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坡度的国家规范

8.0.3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1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8.0L≤200m≤5L≤600m非机动车道≥0.3≤3.0L≤50m≤2L≤100m步行道≥0.5≤8.0≤4注: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8.0.4.1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8.0.4.2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8.0.4.3主要道路宜平缓;8.0.4.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8.0.5.9居住区内宜考虑居民小汽车和单位通勤车的停放。

九竖向9.0.1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9.0.2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9.0.2.1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9.0.2.2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应符合表9.0.1规定;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表9.0.1场地名称适用坡度密实性地面和广场0.3~3.0广场兼停车场0.2~0.5室外场地:1、儿童游戏场0.3~2.52、运动场0.2~0.53、杂用场地0.3~2.9绿地0.5~1.0湿陷性黄土地面0.5~7.09.0.2.3满足排水管线的埋设要求;9.0.2.4避免土壤受冲刷;9.0.2.5有利于建筑布置与空间环境的设计;9.0.2.6对外联系道路的高程应与城市道路标高相衔接。

9.0.3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

9.0.4居住区内地面水的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特点设计。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还必须考虑排洪要求。

地面水排水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9.0.4.1居住区内应采用暗沟(管)排除地面水;9.0.4.2在埋设地下暗沟(管)极不经济的陡坎、岩石地段,或在山坡冲刷严重,管沟易堵塞的地段,可采用明沟排水。

城市居住区规划区设计规范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节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3《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4《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3第3.3.1条地面和道路坡度一、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3%;地面坡度大于8%时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

二、基地车行道纵坡不应小于0.3%,亦不应大于8%;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但其长度不应超过80M,路面应有防滑措施;横坡宜为1.5~2.5%。

三、基地人行道的纵坡不应大于8%,大于8%时宜设踏步或局部设坡度不大于15%的坡道,路面应有防滑措施;横坡宜为.1.5~2.5%。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概念:城市开发建设地区,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的需要对象——自然地形手段——控制与改造内容——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平衡土石方土石方平衡概念: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平衡城市竖向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主要内容: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

规划地面形式: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规划地面形式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城市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用地名称最小坡度最大坡度工业用地0.210仓储用地0.210铁路用地02港口用地0.25城市道路用地0.28居住用地0.225公共设施用地0.220竖向与平面布局:城市中心区用地应选择地质及防洪排涝条件较好且相对平坦完整的土地,自然坡度宜小于15度;居住用地宜选择向阳、通风条件好的用地,自然坡度宜小于30度;竖向与排水: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度,坡度小于0.2度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各阶段主要内容及深度:可分为两个阶段、四个层次。

总体规划阶段:细分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两个层次详细规划阶段:细分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规划两个层次总体规划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配合城市用地选择与用地布局方案、作好用地地形、地貌与地质分析,充分利用与适当改造地形,确定主要控制点标高;分析规划用地的分水线、汇水线、地面坡向、确定雨水排除及防洪排涝方式;防洪防潮防浪堤顶及堤内地面最低的控制标高;无洪涝危害江河湖岸最低的控制标高;根据排洪、通航需要,确定大桥、港口、码头等控制标高;城市快速路、主干道与高速公路、铁路主干线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城市主要景观点的控制标高。

分区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确定主干道、次干道围合的地块排水走向;确定主、次干道交叉点、变坡点的控制标高;补充总体规划阶段阶段竖向规划中不足的其他控制标高。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确定主、次、支三级道路所围合范围内全部地块排水走向;确定主、次、支三级道路交叉点、变坡点标高以及道路的坡度、坡长、坡向等技术数据;确定用地地块或街坊用地的控制标高。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落实防洪、排涝工程设施的位置、规模与标高;确定建筑物室外地坪标高;落实各级道路标高、坡度等技术数据;进行街区用地竖向规划,确定用地标高;确定挡土墙、护坡等用地防护工程的类型、位置及规模,进行用地土石方工程量的估算。

标高:相对高程海拔:绝对高程城市用地范围确定后,各专业规划应会同竖向规划首先初步确定一些控制高程,如防洪堤顶、公路与铁路交叉控制点、大中型桥梁、主要景点等关键性控制坐标和高程,后续规划阶段不要轻易改动。

附录一名词解释1、建筑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2、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3、低层住宅:层数为1-3层的住宅。

4、多层住宅:层数为4-6层的住宅。

5、中高层住宅:层数为7-9层的住宅。

6、高层住宅:层数等于或大于10层的住宅。

7、高层建筑:公共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低于100米的建筑。

8、超高层建筑:总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

9、建筑红线:指规划建筑的外框线及尺寸,以及规划建筑外框线与相临城市道路、相临建筑间距的控制标注。

10、道路红线:指规划道路横断面的二条控制线。

11、河道蓝线:指规划河道横断面的二条控制线。

12、绿线:绿划用地控制线。

附录二计算规则1、建设用地面积计算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用地范围扣除城市道路规划红线用地及河道、排水干线规划蓝线用地后为建设用地。

道路的规划红线用地及河道、排水干线规划蓝线用地均不能计入建设用地参与建筑容量指标计算。

2、建筑面积计算以建筑各层的正投影面积加上外挑阳台的1/2面积及2.2米以上跃层正投影面积,为建筑面积。

地下室、高出地面不大于1.5米的半地下室,一面临空层高在2.2米以下半地下室,屋面水箱、电梯控制室、出屋面的楼梯间、无柱雨篷、柱廊、层高2.2米以下吊脚架空层、高度低于2.2米的夹层及设备层,其规划建筑面积可以不计。

3、建筑容积率及建筑密度计算(1)商办及商住综合楼的容积率按不同性质的建筑面积所占比例,根据(附表二)规定的指标换算合成。

其建筑密度按(附表二)的规定指标执行。

(2)商住或办公住宅楼,如商业面积或办公面积达不到该建筑总面积的10%,可全按住宅面积计算容积率,其建筑密度仍按商业或办公计算。

(3)无裙房底层为商业或办公的条式或点式住宅综合楼,其容积率、建筑密度按住宅计算。

4、开放空间条件和计算(1)在建设用地范围,为社会大众提供有效使用面积的地面广场、下沉式广场、屋顶平台、绿地、停车场(库)等公共使用的室内外空间。

(2)开放空间必须沿城市道路、广场,任一方向的进深应在8米以上,使用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与地面高差不大于5米,开放空间应设置相应的标志,有直接对外通道的坡道或楼梯做到常年开放,不提改变使用性质,并交有关部门管理。

(3)开放空间有效面积的计算:根据所提供社会服务的有效使用面积,按允许增加建筑面积的控制表中的系数计算,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的25%。

5、建筑高度计算(1)平屋面建筑无女儿墙的屋面,从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面,如有女儿墙的屋面,算至女儿墙顶面。

(2)坡屋面建筑,从室外地面算至屋檐口。

坡檐建筑,从室外地面算至坡檐顶面。

(3)楼梯间、电梯间、屋顶水箱、烟囱、屋顶装饰性建筑物不作建筑高度计算,如有净空或其它控制高度要求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6、建筑间距计算建筑间距是指两幢建筑外墙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

具体计算按第四章规定执行。

7、建筑层数计算建筑物一面临空、高度超过2.2米既从临空面开始计算第一层至建筑物屋顶。

层高2.2米以下吊脚架空层、高度低于2.2米的夹层及设备层、顶部跃层不计算建筑层数。

8、城市道路交叉口范围计算从道路规划红线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连接点算起,按道路等级计算,进口车道直线段长度为50米至80米,出口车道直线段长度为30米至60米。

THE END
1.图图书室管理制度例文(二篇).docx图图书室管理制度例文图图书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优化图图书室管理,营造优质的借阅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章图书室开放时间图图书室实行工作日开放制度,具体安排如下:周一至周四: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8:00;周五: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第三章图书借阅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7770896.html
2.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规范1. 目前,我馆图书分类工作应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严格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体系原则、结构及使用规则等标准进行图书分类。 2. 图书分类应以图书内容所属学科为主要标准,力求准确、一致、实用、兼容(一般与特殊需要、检索与藏书组织、本馆需要与资源共享兼容),在不适于按图书内容归类的情况下或有https://www.csust.edu.cn/tsg/info/1058/2720.htm
3.北京消防告诉你图书馆有这些消防规范图书馆,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3000年时,巴比伦的神庙内就收藏有记录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最早的藏书地点是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公元前4世纪)的藏书之所。最早的图书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尼尼微图书馆(亚述帝国的国王亚述巴尼拔建立,所以又称亚述巴尼拔图https://zhuanlan.zhihu.com/p/163225267
4.档案整理国家标准档案整理国家标准 根据我国《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还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档案工作,把档案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确保档案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https://www.huatuxx.com/xinwen/570.html
5.网络中心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图书馆资源等),也规定了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的要求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6.国家学生体质降标准测试方案(精选16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案(精选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案1 一、指导思想: https://www.ruiwen.com/word/guojiaxueshengtizhijiankangbzcsfa.html
7.工程自查报告15篇大力继续推进实施“三馆一站一室”免费开放,开展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送戏下乡150场以上,放映电影3716场以上,自办文体活动95场次以上;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办好节庆展演、第五农歌会、第xx届“读好书”等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做好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争取国家一级馆;争取1至2个文艺精品剧目在全国大赛获奖,争取1https://www.yjbys.com/zichabaogao/3429253.html
8.GBT367192018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高清版可检索.pdfICS 01.140.20 A 1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6719—2018 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library services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2018-09-17 发布 2019-04-01 实施 发布 GB/T 36719—2018 目次 前言 in 引言w 1范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2 5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620/8127062026002031.shtm
9.学校图书馆工作计划(精选20篇)学校图书室是利用书刊资料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见解人才的知识宝库。以《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为依据,根据学校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认识新学期学校对图书室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学校图书室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图书室在教学、科研和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图书资源的使用价值,使图书室的管理工作https://www.yuwenmi.com/fanwen/jihua/3733574.html
10.年报2013年,在局党委的领导下,西安图书馆紧紧围绕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以评估标准为业务工作依据,狠抓基础业务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创建国家二级图书馆,全力迎接第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使图书馆整体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现将全年工作向职大会报告如下: http://www.xalib.org.cn/info/71957.jspx
11.国家档案管理标准10篇(全文)第八条编制国家标准的计划项目应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标准化发展计划等作为依据。 第九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在每年6月提出编制下年度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原则要求,下达给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与管理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将编制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4ezaj8e.html
12.全文!《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1.0.3档案馆可分特级、甲级、乙级三个等级。不同等级档案馆的适用范围及耐火等级要求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表1.0.3档案馆等级与适用范围及耐火等级 1.0.4特级、甲级档案馆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及以上地区的乙级档案馆应按基本烈度设防,https://www.bjroit.com/news/1132-cn.html
13.(地方管理标准)最新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范目录(附 网络下载)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GB/T50001-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 标准 0 GBJ2-8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0 GB50005-2003木 结构设计规范 (2005年版) 0 GB/T50006-2010厂房建筑模数协调 标准 0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范 0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0 GB50010-https://doc.mbalib.com/view/4523c8f65ec2213a8e3f5e8a8de986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