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

冬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游人如织。走进这座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一件件精美藏品、一段段珍贵记忆、一个个动人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饱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来国博,看中国,读世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文化选择,并从中获取丰厚的文化营养。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常展常新

骆驼背上玩乐队、2000多年前的原始“冰箱”穿越时空、霸气与可爱并存的远古“萌”禽……“来国博,这些文物千万别错过!”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关键词,呈现着各类“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观展“攻略”。

看见古人的智慧与生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展出文物2026件,其中包括一级文物521件。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参观,一眼千年。

红山文化玉龙、四羊方尊、绿釉鸱吻、马头鹿角形金步摇、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一件件历史宝藏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

一名观众留言:“隔着玻璃展柜,我和时空对望,想象每一个物件发生过的故事,有种奇妙的‘穿越感’。”

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的重要见证。

国博中央大厅里,许多观众正在排队等待合影留念。走进“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中国共产党党旗、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到南极点上空展示的国旗……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伴着扣人心弦的故事,吸引参观者驻足。

“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展出了来自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的陶器、青铜器、金银器、雕塑等279件(套)珍品。“展览以‘美’为主题,展开一幅关于古希腊的生动美学图卷,让每名观众在观展中思考与‘美’的联系。”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中方策展人朱晓云介绍。

基本陈列常展常新、专题展览丰富多彩、临时展览精彩纷呈、国际展览陆续展出……截至11月28日,今年已有630多万人次观众走进国博看展。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国家博物馆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将无数珍藏的故事娓娓道来。

典藏珍品,讲好文物故事

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143万余件(套),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体系系统完整、材质形态多样,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绵延与辉煌。

为了做好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一支50余人的“文物医生”队伍,检测、研究、保护、修复……日复一日地对国博馆藏文物进行着细致工作,他们对着文物“望闻问切”,悉心守护着中华文明。

1963年,陕西出土的一个灰陶瓮中,一尊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被人们发现。数千年深藏地下,犀尊早已沧桑斑驳、遍身锈蚀。60年后,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智慧展览上,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X射线探伤……在多种现代无损分析手段的支持下,犀尊周身遍布的纹饰得以重见天日,熠熠生辉。

有网友在线上留言:“来到国博,揭开历史的面纱,看几千年华夏文明生生不息……”

为一件文物办一场展,利用数字技术做文物活化,带领观众挖掘文物斑驳外表下隐藏的价值,一个个展览照见了一群博物馆人的初心和用心。

“课本上的文物来到了我面前,仿佛和我对话,讲述着文明的故事。”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代梓程拿着一本《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正比对着课本和文物,细细琢磨。当被问到印象最深的一件文物时,他思索了半刻真诚地说:“是后母戊鼎,它的花纹精美,形体巨大,看起来特别庄重。通过这件文物,我感受到了古时人们的匠心、审美和技术成就。”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国家博物馆持续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国家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设计开发20门课程,为中学生提供“古代中国”研学教育服务1034场次。

国家博物馆围绕各类展览推出49个讲解专题,截至2024年10月31日,累计完成公益讲解6175场次,累计服务观众约35万人次;围绕“大思政课”建设,拓展馆校合作的内容与范围;打造巡展品牌,在11个省份及海外开启巡展……

一座博物馆汇聚的力量,不仅来自典藏珍品,还源于每一位研究者、“文物医生”、策展人、讲解员和千千万万普通观众。专注与热爱,让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愈发彰显。

让更多人走进国博、爱上国博

最近,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原创冰箱贴,引发抢购热潮,屡屡登上热搜。

早上刚刚开馆,国博大厅“凤冠冰箱贴”购买点便排起了长龙。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介绍,每天在馆内销售的冰箱贴共3500件,其中木质冰箱贴1500件,金属冰箱贴2000件。

手工贴上6颗珠子,挂上2个坠珠,两边各加一个“活动”帽翅,一个冰箱贴的制作,凝聚着匠心和传统文化之美。据统计,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

万福绵长、金玉满堂、龙腾四海、海晏河清等13款国博特色拉花咖啡;冰箱贴、饰品等“美的多元”展览文创;笔记本、化妆镜、徽章、毛绒玩具、马面裙、雪糕……今年以来,国家博物馆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让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还能“把博物馆带回家”。

据统计,一年来,来国家博物馆看展的35岁以下观众占比过半,达到62.09%。为什么越来越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

国博的观众留言簿给出了答案。一名观众在参观后写道:“一国之博物馆,让一代又一代国人了解历史。”几名年轻观众在看过“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不约而同地先后写下“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我非常爱中国”。

“‘文博热’下,观众对博物馆的热情,对在博物馆里了解中华文明、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需求,是爆发式的增长。”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王溪说。

THE END
1.北京城市图书馆创意创新不断信息提示首都之窗一位从丹麦回国的华裔小朋友写下留言,称北京城市图书馆是他最喜欢的一家图书馆。 事实上,北京城市图书馆之旅永远都会有惊喜带给读者,这是一家不断焕新、不断创新的大型“多元复合文化综合体”。在古籍文献馆,沉浸式阅读体验系列活动《书林隐语之游园谜梦》已向读者开放,这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解谜活动赢得了大量年轻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412/t20241209_3960423.html
2.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功能。老旧厂房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为近年来,北京市重视挖掘老旧厂房的文化内涵和利用价值,将其发展成文化创意类项目,使之 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功能。老旧厂房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 ,为城市文化的创新发展 考点:实词填空 考点:对应关系-重点词句对应,来源: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考https://www.gwyzk.com/shiti/46480.html
3.研读张謇《国家博物院图书馆规画条议》考察近代博物馆的诞生,不难看出,向公众开放这种“公共意识”是其标志,而这种公共性恰恰是中国传统社会所缺乏的,张謇敏锐抓住了博物馆作为一个公共领域的特质,并认为博物馆、图书馆是开启民智的重要公共文化设施之一,其本身就是一个公共的“空间”,人们在其中可以感受到民主的气息和公共的意识。以张謇创立的南通博物苑http://www.zhangjianchina.com/view.asp?keyno=4386
4.《黄氏宗谱》赠市图书馆等5馆收藏专家:该谱有较高的历史文化12月28日上午,盐城龙冈黄家巷黄氏宗谱捐赠仪式在盐都区图书馆举行。在此,黄氏后人将《黄氏宗谱》一套五卷分别捐赠给盐城市图书馆、盐城市博物馆、盐都区图书馆、盐都区博物馆、亭湖区图书馆收藏。 图为黄氏后人向五家图书馆、博物馆捐赠宗谱仪式现场。 https://www.ourjiangsu.com/wap/a/20191229/157760013785.shtml
5.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遗产在研究中见证古籍修复的价值和变迁 刘蔷(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 我是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是一位古籍版本研究专家,出于研究工作需要,我经常会去中国国家图书馆浏览馆藏书籍。自2009年起,由我着手进行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海内外现存清宫天禄琳琅书的调查与研究”,让我有机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0610101553.html
6.南京市文化局关于印发《南京市市级文化(文物)行政执法依据》的十、市级博物馆处理不够入藏标准、无保存价值的文物或标准审批法律依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第465项。 第四部分 行政处罚 文化行政处罚 (共53项) 一、批发、零售、出租、放映明知或者应知含有禁止内容的音像制品的处罚种类:责令停业整顿、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https://china.findlaw.cn/xfwq/xiaofeiweiquanfalv/qybh/33161_2.html
7.文明6中最适合文化发展的奇迹选择在文明6中,选择适合文化发展的奇迹对于塑造独特文化,提高文化影响力,以及最终赢得游戏胜利至关重要。以下是我推荐的十个最适合文化发展的奇迹。 一、大图书馆:作为文明6中最有价值的文化奇迹之一,大图书馆能够提供大量的知识和研究点数,这些对于文化发展和科技研究都至关重要。同时,图书馆的建造者还能获得额外的生产力https://www.sousou.com/gl/22700.html
8.上海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LAM)文化资源创意开发学术论坛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以联盟的形式组织跨机构的合作项目,通过共享知识信息,整合文化资源,优化组织机制,以提供集成化的高质量文化服务,是一种必由之路。依托馆藏文化资源,进行资源的创意开发,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文化强国建设,同样也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是https://www.shu.edu.cn/info/1055/289922.htm
9.2022001◇综述:“福文化”在传承中发展综述与报告本次快闪活动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物局指导开展,福建合唱协会、福建省文艺音像出版社、福建民俗博物馆、福建省旅游宣传中心、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旨在通过“快闪”这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浓郁的“福文化”元素,抒发造福、送福、惜福的情怀,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献礼。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112/t20211231_469041.htm
10.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图档博三馆如何协同发展?历史因传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AM)保存与保护着中华文明发展流长的历史遗产与文化资源,是珍贵的国家文化资源宝库,在还原历史环境、追溯家国记忆、加强社会认同上具有重要价值。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1],就“十四五http://www.ordoswh.com/article/Info/index/id-5106
11.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精选10篇)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人类文明的轨迹,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我于近期组织并参与了一次对本地知名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活动。本报告旨在分享此次社会实践的经历、收获与感悟,期望为同样热爱文化探索的你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二、前期准备 在正式参观之前,我们小组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首先,通过网络和图书馆资源https://www.jy135.com/shehuishijian/1636279.html
12.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都需要建设总分馆体系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都需要建设总分馆体系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高https://www.shuashuati.com/ti/af576c9611d94ba7a643543be0c6fb1b.html?fm=bdbdse639bed2aa932ba600d5c689c4774b7b
13.对于电影文化的保护,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音像公务员 | 中心理解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对于电影文化的保护,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音像资料馆和私人收藏馆都分担了部分职能,看似大家在争着保护电影文化遗产,实际上却反映出保护工作的碎片化https://www.gaotu.cn/topic/13@8813207@2/212/57