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学生读书调查报告(六篇)

近年来,纸张媒体日益发展,文化繁多,传播广泛、迅速。这有力的促进了文化的了解、交流、发展,却也使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的信息流窜,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更快地建设一个和谐的书香校园,特作此调查,以便更清楚了解同学们课外阅读情况。同时也使“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阅读目标尽快实现

调查同校的50名同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情况及建议。

主要从“课外阅读兴趣”“阅读种类的倾向”“坚持读书的习惯”三个方面调查、分析。

(1)阅读兴趣浓厚

调查表明:很喜欢读书的同学占到82%,一般喜欢读书的同学占到14%,而不喜欢读书的同学有4%。这样的情况说明了同学们的阅读意识树立较强,阅读兴趣浓厚,明白了阅读对身心发展的益处。

(2)阅读面狭窄,多倾向于小说

调查表明:喜欢阅读故事小说的同学占38%,喜欢读名著文学的有22%,有14%的同学喜欢读史学故事,喜欢读科普类和时事杂志的均为10%,喜欢人物传记的只有6%的同学。由于小说的故事性、情节性较强,所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但相对那些知识性较强的书籍喜爱的人就大大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同学们的阅读广泛性不强,只针对个人喜欢的书籍阅读,没有做到全面提高。

(3)坚持读书的习惯没有养成

调查表明:能够做到每天坚持阅读的同学只有26%,经常阅读但没能完全坚持的人占大多数,为56%,有18%的同学只在想起来的时候阅读,阅读计划性较差。这体现了同学们没有坚持阅读的观念,不了解坚持阅读的好处。

经过以上实践调查,了解了中学生的读书状况对其个人的成长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所以中学生应重视课外阅读,选择阅读的书籍时应重视、谨慎,远离不利身心发展的书籍,选择有价值、有意义、有利于中学生成长的书籍。而老师应指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口语能力。家长也可陪伴孩子一起读书,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从而使文明素质、文化涵养得到提升。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在内的多方面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作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20xx年8—9月

(2)调查对象

采取随即抽样的方法,选取了甘肃省永昌县的五所农村初中学校(新城子中学、红山窑中学、焦家庄中学、东寨中学、六坝中学)的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每校分别抽取200名,共一千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8份。

(3)调查内容及方法

为了解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1、学生阅读动机和兴趣;

3、学生的阅读种类;

4、学生的阅读方式;

7、阅读中外名著及杂志报刊的情况;

8、学生阅读数量。结果采用问卷调查法、数学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书是进步的阶梯。如果人们不读书,那就没有精神的粮食,所以大家都离不开书本。那大家都喜欢什么书呢?这都往往因人而异,有的喜欢漫画,有的喜欢童话,有的喜欢伊索寓言……对于大家的课外阅读情况,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他们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内的书本阅读,而是渴望从更广泛的渠道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外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但是,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不足或误区,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问卷调查法

2、缺乏阅读兴趣

3、阅读空间越来越少

4、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

5、阅读的选择类型

通过数据分析后,我小组成员认为当今中学生阅读量是十分大的。同学们都认为阅读对于自身的消遣娱乐和素质培养是很重要的。数据显示,中学生十分喜爱杂志,因为它时效性强、内容更新频繁且迎合了中学生对于流行追求的心理。小说、中外名著虽然内容充实、文化底蕴颇深,对中学生素质培养有良好的效果,但因为书中所讲内容通常陈旧,离同学们生活甚远,难以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但这种忽略经典文学、优秀作品的现象是不容小觑的,中学生是处在一个生理、心理发育成长的阶段,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还不成熟,在文化多样性的现今社会中,是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的。在调查过程中,中学生中男生更侧重于科幻、武侠、军事、体育等书刊。而女生则侧重于言情、少女漫画、时尚杂志、文学杂志等。

1、阅读目的多趋向自娱

2、阅读范围、数量极为有限调查的中学生里,从对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来看,读过其中4本的占7%,读过其中3本的占12%,读过其中2本的占21%,读过其中1本的占41%,一本也没有读的占19%。从对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的30部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来看,结果只有20%的高中生读过其中5-10本,且这5-10本大多是中国的文学名著,国外的作品极少涉猎。5%的高中生对这30部作品竟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文学名著的教育意义难以影响到学生和拓宽学生的眼界

3、阅读愿望因课业负担而受到影响

4、阅读方式缺乏正确引导

(三)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军、潜动力,其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同等重要。所以,学校、老师、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并且在旁指导、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去选择图书或杂志,学会有自己的主见,多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同时学校还可以多举办一些阅读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开拓眼界。除此之外,学校、老师、家长、还要促进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正确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阅读行为。

4、作为一名中学生,自身要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作品,拒绝、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作品。要在阅读中多思考、多记笔记,虚心向老师、家长请教,或者运用工具书来解答疑问。自身不单要学会自律、自制,还要帮助其他的同学正确地进行阅读。与同学多交流阅读心得,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也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对方,从而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促进了自身的修养和文学素养。

我采访调查的对象是初三年级的部分学生。我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①你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吗?为什么?

②你多阅读哪一类书籍?

④你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吗?

⑤你进行课外阅读是否喜欢?

⑥班级是否订阅报刊或者书籍?

①你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吗?:初三85%;理由是a、课外阅读很重要,在语文试卷中比分较重。小至月考,大到中考,占40分,认为此理由的占42%;b、为了完成家长、老师规定的任务。约占28%;c、我自己很喜欢读。因为可以陶冶情操,拓宽阅读面,丰富知识。占25%;d、其它理由5%。

②你多阅读哪一类书籍?:a、名著、佳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学》、《西游记》、《金银岛》、《双城记》、《三国演义》等;b、最受欢迎的阅读书籍:《梦里花落知多少》、《左耳》、《幻城》、《哈利波特》、《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一千零一夜》、《福尔摩斯探案集》、《简爱》等,其中阅读过《哈利波特》的约占85%;阅读过《梦里花落知多少》、《左耳》约占62%;阅读过《幻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占55%;c、学生最爱阅读的报刊杂志有:《译林》、《读者》、《萌芽》、《语文辅导报》等;d、武打小说:有《陆小凤》、《楚留香》、《白发魔女》、《神雕侠侣》、《岳飞传》等;e、历史类书籍:《上下五千年》、《史记》、《汉书》、《说唐》等;f、学习辅助用书:《快速作文作文》、《得分王》、《名师伴你行》、《志鸿优化》等;

④、阅读习惯:有,占46%;没有,占54%;

⑤自愿阅读:初三,占55%;老师家长逼迫:初三,45%;

⑥级是否订阅报刊或者书籍:初三,占38%。基础班较重点班相比,阅读量更少,甚至有少数学生一学期没有阅读过一本经典著作。

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的问题,可见:

1、学生、家长、老师普遍开始重视课外阅读的能力培养,因为它与很多学生的升学考试有关,多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们在中考中多得分;

2、一小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自觉阅读习惯,但是还有很多的学生没有养成课外阅读习惯,有的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或者家长的要求并不是出于自身的喜欢;有一部分学生开始重视并阅读经典名著,但更多的学生是喜欢浪漫的小说,盲目追求流行小说,他们阅读一些学习资料,还有些学生选择武打情爱类小说;

4、自愿自觉的去阅读刚刚过半,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在半被迫的情况下去读;

5、班级订阅办刊比较少,由学生放任自流。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

2、学生受本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受初中学生年龄和表象限制,一部分学生对经典名著不感兴趣,他们有的是读不懂名著;有的是为了炫耀,不作深入的理解;有的是对网络小说,

流行小说感兴趣;有的是对一些故事情节典折生动、怪诞、离奇的小说感兴趣;有的是对漫画如《搞笑漫刊》、日本的漫画等感兴趣;还有的是对情爱、武打小说感兴趣。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年纪还小注意力容易被一些稀奇古怪画面感强的东西吸引;

针对以上现象,我建议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系统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让同学们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接受和积累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知识,能理解、掌握前人的认知成果,丰富青少年头脑中的知识和表象,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写作奠定基础,积累素材,积淀语言,更重要的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是在积极、主动的情况下进行,要是在老师指导、家长配合下进行。只有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的兴趣,树立“大语文”的学习理念。

二、家长与教师要支持课外阅读

三、学生自己愿意去读

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源自于合适的阅读内容和恰当的方式方法,在阅读内容上,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选择的阅读材料,应着眼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视野的拓宽,面要广,量要大,文要精,采用民主讨论等形式进行摸底调查,尽可能符合学生特点的读物推荐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交给学生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培养学生自主性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使之能在书海畅游。如教师可给我们推荐上些课外名著必读书目,还可向我们推荐一些切合生活、喜闻乐见,放松心灵调节的书刊杂志。

四、教师给学生提供建议

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在老师大的计划方针指导下,可以自己设计一个长远的阅读计划(即初中阶段课外阅读计划)和短期(每一个学期或每一周)的阅读任务;还可以指导学生圈、点、色、画,眉批旁注等,加深印象;还可指导学生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特别是小说,散文等文体阅读常。

五、有相应的活动

对于目前中学生中的阅读情况有问题但也是可以解决的,只有学生家长教师一同努力,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学习知识的获得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是有重要的作用,才能改变目前的状况,使学生发展成德智体美全面的学生。

前言

11月份,我对我所教的班级八年级四班学生进行了农村学生课外读书情况的问卷调查,我就自己所回收有效问卷35份(发放问卷36份)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表明,中学生课外读书情况喜忧参半。喜的是学生和家长对于课外阅读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改变,35%的家长认为孩子必须经行课外阅读,有效的阅读不仅有助于拓展视野,对于限制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途径。62.8%的学生认为进行课外阅读可以获得更多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知识,能够补足课内知识的不足。

“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这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于课外阅读的认识,是我进行拓展阅读以来,进行问卷调查所得的信息,也算开展拓展阅读研究所得的一点收获吧

八年级四班36名学生,以深入了解八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听取中学生对课外阅读方面的看法和建议。

我对收到的同学的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浓厚

对阅读兴趣的调查

阅读兴趣所占占总人数比例人数

喜欢52.8%19

一般50%18

不喜欢5.7%2

调查表明:有52.8%的同学喜欢看课外书,50%的同学一般,5.7%的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所以同学们还是有很多人喜欢课外阅读的。

(二)、从读书的类别来看,学生阅读面较窄

课外读书类型统计

阅读类型总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

中学生作文718%

著名中短篇文学作品1448%

中外名著1448%

科普读物1234.2%

武侠小说925.7%

新闻报道1025%

童话和寓言922.7%

言情小说38.5%

调查表明:48%的热衷于文学名著,另外有34.2%的同学喜欢读科读物,25%的同学喜欢武侠小说及新闻报道,22.7%的同学喜欢读童话和寓言小说;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家长、老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而阅读言情小说的学生只占了8.5%,且都是女生。阅读中学生作文的同学只有18%。这说明,学生因应付考试而读书的并不多,喜好和条件是决定读书内容的主要原因。

类别总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

语言优美的散文2674.2%

感人至深的故事1857.4%

情节曲折的小说630.93%

其他38.3%

(三)同学们的阅读方法的调查

阅读的方式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随便翻翻了解大意就够12.85%

只读有趣味的内容822.8%

有选择地精读、细读2160%

摘抄好词佳句25.7%

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并写出读后感和赏析38.6%

(四)同学们阅读的方式

父母购买20xx.1%

老师印发1436%

从亲戚朋友那借来的822.7%

上网查询1131.4%

图书馆514.2%

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任意上网,害怕孩子受网络毒害不能自拔。

对读书的目的进行调查

目的'总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

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1337.1%

为了获得有用的知识2262.8%

为了激励自己1028.5%

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00

为了消遣25.7%

为了兴趣20xx.1%

为了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1645.7%

调查表明:为了获得有用的知识占62.8%;为了兴趣占57.1%。这两项的比例较高,说明现在的中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选择能力,不爱再受别人的干预了,正切合了他们的叛逆心理。

为了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而读书的占45.7%,说明将近一半的孩子的学习态度还是很端正的。总体总结:

(1)、学生渴望读课外书,但仍在围着课本转调查结果表明,52.8%的学生喜欢和很喜欢读课外书,但在回答为什么要读课外书时,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甚至有的家长仍然认为课外书是闲杂书,45.7%的同学与读的书也是“为课本的学习而买的辅导资料”。目前,“教书”、“念书”、“学习就是学课本”的观念仍是学生及师长的主导意识,这种观念把孩子禁锢在学校和课本中,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如果我们把同学们的学习比做吃饭,是否可以只要主食,不要副食呢?

(2)、学生对课外书籍涉猎太窄,结构不合理,个体数量呈现极不

平衡的现象。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较窄,科普、军事、新闻占25%、报刊较少;八卦娱乐、小说中言情类、武侠类、奇幻类等只占不到25%。著名中短篇文学作品和文学名著都占48%。

(一)、培养读书兴趣

1、目的:

从读书目的这一栏的调查来看:获得有用的知识占62.8%;为了兴趣占57.1%;为了提高语文成绩占45.7%,应付老师和家长的是零。这说明我们的孩子还没有收到更多不良风气的沾染,有着比较淳朴和高尚的读书目的,老师、家长和社会要珍惜这美好的品质,适时引导,正确引导,和谐监督。绝不可硬性指派,强迫学生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使学生自觉读书的兴趣被打击越来越少。

2、做法。

在晨会或班会课上讲讲。当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便戛然而止,引发同学们产生想迫切看看这本书的愿望。在同学们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可授予他们特有的称呼,如:“故事大王”“小作家”“阅读大王”等,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发展。

(二)、帮助选择读物

1、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阅历较浅,文化市场上书籍杂乱,很多读物并不适合学生阅读。老师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学完鲁迅的作品我们可以介绍《朝花夕拾》、《故事新编》、《阿q正传》,学完《紫藤萝瀑布》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宗璞散文》、《冰心散文》等文学作品;学习了课文《沁园春雪》,可以向同学们推荐《毛泽东诗词选》和让同学们去了解毛主席的生平;学习了《在沙漠中心》,可以印发《小王子》给同学们读;讲完《伟大的悲剧》可以向学生推荐茨威格的小说;学习了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可以向学生推荐《约翰﹒克里斯多夫》等。

2、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

中学三年,教学需要和同学们需要的不一样。老师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初一的同学,我们则需要首先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可以推荐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如《爱的教育》;初二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推荐一些比较浅显的文学名著,如《西游记》,《骆驼祥子》让同学们比较一下阅读书和看影视剧的区别;初三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欣赏水平,可以推荐《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3、定期推荐书目

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老师们要定期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里向学

生推荐好的书籍。把推荐的书目的封面和主要内容展示给学生看,鼓励他们购买或上图书馆借阅,并通过书中的有奖问答激发学生去看书。同时做好每学期的报刊杂志征订工作,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的广度,纠正学生“偏食”的阅读习惯。

(三)、传授读书方法。

2、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用,通过阅读方式的调查我们得到了这样的

认识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创作类: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根据学生所阅读的图书要求他们做相应的读书笔记,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80%的学生的书籍都是自己买的,而且用的都是挤出来的生活费或是零花钱,57.1%的书是父母买的,14.2%书是从图书馆借的。农村学生的读书生活还是比较苦的,自己买书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一个月里能看三本书的占18%;一至两本书的占52%。

图书馆借书的比率这么低,只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书的类型可能不合学生的口味,再就是图书的发放不及时导致学生借阅有困难。那么希望以后在图书管理上能想一些办法,多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有力的条件

今年暑假,我们对张店中学九年级学生进行了农村学生课外读书情况的问卷调查,我就自己所回收有效问卷194份(发放问卷200份)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表明,中学生课外读书情况并不乐观。

九年级200名学生,以深入了解九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听取中学生对课外阅读方面的看法和建议。

调查张店中学九年级学生暑期课外阅读情况,主要从“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学生课外阅读渠道”四个方面了解、分析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浓厚对阅读兴趣的调查

调查表明:有48.97%的同学喜欢看课外书,48.97%的同学有点喜欢读课外书,2.06%的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所以同学们还是有很多人喜欢课外阅读的。

(二)、学生阅读面较窄课外读书类型统计

调查表明:42.78%的热衷于文学名著,另外有37.11%的同学喜欢读科技知识,31.96%的同学喜欢科幻小说,21.65%的同学喜欢读军事纪实和言情小说;而阅读新闻类书籍的学生只占了14.95%,阅读讲解型书籍的同学只有24.74%。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家长、老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的书籍

调查表明: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同学们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然而调查结果不令人满意。50%以上的同学读的书籍很集中,基本都是《西游记》、《三国演义》和《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鲁宾逊漂流记》等,30%~50%的同学读过《伊索寓言》、《水浒传》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一些课程标准要求的,不是很常见的书,同学们读的不多。

名著阅读量的调查调查表明:同学们只对一些比较常见的名著书籍有所阅读,对于一些比较生疏的,同学们很少去看。

调查表明:同学们的阅读方法不科学,只有20.11%的同学做笔记并养成习惯。48.45%的同学想起来就做,31.44%的同学并不做读书笔记。

调查表明:老师和家长对同学们的课外书籍阅读不是很赞成,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率只有10.82%,相当的低。对图书馆的评价调查表明:只有18.56%的同学认为图书馆很好,而有40.21%的同学认为图书馆较差,图书馆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值得我们去反思啊!

总体总结:

(1)、学生渴望读课外书,但仍在围着课本转

调查结果表明,98%的学生喜欢和很喜欢读课外书,但在回答为什么要读课外书时,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甚至有的家长、老师仍然认为课外书是闲杂书,25.77%的同学与读的书也是“为课本的学习而买辅导资料”。

目前,“教书”、“念书”、“学习就是学课本”的观念仍是学生及师长的主导意识,这种观念把孩子禁锢在学校和课本中,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如果我们把同学们的学习比做吃饭,是否可以只要主食,不要副食呢?

(2)、学生对课外书籍涉猎广泛,但结构不合理,个体数量呈现极不平衡的现象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较广,有小说、科普、军事、八卦娱乐、报刊、新闻等,其中小说有经典名著、言情类、武侠类、奇幻类等。但结构不合理,小说类占的比例较大,特别是奇幻和武侠小说居多,军事类占21.65%,科普读物占37.11%,小说类偏多,科普类偏少,学生读书随意性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家长、老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同学们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因此,今后学校要多组织课外读书活动,如:知识竞赛、智力测验、读书论坛、读书演讲等。家长、老师在指导同学们读书时应辅之以正确的方法,让同学们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图书馆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阅读图书馆的书籍并不多,图书馆只是成了一个摆设,就此,我们询问了学校有关领导,得到的回答是图书馆书籍少,而学生多,所以图书馆只能满足一部分同学的阅读,再者图书馆管理设施落后,也不利于同学们大量的借书。

结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有意识地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故事片断。在晨会或班会课上讲讲。当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便戛然而止,引发同学们产生想迫切看看这本书的愿望。在同学们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可授予他们特有的称呼,如:“故事大王”“小作家”“阅读大王”等,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发展。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阅历较浅,文化市场上书籍杂乱,很多读物并不适合学生阅读。老师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桂花雨》,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琦君散文》、《冰心散文》等文学作品;学习了课文《沁园春〃雪》,可以向同学们推荐《毛泽东诗词选》和让同学们去了解毛主席的生平;学习了《外星人et》可以向学生推荐《宇宙探索》丛书;学习了课文《廉颇蔺相如传》,可以向学生推荐《中国上下五千年》等。

中学三年,教学需要和同学们需要的不一样。老师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初一的同学,我们则需要首先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可以推荐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如《福尔摩斯侦探集》;初二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推荐一些比较浅显的文学名著,如《西游记》,让同学们比较一下阅读书和看影视剧的区别;初三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欣赏水平,可以推荐《红楼梦》、《巴黎圣母院》等。

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老师们要定期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里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籍。把推荐的书目的封面和主要内容展示给学生看,鼓励他们购买或上图书馆借阅,并通过书中的有奖问答激发学生去看书。同时做好每学期的报刊杂志征订工作,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的广度,纠正学生“偏食”的阅读习惯。

1、处理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类:摘抄文中好词好句,生活小常识,科学小知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感想类:在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创作类: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根据学生所阅读的图书要求他们做相应的读书笔记,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THE END
1.留住校园书店这道文化风景图书学校高校校园书店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功能。另一方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很多书店以校园书店为平台,与学校共同举办读书节、有奖征文、经典诵读、汉字听写大赛、“阅读之星”评选、名家进校园等文化活动,在引导青少年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https://www.163.com/dy/article/GUQ5U0GG0552VQNI.html
2.网络中心3.2学生发展 3.3教师发展 3.4发展保障 4数字资源 4.1总体要求 4.2通用性基础资源 4.3仿真实训资源 4.4数字化场馆资源 4.5数字图书馆资源 4.6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 5教育教学 5.1总体要求 5.2产教融合办学 5.3信息化人才培养 5.4信息化教学与培训 5.5信息化教研科研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3.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精选十篇)高校图书馆毫无疑问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它能够扩展教师的教学内容, 使其更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提高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水平;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 在现如今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下,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开放型高校图书馆, 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为大学生营造一个丰富、优雅、求知求实的学习环境, 为高校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g0ag0w6.html
4.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不适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不符合“类型教育”规律。职业院校在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是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当成重点,“满堂灌”“闭门造车”的情况较为突出,在教学中过于强调了理论的重要性,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多年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一时之间无法发生真正https://lib.ynenc.cn/xsdt/34679068390937.html
5.图书馆对学生的作用图书馆对学生的作用人非圣贤 精选回答 1、读书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既能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获得知识上的满足,又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感情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愉悦。 3、帮助自己提高学习兴趣,探求各种深层知识的基地。 3、https://m.edu.iask.sina.com.cn/jy/kLgCpOLfnD.html
6.小学课堂纪律管理技巧让学生坐直:(教师)坐端正,学生:我端正。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技巧 3 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组织教学必然包含着课堂纪律管理。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师施教时每一个环节的衔接。同时,课堂纪律对教师及学生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https://www.qunzou.com/jiaoxue/25447.html
7.心理降月活动总结(精选25篇)通过活动,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所了解,知道了心理健康对新时代学生的重要性;学生的黑板书写能力、用色方面和报面排版都有了突出的表现力;各班班主任准备的都很充分,对学生的辅导很到位。 活动最终评选出获奖班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6个。https://www.yuwenmi.com/fanwen/zongjie/2305995.html
8.职业生涯规划论文3000字(通用6篇)现如今,还未真正进入社会的我们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人生定位极其缺乏认识和加深了解,而一份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会完善一份对自己未来的构画,在展望的天空下,展开唯美的布景,在大学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做一份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同时在实践的氤氲里串联出最辽远的美好。在图书馆流连忘返,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57405.html
9.创新对于大学生的意义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企业更加需要创新人才。当然,学校也更加注重对学生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本文将从创新思维能力的含义,对学生们重要性,当前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现状及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几方面简单的谈谈。 关键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机会、重要性、措施 正文 https://www.oh100.com/ahsrst/a/201703/244325_2.html
10.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性.doc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篇一 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 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上,我校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长期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细化内容 分阶段制定目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724/5120110323002110.shtm
11.性和摆臂练习对中长跑的作用正所谓“体质不强,何谈栋梁”,作为从事体育教育的工作者,体育在升学考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不能为了体育而体育,使体育教学变得机械化。本文将通过各种研究方法,研究和探讨如何能更科学更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帮助初中学生在中考时取得更好的成绩。https://m.zsjsjy.com/zone/Teresa/article/view.do?id=864f0058c9ca4e0d8492087e26652426
12.家长意见和建议通用32篇(一)希望校园图书馆能长期对学生开放,能让孩子们亲自进入图书馆挑选书籍,寒暑假是学生阅读的良机,希望教师给学生建议一定的书目,学生读书的成绩要进入评价,读书的成果要有展示的平台,如果可能,每年是否可举办专门的读书节。 (二)希望校园每个学年都有专门的体育节与艺术节,每个孩子都能在其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更希望每https://m.wenshubang.com/yijian/236158.html
13.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课程方案2、注重家常课校本研究提高课堂有效性 我校家长课研究持之以恒开展了近10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对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要求,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到课堂教学工作的责任与使命,她是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核心品质与关键能力的重要时空,是教师成名成家的沃土,还是深化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新http://www.xzschool.edu.sh.cn/jykx/kcjs/75211.htm
14.小学生喜欢阅读书籍的研究报告(通用12篇)2、建立图书角,借阅书籍。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贡献出2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并给每本图书编号,打印好目录,放在图书架上。制定借阅制度,自己制作图书借阅证,每周评选出借阅图书最多的小读者。当然图书的内容都要教师好好把关,既要健康又要文学性强。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来读。 https://www.ruiwen.com/baogao/6342898.html
15.综治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5篇)课上学生们立足身边实事,紧紧围绕消防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安全知识,讨论了自己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他们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安全知识问答。各班班主任还从案例剖析、预防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注意安全的重要性。主题班会课通过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深深地触动同学们的心,让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303103130_247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