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路。但我们在享受网络这把“双刃剑”给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由于心理不成熟,意志较弱,容易受网络的引诱而沉湎于其中,诱发“网络心理障碍症”。为此,记者采访了解我市中小学生迷恋网络的各种表现。
图为中小学生在游戏厅玩模拟赛车游戏。
缓解无聊?麻痹自己
“一天不上网,心里总是空落落的!虽说自己也明白不能沉溺于网络,但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特别是家人都不在家时,心里越发无聊和寂寞,只能靠上网来麻痹自己。”城区新城中学的小浩(化名)同学无奈地说道。他是独生子,父母又忙于做生意,平常很少能与之深入交流,这导致他有烦恼也没有其他人帮忙排忧解难。于是他只能将情绪宣泄在游戏上,在“王者荣耀”游戏里,他能找到“兄弟”可以一起打野、清兵线、偷塔、攻击敌方大本营等。在游戏里他的情感得到了寄托,也有众多“兄弟”的陪伴,让自己不再孤独。
频刷抖音沉迷成瘾
“之前一天不玩游戏和刷抖音就像行尸走肉一般,没有精气神。放假期间一天得花上几个小时在游戏和刷抖音上。”市实验小学的小宇(化名)同学叹了一口气说道。他感觉自己那会儿应该是游戏上瘾,一开始是因为学业压力大,想通过玩游戏释放一些压力,让自己学习更好,但事与愿违,他在一局又一局的游戏中逐渐迷失自我,最后导致生活节律紊乱,视力下降,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网络是青少年学生的‘仙药’,学生们能便捷的获取网络信息,不断丰富自己的才干。同时,网络也是青少年学生的‘毒药’,青少年学生自控力不强,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海丰彭湃中学的小慈(化名)同学说道。据她回忆,读五年级时,她深受网络的毒害,放假时每天沉浸于刷“抖音短视频”的快感,沉迷于网文小说的幻想之中,有理想却不想付诸行动,浪费了大好光阴,好在最后幡然醒悟,立志戒掉网瘾、发奋图强,好好学习。
图为小学生在超市游戏厅玩游戏。
渴望友情?猎奇心理
青少年学生迷恋上网为哪般
记者了解到,网络的人际交往是通过人机对话来实现的,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相比,它掩盖了许多丰富的内容:眼神、微笑、手势、语调等非语言符号,存在情感深层交流不足的缺陷。例如小浩同学,他迷恋网络游戏,无法体验到现实中的直接情感交流所带来的愉悦,可能会使他逐渐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紧张感,孤僻与冷漠则乘虚而入,从而害怕与周围的人交往。所以说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沟通可能会让中小学生更加依恋网络,一旦离开则无所适从、烦躁不安,整个人呈现出电脑化、网络化的状态,易产生人际情感淡漠,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等现象,进而渐渐走向个人的孤独世界,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青少年学生因早恋受到学校家庭的限制,他们转而在网络上寻求恋爱的对象。但网恋是十分虚幻的,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如果过多地接触网络,不仅影响学习,而且易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做事急躁、冲动,对网络恋情寄以厚望。如果一不小心,再遭受网恋的打击,可能会使青少年学生陷入情感困扰,甚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张弛有度自控强
——我市青少年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侧记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既可以让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和信息,又可以避免陷入不良网络行为的泥淖。为此,记者特地了解我市青少年学生如何做到正确使用网络。
图为初中生在学习文言文古诗。
增强自控力,预防网络成瘾
“青少年要不断增强自控力,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利用网络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并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收获精彩人生。”小慈同学说道,我们一定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把上网当作学习之余的调节、放松,把更多心思投入学习。这样做,一开始是很不容易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自控力强了就一定能克服上网成瘾。
筛选有益信息,远离不良内容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要正确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而不是为了娱乐而娱乐。”小慈同学说道,网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储存室,正确获取网络信息,能大大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因此,在上网前,我们要明确自己上网的目的,比如查阅试题答案、了解新闻时事、查询文学历史等信息。上网时,我们必须要浏览有用的信息,绝不能忘记上网的目的与需求。
“网络如同璀璨星河中最亮的星辰,它的光芒无处不在,引领着我们探索知识的海洋,但也需要警惕漩涡的诱惑。”城区凤山中学的小思同学说道。我们在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分辨网络世界的是非,不被网络上的“禽兽”所迷惑,而是要“逆水行舟”,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上稳步前行。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但并非所有信息都是有益的。在调查中发现,多数青少年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能够选择正规、有权威的网站获取信息,不轻信网络上的各种传言和不实信息,对于不确定的信息,能够通过多渠道进行核实。同时,也懂得要远离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不参与网络暴力、欺凌等负面行为。通过筛选有益信息,远离不良内容,青少年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图为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我能力
“网络世界就如一个万花筒,多姿多彩,只有正确使用网络,才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进步与便利。”陆丰龙山中学的小琳同学说道。当我们感到学习压力倍增时,我们可以通过浏览和使用网络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学习压力;网络还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认知。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来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做到亲近自然,了解世界。当然,我们还可以用网络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与网课,也可以提升自我,学习新课程,查漏补缺,可谓一举多得。
上网谨慎小心,避免上当受骗
网络空间虽大,但并非法外之地。青少年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时,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享受清朗的网络环境。
汕尾日报记者?林卓鑫
《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强国使命心头记,时代新人笃于行。
向上向善共营造,上网用网要文明。
善恶美丑知明辨,诚信友好永传承。
传播中国好故事,抒写青春爱国情。
个人信息防泄露,谣言蜚语莫轻听。
适度上网防沉迷,饭圈乱象请绕行。
远离污秽不炫富,谨防诈骗常提醒。
与人为善拒网暴,守好底线不欺凌。
线上新知勤学习,数字素养常提升。
网络安全靠你我,共筑清朗好环境。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选摘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颁布施行后,你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知识了解多少?《条例》重点明确了哪些内容?如果你还不清楚的话,就快来看看吧!
沉迷上网怎么管
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
网络欺凌怎么办
第二十六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第三十八条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未成年人私密信息或者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发布的个人信息中涉及私密信息的,应当及时提示,并采取停止传输等必要保护措施,防止信息扩散。
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未成年人私密信息发现未成年人可能遭受侵害的,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公安机关报告。
实名认证怎么管
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网络直播发布者真实身份信息动态核验机制,不得向不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未成年人用户提供网络直播发布服务。
网络付费怎么管
第四十四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
网络活动如何规范
第四十五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价值倾向,不得设置以应援集资、投票打榜、刷量控评等为主题的网络社区、群组、话题,不得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集资、投票打榜、刷量控评等网络活动,并预防和制止其用户诱导未成年人实施上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