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的作用和禁忌大全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7.03.10

中医艾灸的作用和禁忌大全

定义: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灸。艾灸疗法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一针二灸三用药”,在传统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艾灸是以有“长寿之草”之称的艾草为主要原料,其中的艾原本是爱的谐音,代表着伟大的母爱,可无私的赐于万物生命而不求回报。此外,艾草还有扶正避邪的作用,古代人曾用它插于堂中,用以避邪。

拔罐疗法可真是跟着奥运会火了一把,

菲尔普斯身上那些拔罐后的“印记”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好多网友都嚷着

要去体验拔罐的神奇功效。

那么,拔罐疗法真的是人人适宜的吗?

什么是拔罐?

拔罐疗法,是中医重要的外治法之一,早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历代中医文献中亦多论述。中医理论认为,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淤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拔罐疗法并非人人适宜。因为拔罐的过程中,会让阳气有所流失,拔火罐只适用于气滞血瘀、湿热体质的人,这类人容易经络堵塞。但对于气血虚弱的人则不适用,气血虚弱的人平时容易没有精神、容易倦怠,再使用拔火罐这种“泄气”的方式就不妥当,还有老人、儿童、衰弱的病人也不适合盲目使用。

拔罐最大的用处是对付“外邪”、“瘀阻”,如果湿气太重、气血不畅的人,拔罐可以起到清理疏通的作用。但是阳虚、气虚的人就不适合了,皆因拔罐耗气血,这类人会越拔越虚。

就像艾艾君在上文所说的,拔火罐是一种泄耗的方式,虚的人真心受不住,那么有没有一种养生方法,温和清补,适合阳虚、气虚的人呢?聪明的小伙伴应该知道答案了,没错,那就是——艾灸!

拔罐就像是吸出负能量,艾灸则是注入正能量。拔罐时,能把邪气排出,同样也是阳气带动的结果,所以,拔罐不仅能排邪气,同样会损阳气。而艾是纯阳之物,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连续燃烧,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又因和脏腑相互联系,能补阳益气,扶正祛邪,固本强身。

在拔罐的时候,因肌肤腠理开泄,阳气易随之外脱,故虚寒体质频繁拔罐易伤正气,使人体卫外能力不足,抵抗力下降,感到疲劳怕冷,甚至腰酸腹泻、容易感冒等。艾灸是温性的,能通经络,祛除寒湿,使阳气通达,因而更适合阳虚、气虚人群。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阳气不足、怕冷、手脚冰凉的虚寒体质者,在三伏天最好进行艾灸“温阳”疗法,从而达到保护阳气、补中益气。趁着三伏还没过,可用艾艾贴在关元穴、足三里、涌泉穴上灸疗,补充脾肾之阳气,从而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保养脏腑、益寿延年之目的。

除此之外,拔罐是在皮肤表层上动手脚,不能直接作用于五脏六腑,只能间接地通过经络来调节五脏六腑的平衡,所以它的局限性比较大。而艾灸不同,它是用艾草的纯阳之性,点燃后阳上加阳,用它来灸烤穴位,能够打通经络,渗透五脏六腑,对它们进行直接的温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不仅如此,热力还能沿经络传导,直接作用于病痛患处,效果更为显著。

艾灸的作用艾灸的副作用和禁忌事项

目录

1、艾灸的简介2、艾灸的药理作用

3、艾灸疗法需注意的十大禁忌4、艾灸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5、艾灸的注意事项6、艾灸副作用不可疏忽

7、怎样用艾灸治失眠8、哪些疾病适合用艾灸来治疗

艾灸的简介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灸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而对其机制的认识,仍是一个未解的迷。现阶段认为灸疗作用机制与以下5个方面有关。

局部刺激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经络调节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

1.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

2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调节免疫

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艾灸的药理作用

灸疗的用药情况,虽比不得内治法丰富,但从各种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针灸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也可窥灸疗辨证论治之一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灸疗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艾,灸疗学就不存在了。

综合作用

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首先,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药物贴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疗哮喘的化脓灸,以及以隔附子饼灸肾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局部化脓灸、隔物灸)、经络腧穴(特定选穴)、药物诸因素,他们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不是单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来的治疗作用。

其二,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灸疗热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艾火刺激配合药物,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则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其三,人体反应性与治疗作用是综合的。治疗手段(灸疗)--外因只能通过内因(人体反应性)起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相同的灸疗对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其感传不一样,疗效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就是人体的反应性各有差异。以上诸因素,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临证进行合理选择,灵活运用,方能发挥灸疗最大的效能。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

"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延年益寿

穴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

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

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

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美容

艾灸的美容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这些都无法给你真正的健康。因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那又是另一种不同层次上的美。通过吃药,打针或者锻炼,你或许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达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没有灸疗好,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有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

有这么几种女性

1、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2、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肾亏虚,体质严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疗,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虚胖的女性,并不是营养过剩,但营养过剩不过是西医上的一个概念,中医里面没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哪个中医也这样瞎嚷嚷,那肯定个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阳能不足,往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父母还有不少的性生活,导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虚胖女性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因为脾肾阳虚,太过瘦弱,则往往是肝肾不足。

4、乳头过早地颜色变暗淡,或者乳头凹陷的女性,往往严重肝肾亏虚,冲脉,任脉虚寒,有的甚至还有咳嗽的毛病。这些问题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疗法需注意的十大禁忌

艾灸是中医的治疗方法,用艾炷为主熏灸穴位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艾灸可以起到温经通络、温阳补气、补中益气的作用。中医提示,艾灸虽好,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十个禁忌。

禁忌一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

禁忌九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艾灸的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艾灸的好处与坏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在家艾灸的方法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将艾条一端点燃,将燃端放入温灸棒中。

3、以手掌试温度高低,确定温度适中,即可开始温灸。

艾灸的注意事项

2、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在灸器控制口会产生温灸油垢,应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条之通畅。

3、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5、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

艾灸养生治病副作用不可不防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

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

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艾灸副作用不可疏忽

1、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

2、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操作方法得当,穴位掌握准确,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

3、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也就是施灸的穴位和方法有所不同。

4、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会产生不适,就会被理解是所谓的艾灸的副作用,建议应该到专业的地方进行指导。比如专业的艾灸养生馆。

5、艾灸是一种物理和药理结合的中医疗法。是绿色自然疗法,起源于中国古代,是艾草制成的艾绒燃烧来治病养生的方法。

6、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艾灸各种穴位的功效

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xxx。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他说:为顿挫阑尾炎而灸20~3O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灸神阙穴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

《千金要方》载:内踝上3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疵气、痔血……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眼科锦囊》载:上睑低垂轻证者,灸三阴交。

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怎样用艾灸治失眠

艾灸治失眠的方法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艾灸治疗失眠时,每晚于临睡前1小时,用温热的水先泡脚10分钟。然后再用艾灸对穴位的进行施炙。现在社会压力大,尤其是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都很脆弱。又有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年轻人失眠。失眠也属于亚健康可以用艾灸治疗失眠的方法不是治疗失眠。

工具/原料

艾灸条

步骤/方法

2、艾灸治疗失眠的方法温通经脉、驱散寒邪:因本法采用上等陈艾,融入数位中药、藏药合制而成,火柔而温,渗透力极强,能温经散寒,以火攻邪。

3、艾灸治疗失眠的方法主穴:百会、至阳、心俞、脾俞、胆俞。配穴:神门、三阴交、涌泉。

艾灸保健需要注意6个事项

1.灸法的适应证以虚证(偏阳虚)、寒证和阴证为主。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应慎用或禁用灸法。

2.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3.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4.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5.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6.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

哪些疾病适合用艾灸来治疗

根据用法特点分为艾炷灸疗法、艾条灸疗法、药卷灸疗法、温针灸疗法、隔姜灸疗法、灯火灸疗法等多种。艾灸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治疗虚寒证、寒湿痹证、小儿惊风、昏迷等急性病证疗效显著。但由于其燃烧、易灼伤患者而不被现代医学所接受。因此在各级医院针灸则多见针刺,少见艾灸,因此绝大多数人讹称针刺为针灸。

艾灸和针刺一样都可以独立的治疗各种疾病,只是对经络及穴位刺激的方式不同、治疗与保健的侧重点不同。艾灸与其他疗法相比较无疼痛、无任何毒副作用,且治疗范围广泛,疗效之神奇非亲身体验才能相信。《红炉点雪》指出:灸法祛病之功、难以枚举、无论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而不宜。

艾灸的功能和作用

艾灸治疗仪具有止痛、调整功能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行气活血,消淤散结,温补中气,回阳固脱,平衡阴阳,补虚泻实,预防疾病,保健强身的重要作用。

主要适应症

各种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腰腿痛、腰间盘突出、腹痛腹泻、结肠炎、扭伤红肿疼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半身不遂、高血压;妇科: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囊性肿瘤、乳腺纤维瘤、盆腔炎、附件炎、尿道炎、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美白、塑身、祛斑、除痘等,青少年近视、弱视、尿床、厌食、生长发育不良、鼻炎、内、外、妇、儿、五官科、神经系统、泌尿等各科,凡适合传统灸法的一切病症均可使用。

艾灸在基层使用的实用性

1.传统疗法,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诊所对患者的治愈率。

2.价格低廉,基层诊所门诊易于接受。

3.治疗无痛苦,收费低廉患者容易接受。

4.无创治疗,使用大夫易于操作,有效降低医疗风险。

用艾灸治疗常见疾病

中医的灸法一直是中医养生值得推荐的养生方法,下面是来自针灸科得主任为大家推荐的几种简单常用的艾灸穴位疗法!

中药贴敷是"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实,对于一些皮肤高敏或有其他不适宜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的人,还可以采用艾灸、饮食疗法、拔火罐、热疗(日光浴、远红外舱、温泉疗法、沙滩浴)等疗法。

最常见的是艾灸,针灸科主任焦乃军副主任医师说,夏天由于天气热、人体内热,还有艾灸本身的热度,可以借助特定的穴位,用温热的药物进行灸疗。艾本身就有温通、活血化瘀的作用,燃烧后,可以使热气内注,把深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驱逐体外,使人体阳气充沛,达到温通经络、扶正驱邪、培补气血的作用。

艾灸简单易操作,是常见的保健预防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灸时可以将整个艾条从中间切开,使切口面积增大,每次每个穴位灸3~5分钟即可,使所灸穴位皮肤出现红晕为宜。最好选用有烟雾的传统艾条,有一种无烟艾条,临床效果并不很好,因为灸的效果一方面取决它的热度,一方面取决于药物本身的作用,而制成无烟艾条有可能使药物本身的作用改变。

焦乃军向大家介绍几种简单常用、效果较好的艾灸穴位治疗方法。

1.足三里灸(最常用的保健要穴)

部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方法:对准穴位点燃,灸3~5分钟,每日一次。

作用:调理脾胃、调理气血、助消化、补虚弱。

2.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灸(保健要穴)

部位:神阙穴,即肚脐,位于脐窝正中;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寸半处;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作用:培补正气、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理气和肠。

3.背俞穴灸

方法:因穴位较多,个人不便于操作,应到医院由针灸科大夫用艾箱灸。

作用: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夏天用阳之位补阳的重要场所。可补充背部的阳气,也就是补充全身的阳气,人体内的寒邪则容易去除。

THE END
1.大学生一定要常去图书馆大学生一定要常去图书馆 #大学生视频创作计划 平常在教室里怎么都学不进去 所以今天来到图书馆里 学六级以及明天的考试 不奋斗不青春 加油大学生们! 发布于12月6日 河南省 相关推荐 App内查看更多 得物er-U8P9H9L2 18 送给朋友的 感觉还可以 cholexxx 37 飞天小王子 27 #tabletop 37贰拾壹 207 收藏 评论https://m.dewu.com/note/trend/details?id=254597363
2.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问。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馆舍面积大、资源丰富、特藏多、经费充足、一个名人或网红馆长、每日座无虚席、信息系统齐备、论文多……'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和高职高专图书馆的各自特色是什么?谁才是我们的偶像?”紧接着,提出“个人观点,仅供反驳”共十条。图谋第一时间将现场图片分享进圕人堂QQ群。会后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1/16/6690723_1141726789.shtml
3.图书馆与新华书店合作6篇(全文)图书馆与书店合作开展移动外借服务带给书店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图书馆保证了书店一部分营业额。网上书店的壮大、出版社的竞争、教材免费政策的实施都迫使书店更加重视馆配市场。图书馆传统采购流程需要先对外招标,很多外地图书供应商会和本地书店竞争。移动外借服务模式要求图书馆和书店必须是同地区,以方便读者借书、还书,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xoy618c.html
4.土木工程实习报告3000字(精选13篇)1)中山图书馆简介 广州市市立中山图书馆位于文德路。原为广州学宫旧址。由美洲华侨集资捐款25万元兴建。林克明建筑师设计,1929年12月动工,1933年10月建成。该建筑布局紧凑,功能合理。主体建筑设在原高地上,四角尽端以小亭屋顶形式处理。四周采用回廊式,构成一个正方形平面。中央有一个大跨度的八角形大阅览室。主体https://mip.ruiwen.com/word/tumugcsxbg.html
5.社团活动策划书集锦15篇(3)11月12日上午九点,宣传小组在图书馆门前集合,然后将宣传版面放置到指定位置,并张贴或分发海报、宣传页,进行宣传活动。 九、报名事项 1、征文比赛无需报名,但必须于来稿的电子文档中著明真实的联系方式,以便与参赛选手沟通。 2、知识竞赛的报名时间为11月04日至11月10日,由双方办公室负责制作打印报名表,报名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cehuashu/545602.html
6.Java基础面试题java面试题注意事项: 安全性:反序列化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因为恶意用户可能会构造特定的字节流来执行恶意代码。 版本兼容性:如果序列化类的结构发生变化,可能需要调整序列化策略来确保向前和向后的兼容性。 性能: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操作可能比较耗时,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 https://blog.csdn.net/qq_44757034/article/details/141234275
7.图书馆计划书十、注意事项 1.要求参加此次活动的全部人员准时在图书馆一楼集合,不得迟到和早退。 2.每组负责人组织好各组的活动开展。 3.在活动过程中所有人员不得私自离开,有特殊情况应与负责人联系。 4.在活动开展的过程注意保护好图书馆的设施,注意不要使水溅 到图书。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n9y7y.html
8.国际儿童日活动总结(共14篇)九、注意事项: 1、整个过程要注意安全,集体活动,避免单独活动。 2、对少年儿童要有耐心,活动中要是有调皮的小朋友要以教育引导为主。 篇4:国际儿童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队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国际儿童图书日”由来和意义,明白读书的好处,养成良好的“悦读”习惯,https://www.hrrsj.com/gongzuozongjie/huodongzongjie/326880.html
9.盐城市图书馆地址盐城市图书馆怎么样→MAIGOO百科五、微信图书馆 1、读者可通过搜索微信号ycstsg加关注盐城市图书馆,也可到盐城市图书馆网站(www.yctsg.cn)和服务总台扫描二维码。 2、微信图书馆可查询书目,续借,查看自己借阅的图书,也可在线阅读电子图书。 3、图书馆利用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图书馆的各项活动预告,方便您利用图书馆。 六、注意事项 1、读者凭本人有https://www.maigoo.com/citiao/171706.html
10.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15篇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15篇 当来到一个陌生环境中,常常需要我们进行自我介绍,用自我介绍往往可以来展示自己。但是自我介绍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欢迎大家分享。 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1 1.态度要谦虚 每一位参加复试的考生都期待自己就是导师想要的人才,而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能https://m.oh100.com/a/202212/5732132.html
11.file.wboit.com/fgqq85441185.html图书馆里强摁做开腿呻吟漫画网站 92.67MB 33%好评5778人) XⅩⅩNⅩⅩBB 美女裸体之夜直播在线 你流了那么多水还说不要 86.17MB 99%好评9312人) yⅰn乱大巴19a一1小说 日韩欧美性xxxx 日日射射免费看电影 17.52MB 37%好评59人)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freefornvideos性欧洲 大鸡巴内射视频https://file.wboit.com/fgqq85441185.html
12.什么是AMP(加速移动页面)Web开发?AMP的好处以及它与响应式网页设计的区JAVASCRIPT注意事项 不同于RWD的网站,AMP网站不能很好地使用Javascript。这其中包括3 次派对脚本和图书馆在当今网站上非常受欢迎。这些库可以为站点添加不可思议的功能,但也会影响性能。因此,这一理由认为,强烈关注页面速度的方法将避免使用Javascript文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AMP通常最适用于静态网页,而不是高度动态的页https://www.jb51.net/yunying/905167.html
13.“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3、积极筹建班级图书角,发动学生捐献图书在班级内部首先交流阅读,为级部和校内交流阅读作准备。 4、进一步规范图书馆书目管理,完善制度,有序组织学生进行图书借阅。5。开放教职工图书阅览室,完善管理制度,为教工阅览创造条件。 第二阶段:实施启动 1、各级部班级要完善班级图书角管理,有专门图书管理员、详细书目及交流https://m.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4056121.html
14.创文考试69、图书馆、阅览的礼仪有哪些? 答:到图书馆、阅览室学习就座时,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阅读时要默读,不能出声或窃窃私语,不能在阅览室内交谈、聊天,更不能大声喧哗。不要带幼儿到成人图书馆,更不能在此乱叫乱跑,嬉戏打闹。在图书馆应将通讯工具关闭或调至振动,接听手机应悄然走出室外轻声通话。有事需要工作人员http://www.zz84z.com/info/1098/1814.htm
15.教师规章制度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规章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规章制度1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有计划地进行,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家访工作责任人: 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任课教师全员参与,每班组成若干个家访小组。学校行政人员家访https://www.cnfla.com/guizhangzhidu/2301945.html
16.黔江区实验小学校2019年秋开学攻略家长可以陪孩子去图书馆、书店等,也可查阅和购买孩子喜欢的书籍资料,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也为新学期适当做些准备。 9.制定新学期的目标和计划 根据孩子的实际,帮助孩子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和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制定目标和计划时,家长应本着“追求细致”的原则,切忌好高骛远https://www.meipian.cn/2c9vhthv
17.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表(通用10篇)2、负责人认真登记好参加活动的同学,并做表彰。 3、活动结束后在图书馆门口留影纪念。 (七)、注意事项 1、活动时间要按学生的课表安排。 2、活动中志愿者要保持积极认真的态度,工作要仔细耐心。 3、在图书馆活动手机要静音,不能大声喧哗。 4、活动过程要佩戴好工作证、帽子、青年志愿者标志。https://mip.wenshubang.com/shehuishijian/47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