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建设管理论文

1.2特色化馆藏建设要重点突出“专业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为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办馆宗旨和工作重点,要建立特色化馆藏无疑是要重点突出其自身的这种“专业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1.2.1“专业性”就是要突出本院的学科优势

1.2.2“地方性”就是要加强对地方文献的搜集

地方文献是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以及重要人物事件、民间风俗等方面内容进行客观反映的文献书籍。各地区社科机构的研究对象和党政领导部门所制定的种种政策无不受本地区的这些因素所制约,这就决定了地方文献在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有着其它类型文献资料无可替代的重要借鉴作用。作为地方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有必要在立足于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出与其它地区不同的又具有开发意义的问题,进行情报资料的挖掘和搜集,创建具有“地方性”特点的特色馆藏,直接为社科研究服务,为当地党、政领导部门的决策服务。

2突破图书馆原有的服务模式,大胆引进“学科馆员”制度,为重点学科和重点课题提供对口性跟踪服务,使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向纵深发展

2.1“学科馆员”制度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学科馆员”制度是指以学科为对象,依托具有图情专业学科背景、又拥有某一类学科的专业知识,熟悉图书馆馆藏结构和资源利用手段、具有较强的信息捕捉和组织加工能力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与某一学科建立对口服务的模式。它对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交流,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和为科研服务的能力,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2.2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有必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从事社科研究的专业人员,他们对文献需求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科专业性强。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社会科学的各个研究专业对所需文献信息资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社科研究的信息基地,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如果还只是进行一些传统的、被动的信息参考和咨询服务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科研工作的发展和科研人员的要求。为适应服务对象的发展,图书馆需要对其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进行大胆创新。

2.3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3.1在借鉴它馆经验的同时要看到差异的存在

“学科馆员”制度起源于高校图书馆,目前比较成熟的经验也大都来自于高校图书馆。而科研专业图书馆无论是在馆藏资源、人才结构还是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方面都与高校图书馆存在差异,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需要借鉴其它类型图书馆的建设经验,但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的存在。

2.3.2对“学科馆员”的资格不搞一刀切

“学科馆员”并非谁都能干,对“学科馆员”的选拔是有资格要求的,但是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照搬国外的标准去规定、统一“学科馆员”的条件。要结合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着眼于馆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重点挑选那些工作经验丰富、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并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爱学习肯钻研的馆员担任“学科馆员”。

2.3.3根据本院、本馆的实际选择服务对象,不搞面面俱到

社会科学研究门类众多,各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划分也越来越细,基于图书馆的部门建制和人才结构等方面的现状,目前大多数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尚不具备为全院每个专业都配备“学科馆员”的能力,因此,服务对象的确立非常重要。图书馆要结合自己的馆藏优势和人才状况,着重选择那些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培养和建立对口的“学科馆员”,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搞面面俱到,防止制度走样变形。

2.3.4注重实用价值,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

针对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高水平服务人员普遍较少的现状,“学科馆员”制度不要拘泥于其传统的模式,即一人对一所、一人对一个学科的服务模式,而应更加注重它的实用价值。可以选择“学科团队”的形式,由图书馆有学科专长的人员领衔组建“学科团队”,采取一个团队对应一个科研所、一个学科,一个团队对应多个科研所、多个学科的服务模式,以缓解当前人才资源不足的压力。

人事管理制度在图书馆的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决定着馆员的选用和配备标准。合理而先进的人事管理制度直接影响着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稳定的馆员队伍的重要改革措施。

由于体制的原因,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基本上都还是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尤其是在用人方式和组织结构等方面没有太大变化。这种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强调的是对纪律和制度的约束,对馆员服务品种的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没有系统的考虑,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要进行特色化馆藏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并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都需要有一支高品质的馆员队伍作保证,需要营造和建设吸引、培养高素质的馆员队伍的环境和机制。因而有必要对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

3.1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责任制

图书馆岗位责任制就是要把图书馆的总体目标细化或分解、划分为个人目标的过程。它把工作任务和要求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明确规定他们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并对其数量和质量确立标准。图书馆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责任制是强化馆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增进图书馆工作效率、确保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基础环节,对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管理科学化程度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3.2制定完善的馆员培训和发展制度

“培训和发展”是一个组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终生教育”、“终生学习”新理念的具体表现。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要谋求发展,就不能忽视馆员的发展。馆员的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前提,因此,图书馆需要建立完善的馆员培训制度。要根据图书馆业务机制和专业化特点制定相应的专业培训方案,并帮助每个馆员制定持之以恒的职业发展规划,有意识地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以适应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要重点培养一批优秀馆员朝着“学科馆员”方向发展。

3.3构建并适用高效能的激励机制

以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主旨的激励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适用有效的激励手段并辅之以客观合理的考评机制能够激发和培养馆员的工作需要和工作动力,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并使之保持持续的积极状态,促进图书馆的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

3.4设计切实可行的奖酬方案

奖酬制度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相对于激励机制而言,奖酬制度是将诱导因素集合与目标体系连接起来的要素,也就是说达到特定的组织目标就应当得到相应的奖酬。但是,当前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能够给予人才的职务和报酬总是有限的,与社会上的高标准相比差距会很大。那么,我们要使用激励手段留住人才,就必须设计出一套符合各地方社科院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奖酬方案。

THE END
1.图书馆是“心脏”还是“阑尾”,发展由谁来主导?高校图书馆的价值 1、作为独立机构存在的图书馆(如公共馆)的价值,和作为二级机构的图书馆(如高校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价值主张是不同的,二级机构的价值实现在于是否在所属机构实现自身价值中发挥作用 2、高校馆的价值一定是在大学的价值体系中来体现的。即使是高校馆的社会功能,也应是作为所属大学整体社会功能、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9/15/6690723_1141550696.shtml
2.图书馆核心价值(精选十篇)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的, 一个社会、一个行业或组织, 需要某种共同的价值, 这种共同的价值就是核心价值。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图书馆界对于自己的责任或使命的系统说明, 表达的是图书馆人的基本理念。图书馆事业承载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保障人们基本信息权利的使命,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t9mvtm6.html
3.最适合i人的图书馆,价值7.6亿芬兰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是“拥有幸福的人应该将其隐藏起来”。也许习惯安静的芬兰人并不社恐,他们只是有更多自由的空间去为自己忙碌,“leave me alone”并非一句推辞,而是他们真实享受的i人时刻,颂歌图书馆就是映照出“芬式生活”的一面镜子。 作者| 玛丽奥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8696728052001
4.图书管理信息化论文(9篇)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信息源有了修改的可能,所以要增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尤其要对图书资源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特别注意。进行动态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对行业领域的最新动态予以实时关注,这要求有关人员要有先进的工作意识,能够通过对同类文献的分析对比,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对数据系统进行全面的完善,使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guanli/733603.html
5.图书馆服务原则11篇(全文)(1) 增加文献的品种及其数量。图书文献的品种以及数量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图书馆只要拥有读者所需要的资源, 才能最终达到读者满意。 (2) 扩大读者群。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础, 也是图书馆存在价值的体现。为此图书馆应该打破各种门槛限制, 包括身份限制、经济门槛和时间门槛等的限制, 尽可能地为不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gd1t2hpk.html
6.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的新视野9最新章节我们纵观这些服务措施,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图书馆存在的核心价值,在读者的心目中也就无法产生深远的影响力。在西方国家的教育环节中,图书馆在师生的心目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对其具有很强的依存感。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如果仅仅从单纯的教科书上是无法完成的,孩子们放学以后就直奔图书馆查阅资料,图书馆无形当中已经成为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1816907/16.html
7.《你也是个传播者》如何做好一个传播者实体书、图书馆和书店存在的价值 1. 书的出现距今已有五个世纪,在这五个世纪中,书一直为我们提供着思想基础,实体书会一直延续下去。 2. 要真正理解书的价值,只有亲自去读。 3. 在图书馆中无意识的闲逛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4. 不耗时间得到的信息,其作用仅限于一时一地,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被替换。而https://www.jianshu.com/p/9ba72130171b
8.世界文化遗产论文范文缪其浩研究员(上海图书馆)认为,文化要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主角,必须实现“3个破壁”:(1)文化精神破壁。文化创意是生产力的源泉,是发展的原动力。源于人的创造力的创新才是附加值最高的。因此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中,文化产业和其它行业中的创意部分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2)文化产业破壁。文化产业不仅https://www.haoqikan.com/haowen/38598.html
9.书札(图书馆情报学概论)书评绪论 图书馆情报学的基本问题学科历史图书馆情报学(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缩写LIS)于20世纪70年代由原来的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合并而成。1808年,德国图书馆员施莱廷格( Martin Schrettinger)第一次用“图书馆学”表达图书馆工作所需知识19世纪末,一批先进的信息组织整理技术[如美国学者杜威(Melvil Dewey)发明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263500/
10.南大之星档案管理(四)切实加强信息技术部的工作,确保图书馆数据库、网络系统的适时更新维护和数据安全完整、畅通有效;确保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各类数字资源的良好运行。整合各种数据库及网络资源,积极筹建统一的检索平台,方便读者对文献资源检索利用,为读者提供问题解答和个性化服务。帮助支持档案馆开发利用好“南大之星”,充分发挥其在https://www.danganj.com/news/21341.html
11.图情动态信息(2018.3)信息服务黄淮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http://cms.huanghuai.edu.cn/s.php/library/item-view-id-60503.html
12.未列入人类非遗名录原因将采取多种措施传承保护—楚雄市图书馆文化和价值观存在差异 据了解,中国彝族火把节暂未列入人类非遗名录的主要原因是,委员会认为,中国彝族火把节中的斗牛、斗羊等传统民俗体育竞技活动似乎涉及暴力,附属机构在《2014年工作报告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申报评审报告》中写道:“为防止提交的遗产项目涉及冲突、对抗或暴力——不论是人与人之间http://www.cxstsg.org.cn/wap_2018/apifile_read.aspx?appid=67&id=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