-2010厂房建筑模数协调 标准 0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范 0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0 GB50010-https://doc.mbalib.com/view/4523c8f65ec2213a8e3f5e8a8de986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