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网

置身时代、技术赋能、海外“出圈”——

《滨江警事》网络连载封面。

《陶三圆的春夏秋冬》网络连载封面。

《网文中国》纪录片截图。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供图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论坛”于河南郑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文学作家、专家学者、平台负责人、文化产业代表、部分省市作协负责人等12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AI技术赋能、海外传播影响力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积极书写时代

不久前,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名单公布,首次把网络文艺作为独立艺术门类进行评选表彰,其中3部网络文学作品获奖。这从侧面反映出网络文学正步入有序发展新阶段,朝主流化、精品化方向加速迈进。

推动精品化创作,承担时代责任,是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论坛与会者的共识。截至2023年底,CNNIC发布数据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2亿人。据全国50家重点网络文学网站数据显示,作品总量超3000万部,年新增作品约200万部。面对庞大的读者群体,网络文学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承担文化使命。在此背景下,中国作协发布2024年网络文学选题指南暨重点作品扶持计划,聚焦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文化、科技科幻、人民美好生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6大主题,引导网络作家把握时代脉搏、深耕现实题材创作。

网络作家麦苏的《陶三圆的春夏秋冬》聚焦河南嵩山脚下桃源村的七年巨变,以三代村民接力脱贫致富的故事,展现了“中原第一村”的创业历程,此次获得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现实题材作品具有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的特点,能够直接触及读者心灵。”麦苏说。近年来,她聚焦现实题材,完成创作转型,致力于书写家乡与普通人的故事。“这些文字是时代的缩影,是历史的见证,也定格下我们的共同记忆。”麦苏说。

“不必刻意去深入生活,因为我们就身处火热的生活中。”在网络作家卓牧闲看来,网络作家应利用好身处各行各业的优势,创作更多能引发广大网友思考与共鸣的作品。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卓牧闲通过转业进入公安系统的战友,与基层民警建立了密切联系,在此后的写作中,他充分积累素材,开创了“警务小说”派别。卓牧闲的《滨江警事》通过基层水警的成长,呈现当代警务工作者的鲜活形象,并以小人物视角折射改革开放以来长江航运的发展变迁,此次与麦苏的《陶三圆的春夏秋冬》同时获奖。

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将书写时代、记录时代作为创作的自觉追求。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朱钢指出,这些创作以普通人的故事映射社会变迁与时代风貌,体现了较高的文学理想和人文情怀。

AI赋能业态升级

作为互联网时代最具活力的文学形态之一,网络文学本身就是技术发展的产物,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趋势更加凸显。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新技术,正深刻影响网络文学的创作模式和产业生态。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推动网络文学创新发展,是本次论坛的热点话题。

论及AI对传统写作方式的冲击,多位与会嘉宾表示,AI无法取代人类的创造性。“AI越强大,原创越珍贵。”北京作协副主席乔叶认为,AI写作或许能“平替”相对平庸的文学作品,但真正冒热气、有灵魂的好作品难以取代。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王雷也指出:“AI擅长从1到100,但从0到1的原创是人的特长。”他强调技术与艺术相融合,以人机交互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与IP转化。

不少网络作家也表示,创作者不能无视科技创新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不妨探索用新技术丰富网络文学的表达方式。在技术赋能下,网络文学正不断突破传统边界,向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升级迈进。

“读懂中国”新窗口

继2022年大英图书馆首次收录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之后,今年11月,《诡秘之主》《全职高手》《庆余年》等10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再次入藏该馆。与此同时,由网络文学改编的动漫、电影、游戏等也风靡海外,网文“出海”打开了“读懂中国”新窗口。

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正呈现出强劲态势,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网络作家麦苏对此深有感触。“今年我到澳大利亚进行了3个月的交流,看到越来越多海外读者通过阅读中国网络文学走近中国,感受近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麦苏表示,网络文学传递的人类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能够跨越国界,引发中外读者的情感共鸣。

在提升用文化同世界对话的能力这一时代要求下,网络作家纷纷意识到国际视野对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的重要性。“要让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传播得更远,作品需要融合多元文化,创造能引发全球共鸣的故事。”网络作家蒋离子说。其新作《飞越巴别塔》便是这一创作理念的尝试。作品聚焦海外华人青年群体的成长,通过国际化的空间设置与悬疑元素的运用,与全球读者建立起情感连接。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影响力的扩大,离不开IP衍生作品的助力。在2024中国网络文学论坛上,网络文学国际传播项目(第二期)如期发布。去年,中国作协发布首期项目,遴选《雪中悍刀行》等4部作品,使用英语、缅甸语、波斯语、斯瓦希里语4个语种,通过在线阅读、广播剧(有声剧)、短视频、推广片4种方式向全球进行推介,海外反响热烈。在总结去年传播经验的基础上,项目二期在全球招募海外读者,对唐家三少、天蚕土豆、紫金陈等6位知名网络作家进行深度访谈,录制6期《网文中国》纪录片,使用中、英双语向海外精准传播。

截至今年6月,起点国际上线约5000部中国网文的翻译作品,培养约43万名海外原创作家,推出海外原创作品约65万部,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海外作者开始以中国元素为创作灵感,进一步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如今,网文出海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璀璨名片,架起全球文化交流的新桥梁。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表示,中国网络文学已在海外形成产业生态,传播方式超越了文本层面,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THE END
1.又来十部!斗罗诡秘等文入藏大英图书馆阅文集团官方于微信公众号发文,宣布又有十部作品入藏大英图书馆。这是继2022年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收录之后,中国网文的再度入藏。 这10部作品分别是:斗罗大陆诡秘之主君九龄慕南枝末日乐园庆余年全职高手宿命之环我们生活在南京簪星。 在英国本地的读者可以前往大英图书馆中文馆借阅这10部作品的实体书籍。各位游民老http://www.e-oceanship.com/ocean/55474.html
2.首批网络数字版本入藏国家版本馆,《王者荣耀》名列其中直击文博会此外,还有两款国民度极高的网络游戏精品《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也入藏国家版本馆。这些网络数字版本,体现了中华文化在“数字中国”视野下的数字化传承。“文化传承要紧跟时代发展。”中国国家版本馆数字资源部主任张琦解释道,“古籍是写在纸上的,俗话说‘纸寿千年’,但数字化内容可能10年、20年后,所有操作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3545928453741201&wfr=spider&for=pc
3.111岁的国家图书馆,为何盯上《庆余年》等百部网文?每经网每经记者注意到,入藏国家图书馆的100部网文作品,有69部为男频(注:大多数男生看的网络小说)小说,包含《斗破苍穹》《盗墓笔记》《全职高手》《庆余年》等。而百部小说背后共有77位作家,其中,爱潜水的乌贼、猫腻、我吃西红柿、吱吱等人均有2、3部作品入馆典藏。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1496698.html
4.100部网络文学被收入国家图书馆典藏,《庆余年》《琅琊榜》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旭,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胡邦胜,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副书记饶权,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魏大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集团副总裁兼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以及入藏作品作家代表等,出席了发布会。 此次入馆典藏的100部网络文学作品中,有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庆余年》《琅琊榜》,有聚https://www.thehour.cn/news/395653.html
5.《庆余年》等入藏国家版本馆,IP出海矩阵初步成形文化课澎湃新闻大会举行了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仪式,共计81部作品入藏,其中阅文旗下作品入藏国家版本馆的数量增至76部,《庆余年》《大奉打更人》《诡秘之主》《全职高手》等众多经典名列其中,覆盖科幻、现实、历史、仙侠、玄幻、言情等多元品类,呈现出网络文学类型结构持续优化的发展趋势。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48724
6.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的100部网络小说百部网文作品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2020年8月31日,阅文集团与拥有百年底蕴的国家图书馆携手合作——成为“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 阅文的首批100部优秀网络文学作品也被典藏入… 玄缈缈发表于玄派说网文 旧小说-商务印书馆(二) 【旧小说】11 商务印书馆.pdf【旧小说】12 商务印书馆.pdf【旧小说】13https://zhuanlan.zhihu.com/p/215675154
7.www.hunterbj.com/aplpage39570.html美女露鸡鸡露胸搞鸡白虎少妇美女美胸100% 173.66MB 257好评 爱爱摸摸文 肉棒插美女嗷嗷叫喷射 日本黄鳝钻入马眼TXT笔趣阁 另类色播小说下载 一道本不卡高清无码视频 女生操逼+3D+Q弹动漫乳部 黑人性爱二奶成人网 5天前 国家一级演员陈丽云被查 yiqicao17.app 8天前 湘江发现大量病毒采样试管?通报 https://www.hunterbj.com/aplpage39570.html
8.10部网文再入藏阅文集团与大英图书馆达成三年合作继2022年大英图书馆首次收录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之后,包括《诡秘之主》《全职高手》《庆余年》在内的中国网文日前再度入藏大英图书馆。与此同时,阅文集团和大英图书馆宣布正式启动为期三年的合作项目“数字时代下的文学”,合作内容包括定期组织中英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探索IP的文化共创与创新联动等。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11233248742347.html
9.又10部网文入藏大英图书馆,《诡秘之主》《全职高手》《庆余年》在11月22日消息,继2022年大英图书馆首次收录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之后,又有10部中国网文入藏大英图书馆,分别为《斗罗大陆》《诡秘之主》《君九龄》《慕南枝》《末日乐园》《庆余年》《全职高手》《宿命之环》《我们生活在南京》《簪星》。 这10部网文涵盖了历史、现实、科幻、玄幻、西幻、古言等题材,均是中国网络文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4/4618417.html
10.第二届“阅见非遗”在沪颁奖24部非遗网文入藏上海图书馆——中国“阅见非遗”征文大赛已成功举办两届,累计征稿近10万部,创作字数超20亿,涌现出《我本无意成仙》《泼刀行》《一梭千载》等百部优秀网络文学作品。 当天的颁奖仪式上同时宣布,“阅见非遗”第三届征文大赛正式启动。24部“阅见非遗”征文大赛优秀作品以及恭王府博物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著作及相关文献资料入藏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d.youth.cn/xw360/202411/t20241112_15643282.htm
11.www.zn119.cn/xxxr47536631.shtml中央财政开始着手支持城市更新,拟对首批15个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明年将在两个1000亿项目清单和投资计划中,主要安排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管网建设。 改革举措不断落地,各地管网改造更新的步伐也在加快。眼下,重庆正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厂网一体”建设运维,抢抓中央补助资金支持城镇排水与http://www.zn119.cn/xxxr47536631.shtml
12.100本被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的网文,你知道几本?国家图书馆与阅文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阅文集团挂牌为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同时100部阅文旗下各平台网文已被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其中男频作品69本,女频作品31本。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说一下这100本作品分别有哪些。如果喜欢的话,就加个关注吧,主页更多精彩哦。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0696826_100317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