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如何人人可及

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如何人人可及

——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情况

光明日报记者王金虎

不久前,在广东东莞打工的吴桂春打算回老家之前,给17年里度过了诸多闲暇时光的东莞图书馆留言:“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留言“上网”后,吴桂春对图书馆的留恋,和图书馆给予读者的温暖,打动了很多人。

图书馆,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之一。而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很多人在博物馆、大剧院、美术馆等场所获得了丰富的文化滋养。公共文化具有整体性、公益性、公开性等特征,而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则从根本上对此进行保障。目前这项法律的实施情况如何?

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奔赴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检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组就政府保障职责落实、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管理、社会力量参与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记者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落实,各地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越来越有力的保障。但同时,全国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

促进资源向薄弱环节倾斜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在石家庄市、太原市、鄂尔多斯市等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博物馆、公共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场馆随处可见,配套设施完备。而与城市相比,乡镇的场馆、设施则简单得多,一个不大的乡镇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通常要承载包括舞蹈、音乐、绘画、书法等诸多项目,空间有限,彼此干扰。就全国范围而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普遍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平衡的问题。记者了解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分布差距较大,而部分地方政府受财力制约,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难度较大。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方面潜在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平衡问题作出了宏观规定。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韩永进说:“考虑到法律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平衡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了国家扶助‘四区’,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当然,在落实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细化宏观法律规定。”他建议,应当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由国家统筹规划,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通过数字化减少乃至消除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此外,转移支付等原有制度安排对于缩小区域、城乡之间的不平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应当继续坚持。

暑假期间,许多学生前往当地非遗文化博物馆参观。新华社发

变单向“输血”为多方参与

资金制约不仅体现在建设上,也体现在运营中。

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在执法检查座谈会上说:“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建成之后,人员经费、购置图书经费等一般也依赖于地方财政拨款,水电、设备维修更新等支出其实也占相当比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运营维护成本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投入,但多数公共文化服务是免费向公众提供的,这就使得地方政府面临着单向“输血”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事务,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占主导地位。“但是考虑到地方财政持续投入存在压力,应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列举了社会力量五种参与方式,即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捐赠产品等。”韩永进说,“公益性的公共文化事业,可以借助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发挥其在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应当尽快细化法律规定,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机制,填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建设的不足,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单向输血’为多方参与、共建共赢的‘良性循环’。”

“场馆建设后,可以鼓励志愿者来参与运营;鼓励民间力量、社会资本进入,如寻求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捐赠,寻求当地企业的赞助;相邻、相近的场馆之间可以联合建设,在资源上互通有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吕芳建议,比如图书馆除了提供核心业务外,也可以提供手工艺品、艺术品的零售服务,或者提供信息资源的深度研究等有偿服务,提供扫描仪设备、3D打印机等。

在湖南长沙岳麓区岳麓街道左家垅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居民在棋牌室下棋。新华社发

“15分钟生活圈”让文化利用可及性增强

“市里修建了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各种场馆设施挺齐全的,但是离家有些远,平常并不怎么去那儿。”河北省邢台市市民韩先生告诉记者。

针对这样的问题,吕芳认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对可及性有一定要求,应当更加便利。她建议,首先,场馆建设之前,一定要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选址、布点等进行充分论证,避免出现低水平重复与资源闲置。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最好与居民“15分钟生活圈”相衔接。其次,以图书馆为例,在场馆已经建成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居民的阅读,可以设立图书馆社区分馆、城市书房等,使中心馆专注于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功能如典籍收藏等,而分馆更方便居民就近阅读。最后,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除了提供核心服务外,可以挖掘提供一些与公共文化服务相近、相似的其他公益性服务,开展各种社区服务,提升场馆的使用价值与吸引力。例如,为老年人提供娱乐活动、举办公益讲座、为弱势群体提供技能辅导等。

资金之外,人才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有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建设完毕后,活动开展频率较低,甚至闲置浪费,部分原因在于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部分文化站无专人管理或者专人不专用。

权威声音

公共文化赋能美好生活权威声音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

要实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均等。实施村文化中心设备购置项目、“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推进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以“三区三州”为重点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区域均等。着眼于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举办老年合唱节、少儿合唱节、农民工文化汇演等活动,广泛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会同残联实施“盲人阅读推广工程”,启动“书香残联”残疾人网络阅读平台,加强人文关怀、促进群体均等。

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欧文汉:

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在过紧日子的同时,积极支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戏曲进乡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等重点项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赵辰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司长鲁士海:

为提高文博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应扩大管理岗位选人用人视野,并考虑文博事业单位存在较多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类技能人才,由于缺乏政策通道难以进入管理岗位的实际情况,从政策上明确允许文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工勤技能人才比照管理岗位同等资历人员条件,通过竞聘上岗等方式,转聘相应的管理岗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单威:

国博致力于建设观众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窗口,及时回应群众需求。针对观众流量大、入馆手续复杂等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减少安检程序,简化入馆手续,控制每日入馆限额。施行全员分时段预约参观,开辟老幼快速通道进行分流减压,基本实现预约观众入馆参观不排队。优化观众参观服务工作,推行精细化服务,打造特色母婴室,开放夜场常态化,观众参观体验显著提升。

——摘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一次执法检查全体会议发言

THE END
1.北京城市图书馆创意创新不断信息提示首都之窗一位从丹麦回国的华裔小朋友写下留言,称北京城市图书馆是他最喜欢的一家图书馆。 事实上,北京城市图书馆之旅永远都会有惊喜带给读者,这是一家不断焕新、不断创新的大型“多元复合文化综合体”。在古籍文献馆,沉浸式阅读体验系列活动《书林隐语之游园谜梦》已向读者开放,这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解谜活动赢得了大量年轻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412/t20241209_3960423.html
2.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功能。老旧厂房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为近年来,北京市重视挖掘老旧厂房的文化内涵和利用价值,将其发展成文化创意类项目,使之 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功能。老旧厂房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 ,为城市文化的创新发展 考点:实词填空 考点:对应关系-重点词句对应,来源: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考https://www.gwyzk.com/shiti/46480.html
3.研读张謇《国家博物院图书馆规画条议》考察近代博物馆的诞生,不难看出,向公众开放这种“公共意识”是其标志,而这种公共性恰恰是中国传统社会所缺乏的,张謇敏锐抓住了博物馆作为一个公共领域的特质,并认为博物馆、图书馆是开启民智的重要公共文化设施之一,其本身就是一个公共的“空间”,人们在其中可以感受到民主的气息和公共的意识。以张謇创立的南通博物苑http://www.zhangjianchina.com/view.asp?keyno=4386
4.《黄氏宗谱》赠市图书馆等5馆收藏专家:该谱有较高的历史文化12月28日上午,盐城龙冈黄家巷黄氏宗谱捐赠仪式在盐都区图书馆举行。在此,黄氏后人将《黄氏宗谱》一套五卷分别捐赠给盐城市图书馆、盐城市博物馆、盐都区图书馆、盐都区博物馆、亭湖区图书馆收藏。 图为黄氏后人向五家图书馆、博物馆捐赠宗谱仪式现场。 https://www.ourjiangsu.com/wap/a/20191229/157760013785.shtml
5.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遗产在研究中见证古籍修复的价值和变迁 刘蔷(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 我是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是一位古籍版本研究专家,出于研究工作需要,我经常会去中国国家图书馆浏览馆藏书籍。自2009年起,由我着手进行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海内外现存清宫天禄琳琅书的调查与研究”,让我有机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0610101553.html
6.南京市文化局关于印发《南京市市级文化(文物)行政执法依据》的十、市级博物馆处理不够入藏标准、无保存价值的文物或标准审批法律依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第465项。 第四部分 行政处罚 文化行政处罚 (共53项) 一、批发、零售、出租、放映明知或者应知含有禁止内容的音像制品的处罚种类:责令停业整顿、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https://china.findlaw.cn/xfwq/xiaofeiweiquanfalv/qybh/33161_2.html
7.文明6中最适合文化发展的奇迹选择在文明6中,选择适合文化发展的奇迹对于塑造独特文化,提高文化影响力,以及最终赢得游戏胜利至关重要。以下是我推荐的十个最适合文化发展的奇迹。 一、大图书馆:作为文明6中最有价值的文化奇迹之一,大图书馆能够提供大量的知识和研究点数,这些对于文化发展和科技研究都至关重要。同时,图书馆的建造者还能获得额外的生产力https://www.sousou.com/gl/22700.html
8.上海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LAM)文化资源创意开发学术论坛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以联盟的形式组织跨机构的合作项目,通过共享知识信息,整合文化资源,优化组织机制,以提供集成化的高质量文化服务,是一种必由之路。依托馆藏文化资源,进行资源的创意开发,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文化强国建设,同样也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是https://www.shu.edu.cn/info/1055/289922.htm
9.2022001◇综述:“福文化”在传承中发展综述与报告本次快闪活动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物局指导开展,福建合唱协会、福建省文艺音像出版社、福建民俗博物馆、福建省旅游宣传中心、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旨在通过“快闪”这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浓郁的“福文化”元素,抒发造福、送福、惜福的情怀,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献礼。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112/t20211231_469041.htm
10.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图档博三馆如何协同发展?历史因传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AM)保存与保护着中华文明发展流长的历史遗产与文化资源,是珍贵的国家文化资源宝库,在还原历史环境、追溯家国记忆、加强社会认同上具有重要价值。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1],就“十四五http://www.ordoswh.com/article/Info/index/id-5106
11.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精选10篇)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人类文明的轨迹,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我于近期组织并参与了一次对本地知名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活动。本报告旨在分享此次社会实践的经历、收获与感悟,期望为同样热爱文化探索的你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二、前期准备 在正式参观之前,我们小组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首先,通过网络和图书馆资源https://www.jy135.com/shehuishijian/1636279.html
12.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都需要建设总分馆体系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都需要建设总分馆体系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高https://www.shuashuati.com/ti/af576c9611d94ba7a643543be0c6fb1b.html?fm=bdbdse639bed2aa932ba600d5c689c4774b7b
13.对于电影文化的保护,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音像公务员 | 中心理解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对于电影文化的保护,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音像资料馆和私人收藏馆都分担了部分职能,看似大家在争着保护电影文化遗产,实际上却反映出保护工作的碎片化https://www.gaotu.cn/topic/13@8813207@2/2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