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档案馆建设的经验互鉴

摘要: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档案馆的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图书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资源、服务、技术等方面分析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档案馆建设的有利经验和不利经验,并基于此提出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档案馆建设的借鉴与协同策略,分为技术协同、资源协同和服务协同三个方面,以期实现两者之间的经验互鉴,促进图书与档案事业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慧档案馆;档案馆建设

1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

1.1智慧图书馆建设优点

智慧图书馆建设在信息化时代为图书馆事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其成果具有以下三个显着优点:

1.1.1数字化资源丰富多样

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是传统纸质图书的数字化转换,使得读者借助网络平台获取图书、期刊、论文等资源。数字化资源的丰富性不仅包括数量上的增长,更体现在多样性和广度上的提升。传统图书馆受空间和实体储存限制,可供收藏和展示的图书资料数量有限,而智慧图书馆通过数字化处理,突破了这一限制,使读者可以便捷获取来自各地的资料,从而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同时,数字化资源的丰富性也推动了图书馆的多元化发展,从纸质图书到电子书、数字期刊、在线数据库等形式的资源集合,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支持。

1.1.2网络化服务便捷高效

1.1.3智能化系统支持个性化服务

智慧图书馆建设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致力于构建智能化系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智慧图书馆能够分析用户的阅读偏好、借阅行为等信息,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阅读内容和服务项目[2],提高了用户体验感和满意度。智能化系统还可以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对图书馆的自动化运营和管理,提高了图书馆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智慧图书馆通过智能化系统的支持,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更为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智慧图书馆建设缺点

智慧图书馆建设在取得显着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2.1数字鸿沟问题

1.2.2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2.3技术更新与系统升级

随着科技的更新迭代,为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智慧图书馆技术和系统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然而,系统升级和技术更新所需的成本往往较高,且更新过程中容易造成数据丢失、系统不稳定等问题,给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和用户服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智慧图书馆亟须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确保图书馆能够及时适应新技术和新需求的变化。

2智慧档案馆建设现状

2.1智慧档案馆建设优点

智慧档案馆是传统档案馆在数字化时代下的一种全新变革形式,其建设成果具有以下三个显着特点:

2.1.1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放共享

智慧档案馆建设以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开放共享为宗旨,致力于传统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图书馆侧重于书籍、期刊等文字性资源,而档案馆的特点在于其收藏的对象是具有高度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原始文献和档案资料。通过数字化技术,智慧档案馆对珍贵的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立起数字化的档案数据库,通过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历史文献、档案影像、官方文件等各类档案资源。同时,智慧档案馆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这些数字化档案资源,倡导开放共享理念,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2.1.2信息挖掘与数字人文研究

智慧档案馆建设强调信息挖掘和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性,致力于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档案资料进行深度挖掘和研究。与图书馆主要提供文献检索服务不同,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往往是非结构化的原始文本和影像资料,需要借助文本挖掘、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智慧档案馆通过建立智能化的检索和分析系统,实现对档案资料的内容提取、关联分析等功能,为学术研究和数字人文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工具支持。

2.1.3数字化管理与长期保存

2.2智慧档案馆建设缺点

智慧档案馆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2.2.1数字化转型与资源保护

2.2.2信息管理与标准化

鉴于档案馆所收藏档案资料的高价值,需要进行精细化的分类整理和信息管理。然而,档案管理工作因档案资料的海量和多样性,往往面临着信息混乱、分类困难等问题。因此,智慧档案馆需要建立起标准化的档案分类规范和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以提高档案资料的检索准确性和管理效率,保障用户能够即时、准确地获取所需的档案内容。

2.2.3数字化服务与用户体验

3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档案馆建设的互鉴与协同

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档案馆是图书馆和档案馆建设的重要趋势,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档案馆应当相互借鉴,共同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实现协同发展。

3.1技术协同

现代信息技术是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档案馆建设的基石,同时也带来了技术应用与创新的巨大挑战,这是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档案馆建设中的首要问题。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和实践都早于智慧档案馆,在方兴未艾的智慧图书馆发展浪潮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技术应用经验,能够为智慧档案馆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在数字化资源的处理与管理方面,智慧图书馆能够对文字、图像、音频等多模态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模态转换[4],从而进行云端保存,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内容的保存,这对于智慧档案馆中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具有借鉴意义。智慧图书馆致力于定位图书存放位置并标记,从而建立立体化图书馆,便于即时定位图书位置,这对于档案库房的管理也具有参考价值。

在信息检索与推送方面,依托现代大数据技术,智慧图书馆在检全率和检准率上都得到了显着提高,检索速度大大提高,检索功能也逐渐多样化,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检索服务。同时,结合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智慧图书馆得以从海量文本数据中发掘高频词汇、总结主题、形成内容摘要,帮助用户快速了解文本主要内容,同时作为检索的重要依据,提高检索质量。

3.2资源协同

智慧档案馆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数字人文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为智慧图书馆提供借鉴和启示。档案界长期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在智慧档案馆中保存着珍贵的历史档案。相较于以图书和文献为主的智慧图书馆,智慧档案馆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在面向社会普遍开放、全民共享方面,智慧档案馆要稍逊一筹。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推动和社会对档案资源利用需求的召唤之下,未来的智慧档案馆也应积极转变思路,突破传统档案馆的资源管理模式,从“重藏轻用”向“资源共享”[5]转变,积极搭建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跨馆室、跨区域、跨领域的档案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保障文化数字化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6]。

3.3服务协同

参考文献

[1]胡安琪.AIGC驱动下图书馆智慧服务生态模式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4(3):68-77.

[2]柯平,王洁,刘倩雯.生成式AI视域下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关键路径[J].现代情报,2024(1):4-10.

[3]王珏,李涵霄.加快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智慧服务能力建设:“第二届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23(10):148-151.

[4]周林兴,张笑玮.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图档博(LAM)协同发展研究[J].图书馆建设,2024(1):146-154.

[5]任越,问宇鹏.智慧档案馆知识服务的构成要素及服务层次探析[J].山西档案,2021(3):15-23.

[6]孔高敏,吕彦池,陈雅.我国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研究:以江苏省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23(12):44-52.

[7]常大伟,刘菁菁.LAM(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协同服务的“碎片化”困境及其治理策略[J].山西档案,2022(1):21-26,39.

【基金项目】2020年四川省医院管理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全科医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CYG2020-09);2021年泸州市社科联项目“泸州市‘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模式下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169)。

【作者简介】何雯(1984—),女,汉族,四川泸州人,西南医科大学助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医学情报、图书馆学、医学图书馆教育及计算机信息;通讯作者:王琼(1984—),女,汉族,贵州兴义人,西南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及医院领导管理。

THE END
1.资源动态丨读秀知识库资源推介广州新华学院读秀是一个基于元数据整合的多面检索技术的超大型数据库。读秀后台建构在一个由海量全文数据及资料基本信息组成的超大型数据库基础上,以10亿中文资料为基础,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深入内容的章节和全文搜索、部分文献试读、参考咨询等多种功能。它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中文文献服务平台,含有众多图书馆无馆藏的图书资源。 https://library.xhsysu.edu.cn/info/1531/4158.htm
2.电子阅读器虚拟世界的书页之旅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电子阅读器不仅是快捷访问图书馆藏品的一种手段,它还承担着保护古籍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通过扫描和数字化处理老旧文献,可以确保这些珍贵文物免遭损坏,同时为后人留下宝贵资源。 四、新媒体环境中的社交读本 在网络社会中,eju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交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共享笔记或者讨论区,与他人分享自己https://www.ofmkpvdwu.com/liu-xue-zhuan-ye/447013.html
3.数字图书馆移动网络(精选十篇)国家图书馆通过“移动数字图书馆集成服务系统”这一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现有的移动服务网络, 把图书馆的服务推送给移动终端客户, 使广大的移动终端客户成为国家图书馆的移动读者, 拥有一个移动的个人图书馆, 随时随地的获得图书馆的服务。 2.2 移动数字图书馆比数字图书馆的优点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96320n.html
4.数字阅读风潮无价的知识免费之选许多免费电子杂志网页不仅只是一台发放知识机器,它们也成为了社交网络的一部分。在其中,你可以留言讨论文章中的观点,与其他读者建立联系,并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不同的看法。此外,一些平台还允许用户上传自己的作品或撰写评论,为整个社区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人文色彩。 https://www.wyppo.cn/shi-shang-ye-jie/500322.html
5.书香网站建设,点亮智慧灯塔,成就无限可能梦想之路产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如同繁星般洒满大地,而书香网站建设则如同一座指引航船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共同携手,共建一个充满智慧与梦想的书香网站,让学习成为习惯,让变化带来自信与成就感。 书香网站——智慧的海洋 书香网站,不仅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更是一个智慧的海洋,我们可以畅游知识的海洋,探寻世界的https://3w.uyios.com/post/2545.html
6.数字图书馆行业运营模式分析及前景趋势展望报告1.1.4 数字图书馆的主要优点 1.1.5 数字图书馆与实体图书馆的区别及联系 1.2 数字图书馆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2.1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行业管理体制 (2)行业相关政策 1.2.2 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2)居民收入水平 (3)居民文化消费情况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5449509&efid=4Kbtl7uLvoE28ZDfCfBOow
7.《数字图书馆》教案6篇(全文)(3)用传统图书的不足与电子图书的好处相对比,体会革命一词的含义。 2.略读6、7段,了解一本普通的图书是怎样变成电子图书的。 3.合作学习8、9段。 (1)自己默读,勾画出说明数字图书馆的优点的相关语句。 (2)小组交流,总结出数字图书馆的优点。 (3)全班汇报。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lkttn5i.html
8.数字图书馆什么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主要优点→MAIGOO知识而数字图书馆的到来更是让数字阅读成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图书馆依托于现金的储存技术,庞大的资源可以实现数字化,大大减少对空间的需求。而数字图书馆的优点又可以明显避免传统图书的缺点,因此发展十分迅速。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9822.html
9.《江西省图书资料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大纲》政策23、图书馆网的概念 24、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的概念 25、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FLA)成立年代及性质 第五章 26、图书馆学的概念 27、现代图书馆学的三大门类 28、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主要内容 29、图书馆工作研究的五个内容 30、在版编目(CIP)的优点 http://dct.jiangxi.gov.cn/art/2013/11/19/art_14746_441928.html
10.大数据时代优势大全11篇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大数据思维是实现图书馆资料管理的重要动力和前提。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由于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公共图书馆管理意识落后,缺乏相应的大数据思维意识和全面认知,仅仅实现了资料查询的功能优势,而忽视其综合功能开发,严重限制了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图书管理的全面发展。 https://www.fabiao.com.cn/haowen/49934.html
11.图书馆RFID系统运行与业务系统的对接?为了促使网络环境中的异构图书馆系统相互交换流通信息、实现开放流通处理,美国国家信息标准局提出了NCIP(Z39.83 Circulation Interchange Part1:Protocol)协议。NCIP协议定义了不同的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交换流通信息应遵循的一套消息指令及其相关的语法语义规则,以实现以下三个功能:必要的借还书功能;提供可控的电子http://www.marc369.com/showArticle/70
12.关于超星的日常超星图书馆软件的优缺点在查找网络课程上更加的方面,让你的阅读和学习不再孤单。馆藏资源上应该没什么区别。和移动图书馆最大的不同是:这里面的图书、文献等都是文字重新编辑版,也就是文字可以适应你的手机屏幕,你也可以设置文字的大小,不用再像图片那样整页的放大缩小,图片放大,一个屏幕放不下整页,图片缩小,文字又太小,但是如果你https://blog.csdn.net/jianghuchuanshuo/article/details/78758203
13.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精选5篇)一种是馆藏数字资源,所谓馆藏数字资源就是将图书馆中原有的馆藏纸质资源输入到计算机中,使之成为数字化的资源,再将图书馆中的查阅终端连接上互联网,有权访问的用户就可通过网络进行相关内容的查询检索,即不需要再到图书馆进行查询,可通过远程操作完成信息资源查询;另一种是网络信息资源,所谓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利用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zhicheng/612998.html
14.网络中心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图书馆资源等),也规定了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的要求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5.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第6版):网络简介本书是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网络简介课程的官方学习教材,本书为解释与在线课程完全相同的网络概念、技术、协议以及设备提供了现成的参考资料。本书紧扣CCNA的考试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提供了大量的配置示例,是备考CCENT和CCNA考试的绝佳图书。 我从2003年开始加入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先后使用过思科网络技术学院2.0、3.0、4.0https://www.epubit.com/bookDetails?id=N15003
16.www.jxmzxx.com/appnews/559583截至2022年末,中国华融总资产达人民币9553.26亿元。目前,中国华融设有33家分公司,服务网络遍及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旗下拥有华融金融租赁、华融融德、华融实业、华融国际等子公司。?。 视听大数据公布了最新一期的收视率排行!《上甘岭》、《人民警察》、《追风者》锁定前三,看来这些和http://www.jxmzxx.com/appnews/559583
17.图书馆短视频营销推广的优势,短视频营销的优缺点图书馆通过配合“读书节”的开展,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来,扩大宣传图书馆,营造读书、学习氛围,引导全民阅读,从而形成良好的全民阅读风气。阅读推广,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帮助,营造等手段让大家阅读,喜欢阅读,爱上阅读。图书馆作为藏书和阅读的场所,推广大家阅读、读书是图书馆存在的基本初衷嘛!http://shouzuofang.com/article/egoics.html
18.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与分类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数据库 网上图书馆 字号:大中小1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网络信息资源是电子出版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与传统信息资源不同,网络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网络发布、查询与存取利用。作为文献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传统印刷http://cgrs.szlib.com/Qw/Paper/205505
19.网易蜗牛读书:创造属于自己的数字化图书馆二、数字化图书馆的优点 数字化图书馆相对于传统图书馆,具有以下优点: 1. 方便携带:数字化产品如电子书、有声书等可以轻松下载到手机、平板等设备上,方便随时随地阅读。 2. 节省空间:无需占用大量物理空间存放书籍,节省了空间资源。 3. 易于分享:数字化产品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等途径分享给朋友和家人,扩大https://www.sousou.com/bk/145535.html
20.走近菲律宾——中国留学生自述菲律宾很多书从美国引进版权,然后在菲律宾印刷出版。同样的内容,美国版和菲律宾版的图书质量却不同,彩页会变成黑白,纸张会变薄,印刷纸大都采用我们用的报纸纸张,一本四百页码16开的报纸教科书价格会卖到两百人民币,万恶的资本家。有很多学校的学生买不起正版书,多去图书馆借书,然后复印当天要用的内容。 https://www.guancha.cn/Neighbors/2012_04_21_70406.shtml
21.网络的好处作文(精选20篇)网络在我们生活中好处太多了,举不胜举说也说不尽。我支持网络,让我们为网络添砖加瓦,健康文明使用网络。让网络继续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让我们在网络世界里尽情畅游吧! 网络的好处作文 7 你知道网络吗?网络对人们的好处很大。老师有时候会布置查资料的作业,家中没有东西可查,就只好去图书馆或书店找资料,有时花了https://www.unjs.com/zuowendaquan/youxiuzuowendaquan/4896506.html
22.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构建地级图书馆文献保障体系随着总分建设的发展,我国地域性的总分馆模式正逐步向融合以上三种模式,建立一个不分系统,区域合作的图书馆联盟合作的总分馆模式方向发展,这就是所谓的综合模式。 二、总分馆制的优点 近年来,图书馆的总分馆制管理模式受到图书馆从业者的广泛重视,总分馆制管理模式在国内外图书馆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发展方向和必经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7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