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业务规范和工作细则

根据我校的发展规划、课程设置、科研发展目标等,参照年订购情况,制定本年度采访计划,经审批后实施。

2、采访原则

(1)、根据我校的专业设置、科研发展方向,较全面系统地收藏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图书,逐步建立起一个有特色的藏书结构体系。

3、采访标准

选书原则上要把握学术性、时效性、权威性和实用性。复本率控制在1:3范围。

具体标准是:

(1)教学用书:指本校已开设与列入开设计划的课目用书3册

(2)科研用书:与本校学科专业,或科研课题所用图书。2-3册

(3)工具书、成套书、连续性出版物1册

(4)本校人员出版的著作:与本校专业设置与承接的课题有关的著作(不含工具书、成套丛书、边疆出版物)、独立完成的专著。5册

参与编写章节的著作。3册

(5)、一般图书:指有助于增长知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能力的图书。

a、公共外语类读物3册

b、知识性、普及性、娱乐性读物3册

(6)、外文图书:以收藏英语为主。

a、原版图书:以接收赠书为主,零购为辅,不购复本。1册

b、影印图书:教学与科研的专业用书,不购复本。1册

4、查访细则

(1)、馆藏查访。主要是了解馆藏情况,经常性地对馆藏结构进行分析,及时补充馆藏体系中相对缺乏、读者又有需求的书,及时补齐连续出版物、成套书中缺少的部分。

(2)、读者需求查访。了解各院系的专业设置、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科研进展等。采取多种形式了解师生对文献的需求情况,定期收集本馆流通、阅览部门的反馈信息。

(3)、书源查访。熟悉出版渠道,了解各种图书发行、销售机构。注意各大出版社及重点专业、冷门专业出版社的图书出版情况,系统收集各种征订书目。

5、征订细则

(1)、图书征订主要依据《科技新书目》、《社科新书目》,参考《上海新书报》、《全国地方版科技新书目》、《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图书目录》零散定单等。

(3)、江、浙、沪版的图书、计算机、小说类图书暂不列入订购范围,该版图书可通过直接选购获得。

(4)、采访人员根据采访原则、依据,选订所需图书。预选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尽量减少重购、漏购和错购。按采访管理系统的要求,及时、正确输入有关书目数据。

(5)、无论是订单方式还是现采方式购书,都应经过金盘系统与馆藏资源查重和相互订单之间查重。

(6)、做好每批次订购目录的种、册、金额的登记,以便及时掌握订购动态。

(7)、对于经过查重后生成的电子订单,统计订购图书的种、册数、码洋,交馆长审批,并及时向图书发行商发送定单。

凡到馆的图书均由图书验收人员进行验收加工,有关采访人员加以配合,完成后把图书移交分编人员进行分类编目。

1、拆包,根据图书公司提供的随书清单进行核对,包括书名、册数、单价、总价等,发现有误及时记录并向有关负责人反馈。

2、核对完毕后,在每册图书的书名页和第25页盖上馆藏章,并在每册图书中添加防盗磁条,超过400页的再加一条。

4、将编目完成后打印出来的索书号贴到每册图书的规定位置,并贴上保护膜以保护书标。

5、书标贴好后,把书按各典藏地点分别放置,清点好种册数。总册数要与采访移送过来的册数相符,并在清点过程中仔细检查,不让加工有误的图书进入书库。

6、每周五下午将编目完毕的图书后交书库人员上架,并填写交接单。

1、本馆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最新版)作为中文图书的分类标准和依据。同时考虑本馆的实际情况和分类编目传统。

2、查重:以书名为依据,利用数据库查重,其中包括MARC标准源库、馆藏书目库和编目数据库。确认所分图书是否为复本,防止同书异号。MARC标准源库中的已分类图书还须做具体分析修改,以符合本馆标准。

3、确定图书类别,要根据图书的学科内容、著作目的与主要读者对象辨类,标识其最为切题的分类号。

4、本馆没有严格规定分类级次,可根据需要细分,但《中图法》中“+”后的类号一律不用。

5、多卷书集中分类,丛书原则上分散分类,若需要可集中分类,分类人员分类时要仔细查重,一定要保持前后分类的一致性。

6、复分表的使用

⑴凡《中图法》主表中的类目,已具有或隐含总论复分表某些区分内容或已列成专类者,均不再使用总论复分表复分。

⑵一种图书如果有两次使用复分表的可能性,只能根据其中主要内容、形式使用一次。

⑶专科百科全书、辞典、年鉴、年刊等参考工具书分别归入有关各类,并在学科类目下按总论复分表复分,不入Z38的组配类目。

⑷对于区分符号,“a”推荐符号、“()”国家区分号、“=”时代区分号、“:”组配符号、一般不使用,

⑸一般情况下均可按《中图法》规定使用专题复分表。

(6)个别图书分类的具体规定:

A、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类图书,集中归入A7类,不入K类或作互见。有关邓小平的著作及汇编、生平传记、理论学习和研究等图书的分类,仍沿用旧版《中图法》的有关类目,如入D2-0。

B、哲学家传记凡在B类中设有专类的入有关专类,没有专类的入“其他”类目。

C、多卷书集中分类,丛书原则上分散分类,若需要可集中分类,分类人员分类时要仔细查重,一定要保持前后分类的一致性。

D、计算机语言的分类,一般在分类号后加上程序语言的代码两个英文字母加以区分。

例:TP312ALALGOL程序语言

TP312BABASIC程序语言

TP312COCOBOL程序语言

7、索书号的组成及取号原则

本馆图书的索书号由分类号和著者号组成。分为三层,上层为分类号、中层为著者的四角号码,如需要再加以区分,第三层即为年代号或卷次号。

⑴中文图书的著者号取号原则

①中文图书的著者号基本格式由第一责任者(包括团体责任者)姓名的四角号码组织,如果著者姓名是两字:取第一个字(左上右上)+第二个字(左上右上);如果作者姓名是三字(团体作者取前三字):取第一个字(左上右上)+第二个字(左上)+第三个字(左上)。

如:图书的著者是两个字王祥取号是1038著者是三个字王国祥取号是1063

②若遇索书号重号,要加符号识别。

A.若是同一著者的图书索书号重号,用小写的英文字母“a、b、c、d…”加以区分。

如:H31/1234H31/1234.aH31/1234.b

则分别是一个同著者不同三本书的索书号。

B.若不是同一著者的图书索书号重号,用大写英文字母“A、B、C、D…”加以区分。

如:H31/1234H31/1234.AH31/1234.B

则分别是三个不同著者不同三本书的索书号。

C.若是同责任者不同版本的同种书,用版次号“.”加数字区分.

如:版本2H31/1234.2版本3H31/1234.3

D.若是书名页标明有年份,用年代号加以区分。

E.若是书名页标明是多卷书,用卷次号“v.”加以区分。

如:《牧野流星》(上册)I247.58/3312/v.1

《牧野流星》(中册)I247.58/3312/v.2

《牧野流星》(下册)I247.58/3312/v.3

③若图书著者是汇编、汇选等,则不取团体著者,而取个人著者。

④若图书著者是团体著者有主编,则不取团体著者,而取第一主编。

如:《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中级》1(第三版)教育部直属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主编:区思明王晓明乐燕清等。

则著者号取区思明H33/7166.3/v.1

⑵西文图书的著者号取号规则:

①西文图书的著者号取号依据是卡特著者号码表。有责任者的取相应的责任者号码,没有责任者的以书名(去掉第一个冠词、定冠词后)的第一个单词代替。

②若遇索书号重号,处理方式同中文图书同。

⑤版次用“.”表示,如:第二版用.2表示。

⑥多卷书卷次号用“v.”表示,如:第三卷用v.3表示。

⑦连续出版物要加年代,如:1996年的年鉴,第三层区分号为1996。

8、分类标引时遇到疑难问题,经查《中图法》及其《使用手册》个本细则均无法规定的,须经集体讨论后予以解决,并作出补充规定的详细说明及记录,不得擅自处理。

9、索书号一经确定,任何部门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改动。

1、中文图书的著录严格按照《中国图书编目规则》执行,同时著录过程是在计算机载体上严格按照编目系统要求完成,生成的是机读目录格式而不是卡片目录,因此又要严格遵循《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

2、机读目录的编制一般要遵循以下三条途径:

(1)利用相同的外来数据,即套录。

(2)没有外来数据可供套录,直接利用采访原始数据。

(3)原始编目,没有外来数据或采访数据可供利用。要注意的是对外来数据不能无条件照搬套用,要考虑和兼顾我馆的具体情况和编目传统。

3、西文图书的著录按照AACR2及本馆的编目系统要求完成。

4、分编人员在编制机读目录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全面,完成后,其原始著录数据由部主任校对,校对人员要对书目数据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发现错误后交有关分编人员修改。

5、经常性地进行机读目录数据的维护和优化,发现问题随时加以修改。若有索书号改动,要及时更新各库室里对应的图书索书号,保证数据与书标的一致性,若一时找不到书,请有关库室的人员注意,找到书后及时联系修改。

6、图书分编完成后,打印一份财产清单,交由部主任校对。明显错误,由分编人员修改;有争议的问题应经大家讨论后决定,并作记录。

7、编目加工

著录数据校对完毕后,本馆的图书编目加工由分编人员自己完成。

(1)按条形码起讫号的顺序打印出总的财产清单。

(2)按典藏地点,打印出各库室的移送清单。

(3)按条形码起讫号的顺序打印出书标。

1、接收分类编目完成的图书,将编目库的图书与实收图书核对无误后,进行典藏。

2、核对图书分编加工工作中的差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将核对无误的图书,按各书库(社科、自科、文艺)藏书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各书库的藏书分配原则:

社会科学书库:A—H类

文学艺术书库:I--K,N,X,Z

自然科学书库:O—V

4、每周五下午,将一周所分编完成核对无误的新书,清点册数后填写交接单送至各书库。

5、凡读者丢失赔偿、入藏调出图书,以及需注销报废、剔旧的图书,应及时在馆藏数据库中作记录更改。

6、定期做好典藏种册数的统计。

1、藏书剔旧的指导思想

为了保持馆藏图书的新颖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各开架书库、图书阅览室在不断增加和补充新书的同时,应将内容上不为读者所需要、数量上超过实际需要以及在物质形态上读者无法使用的文献及时进行转移或剔除,使新书入库与旧书剔除两者数量大致相等,实现零增长或低速增长。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节省书库空间,另一方面提高了藏书质量,使开架书库的藏书充满活力,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馆藏图书的利用率,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2、藏书剔旧原则

既考虑我馆藏书的科学性、系统系和完整性,又要以满足我校教学、科研和思想教育用书为主,兼顾课外阅读用书为原则。对过时的、废旧的藏书进行剔除处理。

3、藏书剔旧的对象和范围

(1)复本过多且流通率不高的藏书。

(2)观点陈旧过时、内容已有更新、版本陈旧不宜收藏的藏书。

(4)有关部门明文规定或通知的,内容反动或不健康,应停止流通的藏书。

(5)长期流通后,残缺破损、无法修复的藏书。

前三类在剔除时,一般每种保留1册,供查阅参考之用。

4、剔旧方法与步骤

(1)由流通室作出图书剔除报告,报馆领导审批。

(2)由采编部组织人员对要提存、剔除的图书数据进行典藏地址变更或加“剔除”标志等。

(3)由信息技术人员打印出剔除图书的清单,统计出总的种数、册数、价格。清单交馆领导审批签字,最后由采编部保管,附在图书个别财产帐后。

5、剔旧书刊的处理

(1)把剔除的图书下架,专门陈列于闭架书库供读者查阅。

(2)无法使用的破损书刊由馆统一组织人力面向全校师生处理,或作废纸销售。

电子出版物的主要媒体形态有软磁盘、光盘、网络数据库等。按文献类型分为: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软件出版物、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多媒体出版物等。

1、采访原则参照本馆《图书采访工作细则》,采集有关专业学术性强的电子出版物,以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为重点,兼顾其它专业电子出版物的收藏。游戏等软件不入采集范围。

2、电子出版物的采访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还要遵循连续性、系统性、预见性和不重复性的原则。特别对各类大型数据库的采集要不间断,注意其连续性,以便能为读者提供完整的资料。电子出版物原则上不购复本,若因使用频率高,读者需要量大的单片阅读资料可考虑重复购买。防止粗制滥造、内容不健康的电子出版入藏。

3、电子出版物的验收步骤同图书的验收规则。要着重注意光盘的内容质量,若有问题应及时向供货方交涉。

4、电子出版物的分编规则依据《中国图书编目规则》,单独的光盘同图书一样进行分类编目,随书光盘入电子阅览室,副本随书入各书库。有关数据由管理人员录入管理系统,并打印清单交采访人员保存一份。

一、分编

随书光盘:依据图书分类编目有关规定执行,在该书MARC的215字段$e中注明“光盘X片”,随书光盘的条码、索书号与该图书条码号、索书号一致。

二、管理

1、信息技术部保存随书光盘,按条码号顺序存放在光盘柜中。

2、随书光盘可以凭本校的师生一卡通,押金10元借阅。

三、自建多媒体库

3、具体操作按程序进行,进行二次加工。

4、不定期对已上传的多媒体文件进行审查和维护,建立具有学科特色的多媒体数据库。

一、采购原则和标准

1、根据学校教学、科研以及学校重点学科、专业设置的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收藏我校各专业学科的核心期刊及学术性期刊,同时兼顾其它类型的期刊。

2、通过校园网、办公OA向各分院及科研部门征求订购需求信息,同时深入各院进行调研,对价格偏高的刊要作进一步的专访。

3、根据图书馆经费指标,指定科学合理的报刊采购计划。

4、合理使用采购经费,在确保读者需要和收藏系统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期刊的订购质量。对核心期刊和学术性期刊,要保证其入藏的稳定性、系统性和连续性。

5、报纸订购根据我馆馆藏特点及本校专业设置,订购国家、省级及部分专业报纸,并保持其连续性。

6、采访原则和策略要相对稳定,增减刊物要慎重,以保证馆藏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凡本馆必藏之刊物应按年份连续订购,不漏订、不误订。要保证重点学科核心期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二、订购途径及方法

1、邮局发行的公开中文报刊订购,每年11月订次年度报刊。邮发报刊根据《全国报刊简报目录》进行续购与选购,及时建立订购数据(价格、种、册),核对以后,打出订购清单送邮局核对无误后付款。

2、非邮发期刊,要签订协议,按协议的价格订购。对未收到的连续性订刊的订单,要及时催询,以免漏订。

三、交换细则

1、及时了解联系与本校专业对口、教学科研特点相近的学校和学术性机构的出版物,并建立固定的交换关系。

2、固定交换的期刊要验收、登到后才能阅览,发现有缺刊的要写信催补。

3、有学术参考价值且固定交换的刊要保证其入藏的连续性。

一、期刊分类

1、期刊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为依据进行分类。

2、分类时须仔细查询出版指要和目次,确定该刊主要论述范围,给予确切的分类号,类号一般不超过3级类目。

3、中文期刊分类号确定后,要以刊的订购先后取种次号,用“/“分开,组成索刊号。

4、同类号的期刊,依次编目后,按“1、2、3……”数字顺序取种次号。

5、期刊更名,如其内容未变,仍用原分类号与种次号;如其内容论述的范围基本改变,则必须重新分类取号。

6、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期刊合并为一种期刊,在作为新刊处理,重新分类编目。

7、期刊的副刊、增刊、特刊一般都附于正刊之后,不另分类编目。

8、合订本期刊不再重复分类,以现刊分类号为准。

二、期刊编目:

1、报刊均依据《中国机读目录用格式[CN-MARC]》进行著录。

2、一般情况下,报刊著录可以在系统的简化格式中进行重点著录,著录项目包括:

①题名与责任者项。包括正题名(报刊主要刊名)、副题名、并列题名(正刊名的另一些语种)、责任者(报刊主办单位、第一责任者)、个人责任者;

②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项;

③出版发行项。包括出版商、出版地、创刊年;

④载体形态项。包括页数、尺寸、特殊细节等;

⑤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与获得方式项。包括ISSN等;

⑥其他排检项。包括邮发代号、国内统一刊号(CN号)、原版刊号等;

⑦编码信息项。包括目录语种、文献类型、报刊语种等;

⑧连接款目项。著录报刊的继承、合并、分出等变更情况;

⑨附著项,包括出版频率必要的补充和说明等。

⑩馆藏项,由系统自动著录和添加。

3、有些著录项在系统的简化格式中不能进行著录,则必须在编目系统中进行著录,以确保数据质量。

1、期刊到馆后当日拆包验收,根据发刊单位所附清单进行核对,确定无误后进行计算机登到。登到内容包括:刊名、年代、卷期、价格等。

2、登到时要认真核对期刊的卷、期和份数,发现缺期、缺页、倒装等情况,应及时与发刊单位进行联系解决。

3、登到完毕后在封面和目录页上加盖馆藏章,并在封面写上排架号。

4、对期刊的出版发行变化(包括刊名、出版频率、期刊的分、合等)要及时变更修改数据。

5、对于增刊、索引等,应在计算机登到时加以说明。

一、入藏

(1)根据学校教学、科研任务和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入藏具有参考价值和保存价值的专业性期刊以及少量课外阅读期刊,并保证其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2)入藏期刊必须装订加工,计算机编目后方可入库,均无复本。

二、剔旧

(1)、剔旧原则

在保证教学科研需要和期刊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对那些过时的、无参考价值的、破损的期刊进行剔旧和处理。

(2)、方法与步骤:

由室拟定剔旧计划报告,并提出剔旧清单,内容包括刊名、种类、年代、册数、价格。

1、下架整理

(1)、中文现刊在阅览室阅览一年后,于次年2月份(寒假期间)逐一整理下架;报纸每月整理下架。

(2)、整序要求。按种核对刊名、刊号一致后,再查卷、期号或年、月标识系统的连续完整性,凡有卷、期标识系统的依卷、期序号排;只有年、月(期)标识系统的,依年、月(期)序排。报纸分别按年、月、日(版次)顺序排。

(3)、凡正刊以外出版的副刊、附刊、特刊与专辑等,不另行编有标识系统的,随正刊相应的卷、期、或年、月(期)标识系统整理;而另编标识系统和单册刊行的,则从正刊分出单独整理,并在“报刊装订登记表”上注明。“XXX(正刊名)X卷X期或X年X月(期)副刊(附刊、特刊、专辑)”。

(4)、索引的处理。凡附在当年刊末期或次年度首期内的期刊年底总索引,均随原刊标识系统整序;而单册刊行期刊年底总索引,则附于当年刊最后一期末。

(5)、按种填写“报刊装订单”一式两份。一份随报刊送装订人,一份自留以便检查。其有缺刊的,要在“报刊装订单”注明,并在该种刊的第一册封面上写明缺刊情况。

(6)、验收:每次送交装订好的合订本,需附送装订目录,由期刊室工作人员验收签字。

1、连续出版物著录项目

正题名:连续出版物的主要题名,不包括并列题名个副题名。

副题名:对正题名的解释、补充和表示特征等的说明。

附刊:连续出版物附有一种或几种无独立题名而有独立卷期的出版物。

特刊:连续出版物附有不定期出版,不卷期号或有当期的附加号,而名称各异的出版物。

丛刊:一组相互有关的出版物,即每种出版物有其自身的正题名,也有一个整体上适用于一组的题名。丛刊可以有编号或无编号。

2、著作项目和格式

资料库类型:从列表中选择“连续出版物”。

文献类型:从列表中选择连续出版物的具体类型如:期刊、报纸、会议录等。

邮发号:中文期刊著录邮发刊号,影印期刊著录影印刊号。

一般处理数据:出版年1著录创刊年:阅读对象、编目语种、题名语系代码选择相应的代码。

并列题名:若题名页上有几个文种的题名,则以最主要的题名作为正题名;若正文中以某一文种为主,则以该文种的题名作为正题名。除正题名外其余题名都是并列题名

第一责任者说明:连续出版物的责任者系指团体或个人对内容负有责任。一般是指团体责任者,商业性出版社不可作为责任者著录。若题名中所含责任者名称系简称,而在该刊物中有其全称者,亦应著录。

卷期年月或其它标识:卷、期、年、月是识别连续出版物的重要依据之一,不要与馆藏相混淆。如起讫卷、期、年、月都不清楚,则可省略,将有关说明著录在附注项。连续出版物起讫卷、期及日期之间用“~”。有卷期号又有日期,日期著录在卷期号之后,并加“()”。连续出版物以卷、期和年、月标识,则同时著录卷、期和年、月,如:v.1,no.1(1949,1)~。如无卷号,以年份代替卷号,则将年份著录在期号之前。

出版地:著录连续出版物的出版地点,一般印在连续出版物上。出版地不是首都或著名的大城市时,必须在地点之后加省、市、自治区或国家名称,并加“()”;在主要信息源中,有两个以上出版地时,著录第一个地点。

出版社地址和名称:著录出版社的详细地址与Email地址和出版社的名称

出版日期:著录连续物的第一册及最后一册的出版日期。此日期与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的日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公历年份应以阿拉伯数字著录。

附件:该项为可选项。任何附件(包括非书本形式的印刷品或非印刷品),如每期都有,应予著录,否则著录在附注项。

丛刊的ISSN:主要信息源中有丛刊的ISSN时,应著录。

附注项:凡不便或不能在各项中著录的信息。则在本项中加以补充说明。

合并:一种连续出版物由两种以上连续出版物合并而成,应著录合并前的各自题名。

我馆的藏书主要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分类号作为排架号进行排架,分类号按20个大类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A、B、C、D…Z,图书按分类号依次排架。读者面对书架从左手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小到大依次进行,呈“S”型迂回绕架排列。

排架规则:先按分类号排,字母部分按英文字母固有的次序排列;类号中的阿拉伯数字依小到大数字排列。分类号不同的,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一级类目在前,二级类目在后,三级类目其次,以此类推。

1、先按分类号排,分类号相同再按著者号大小排。

例:I247.5/0011I247.5/1124I247.5/3256

2、分类号不同的,一级类目在前,二级类目在后,三级类目其次,以此类推。

例:F1/1256F21/2354F212/2548

3、数字之后如还有字母,则在前部类号相同的基础上,再按字母顺序排列。

2、阅览室陈列的中文期刊按学科类别有序排列;报纸按邮发代号排列。所有刊架上要注明报刊的名称。

3、读者进入阅览室必须凭校园一卡通登记。

4、阅览室现刊一般不外借,只供阅读(特殊情况除外,必须经馆长签字同意),若需复印,要办理计算机登记并押证。

5、阅览室过刊合订本只外借教师读者,借阅规则详见借阅制度。

6、接收新报刊,根据移送清单进行核对,并在当日上架提供阅览。

7、每天整理架位,保持架位整洁有序。

8、定时对本室进行巡视,每班次不得少于6次,发现违规(涂划、撕剪等)现象要及时制止并按章处理。

1、负责图书的接受收、管理、流通、阅览、修补与提存工作,发现错误及时与有关部分联系纠正。

2、负责馆藏开、闭架书库图书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保养,保持排架整齐、准确、有序,书刊按规范排架。

3、书库管理要求:归还的图书要及时上架;熟悉库藏,解答读者关于利用馆藏的一般咨询,及时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加强巡库,随手整架,保持架面整齐。

4、借书及时、准确、热情、主动,差错率低于0.1%。

5、认真核对,防止借书证冒用,发现应及时收缴,查明情况后处理。

6、严格把关,严防未办手续让读者带书出库,不出借有问题的图书,并交有关人员处理。

7、办完借书手续及时收回书位牌。

8、负责读者服务工作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

9、负责书库的卫生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

11、完成馆里安排的其它工作。

1、提前到岗,到岗后及时打开服务器、空调等设备,检查系统是否运行正常,准时开放阅览室,为其它部门正常工作提供保障。适当延迟下班,做好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2、信息检索、阅览和网上浏览,随时对读者在阅览室进行的活动进行监督,及时制止违规行为。

3、熟悉网络资源,有针对性地下载有关信息,指导读者进行信息检索和网上浏览,耐心解答读者的疑问。负责随书(刊)光盘的导入。

4、负责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服务,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负责资源共享和其他途径的资源开发利用。包括开展网上资源调研、定题服务、课题检索、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等。

7、协助读者进行下载打印,不允许读者使用自带软盘,确有必要使用读者自带软盘的,必须先对软盘进行格式化或杀毒处理,以确保系统安全。

8、注意电子阅览室机器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要及时上报,通知系统维护人员处理。

9、负责电子阅览室读者登记和管理。每天记录工作日志。

10、做好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1、图书馆Web服务器是图书馆利用互联网络,对广大读者进行宣传和服务的基础设施,仅用于与图书馆有关的业务范围。

2、图书馆Web是图书馆对外服务的窗口,代表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并负有相应的责任。其内容的设计应保持严肃性、学术性和规范性,其新闻的分布、数据信息等资源的利用,必须遵守国家的安全条例,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家和国际的有关法律。

3、图书馆Web网站提供的服务项目、馆情介绍等内容,经有关领导确定后,一般保持稳定,个人不得随意更改。

4、Web页面的制作和维护由信息技术部专人负责。页面制作完成后,须经有关领导审阅后方能分布上网。

5、为保证Web页面上数据的及时、新颖和完整,各栏目必须定期更新,对动态信息要随时更新和修改。

6、Web网站建设的有关负责人员应自觉遵守上述规范,如出现问题,责任由相应的负责人承担。

一、还书处

2、对归还图书及时进行检查,发现有涂写、撕页、污损、缺少条形码等情况应查询,查实的应按规定进行处罚。

3、完成归还图书的整理、分库、交送各书库等工作。

4、保证借还图书的正确性,操作时必须注意电脑的信息反馈。

5、归还图书的管理、流通、阅览、修补与提存工作,发现错误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纠正。。

6、熟悉馆藏图书的分类及书库布局,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热心为读者服务,能为读者提供咨询解答。

7、负责读者服务工作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

8、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咨询服务台

1、利用网络资源广泛、及时地收集有关信息资料,为学校的教学、科研、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提供信息定题、跟踪和代查文献服务。

2、负责《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教学和培训工作,负责为新生开设《怎样利用图书馆》讲座。

3、辅导读者查阅文献、解答读者咨询,办理原文传递,开展馆际互借。

4、图书借阅排行榜(2月一期)、新书推荐(一月一期)、读者指南等编辑工作。

5、组织建立新生数据库,为新生使用图书馆提供保障;每学年末,协助做好毕业生借书证(一卡通)的注销工作;

6、处理网上图书预约,及时办理发放读者催书单。

7、及时办理读者逾期罚款、图书丢失赔偿手续,发票收据一律用学校的专用三联收据,按时与办公室主任结算逾期款汇总后上交与学校计财处。

8、负责办理借书证(一卡通)的借书功能开通、注销。负责旧书、破书的修补整理工作。

9、为读者开展复印、打印、复制等服务,负责报刊文献资料的复印登记工作。

10、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采访财务报帐与帐目管理由图书馆验收人员兼任,采访员本人不参与书款的结算,但必须清楚地掌握每一次图书经费使用的情况。验收人员必须遵守财务制度,要求帐目清楚、报帐及时,做到月结年清。

1、凡本馆购入的一切文献,必须经采访员、验收员验收无误后,方可填写入库单、报销单。

2、凭证、发票应由采访员和验收人员同时签名,入库单由采访员、验收人员、部主任同时签名,然后交馆长审核签名,否则无效。

THE END
1.读者借阅与归还图书明细查询方法指南通知公告通过借阅历史可以查询已归还图书和当年各月份借阅图书的明细。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图书馆的书都是按照中图法的分类号排架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https://www.luibe.edu.cn/tsg1/tzgg/91910.htm
2.A7816Java+mysqll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源码配置文图书馆中的信息量也将增加。有必要了解每个链接中信息的变化并及时处理生成的文档。为了提高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可以更快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行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引入彻底改变了许多系统的管理。因此,开发一款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需求https://blog.csdn.net/2403_89007891/article/details/144360120
3.游戏玩家的知识宝库,图书馆图书分类与编号的奥秘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图书馆无疑是一个宝藏之地,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历史研究者,还是对于游戏开发人员,图书馆都是获取灵感和知识的绝佳场所,而要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轻松找到自己所需的宝藏,图书的分类与编号就显得尤为重要,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图书馆图书分类及编号的奥秘。 http://www.honsei.com.cn/yxgl/26094.html
4.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纸质文献业务规范5 条码编码 5.1 概述 对图书粘贴的条码分配,结构,规格,印刷等作出要求. 5.2 分配原则 统一分配图书条码,确保一书一号. 4 5.3 结构 5.3.1 格式 条码由图书馆名称,条码,条码号组成,各级别图书馆图书粘贴的条码格式如下: a) 中心馆,总馆图书粘贴的条码=行政区划代码+图书馆类型代码+文献种类代码+顺序号(共 17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161075927260b301fc9b3abddea01d012cd166af3dc62689d5d431c11b862189
5.“慧”做班级图书管理员图书编号 捐赠人姓名 摆放位置 借阅人 借阅时间 (喜/一般/不好) 通过这节课,学生利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编码知识和统计表知识,自主设计了班级图书编码规则和统计表,现场生成条形码,即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也唤醒了学生“自我实现”的创造自觉和知识应用意识。https://www.hn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id=4409358
6.什么是BOOKLAND?BOOKLAND编码规则是什么?BOOKLAND编码规则是什么? 什么是ISBN? 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又称Bookland, ISBN13,是专门为识别图书等文献而设计的国际编号。2007年1月1日前,ISBN由10位数字组成,分四个部分:组号(国家、地区、语言的代号),出版者号,书序号和检验码。2007年1月1日起,实行新版ISBN,新版ISBN由13位https://hm.hprt.com/help/113/
7.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二)主动公开信息的编码规则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政府信息均对应一个由行业代码、信息发布单位代码、发布年份代码、流水号等25位字符组成的索引号。该索引号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 1.农业农村行业代码为07B,共3位字符。 2.信息发布单位代码为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标识码5300000036,共10位字符。 https://nync.yn.gov.cn/html/zhengwugongkai/zhengfuxinxigongkaizhinanmulu/
8.科学网—图书馆相关标准文献辑录[36]图书馆—射频识别—数据模型 第1部分:数据元素设置及应用规则:WH/T 43-2012[S],2012. [37]图书馆—射频识别—数据模型 第2部分:基于ISO/IEC 15962的数据元素编码方案:WH/T 44-2012[S],2012. [3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古籍定级标准:WH/T 20-2006[S],200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26655.html
9.图书馆编目规则(33页)图书馆编目规则.pdf,图书馆编目规则 1. 总则 本规则适用于中文普通图书著录 。为了确保中文书目数据著录的 完整、准确、统一和规范,也为了方便编目人员的使用,本规则以 CNMARC格式的字段为纲,将文献著录规则与机读目录格式结合起来 加以叙述。 2. 著录信息源 2.1 普通图https://m.book118.com/html/2021/1010/8114107120004016.shtm
10.《9小小图书管理员》(教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劳动人教版《小小图书管理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图书管理员的基本职责和工作内容,包括图书的分类、借阅、归还和整理等。 2. 学生能够掌握图书管理的基本技能,如图书的分类与编码、借阅与归还的操作流程等。 3. 学生能够了解图书馆的基本规则和礼仪,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图书馆资源。 过程与方https://www.zxxk.com/soft/43588876.html
11.图书室管理制度(精选24篇)三、图书分类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小学使用本》和《文献著录总则》的规定执行。 四、认真制订书刊资料的选购标准,使之结构合理,复本量适当,不断提高藏书质量,对于内容陈旧、借阅率低、复本量过大和破损严重的'图书要定期剔除,及时注销。 五、新购置图书,要及时验收、登记,在两周内完成分类、编目、出架等工https://www.ruiwen.com/zhidu/746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